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TMS320LF2407的直流直线电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利用DSP微处理器对电火花加工机床中驱动工具电极运动的直流直线电机进行控制的系统。充分利用TMS320LF2407控制器外设接口丰富及运算速度快的特点,以PC机作为上位机、DSP作为下位机,以光栅尺作为位置和速度传感器,通过PWM控制策略实现对直流直线电机的位置和速度控制。重点介绍了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CNC系统进行面向对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PC机作为上位机、DSP运动控制器作为下位机的主从式数控系统.以C BUILDER为开发工具,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体现了数控系统开放性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姚河清  蒋爽  岳文开  张书朋 《电焊机》2006,36(10):20-23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的电弧传感器信号处理以及与PC机异步串行通信的方法,针对焊接电流的实时采样及DSP与PC机的串行通信要求设计了硬件接口电路,并根据需要制定了通信协议。在此基础上编写了相应的信号采集、A/D转换和异步串行通信程序,通过对焊接电流现场信号的实时采样、处理、通信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机床嵌入式控制系统中工业PC机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之间基于PCI总线及USB的通信技术,通过相应接口设备通讯电路的搭建,实现了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数据的高速传输,满足了系统实时性要求.此外还对通信系统主要芯片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针对阀控非对称缸气体参数在线调整装置,搭建"PC+DSP"两级计算机控制系统,DSP主要完成对气体参数在线调整装置的实时控制及数据采集,PC机主要完成采集数据的实时显示,由RS232串行通信接口实现PC与DSP之间的实时通信,并编写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及主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金刚石压机的新型控制模式,利用DSP芯片来解释执行PC机的控制命令,并通过CAN总线通讯控制模拟和数字信号的输入输出,开发基于DSP的金刚石压机专用控制板,实现多CPU分工合作,提高控制精度,是一种经济型的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DSP和高速串行DAC的多轴位置控制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C机和数控系统运动轴之间加入位控卡以提高PC机的利用效率和对数控系统进行实时控制,这是目前主流的数控系统结构方案之一。该位控卡基于通用PC机ISA总线、采用高性能的DSP器件为处理器、使用具有12位双极性电压输出的串行D/A转换器,并且具有一定的I/O可扩展能力。适用于多轴大中型数控系统的位置控制,且具有较好的运行稳定性并能达到较高的位置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TMS320C5402的实时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DSP PC机的双处理器结构,并利用USB接口与PC机高速互连通信,论述了该系统在铣削加工中心主轴静刚度检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系统结构清晰,电路简洁,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9.
全数字化多功能焊机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采用三片DSP进行焊机系统控制的基础上,DSP1作为人机交互系统的控制核心,DSP2和DSP3分别用于电源系统和送丝系统的控制.人机交互系统的硬件部分由三部分组成:键盘选择界面和参数项、利用数字编码器设置与修改选定的焊接工艺参数,以及选用液晶显示器作为显示界面.系统实现了焊接参数的给定、存储、调用和实时信息显示,焊接参数的统一管理以及与PC机的通信等功能.实验证明,该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灵活,现场参数显示明了,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压电陶瓷和DSP的微细电火花线切割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机床本体结构、脉冲电源和控制系统三方面介绍了一种微细电火花线切割机。该机床采用压电陶瓷直线电机和光栅尺构成高精密的伺服驱动系统来满足微细、高精度加工的要求。在控制方式上采用PC—DSP主从式控制结构,上位机采用工控机完成管理功能和插补计算,下位机是自行设计的以DSP为核心处理器的控制驱动卡,主要完成对压电陶瓷直线电机的位置控制。该机床采用新型微能脉冲电源实现微小能量可控加工,以达到微细加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在较高层次上满足数控系统开放性的要求,笔者基于COM技术对数控系统开发进行研究。首先,结合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特点,笔者建立了开放式数控系统应用层、功能层和设备层三层体系结构,使得对某一层的修改无需涉及其他层的变更,便于系统的开发、维护;另外,基于COM技术语言无关性、接口规范化、模块化程度高等特点,笔者将数控系统的功能模型划分为:人机交互界面、输入数据预处理、刀补预处理、插补运算、轴伺服控制、运动控制、PLC等组件,各组件以插件的方式构成的数控系统,满足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可互换性,可扩展性,可重构性等要求。最后,利用COM技术实现插补组件为例,验证了COM技术实现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基于局域网或者校园网的虚拟数控系统可靠性及响应速度,提出一种基于Linux的虚拟数控系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将主服务进程嵌入内核,利用Linux完全开源的优势,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赵春红  郭涌 《机床与液压》2021,49(15):157-161
