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风电和光电各自出力的不稳定性提高了输电服务成本,制约了它们的发展.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互补性可提高发电的可靠性.研究了风光互补后对电网输电服务价格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输电服务价格函数表达式,建立了以该函数值最小为目标,以系统发电不足概率(LOLP)和能量缺失率(LPSP)为约束条件的输电服务价格优化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对风光互补前后的输电服务价格进行对比,并求出使输电服务价格最低的风光容量配比.通过对实例系统进行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指出风光互补能有效地降低输电服务价格.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与发电机励磁协调控制问题,建立了HVDC和发电机励磁综合控制模型,采用微分几何变换法进行部分线性化获得了与原系统相同定性行为的线性系统.基于该线性化模型设计了控制方案并对控制器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验证了控制器的有效性、可靠性,易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VSC-MTDc)是新型两端直流输电系统(VSC-HVDC)的扩展,其运行原理与两端系统相比有较大差别,很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其中首要的是系统静态稳定性问题.引入混合势函数,采用平衡点判定法,提出了判定新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静态稳定性的方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静态稳定性判定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熵权TOPSIS法的输电项目外部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评价输电项目外部环境影响尚无一套完整的评价方法,基于指标选取原则分析了输电项目对外部环境的影响要素,选取代表性指标并引入改进熵权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TOPSIS)评价了输电项目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评价结果合理、客观、实用、易于掌握,弥补了传统TOPSIS评价法的不足,为电网建设项目投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长距离是指数千千米至6 000 km输电距离.就超长距离输电线路末端开路,3 000 km(50周波/s,半波长)输电线路输送自然功率、半自然功率和1.5倍自然功率,以及频率微小变化时输电线运行等情况,在RTDS 上进行了初步数字实验研究,并归纳了验证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目的在于使这一实验结果为大家共享,不涉及3 000 km输电线实现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柔性直流输电作为新一代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前景广阔。介绍了世界首例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概况和一次设备组成,分析总结了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方式、控制模式和控制保护系统,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详细介绍了可用于无源网络的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启动过程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本文将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IGBT处于闭锁阶段、第二部分IGBT可控阶段.为解决MMC启动过程产生的问题:(1)逆变侧IGBT解锁时,逆变侧阀侧瞬时产生较大的电流冲击;(2)在抬升直流电压到额定值时会出现过大的电压波动,并且达到稳定值所需时间较长.针对问题1本文改进了换流站解锁顺序的方法,将抬升直流电压到额定值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步抬升,大幅度的降低了冲击电流.针对问题(2)本文改进整流侧定直流电压控制的方法,提高了系统启动速度,降低了电压波动.上述的方法均在MATLAB仿真中得了可行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含电力电子变压器(PET)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优化模型,基于该模型,以接入PET和分布式电源的IEEE33节点系统为例,采用遗传算法以系统网损最小为优化目标,以PET的端口量为优化变量进行优化配置,分析了优化结果 PET端口功率流动情况、分布式电源的总利用率、配电网总有功损耗及系统最末端的电压水平。算例结果表明,PET具有改善交直流配电网的潮流分布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介入治疗后18F-FDG PET显像、CT检查碘油沉积形式及血清AFP在疗效评价中的关系.方法 35例HCC患者,均经导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行18F-FDG PET显像及肝区CT扫描,并计算治疗前后血清AFP下降百分率,同时观察碘油沉积形式,利用半定量的方法通过18F-FDG PET显像计算肿瘤坏死率.分析、比较肿瘤坏死率、碘油不同沉积形式以及治疗前后AFP下降百分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35例HCC患者中碘油沉积形式为A:密实型(12例);B:稀疏型(13例);C  相似文献   

10.
自第1台变压器于1885年发明以后,电力工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因为有了变压器,容易变换系统的电压(发电机最大限于24 kV)经变压器升到任何电压水平.电压越高传输距离越长,而输电损耗越小.甚至输电电压可达100万V,输电距离超过1 000 km,而终端电压可降到400 V(用1到数级降,视电压级次而定),这种能力给用...  相似文献   

