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目前长距离调水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运行效率低下、维护工作量大、信息异构分散,无法对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实时信息不能快速反馈等问题,提出采用BIM+GIS融合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基于ThinkPhp开源框架,以Cesium 3DGIS平台为依托,开发基于BIM+GIS的长距离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BIM+GIS搭建大场景空间三维可视化交互环境,为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管控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平台,满足了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管理需求,有利于长距离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化管理,为长距离引调水工程运行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电工程设计阶段业务流程复杂、标准不统一、多专业协同困难、模型数据融通不畅等问题,提出以3DWeb GL轻量化显示、三维模型数据解析转换、Web IM即时通讯数据共享等关键技术为依托的BIM正向协同设计解决方案,同时结合移动互联技术,建立了多源数据的多端共享体系,实现了设计阶段各专业设计成果的实时更新共享。基于此,搭建了基于Web GL3D可视化技术的水电工程BIM正向设计协同平台。实例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实现了水电工程设计阶段各个专业同时在一个云平台内进行正向设计,融合了设计协同、三维模型拼接、二三维联动、碰撞检测、设计成果VR漫游等功能,达到设计、建模、协同、出图、分析一体化的BIM现代化高效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BIM+GIS技术为代表的可视化大场景"一张图"表现手段在水利工程尤其是远距离调水工程中越来越多,但BIM+GIS技术存在数据量大加载慢、数据源多样化、融合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为此,探讨了常用BIM平台模型的普适性模型轻量化方法和针对超图GIS平台的工程多源数据融合方法,尤其是在无插件的情况下,采用无插件方法将达索3DExperience高质量模型轻量化导入超图GIS平台与其他数据源融合,并通过编码和深度处理,展示其在点状枢纽工程和线状渠道工程管理平台中的应用效果,可为水利工程管理集成化、协同管理高效化和过程管理信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面向服务的设计为理念,基于IFC标准和三维地理空间信息平台的集成应用思想和技术方法进行数字化平台架构设计,构建基于B/S网络架构的3DGIS+BIM数字化电力设施信息平台。该平台采用了3DGIS+BIM的尖端的无缝与信息无损集成技术,具有良好的可视化效果、便捷的可操作性和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能够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维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系统平台支撑。通过试点工程应用实践表明,该平台的研究成果为智能电网建设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应用平台,真正实现了3DGIS+BIM的无缝与信息无损集成,以及从全球到局部、从地面到地下、从三维地形到三维建筑、从室外到室内、从静态目标到动态目标、从单项目管理到多项目管理、从单系统应用到多系统综合集成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高效利用水能资源,实现绿色和谐发展,流域水电开发相应的规划、建设、调度和技改等成套技术难题亟待解决,依托我国第五大水电基地——大渡河流域的瀑布沟、大岗山、猴子岩、龚嘴、双江口等项目,基于新发展理念,通过系统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流域水电和谐开发新理念,创新了水电工程多种坝型筑坝技术,探索出流域统一调度和老旧电站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以及从规划、建设到调度、技改的大型流域水能高效开发与利用成套关键技术。将该成果应用于大渡河梯级水电工程建设和电站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BIM以其信息化、可视化、参数化等特点,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但现阶段BIM技术较少应用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领域。以福建省某面板堆石坝为例,将BIM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并结合"互联网+"技术,提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方案,即在设计阶段,实现三维可视化、信息化、多专业协同设计,减少设计变更;在施工阶段,实现BIM5D施工管理;在运维阶段,实现综合BIM模型展示、大坝安全监测管理、设备资产管理、定检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平面CAD技术解决了许多单专业或单领域的纵向技术问题,而多专业和跨领域协作的横向关系越来越影响和控制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BIM技术正在成为这种横向关系的引力场。以应用BIM技术的Bentley软件平台为工具,创建泵闸工程建筑和结构专业模型,梳理BIM技术设计管理流程;阐述了协同设计环境数据集成、模型组装、碰撞检测、出图交付、添加信息等技术过程;并通过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间信息交互和协同,论述了基于Bentley平台的BIM技术将项目的不同环节、不同时序统筹为一个整体,BIM数字化模型具备可持续利用价值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何亚伯  帅青燕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1):144-146,49
为进一步提高水电工程项目评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将物元分析方法和信息熵理论引入水电工程项目评标决策中,建立了基于复合物元与信息熵的水电工程项目评标模型。该模型首先构建了水电工程项目投标单位的复合物元,然后采用熵权和主观权重相集成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系数,最后通过计算综合关联度复合物元对各投标单位的优劣进行排序。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合理可行,研究结果可为水电建设领域业主择优选择投标单位提供定量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电资产管理面临复杂性、长周期等挑战,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大规模工程资产管理的要求.通过建立水电资产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形成工程数字资产,实现贯穿水电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本文以此为基础,解读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asset lifecycle management,ALM)和BIM的含义,剖析水电资产管理的现状与挑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以Crossrail、NIEAP、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三峡集团)为对象,重点研究基于BIM的水电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明确提出开发建设有调节性能的大型水电工程是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无疑对西部水电开发将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 ,由于水电工程建设一次性投资较大 ,施工期相对较长 ,尤其是“西电东送”电源点与东部负荷中心相距遥远 ,输电距离长 ,如果按照现行的水电开发政策 ,将使西部水电在能源匮乏的东部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直接影响西部水电开发项目的投资吸引力。