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高温热处理对高磷Ni-P化学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白永刚  王引真  宋玉强 《表面技术》2003,32(2):26-27,30
对高磷(12.8%P)化学镀Ni-P合金镀层进行了750℃高温热处理,研究了经高温热处理后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后,镀层耐蚀性大大优于镀态。晶粒长大,晶界面积减少以及镀层表面生成较厚的,致密的氧化膜是耐蚀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光亮剂对化学镀镍磷工艺及其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化学镀镍光亮剂。试验结果表明,光亮剂在化学镀镍过程中没有参与反应,却对磷的沉积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显著地提高了镀层中的磷含量;当光亮剂的加入量达到5~6mL/L时,镀层中的磷含量可提高到35.63%~39.03%,同时可得到全光亮的镍-磷合金镀层,有效地改善了镀层的表面质量,且出光速度快,镀液稳定可靠。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高磷镍-磷合金镀层的分析表明,镀层为非晶态结构。显微硬度,磨损率以及耐蚀性测试结果表明,镀态下镍-磷合金镀层的硬度,耐磨性和在10%盐酸中的耐蚀性随着光亮剂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
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张永忠  姚枚 《表面技术》1998,27(3):23-25
研究了3种磷含量化学镀镍层在不同介质中的耐蚀性.结果表明,高磷非晶镀层(Ni-10.5wt%P)在NaCl、HCl中的耐蚀性最好,而低磷微晶镀层(Ni-1.5wt%P)在NaOH液中的耐蚀性最佳,在不同介质中P含量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4.
《表面工程资讯》2004,4(6):12-13
镀层由工件浸入镀液后表面发生自催化氧化还原反应而获得,镍含量87%~92%,磷含量8%~13%,镀层在镀态条件下显微硬度HV400~550,非磁性。400℃热处理1h,镀层显微硬度可达HV800以上。产品用途:石化、机械、电子、五金、化工等产品的防蚀、耐磨、抗垢等。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组织和相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铝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初期析出行为、组织和相结构。镀态下,镀层截面组织为黑白分明的层状组织,平面组织呈同心环状。低磷镀层的相结构是磷在镍中的过饱和固溶体,而高磷镀层为非晶态镍磷合金。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低磷镀层的相结构是磷在镍中的过饱和固溶体,而高磷镀层为非晶态镍磷合金。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低磷镀层首先析出NixPy,然后析出Ni3P相。高磷非晶态镀层首先晶化转变成NixPy相和Ni3P  相似文献   

6.
采用直接化学复合镀法在ZL102合金表面制备了Ni-P-SiC复合镀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利用XRD、DSC、扫描电镜等对复合镀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镀层的结合力、显微硬度、耐蚀性及耐磨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镀态镀层由晶态相和非晶态相组成,热处理过程中非晶态相向晶态转化;镀层的显微硬度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400℃时达到最大值1395.28 HV;镀层经400℃×1 h热处理后,镀层中的镍和磷原子向铝基体中扩散,复合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耐磨性和耐蚀性较基体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热处理后镀层的耐蚀性与镀态的相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化学镀镍工艺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春华 《腐蚀与防护》2001,22(7):297-301
1 复合化学镀镍简介复合化学镀镍即以高磷的Ni P镀层为底层 ,与低磷的Ni P、Ni Mo P、Ni W P或铬层组成各种复合镀层。其优点有两大方面。1.1 提高单层化学镀镍层的耐蚀性高磷的Ni P镀层电位正于基体 ,但和电位负于它的低磷Ni P、Ni Mo P、Ni W P等镀层组成腐蚀电池时 ,高磷Ni P镀层为阴极 ,低磷的Ni P及Ni P三元合金镀层为阳极 ,表现为横向腐蚀 ,腐蚀速度很慢 ,因此基体点蚀被抑制 ,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基体局部腐蚀的发生。试验表明 ,10 μm厚的双层化学镀镍层 (高磷Ni P/Ni Mo P)能抗 16…  相似文献   

