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大型锻件的热处理包括第一热处理和第二热处理,第一热处理又称锻后处理(冷却),一般在锻造(水压机)车间终锻后随即进行;第二热处理又称最终热处理,一般是粗加工后在独立的热处理车间进行。与小锻件比较,大型锻件的热处理具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热轧未退火材料锻制钢球进行热处理工艺试验,热处理后可以达到热轧球化退火材料加工出钢球的各项技术指标;由于原材料减少了一次球化退火工序,可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M42钢(即W2Mo9Cr4VCo8钢)具有高碳、高钴、低钒的特征。经热处理其硬度易达到HRC69~70,能解决高温合金、马氏体时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等难加工材料的加工问题。我厂M42钢近年来不断增加,但钢中碳化物往往不合格而影响生产。为此,我们研究了Si的作用及对碳化物和性能的影响。二、试验方法试验用钢采用10kg真空感应炉熔炼,其化学成分列于表1。钢锭脱模后按图1(a)工艺退火,然后锻成15mm方料,锻造工艺为:加热温度1170℃,开锻温度1100℃,终锻温度大于950℃。锻后15mm方料按图1(b)工艺退火。进行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三、结果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φ350 mm的TC4大棒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C4大棒材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为等轴α+β转;等轴α相呈椭球状和短棒状,β转呈条状,且等轴α相与β转交错分布.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等轴α相和β转尺寸减小,均匀化程度增强.同时,室温强度和断裂韧性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轧和热轧加冷旋锻2种方式将铪棒坯加工成13.3 mm的铪棒,并对其进行740 ℃×1 h的真空退火处理,对比研究2种加工方式下铪棒的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加工率相同时,未退火状态下的热轧加冷旋锻样品的室温及高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明显大于热轧样品,但塑性较低,断口韧窝大而浅;经过740 ℃真空退火后,热轧加冷旋锻样品的室温及高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略高于热轧样品,屈强比明显增大,断口韧窝大小、深浅与热轧样品接近。铪棒热加工后进行一定程度的冷加工,有利于后期得到更优异的拉伸性能。  相似文献   

6.
42CrMo钢锻件齿圈在锻造后分别进行直接空冷、重新加热退火、锻造余热退火,并对3种不同锻后热处理状态下的锻件齿圈进行最终调质处理。对热处理态齿圈的组织、硬度进行表征分析,并对调质态齿圈的本体性能、组织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锻后热处理的42CrMo钢锻件齿圈经调质处理后均能满足最终性能要求,但采用锻后余热退火+调质处理的本体显微组织更均匀,冲击性能和强度相匹配的综合性能表现更优,且锻后余热退火也是节能降耗和“降双碳”的绿色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TC18钛合金经锻轧后棒材的近β热处理和双重退火热处理对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近β热处理的试样组织为三态组织或者网篮组织,双重退火试样的组织多为等轴组织;高温退火温度不仅控制α相的颗粒大小,也控制α相的形态。随着中低退火温度的提高,初生αp相含量变化不明显或略有减少,从基体上析出的次生αs相弥散度提高,且有合并长大的趋势;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α相快速长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的始锻温度、终锻温度和锻压变形量进行了新型建筑销轴锻压试验,并进行了拉伸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工艺下,随始锻温度从1200℃升高至1280℃,终锻温度从680℃升高至760℃,锻压变形量从6%上升至14%,销轴的抗拉强度先提高后下降。销轴的锻压工艺参数为:始锻温度1260℃、终锻温度720℃、锻压变形量10%。  相似文献   

9.
高纯铪锭经过锻造、挤压等加工手段制备成13 mm的棒材,在600~760℃进行了不同制度的真空热处理,通过对比分析热处理前后棒材的低倍组织、显微组织及室温、320℃高温拉伸性能,研究了热处理对棒材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后铪棒的低倍组织没有明显变化;随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有明显的长大趋势,在600~760℃退火,晶粒度处于9.5~11级。铪棒室温和320℃拉伸强度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室温塑性则随着退火温度提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高温塑性随着退火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H13钢的相变机理进行分析,针对H13钢的使用性能确定出合理的锻后热处理工艺参数,使其获得理想的球化退火组织,并结合公司生产实际,探讨出最合适的锻后热处理工艺,通过生产试验,采用新工艺正火+球化退火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塑性工程学报》2016,(4):130-135
以某轿车等速万向传动中间旋锻轴为研究对象,根据旋锻轴成形工艺中的旋锻特性对旋锻轴毛坯的强度、硬度等力学特性进行设计,基于旋锻轴成形工艺中的热处理强化特性以及旋锻轴产品使用特性和强度要求,提出了旋锻轴产品和毛坯的强度和硬度设计要求、热处理强化的硬度分布及梯度要求。旋锻后硬度试验、旋锻轴产品的强度和硬度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成形工艺的轿车旋锻轴及其毛坯的强度和硬度设计方法合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混凝土泵车臂架销轴疲劳寿命较低的现状,研究销轴不同材料、油口加工工艺及热处理对销轴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口加工工艺、销轴热处理工艺相同的前提下,30CrMnTi钢销轴疲劳寿命较40Cr钢长39%,较40CrMnMo钢长16%。而30CrMnTi钢销轴油口倒角由90°改为120°,粗糙度由12.5μm提高到6.3μm,且经过滚压处理时,疲劳寿命可提高52%。适当的热处理,如回火温度由200℃提高到560℃时,疲劳寿命可再次提高30%。  相似文献   