针对液压挖掘机阀控液压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液压变压器的液压节能系统,并对其节能效果进行研究。分别在AMESim和AMESim-MATLAB环境下对阀控液压系统和基于液压变压器的液压节能系统的能耗进行研究;对阀控液压系统和液压节能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和节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液压变压器作为主要控制元件的液压节能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且能量利用率相对于阀控液压系统有显著提高,节能效果优良,可为液压挖掘机的节能优化改进、降低系统的装机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逆向工程系统的分布式早期协同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充分对比CAD模型和三角网格模型优劣的基础上 ,提出基于逆向工程进行分布式早期协同设计 ,并建立了系统框架。系统利用逆向工程快速获取产品数据的优势 ,以其输出的三角网格模型为基础 ,通过建立多分辨率模型与增量传输机制实现用户驱动的产品 3D模型的远程实时动态观察 ,并以特征作为处理的基本单元 ,实现异地同步协同设计。系统可跨平台支持多个异地设计端点的协同。  相似文献   

15.
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液体漏加检测功能为研究对象,建立压力检测系统的数学分析模型,推导出影响系统压力变化的影响因子,研究压力检测系统的管径、管长及抽液速度等参数对压力检测精度的影响,揭示了系统结构参数和性能参数对压力检测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样系统的管长、管径及抽液速度,对压力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影响比较显著;合理选择管长、管径及抽液速度,有助于改善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压力检测系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现阶段CAPP系统的开发模式,对C/S模式和B/S模式进行了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J2EE平台的B/S模式CAPP系统的体系结构;探讨了CAPP系统的基本模块和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同时对J2EE平台及其相关技术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并实现了CAPP系统.授权的工艺及相关人员登录系统,依照权限访问相关的模块,进行相关的操作,完成零部件的工艺编制和系统维护.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柔性化制造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的机床数控系统设计方案,使得数控系统可以按需重构。给出了嵌入式数控系统的总体硬件设计;说明了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的内部架构和Nios II软核处理器具体配置,实现了MCU、DSP和用户逻辑在一片FPGA芯片上的集成;设计了数控系统的重构方案并在EP2C50芯片上进行了重构实验,结果表明:整个重构周期耗时748 ms,能满足数控机床使用中的现场实时重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飞机液压能源系统是支持飞机主飞控系统、高升力系统以及起落架等关键系统正常工作的核心动力来源,其系统效能是飞机液压能源系统的一个重要设计指标。针对目前飞机液压能源系统的效能分析缺乏完善且有效的方法,设计一种基于分布式仿真的效能分析方法。结合系统工作原理,运用AMESim建立液压能源系统分布式仿真模型,在考虑全飞行过程液压能源系统加载负载工作情况下,对液压能源系统效能与关键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三层两级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验证了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运用熵权法对效能指标进行相对权重分析,采用扩展贝叶斯融合算法对飞机全飞行过程中的液压能源系统负载在环的部件级效能和系统综合效能进行了研究。最后以某航班真实飞行任务数据为例,验证了效能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在Windows平台下,利用IPC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开发通用的数控系统,并实现数控系统的模块化,研制出STAR通用的数控系统平台.在此基础上,根据特定的产品和工艺要求派生出专用的数控系统--STAR-2003W型弯管机数控系统,该系统在投入使用之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钱存华  花飞 《机床与液压》2023,51(20):219-224
液压系统组成结构复杂且维修难度高,因此进行液压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对企业生产安全有着重要作用。结合故障树和动态贝叶斯网络建立评估模型对液压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利用动态贝叶斯网络的推理功能得出液压系统可靠度和可用度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并实现液压系统故障诊断,识别关键故障因素源。液压系统的可靠度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但定期的维修可以使液压系统的可用度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在很高水平。实验结果为液压系统的日常维护和修理策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