8.
Ni-P-金刚石化学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谢华  陈文哲  钱匡武 《表面技术》2003,32(4):25-27,56
研究了Ni-P-金刚石复合镀层的组织结构及性能特点,结果表明:复合镀层镀态时为非晶结构;镀层经300℃,1h的热处理后开始晶化,晶化后形成品相Ni和Ni3P;与Ni—P镀层相比,Ni-P-金刚石复合镀层具有更好的硬度和耐磨性,特别是在镀态时差别更明显;但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和抗氧化能力低于普通Ni-P镀层。  相似文献   

9.
化学镀镍溶液光亮剂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出了酸性化学镀镍液中光亮剂的最佳配方,并对加光亮剂和未加光亮剂的镀后试片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加光亮剂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耐蚀性更优越.  相似文献   

10.
化学镀Ni-P二元合金镀层的耐蚀性与其组织结构、表面形态密切相关。实验获得磷质量分数11.54%的高磷镀层,镀态下为非晶态结构。300℃热处理后开始晶化,并在400℃热处理时完全晶化,镀层由非晶态的Ni相转变为Ni3P+Ni混合稳定相。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镀层表面观察发现,不同热处理下的镀层合金表面形态差别很大。形态的差异对镀层合金的耐蚀性有影响,特别是400℃热处理后,由于表面纳米植被的覆盖使得此时镀层合金的耐蚀性最优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改善40CrNiMo的耐磨、耐蚀性,提高其表面硬度,选用La2O3含量不同的镍磷镀液对40CrNiMo进行电刷镀,并对镀层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0CrNiMo基体上刷镀镍磷镀层后,其镀层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表面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同时,在镍磷镀液中添加适量稀土有助于提高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和硬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交流阻抗技术和极化曲线,研究了SiCp/Al复合材料基体上高磷(w(P)=10.698%)和中磷(w(P)=6.056%)两种化学镀镍层在w(NaCl)=3.5%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镀层的腐蚀形貌。结果表明,在w(NaCl)=3.5%NaCl溶液中,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高磷镀层自腐蚀电位为-0.641 V,电荷转移电阻为12.49Ω;中磷镀层自腐蚀电位为-0.879 V,电荷转移电阻为8.11Ω;高磷镀层的耐蚀性优于中磷镀层;两种镀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孔蚀。结合正交试验结果及有关文献,确定了SiCp/Al复合材料高磷化学镀镍工艺,并提出了改善镀层耐蚀性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Ni-Cu-P化学镀层的耐蚀性,设计了3种不同温度及保温时间的热处理工艺对镀层进行热处理。通过XRD分析了镀态及热处理态镀层结构的变化,通过2273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它们在3.5%Na 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由于Ni-Cu固溶体及Ni3P相的析出,使得热处理态镀层在腐蚀介质中具有更低的腐蚀电流密度和更高的电荷转移电阻,且300℃保温30 min的热处理工艺处理的镀层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316L不锈钢在高温酸性溶液中的耐蚀性,采用化学镀技术在316L不锈钢表面沉积高铜高磷Ni-Cu-P镀层。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极化曲线、阻抗谱(EIS)及浸泡腐蚀试验对其在高温酸性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Cu-P镀层由铜含量分别为19.98%和39.17%(质量分数)两种类型的胞状组织组成;在高温酸性溶液中,这种新型Ni-Cu-P镀层可显著改善316L不锈钢的耐蚀性;镀态镀层的耐蚀性优于热处理态的;镀态镀层和经673K热处理镀层的腐蚀机制是选择性腐蚀,而经773和873K热处理镀层的腐蚀机制为点腐蚀。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对化学镀Ni—P镀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岩  刘贵昌 《铸造》1998,(4):39-41
用显微硬度分析、划痕分析和浸泡实验等,研究了高、中磷含量的NiP镀层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性能变化规律,考察了退火温度和磷含量对镀层的耐蚀性、硬度和结合力的影响;考察了真空热处理和空气中普通热处理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铸态(非晶态)下和经600℃以上高温热处理的镀层耐蚀性能优异,而经400~600℃热处理的镀层硬度较高;在酸性介质中,磷含量越高,镀层耐蚀性越好,在中性介质中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利用XRD研究了化学镀Ni-P合金镀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镀态Ni-P呈非晶态;350 ℃时镀层由非晶态向晶态转化;热处理温度为400 ℃时,析出Ni3P稳定相。镀态及热处理条件下的阻垢和耐蚀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CaCO3中Ca的原子分数先降低后升高,300 ℃热处理降低了镀层的内应力及氢脆,使镀层的组织更加致密,镀层的阻垢和耐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316L 不锈钢在高温酸性溶液中的耐蚀性,采用化学镀技术在316L 不锈钢表面沉积高铜高磷Ni?Cu?P 镀层。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 X 射线衍射仪(XRD)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利用极化曲线、阻抗谱(EIS)及浸泡腐蚀试验对其在高温酸性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Cu?P 镀层由铜含量分别为19.98%和39.17%(质量分数)两种类型的胞状组织组成;在高温酸性溶液中,这种新型Ni?Cu?P镀层可显著改善316L不锈钢的耐蚀性;镀态镀层的耐蚀性优于热处理态的;镀态镀层和经673 K热处理镀层的腐蚀机制是选择性腐蚀,而经773和873 K热处理镀层的腐蚀机制为点腐蚀。  相似文献   