13.
<正> 俄罗斯中央黑色冶金科学研究所研究了50、30、30和50XH四种钢的热处理对车削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试验钢种的化学成分符合4543-71技术条件。毛坯车削加工在标准车床上进行,采用T15K6硬质合金刀具。车削速度为38m/min,主轴转达为2000转/min,切削深度为0.5mm,送进率为0.2mm/转。预先热处理按4种规范进行: 规范Ⅰ:820~900℃完全退火1h,在炉内缓慢冷却到65O℃(V_(冷却)=30℃/h),其后在空气中冷却; 规范Ⅱ:740~770℃不完全退火1h,冷却到650℃(V_(冷却)=30℃/h),其后在空气中冷却; 规范Ⅲ:680~730℃低温退火3h,在空气中冷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发动机链条中销轴零件原有热处理工艺缺陷,对销轴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善,有效减少了销轴的热处理畸变,合理调整了零件表面残留奥氏体含量。通过改善热处理工艺,显著提高了链条销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1.5 t电渣锭生产小冷辊坯锻后热处理工艺周期较长,影响生产效率.本文采用分组试验的方法对正火、球化和扩氢退火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确定了优化热处理工艺方案,即把球化退火由原来两段式变为一段式,并取消了正火工艺,使小冷辊坯在保证原性能指标的基础上锻后热处理工艺周期缩短了45 h,提高生产效率近20%.  相似文献   

16.
我厂生产的水轮机大轴属锻焊结构,是由两段锻造筒体焊接而成。大轴材质:18MnMoNb。总重量:94.2吨、轴端法兰直径为2800mm,焊后总长度6910mm。在采用电渣焊焊接经加工后,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发现,焊缝内有φ6~8mm 当量的密集性夹渣,长度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140CrNiMo锻造半钢轧辊的生产试制情况.采用浇铸轧辊工装铸造半钢毛坯,铸坯为轴类形状,提高了铸坯利用率.锻前采用低温长时间加热扩散;锻造时使用上平、下V型砧(型砧越旧越好)直接拔长轧辊铸坯,严格控制压下量,有效减少了拉应力而增加压应力,较好地解决了锻造半钢轧辊锻造时的裂纹问题.锻造比不小于2,较好地改变了碳化物的分布状态,大幅度提高了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终锻温度为900℃,锻后空冷到450~500℃进炉热处理.锻后进行正火 球化 扩氢退火热处理,最终热处理后,辊身组织为细珠光体 二次碳化物,制造出合格的锻造半钢轧辊.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对Al-Zn-Mg-Cu合金第二相粒子分布和晶粒尺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均匀化改锻后的坯料进行了固溶+过时效和直接过时效的中间热处理,分析了新型Al-Zn-Mg-Cu高强铝合金经过不同中间热处理后微观组织中第二相粒子的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第二相粒子分布特征对随后热变形和退火工序过程中晶粒尺寸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锻坯经过400 ℃×12 h直接过时效中间处理后,组织中第二相粒子的尺寸呈现“双峰”分布特征;把具有该组织特征的试样加热到420 ℃的始锻温度,进行50%的压缩变形,再经400 ℃×1 h退火处理后,得到比较均匀细小的晶粒组织。  相似文献   

19.
二重锻造厂水压机车间近日成功锻制出钢锭重340吨的特大型支承辊。该支承辊直径2200mm,辊身长4200mm,总长度9780mm,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支承辊。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对TC4-DTφ100 mm棒材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单重退火下,棒材的显微组织为等轴的初生α+β转组织,且随退火的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增加,含量达60%以上.双重退火下,棒材的显微组织为双态的α+β转组织,且随第一重退火温度的降低,初生α相增加,但初生的α相含量小于40%.双重退火的室温拉伸强度低于单重退火的室温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