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张培忠  宁金贵  王建国  王欣 《兵工学报》2019,40(12):2587-2592
为了实现弹丸对炮位侦察校射雷达隐身的目的,研究弹丸对雷达隐身的技术,在弹丸外形隐身的设计上采取全隐身和半隐身两种结构方式。全隐身弹丸是完全依据外形隐身设计规范而设计的,其结构为次口径碟形隐身弹丸,虽然其隐身效果突出,但牺牲了弹丸威力和精度。为了在保持弹丸威力和精度前提下实现雷达隐身的目的,采用全膛隐身弹丸结构,弹丸前定心部表面不涂覆吸波材料、直接接触炮膛,成为半隐身弹丸。设计制造X波段、S波段半隐身弹丸,并在试验中利用炮位侦察校射雷达搜索、跟踪半隐身弹丸,检验半隐身弹丸对雷达的隐身效果,试验结果证明半隐身弹丸的确具备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2.
雷达舱隐身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志君  王立峰  武哲 《飞航导弹》2006,(9):30-34,50
分析了雷达舱的散射特点,综述了各种雷达舱隐身措施的具体途径及优缺点,包括时域、空域、带内、带外隐身等各方面,重点阐述了频率选择表面技术在雷达舱隐身中的应用,指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反舰导弹及其末制导雷达反舰艇隐身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杰 《飞航导弹》2001,(2):32-36
以台湾海军的康定级隐身舰为典型对象,就水面舰艇目前的隐身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和计算了典型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对隐身舰艇和理想状态下对隐身舰艇的截获概率;介绍了隐身舰艇利用电子干扰等措施来终止末制导雷达对舰艇的截获的有关研究成果最后指出,反舰导弹及其末制导雷达要对付舰艇隐身,其关键不是采用新体制雷达来提高检测能力,而在于提高现有体制末制导雷达的目标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4.
导弹隐身技术与反隐身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是实现导弹隐身的主要技术,详细论述了雷达隐身的关键技术是导弹外形设计和使用吸波材料;红外隐身的关键技术是发动机红外抑制技术和使用红外隐身材料。反隐身技术促进了隐身导弹的发展,文中对反隐身的主要技术作了表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型地空导弹制导雷达探测隐身目标所面临的困难,对全相参准连续波雷达所固有的探测性能进行了分析,从信号特性、发射功率、接收机灵敏度几个不同方面探讨了全相参准连续波制导雷达所具有的探测隐身目标的潜能,理论上通过提高发射信号脉冲重复频率来增加发射信号的平均功率以及通过延长发射信号的持续时间来增加信号能量能够提高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最大发现距离.尽管该方法会使雷达探测多目标的能力有所下降,与米波和毫米波雷达以及与多基地雷达相比,厘米波段单基雷达反隐身仍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6.
坦克的雷达隐身外形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战场中,雷达是探测、侦察、跟踪、定位、精确打击的重要设备之一.坦克是地面战场中的重要军事装备,也正是各种雷达的重点工作对象.因此,雷达隐身成为降低雷达对坦克的作用效能,提高坦克战场生存力的重要手段.该文分析了坦克雷达特征(雷达截面积RCS)及主要外形结构因素,提出了利用外形技术进行坦克RCS减缩的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外形技术可以很好的降低坦克的RCS.  相似文献   

7.
THz超宽带电磁波照射隐身目标时,由于其极宽的频谱,使得目标的吸波涂层及外形设计均失去作用,因此是反隐身的有力武器.基于半绝缘GaAs光导开关的THz源是目前实用性最高最有前途的THz源之一.文中分析了THz超宽带雷达反隐身的原理,基于半绝缘GaAs的PCSS's获得THz脉冲的方法以及对THz脉冲的发射、接收及信号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隐身和生存能力雷达隐身已成为现代战舰设计的一个主要问题。据报导,法国拉菲特护卫舰、以色列萨尔5护卫舰和瑞典计划中的YS2000护卫舰都很注重其外形设计并使用雷达吸波结构材料以便最大限度降低雷达散射截面(RCS)。最近ASMAR集团为非洲毛里求斯建造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冲击雷达反隐身原理,提出了新型导引头组成方框图,概述了新型导引头的工作过程及其关键技术,从理论上阐明了反隐身冲击雷达导引头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型红外/雷达兼容隐身复合材料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红外和雷达隐身材料的隐身原理及种类,综述了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隐身原理及研究现状,并提出一种新型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隐身目标特性与雷达反隐身技术机理,提出了基于雷达性能和作战效能的反隐身能力指标评估体系及求解模型,分析了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各部分作用和指标求解算法。最后,结合指标模型,研究了雷达系统反隐身能力评估的一般算法。  相似文献   

12.