18.
金属表面Ni-P化学镀层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力学和耐蚀性能方面,综述了Ni-P二元化学镀层、三元化学镀层和化学复合镀层的研究现状。对于不同基材上的二元镀层,表面钝化剂、络合剂和热处理影响碳钢二元镀层的力学与耐蚀性能;表面阳极化、激光表面合金化和热处理影响铝合金二元镀层的附着力、耐蚀性与硬度;表面阳极活化和热处理影响不锈钢二元镀层的结合力与硬度。对于三元镀层,热处理和激光晶化影响Ni-W-P三元镀层的耐磨性与耐蚀性;含Mo元素的Ni-Mo-P三元镀层在不同温度下热处理后,均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稀土金属氧化物可改变三元化学镀层的镀速、表面质量、晶体结构与耐蚀性能。对于复合镀层,由于添加了Si C,Si O_2,WC和PTFE等不溶性粒子,因此硬度、耐磨性、耐蚀性和自润滑性得到提高。三元化学镀层与化学复合镀层的力学和耐蚀性能明显优于二元化学镀层,是Ni-P化学镀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镍磷非晶纳米晶复合镀层的制备及其耐蚀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电沉积12.3%P(质量分数)镍磷合金进行热处理,部分晶化获得非晶纳米晶复合镀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镀层的结构。结果表明,镀态时镀层呈典型的非晶态结构,控制热处理工艺可得到非晶纳米晶的复合镀层。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3.5%NaCI溶液)测定,得知部分晶化的镀层耐蚀性得到改善。由于具有少量纳米晶相镶嵌于连续非晶相上,非晶纳米晶复合结构的镍磷合金镀层耐蚀性优于非晶态镍磷合金镀层。  相似文献   

20.
光亮剂对化学镀镍层性能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酸性化学镀镍溶液的贵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光亮剂对镀层硬度、结合力、孔隙率以及耐蚀性的影响,并通过AFM,XRD和XPS,分析光亮剂对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贵金属离子光亮剂能明显提高EN镀层的耐蚀性,而重金属离子光亮剂降低了EN镀层的耐蚀性;两种光亮剂都能降低镀层的表面粗糙度,使构成镀层胞状物变小,并使镀层的非晶结构更加明显,镀态镀层表面Ni以Ni原子和Ni2 离子形式存在,P以负价离子和PO43-离子的形式存在,光亮剂的加入利于镀层表面形成磷酸镍的保护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