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用双相钢钢板的发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双相钢钢板的发展史,其强化机制、典型的显微组织以及性能方面的特点。国外的双相钢研究进展以及生产能力,国内的研究情况及生产现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连铸》2017,(2)
<正>2017年以来,宝钢特钢炼钢厂双相钢2205连铸板坯质量持续提升,成材率明显提高,为今后双相钢合同顺利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生产质量要求更高的双相钢2101和2507产品积累了经验。今年以来,宝钢特钢炼钢厂双相钢2205连铸板坯质量持续提升,成材率明显提高,为今后  相似文献   

3.
生产稳定性控制是双相钢汽车板质量与成本控制的关键。连续退火机组双相钢的生产具有其自身的设备及工艺特点,无论是普材生产过渡至双相钢生产、还是从双相钢生产过渡到普材生产的过程中,带钢在退火炉内常常会出现瓢曲、跑偏等现象。文章对双相钢生产前后过渡阶段带钢在退火炉内产生跑偏和瓢曲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据此对温度调整、张力控制、排产等进行了优化,有效解决了生产实践问题,实现了双相钢在连续退火机组的批量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4.
《连铸》2015,(2):18
<正>2015以来,宝钢特钢炼钢厂双相钢2205连铸板坯质量持续提升,成材率明显提高,为今后双相钢合同顺利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为生产质量要求更高的双相钢2101和2507产品积累了经验。双相不锈钢是一种高性能工程材料,在石油、天然气、核电、海水淡化系统等领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此前由于缺乏可借鉴工艺技术,产品质量一直不稳定。为攻克难关,炼钢厂与宝钢特钢技术中心、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热变形及冷却条件对0.1%C-2%Si钢双相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与冷却速度影响钢的双相组织形成及最终马氏体与铁素体双相组织相对量;通过控轧、控冷,0.1%C-2%Si钢可获得理想的铁素体加~20%马氏体热轧双相组织。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热变形及冷却条件对0.1%C-2%Si钢双相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与冷却速度影响钢的双相组织形成及最终马氏体与铁素体双相组织相对量;通过控轧、控冷,控冷,0.1%C-2%Si钢可获得理想的铁素体加~20%马氏体热轧双相组织。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国内外热轧双相钢的发展现状;对热轧双相钢的成分体系和关键生产工艺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热轧双相钢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热轧双相钢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低成本、高强度、低负荷、高表面质量和“以热代冷”。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外热轧双相钢的发展现状;对热轧双相钢的成分体系和关键生产工艺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目前热轧双相钢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热轧双相钢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低成本、高强度、低负荷、高表面质量和“以热代冷”。  相似文献   

9.
谭文  韩斌  汪水泽 《轧钢》2010,27(6):25-27
采用C-Mn-Cr系和C-Mn-Si系合金成分在武钢CSP生产线上进行了DP580双相钢的生产试制,并对两种双相钢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双相钢的铁素体晶粒尺寸相近;C-Mn-Cr系双相钢的马氏体岛较为粗大,马氏体分数较高,约为20%~30%;与C-Mn-Cr系双相钢相比,C-Mn-Si系双相钢的岛状马氏体更加细小,分布更加均匀,马氏体分数在15%~20%之间。两种双相钢的屈服强度相近,抗拉强度均在580MPa以上。C-Mn-Si系合金成分更适合于试制DP580级低成本双相钢。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双相钢是由80~90%多边形铁素体和10~20%马氏体组成的混合组织。目前工业上应用的双相钢有高成型性的低合金高强度双相钢(20%马氏体,80%铁素体)和高强度高韧性结构钢(由板条状马氏体和5%以下的残留奥氏体所构成)。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同设备研究热处理工艺对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温区二次淬火可使双相钢获得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塑性,而且,随亚温淬火温度升高,双相钢的强度提高,塑性改善。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用本钢生产的DP590冷硬板,根据实际生产机组的参数,采用热模拟实验对比分析镀前、后形成马氏体和退火工艺对热镀锌双相钢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镀后形成马氏体更有利于降低双相钢的屈强比;结合热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温度制度对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温度组合。  相似文献   

