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基于效率-传热单元法,建立了空冷式冷凝器的分布参数模型.以R410A为工质,运用该模型详细分析了四种不同流程布置两排管冷凝器的换热和流动特性,并与以R22为工质的冷凝器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采用R410A为工质时,四种流程布置中,无论是随着管内制冷剂流量的变化,还是随着冷凝器迎风面风速的变化,逆流布置换热效果最好,换热量比顺流高约5~15%,压降比顺流高约3~20%,其次是错流布置,顺流布置最差.在与以R22为工质的冷凝器性能比较中,无论是随着管内制冷剂流量的变化,还是随着迎风面风速的变化,R410A冷凝器换热量都比R22高约6~15%,压降低约30~50%.本研究结论为冷凝器流程布置的优化和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相关文献提出的冷凝器分布参数模型,分别以R22的3种替代产品(R407C,R410A,R134A)为工质,分析了4种不同流路布置的2排管冷凝器的换热和流动特性,并与以R22为工质的冷凝器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采用R22的3种替代工质时,冷凝器性能的变化规律基本一样,4种流路布置中,在随着管内冷媒流量的变化和随着冷凝器迎风面风速的变化两种工况下,逆流换热效果最好,其次是错流,顺流最差;在与R22为工质的冷凝器性能比较中,采用3种替代工质的冷凝器换热量及进出口压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样;在3种替代工质中,R410A性能较好,换热量最大、压降最低,但其冷凝压力比R22高出60%左右,R134A压降较大,这两种都不是理想替代物,而R407C与R22在换热量及压降方面最为接近,是其理想的替代工质。  相似文献   

3.
邓斌  尤顺义  林澜 《制冷》2005,24(2):11-14
本文基于传热单元法,建立了冷凝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分别以R22及其3种替代产品(R407C,R410A,R134A)为工质,运用该模型详细比较了在流量变化及风量变化两种情况下2排管冷凝器的换热和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无论是随着管内冷媒流量的变化,还是随着迎风面风速的变化,换热量及进出口压降的变化趋势基本一样.四种工质中,R410A性能较好(换热量最大,压降最低),但其冷凝压力比R22高出60%左右,R134A由于压降较大,两者都不是R22的理想替代物.R407C与R22在换热量及压降方面最为接近,是其理想的替代工质.  相似文献   

4.
R22替代工质蒸发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湿球温度效率法,建立了蒸发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分别以R22及其3种替代产品(R407C,R410A,R134A)为工质,运用该模型详细比较了在流量变化及风量变化两种情况下2排管蒸发器的换热和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当迎风面风速不变时,随着管内冷媒流量的增大,各种工质蒸发器总换热量、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均增大,但潜热换热量增大得更快。压降亦随着管内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管内冷媒流量不变时,随着蒸发器迎风面风速的增大,各种工质蒸发器总换热量、显热换热量均增加,潜热换热量下降,同时压降亦下降,但下降的趋势随着风速的增大而最终趋于平缓。四种工质中,R134A性能较好,但其压降也最大,R410其次,压降最小,但其蒸发压力比R22高出60%左右。R407C与R22在换热量及压降方面最为接近,是其理想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5.
蒸发器流程布置的数值模拟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斌  陶文铨  林澜 《制冷学报》2006,27(1):28-33
基于湿球温度效率法,建立了蒸发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分析了三种不同流路布置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并与前人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计算所得的换热量与试验值的最大偏差为9.44%,说明该模型切实可行。运用该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六种不同流路布置蒸发器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结果表明:逆流布置蒸发器换热最好,错流其次,顺流最差。各种流路布置方案管外迎风面风速不变时,随着管内冷媒流量的增大,管内压降、总换热景、显热换热量、潜热换热量均增大,但潜热所占比重增大。管内冷媒流量保持不变,蒸发器迎风面风速增大时,总换热量、显热换热量均增大,潜热换热量、压降、吸湿系数均减小;当风速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蒸发器换热量、压降的变化都趋于平缓。同时,在蒸发器流路布置中,重力的影响不可忽略。研究结论为蒸发器流程布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6.
根据两相流动换热理论,建立纯制冷剂和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在微肋管内冷凝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在此基础上用分布参数法求解控制方程,得出在不同流量、不同干度下,R22和R407C在微肋管内的冷凝传热性能,同时还得出它们在微肋管内流动的压降。本模型可用于分析R22及R407C在系统中的整体换热性能,为冷凝器的优化设计、制冷系统的匹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冷凝器流程布置方案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斌  陶文铨  林澜 《制冷学报》2006,27(2):31-38
基于传热单元法,建立了冷凝器的稳态分布参数模型。经与前人的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运用该模型详细分析了六种不同流程布置的二排管冷凝器的换热和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单回路冷凝器中,逆流布置换热最好,错流其次,顺流最差;对任一流程布置的冷凝器,当风量不变时,必然存在一最佳冷媒流量使冷凝器性能达到最佳;当冷媒流量保持不变时,也相应存在一个最佳风量,使冷凝器性能最佳。冷凝器流路布置中,重力的影响不可忽略。针对单回路冷凝器进出口总压降过大,沿程压降、热阻及换热系数分布不均匀,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分流原则,如双“N”流路,相变点分流等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该研究方法为冷凝器流程布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8.
谷波  裴勇华  郑钢 《制冷学报》2002,23(3):56-57
R407C是替代R22的一种极具前景的新工质,采用Peng—Robinson型方程对新工质R407C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全面的计算,并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新工质的迁移特性计算公式。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新工质R407C的压焓图和温-熵图。计算关联式具有较高的精度,热力学参数计算误差小于l%,迁移特性参数误差小于4%。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新工质R407C的系统分析和计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热力学性质和热物理性质分析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三元混合工质R407C热力参数模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R407C是替代R22的一种极具前景的新工质,本文采用Peng-Robinson型方程对新工质R407C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全面的计算,并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出新工质的迁移特性计算公式。根据计算结果给出了新工质R407C的压焓图和温-熵图。计算关联式具有较高的精度,热力学参数计算误差小于1%,迁移特性参数误差小于4%。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新工质R407C的系统分析和计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热力学性质和热物理性质分析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空调用翅片管换热器,本文研究了4种制冷剂在管内的流动阻力及表面传热系数随换热器管径的变化,通过模拟计算给出不同制冷剂对应的最佳换热器管径。根据实际空调器系统确定相关参数,计算得到管内流动阻力损失由大到小依次为R22、R290、R410A、R32,表面传热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R32、R410A、R290、R22。在空调器制冷工况,满足换热量需求的条件下,冷凝器入口压力(压缩机排气压力)越低,系统效率越高;根据模拟计算,换热量为2 000 W时,随着换热器管径的增大,不同制冷剂对应的冷凝器入口压力先降低后增加,得到最适宜的换热器管径:R22为7~7.5 mm,R410A与R32为6~6.5 mm,R290为6.5~7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