黄英 《航空兵器》1995,(4):16-20,24
为提高作战生存能力,要通过隐身技术缩小飞行器的雷达散射面积(RCS)。采用雷达隐身材料,可以达到明显的隐身效果。本文概述了雷达隐身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动态,雷达吸波材料的隐身机理,指出了几种有前途的雷达隐身材料。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概述了飞行器的几种主要雷达隐身技术,着重探讨了防空武器系统在监视,探测方面以及防空导弹制导方式上的反隐身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隐身技术和隐身武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简要分析了隐身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隐身技术在注重雷达隐身研究的基础上,开始大力发展红外、声和视频等其它隐身技术;然后介绍了国外隐身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最后指出隐身技术和隐身武器的宽频带、全方位、全天候和智能化是其隐身特性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5.
对双/多基地雷达系统的构成以及反隐身能力进行了介绍,对基线L和探测范围的关系以及双,多基地雷达对隐身目标的定位算法作了介绍和仿真,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隐身战机的研制对空空导弹发射装置的雷达隐身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外形隐身设计、细节隐身设计、结构隐身设计、隐身特种材料的应用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空空导弹发射装置雷达隐身性能的可行性技术,最后总结了可行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弹丸对炮位侦察校射雷达隐身,以达到提高炮兵战场生存能力的目的,研究了外形隐身技术和材料隐身技术。针对弹丸表面2条铜弹带和闭气环槽的雷达波散射较强,不符合外形隐身设计规范的问题,研究设计了弹底托,将弹底托与隐身弹体之间用铝制螺栓连接。隐身弹丸发射出炮口后,弹底托迅速脱离弹丸,从而实现弹丸外形隐身。基于弹底托结构设计了全隐身弹丸、全膛半隐身弹丸、有船尾的全膛半隐身弹丸,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用以检验弹底托分离的性能以及隐身弹丸对雷达的隐身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弹底托能够迅速、可靠地完成分离动作,保证了全隐身弹丸和全膛半隐身弹丸的隐身性能; 带有铜弹带和闭气环槽的有船尾的全膛半隐身弹丸的隐身性能不佳。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口径舰炮对舰船雷达隐身性能的影响比较突出,提出了利用舰炮防护罩外形隐身技术来降低舰炮的雷达特征信号。按照外形隐身设计原则,舰炮防护罩隐身外形设计为多面体,各面板都带有倾斜角度。使用物理光学法对防护罩周向隐身性能进行了多频率、多探测仰角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防护罩周向的强散射源点较多,防护罩隐身性能较弱。利用倾斜角度变化对RCS值影响明显的特点,对防护罩周向各面板的倾斜角度进行了优化,并对角度优化后的防护罩重新进行了RCS仿真,最终得到隐身性能较好的防护罩外形。与优化前的防护罩相比,优化后的防护罩周向RCS值明显降低,RCS最大值降低了56.6%,防护罩0°(360°)方位的RCS值降幅最大,达到了144.3%,角度优化后的雷达特征主波瓣明显收窄,防护罩的隐身性能得到很大提高,为其他相似产品防护罩的隐身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参数化建模的飞行器隐身外形设计优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飞行器隐身外形设计优化问题,建立一套复杂隐身外形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应用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参数影响程度分析方法,从众多外形参数中选取设计变量;为隐身与气动学科分析构建代理模型,以提高优化效率;采用分层次的多目标优化策略进行隐身、气动综合优化;最后以一隐身外形翼身组合体的设计优化为算例,检验了以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弹丸对炮位侦察校射雷达隐身,研究了弹丸对雷达隐身的原理和结构,采用改进弹丸表面和形状的技术,实现弹丸外形隐身,研制S波段、X波段窄带吸波材料,涂覆在弹丸表面上,实现弹丸窄带吸波材料隐身,测试了隐身弹丸的雷达散射截面及其对雷达的隐身效果,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杀爆弹相比,隐身弹丸的雷达散射截面明显减小,被雷达探测到的距离显著缩短,弹丸具备了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