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国内某深水半潜平台,出于对其自身质量控制考虑,上部模块主结构首次采用屈服强度420 MPa钢材,下船体仍采用常用的屈服强度355 MPa钢材,从而形成2种不同强度钢材间的焊接连接。文中通过对该半潜平台所用API 2Y Gr.60和EH36钢材的焊接工艺研究,成功实现了2种钢材在-10℃下的CTOD焊接,免除了壁厚大于50 mm焊接接头焊后消应力热处理。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丝气电立焊工艺对大型集装箱船常用的68mm厚板EH36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接线能量超过300 kJ/cm时钢材的交货状态对焊接热影响区的冲击韧性有重要影响,而选用大线能量焊接用钢是焊接接头获得良好冲击韧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低碳贝氏体WHT590高强钢是国内钢厂为替代同类进口钢材而开发的产品.首次用于水电站压力钢管,进行了焊接性试验、焊接工艺评定和实际工程应用,均证明该材料加工性、焊接性良好,对于δ≤50 mm的钢板,可在室温下进行焊接,焊缝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4.
焊接数据库的研究内容包括:钢材基本数据.焊接材料、焊接性、焊接工艺、焊接工艺评定和热切割工艺等方面,建立了46个子数据库,系统性强.从实际出发,该系统收录了43个钢种的CCT图,超过了12万个数据项.完成了系统应用程序设计,实现了对钢材基本数据、焊接材料、焊接性、焊接工艺、热切割工艺等数据管理.该系统的部分内容已在大庆石油管理局得到推广应用.该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国产焊材与国产9Ni钢材在埋弧自动焊接工艺上的焊接适应性,选用12mm和20mm板厚的国产9Ni钢板、三种焊接参数(热输入量大、中、小)完成了9Ni钢埋弧自动焊横焊位置的焊接工艺试验,并通过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包括:拉伸、弯曲、低温冲击、CTOD及DWTT)和显微组织验证、分析和整理不同焊接参数及板厚的焊接接头性能,获得国产焊材与国产9Ni钢材埋弧自动横焊焊接接头的性能试验报告,各项指标满足标准规范要求,验证了国产焊材与国产9Ni钢板的焊接适应性和匹配性。  相似文献   

6.
该工程与目前国内已建管道相比,所使用的钢材等级最高(API-5L)X80管线钢,管径最大(1219 mm),设计压力最高(12 MPa).如何保证焊接质量,是本工程的关键.在此就西气东输二线X80管线钢运用金属粉芯药芯焊丝焊接做了大量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选高效焊接工艺、严格控制焊接过程,对于X80管线钢的焊接是可行的,同时也为类似高强度管线钢的焊接提供了可借签方法.  相似文献   

7.
越南广宁热电厂二期工程#4机主蒸汽管道材质为A335P91,规格为Ф323mm×29mm,主蒸汽堵阀材质为A217WC9,规格为Ф465mm×100mm;两者材质不同、壁厚差异很大。本文通过分析两种钢材的焊接性、异径焊接接头的结构,结合焊接工艺评定、焊接和热处理规程规范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并考虑现场安装的实际施工条件,选取合适的焊接与热处理工艺参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了此异径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内、外部质量和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钢铁制造业的实际需要,设计了钢材焊接基础数据库系统和焊接性分析系统.数据库系统包含了母材和焊接材料成分与性能数据、焊接性分析试验数据及成熟钢材焊接工艺.同时,在材料焊接性分析知识总结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库及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结合相关焊接专业知识及经验,设计了焊接性预算分析专家系统.该系统能对常用钢材进行焊接性分析,对已知成分的新材料可通过相关数学模型计算,进行焊接性预测.系统进行了多权限用户设计,不同权限的用户在局域网内协同使用,提高了系统的使用效率.系统基于C/S结构模式,具有一定的操作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高强度马氏体沉淀硬化时效钢的焊接性,以便扩大其在焊接制造中的应用范围,采用了电子束焊、自动钨极氩弧焊和电阻点焊等方法进行了焊接性能试验,验证了适用于该类钢材的焊接工艺流程、调试出了各自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利用以上3种焊接方法,无需采取焊前预热、焊后缓冷等特殊的工艺措施,就可以焊出Ⅰ级焊缝和焊点,而且焊缝内部缺陷少,裂纹敏感性低,工艺过程简单且容易实现,通过时效而不是高温淬火就可以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热处理变形小,试验证明,该类钢材的焊接性能良好、工艺过程优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高强度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性能及其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阐述了该类钢材的合金成分、机械性能以及合金元素在铜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其可焊性,详细说明了它们的焊接方法、焊接工艺和焊接过程中应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介绍了由该类钢材制成的某重点型号焊接壳体的焊接技术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