11.
首先基于动态向量方法建立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主电路的10阶状态空间模型,然后根据实际工程建立包含电压电流内环控制、功率外环控制和环流控制在内的MMC控制器状态空间模型。考虑控制环节中存在的采样和计算等延时,采用Pade近似方法对非线性延时环节进行线性化,构建计及延时的MMC换流器与弱电网连接的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基于特征值法分析状态空间模型的谐振模态,分析实际MMC-HVDC工程产生高频谐振的机理并分析控制器输入输出延时对稳定性影响关系。通过仿真算例验证该文MMC换流器状态空间模型和高频谐振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国内首个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广东南澳大型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介绍了柔性直流输电的系统接入方案、运行方式,详细阐述了柔性直流换流站的系统结构以及双换流器的拓扑结构,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大容量直流负荷和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固态变压器低压侧时,高压并网接口易呈惯量低、阻尼特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控制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型固态变压器。首先,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原理并推导MMC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等效数学模型,并将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融入到输入级的控制中,使并网接口的惯性与阻尼增强,在输出端功率变化时对上级电网呈现出友好的柔性缓冲能力。其次,为提升MMC型固态变压器对上级电网的频率支撑能力,在低压直流环节配置储能装置,通过改变充放电功率主动响应一次调频。然后,通过输入级的无功控制环节,验证其具备一定的调压能力。最后建立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惯性和促进电网恢复,提出一种基于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虚拟同步发电机模型预测控制(MPC-VSG)策略。该方法在模型预测控制(MPC)中引入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输出电流内环的参考值,使内环电流参考值可随电网电压和频率变化。基于Matlab搭建仿真模型,和MPC控制方法相对比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逆变器输出功率发生变化时,采用VSG的模型预测控制可增加电网的惯性和稳定性,改善系统暂态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该文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工作原理和暂态特性,对比了故障时MMC输出的短路电流与同步机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的异同,提出MMC短路电流计算模型。在分析MMC参与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的机理后,提出采用叠加原理的含MMC电网短路电流的迭代计算方法,最后,基于PSCAD/EMTDC验证了该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智能配电网电能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的直流微网构架及其综合控制策略,对分布式电源并网方式进行简化,设计MMC-PET及风光储系统的控制器,对智能配电网中电压深度跌落、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进行治理。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基于MMC-PET的直流微网风光储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总结,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新能源接入适应性,具备更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和更强的鲁棒性,能有效改善智能配电网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运行工况下直驱风电场接入弱电网出现的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问题,搭建直驱风电场、汽轮发电机组联网线性化模型,基于特征值分析法,识别系统中存在的振荡模式,分析电网强度、电流内环控制参数和并网数量对SSO模式的影响。基于净阻尼分析法,分析直驱风电场与汽轮发电机组的动态交互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电流内环控制参数设置不当是诱发直驱风电场发生SSO的主导因素,该振荡属于电气系统振荡;随着电网强度的降低,并网数量的增加,电流内环控制参数的减小,弱化系统阻尼,系统易发生SSO;该振荡模式并不会激发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基于时域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应对可再生能源出力波动引起储能系统功率流动方向的频繁变化,提出一种基于自抗扰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ADRC+MPC)的储能系统双向Buck-Boost变换器控制策略。其中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应用于电流内环,无需进行参数整定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采用自抗扰控制策略的电压外环,通过在高频段降阶简化控制对象,达到降低自抗扰控制器复杂度的目的。仿真和样机实验显示当电感电流与输出电压参考值突变时,系统可分别在0.2与30 ms内迅速调整到给定值;当负载与电源电压突变时,系统能在20 ms内恢复稳定。实验结果证明该文提出的控制方法优于PI+MPC策略,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和波动幅度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对T型三电平光伏并网系统输出功率和电流质量的控制,以达到入网功率平稳或电流正弦为控制目标,结合光伏阵列输出功率前馈,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提出一种直流母线电压外环PI控制、并网电流内环有限集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策略,并在电压外环中引入2倍频陷波器以获得平滑的入网功率参考值。仿真结果表明:当电网电压不对称时,采用所提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对入网有功、无功功率2倍频脉动及负序电流的分别抑制或协调控制,且并网电流谐波畸变小、入网电能质量高,同时实现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中点电位平衡。  相似文献   

20.
陈凌云  康义 《水电能源科学》2013,31(11):230-233
为优化利用云南清洁水电资源、提高南方电网西电东送通道资源的利用率,在分析云南、贵州外送电力特性和广东电力负荷需求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南方电网水火调剂运行的可能模式。结果表明,在南方电网内通过优化云南、贵州向广东的送电曲线,可以以广东电网为平台,实现云、贵间的水火互济运行;丰水期由水电比重大的云南电网替代火电比重大的贵州电网向广东供应部分电力,获得节约燃煤的效益,枯水期则由火电比重大的贵州电网向广东多送电,补偿云南枯水期水电出力的不足。这一运行模式也可实现南方电网内的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