因此 ,为了加快西部水电开发 ,实施“西电东送”战略 ,需要研究有利于西部水电开发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土石坝工程运行期海量监测数据异构、数据整合分析困难、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以BIM与GIS融合应用为核心的解决方法,同时搭建运行期物联网感知体系,利用Socket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基于此,研发了土石坝工程运行期BIM与GIS融合管控平台,打通了多维业务数据与BIM模型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的对象级管理和整合分析,同时针对数字化移交、监测信息管理、安全分析预警等进行全方位三维可视化管控,促进了土石坝工程运行期的精益管理。实例应用结果表明,BIM与GIS融合管控平台解决了土石坝工程运行期管理过程中可视化程度低、数据信息整合困难的问题,为土石坝工程运行管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更多地为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二维码技术的应用是提供并保障BIM模型介入全寿命周期管理实施的重要手段。分析对比了数字化移交模型与整个项目建设管理过程后,发现BIM模型的信息落实情况以及项目管控的反馈信息始终受到人为因素影响,造成BIM技术难以真正落地。介绍了二维码技术如何同BIM技术相结合,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避免BIM与现实管控脱离,形成保障全寿命周期管理落实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电网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使用3S、工作流引擎、构件及插件技术实现三维线路走廊管理、输变电设备管理及业务流程管理等功能.探讨了GIS与航空激光扫摸探测技术(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综合应用.通过福建省电网生产管理系统功能的研发与实现,有效地促进了系统随电网生产业务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西南地区水电和新能源电站规模的不断增大,开发实用的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发电调度决策系统具有很强的迫切性和现实性。为此,以云南电网为依托,设计开发了多能源电网互补优化调度系统,构建了分层协同的总体技术架构,开发了覆盖新能源预测、径流预测、中长期运行方式优化、短期发电计划编制等全过程发电调度业务功能,集成了多尺度风光水互补优化调度模型与方法。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提升水电主导的多能源电网发电调度精细化、自动化、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为建设行业的信息化带来了新的发展,现已在许多国内外的建筑项目中成功应用,但在变电站建设项目中该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将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到变电站项目中能优化工程建设周期、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价值。结合BIM在某110 kV变电站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中的优势和模块化变电站建设的工程实际,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变电站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建立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模块化变电站三维可视化模型,并进行四维施工进度仿真模拟。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的带电作业培训系统存在形象性、直观性、互动性等不足,且易受现场环境制约等问题,结合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三维仿真培训系统,该系统采用VC++6.0、Quest3D、3Dmax8.0软件进行联合开发,以人机交互技术、协同培训技术为载体,能全过程模拟带电作业实际操作。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不受场地、天气等影响,能形象、直观地展现培训过程中的关键点和危险点,不仅有效提升了培训中心的培训能力和效率,且降低了培训成本。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网基建项目设备费统计基于形象进度估算难以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及时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实物 ID(资产实物统一身份编码)的智能物联统计算法。该方法基于设备信息采集,建立设备购置费计算模型,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将实物 ID 贯穿电网项目投资管理全流程,实现对项目执行过程中设计、采购、建设等阶段变电站设备购置费用相关信息的自动采集、自动统计。研究表明:所提方法有利于提高电网公司的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对电网投资项目管理实现数字化管理、精细化管控、全局性决策、 最大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基础能源管理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可扩展性差,难以满足跨行业应用需求的问题,为满足基础能源管理中越来越精细化和多维度的管理需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OSGI的基础能源系统,该系统具备高度自治的可配置性、组态化建模技术、多时间粒度周期管理、与SCADA无缝对接、多种精细化的数据展示手段和强大的报表手段等关键技术,可实现基础能源数据的精细化管理,为企业更好地完成资源调配、组织生产和成本核算等提供数据基础,能适应不同行业的基础能源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9.
拉西瓦水电站前期工程施工中,面对目前水电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知难而进,始终把安全、质量工作摆在工程建设的首位,使电站前期工程质量不因市场变化的改革而受到冲击,不因竞争而松懈,并不因项目利润率降低而削弱,提高水电建设管理水平,取得良好的开端,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从中总结经验,不断强化和探索水电工程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主体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背景下,光伏电站的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但光伏电站传统的建设管理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建设与推广。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某光伏基地项目的建设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光伏电站建设特点及施工进度管理方法相结合,研究出一套适用于超高海拔地区光伏电站建设的智慧化施工进度管理系统,打造了以业务为驱动、数据为核心的新型施工进度管理方式,解决了传统施工进度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打破了参与建设各方的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的协同共享、智能分析、高效检索,以及GIS可视化呈现,降低了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管理风险,全面提升了施工进度管理效率,节约了项目建设成本。该施工进度管理系统可为管理者的精准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并为光伏电站数字化建设推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