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2.
3.
基于d'Alembert原理,分别建立了BKX-I型变轴数控机床伸缩轴上部、下部以及动平台的动力学模型,并综合形成了整台机床的动力学模型.最后以该机床加工球冠的一部分为实例进行了仿真计算,效果比较理想.方法简洁方便,为进行该类机床的实时控制和动态特性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刚度是变轴数控机床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以BKX-I型变轴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利用矩阵结构分析法建立了变轴数控机床的静刚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扼要地分析了BKX-Ⅰ型变轴数控机床静刚度在工作空间中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机床结构参数对刚度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5.
基于IPC PMAC组成的上下位机模式的硬件平台和win2000、vc6.0、Peomm32pro组成的软件平台,利用自行开发的多任务软件控制模块,建立了BKX—Ⅰ型变轴机床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解决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6轴联动的控制、电机主轴(第7轴)的运动控制、冷却泵的控制以及对刀、工件定位信号的反馈控制。同时把系统控制软件实际制作过程中对各个任务模块的划分和各个任务模块之间的通讯作了阐述,对工件的具体加工、该类数控系统软件制作以及该类机床的推广和实用化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IPC+PMAC组成的上下位机模式的硬件平台和win2000、vc6.0、Pcomm32pro组成的软件平台,利用自行开发的多任务软件控制模块,建立了BKX-I型变轴机床的开放式数控系统。解决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6轴联动的控制、电机主轴(第7轴)的运动控制、冷却泵的控制以及对刀、工件定位信号的反馈控制。同时把系统控制软件实际制作过程中对各个任务模块的划分和各个任务模块之间的通讯作了阐述,对工件的具体加工、该类数控系统软件制作以及该类机床的推广和实用化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一种新的变轴数控机床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并联数控机床所采用的标定方法,选择了序列法进行了标定试验。但在实际标定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数据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针对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数值逼近法,并应用到实际机床的标定中,获得了机床的相关参数。之后,通过数学模型的计算值和实际测量值对比,验证了数据的可靠性,从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单亚林;郑刚;张旭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24,(8):112-115+120
针对五轴数控机床的动态精度检验,提出一种基于球杆仪的五轴联动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传统圆弧检测,通过研究S试件构型,提取S形试件加工时五轴联动刀轴矢量,与圆弧检测点位进行匹配,使得在刀尖点做圆周运动的同时,刀轴做复杂摆动,从而模拟在加工复杂曲面时机床的实际运动状态;构建了基于球杆仪的五轴数控机床动态误差模型,通过运动链传递,推导出各轴动态误差与球杆仪数据的表达式;利用该方法指导各轴伺服参数优化调整,能够提高数控机床的动态精度。通过进行在机测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对数控机床五轴动态性能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进行了数控机床中分度工作台的设计,设计出一具有360个齿的弹性多齿分度台,该装置采用弹性齿取代刚性多齿盘,大大提高了分度精度,其角度误差仅为±0.2″. 相似文献
14.
15.
介绍和综述了自适应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在数控、组合机床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17.
数控机床用直线式交流伺服电机及其控制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现有的直线交流伺服电机进行了概述。就感应直线交流伺服电机和永磁直线交流伺服电机的结构及其控制策略等进行了阐述,指出了其相应的特点,并对发展我国直线式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大型超精密机床数控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自行研制的大型非球面超精密数控机床数控系统为对象,介绍了其软、硬件构成和为其配套研制的自动编程系统.并分析了系统超精密定位和反馈检测性能,其能很好满足所装备的大型数控机床的超精密定位和位置跟踪指标,能进行大型非球面光学零件的超精密加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