13.
简要说明了热轧双相钢组织及生产特点,并结合本钢DP590级热轧双相钢的生产介绍了工艺条件对C-Si-Mn-Cr-Mo系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工艺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4.
退火温度对800MPa级热镀锌双相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试制800MPa级低硅热镀锌双相钢,研究了双相钢的双相处理工艺、组织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试样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的双相组织,M的体积含量是15%-20%。通过三种不同的热处理温度获得了不同的F+M的比例,从而得到不同的力学性能。退火温度从780℃升到850℃,可以获得性能更好的双相钢。  相似文献   

15.
<正> 主要由铁素体和岛状马氏体组成的双相钢,因其具有优良的成型性和较高的强度已引起人们广泛的注意。近十余年,对这类钢的组织和性能间的关系作了大量研究,并确定了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与组织构成(如马氏体的体积分数、马氏体中含碳量等)有一些定量关系,但尚未涉及矫顽力H_c这个参量。本文报道临界区退火和低温回火工艺对双相钢H_c影响的实验结果。 试验用钢为1.2mm厚的09MnNb冷轧板,化学成分(wt-%)为  相似文献   

16.
敖运亨 《轧钢》1992,(5):41-46
1 前言热轧双相钢是由一定成分的低碳或低合金钢经控轧和控冷而得到具有铁素体和马氏体双相组织的钢。这种钢有75%~85%的铁索体及15%~25%的弥散于铁素体基体的岛状马氏体。同时,保留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17.
以C-Si-Mn-Cr成分体系双相钢为研究对象,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等方法,对终轧温度、卷取温度、退火温度等工艺参数对C-Si-Mn-Cr系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终轧和卷取温度,热轧板组织由铁素体+珠光体转变为铁素体+珠光体+贝氏体,同时热轧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有所提高;当冷轧和退火工艺相同时,对采用低温终轧和低温卷取生产的双相钢来说,其抗拉强度由472 MPa增加到524 MPa,而屈服强度则变化不大,此时伸长率和n值略有降低;通过采用低温卷取+中温退火工艺,可以实现一种成分体系生产CR260/450DP和CR290/490DP两种强度级别双相钢的柔性化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8.
蔡珍  汪水泽  徐进桥  刘洋  何亚元 《轧钢》2018,35(2):59-64
介绍了热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以及典型工艺参数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热轧双相钢的生产工艺类型分为低温卷取型和中温卷取型,终轧温度、空冷温度、空冷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双相钢的组织和性能影响显著。同时,介绍了国内外短流程生产热轧双相钢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指出高强化、减薄化是双相钢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性能稳定性、表面质量和薄规格产品的板形问题是短流程热轧双相钢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利成宁  袁国  周晓光  康健  李振垒  王国栋 《轧钢》2012,29(5):38-42,50
介绍了热轧双相钢在汽车板“以热代冷”进程中的发展情况、国内外主要热轧双相钢产品的化学成分和性能,及其在车身结构及车轮上的应用情况,同时指出,依托短流程薄规格生产工艺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热轧双相钢的生产稳顺性、组织性能稳定性、成品的板形和表面质量,将是实现汽车结构用低成本热轧双相钢开发生产的重要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20.
耐候钢热处理双相化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铁路机车车辆用的两种热轧耐候钢经热处理双相化的的金相组织及各种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耐候钢双相化后的显微组织由多边形等轴铁素体晶粒和不规则岛状马氏体组成,且原始组织对其有很大影响;两种热轧耐候钢双相化热处理前后的显微镜组织和力学性能均无明显的各向异性,研究发现,双相化加热温度对马氏体含量,铁素体晶粒大小,屈服现象,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强比、伸长率及加工硬化指数(n值)等双相化钢的组织和性能均有显著影响,根据试验结果,确定的耐候钢最佳热处理双相比工艺为780℃加热,10%NaCl水溶液淬火,本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采用控制轧制法进行耐候双相钢的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