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研究了具有开放性孔洞的聚四氟乙烯(voi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多孔膜和PP蜂窝膜(polypropylene cellular)的驻极体行为和压电活性的温度效应。研究结果指出:和PP蜂窝膜驻极体相比.PTFE多孔膜驻极体呈现出突出的电荷储存和压电活性的温度稳定性;研究了这类稳定性的驻极体和材料的结构根源。PTFE多孔薄膜驻板体这种压电活性的温度稳定性主要依赖于这类驻极体材料电荷储存及材料的本征性能(如力学性质等)的温度稳定性。实验结果还说明:PTFE多孔膜突出的压电系数温度稳定性使它大大扩展了以包括PP在内的空间电荷型多孔膜研制的压电功能元器件的耐温要求。本文还讨论了环境因素(如相对湿度)对这类功能膜压电活性的影响,分析了环境湿度对压电活性影响的结构根源。  相似文献   

2.
以硅酸盐水泥为主要原料,通过原位自组装技术制备了硅酸盐基多孔材料.通过改变纤维的添加量,制备了含有不同种类和不同纤维添加量的多孔材料,并分析了纤维对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的影响.采用驻波管法测试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通过立体显微镜(SM)分析材料形貌.结果表明,PP纤维和玻纤对材料吸声性能影响显著:当PP纤维长度为19mm时,材料的吸声效果最好;随着PP纤维掺量的增加,材料的中低频吸声性能提高,中高频吸声性能降低;随着玻纤掺量的增加,材料的中低频吸声性能提高,中高频吸声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薄膜特点及其在包装业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综述了聚丙烯薄膜的种类、特点、及其在包装业的应用,介绍了PP膜市场动态。指出了PP膜发展方向,强调应加强PP膜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多孔金属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多孔金属膜与有机膜和陶瓷膜的对比,阐述了多孔金属膜的优点,金属膜的发展及现状,重点阐述了多孔金属膜的制备方法,并对这几种制备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简要介绍了多孔金属膜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相似文献   

5.
电解电压、电解质种类以及添加剂等因素对氧化铝多孔膜的形成过程有显著影响.在电解液中加入甘油作为添加剂,不但可以增加阳极氧化形成的多孔膜的厚度,而且有利于增强氧化膜的韧性.采用高纯铝作阳极,铂网作为阴极,在草酸溶液中进行恒压阳极氧化.研究了在3%(质量分数)草酸溶液中,添加甘油对氧化铝多孔膜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添加甘油并不会改变氧化铝多孔膜的形成过程,也不会改变形成氧化铝多孔膜中Al2O3的非晶态结构,但甘油的加入将降低阳极氧化时多孔氧化铝膜的生长速度以及氧化铝阻挡层的形成速度,同时增加了纳米孔阻挡层的厚度,因此增加阻挡层的形成时间.在阳极氧化电解液中加入甘油还有利于减小氧化铝多孔膜的纳米孔孔径.  相似文献   

6.
高度有序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得到纳米孔排列高度有序的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以0.3 mol·L-1的草酸为电解液研究了模板的制备工艺.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对多孔氧化铝模板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X射线衍射分析高纯铝及氧化膜的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铝基体不经过高温退火处理,同样能够得到高度有序的氧化铝膜,简化了多孔氧化铝膜的制备工艺.分别讨论了阳极氧化电压和电解液温度对多孔阳极氧化铝膜的形貌及孔径的影响,并对一步法和两步法制得的多孔氧化铝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步阳极氧化法制备的多孔氧化铝模板的有序性优于一步氧化法.XRD分析证实,多孔氧化铝膜由非晶态的Al2O3组成.  相似文献   

7.
驻极体与氮酮促进利多卡因透皮吸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多孔聚四氟乙烯(PTFE)、聚乙烯(PE)、聚丙烯(PP)制成正极性多孔PTFE/PE/PP驻极体。用改进的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比较研究多孔PTFE/PE/PP驻极体和不同浓度氮酮对利多卡因的透皮吸收效应.结果显示:(1)lkV多孔PTFE/PE/PP驻极体作用利多卡因24h,其累积渗透量比对照组增加4.57倍;(2)正极性多孔PTFE/PE/PP对利多卡因的增渗效应与其表面电位呈正相关.(3)正极性多孔PTFE/PE/PP驻极体与1%氮酮和5%氮酮联用能显著增加利多卡因的经皮渗透量.  相似文献   

8.
将聚丙烯(PP)微孔膜浸渍于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增塑剂/丙酮混合浆液中,通过改变PVDF—HFP含量、DBP含量和增塑剂种类,制备了一系列聚合物复合膜,并以正丁醇为介质,测量了复合膜的吸液率.结果显示:PVDF-HFP的质量分数为4%[m(PVDF-HFP):m(DBP)=1:1]及以DBP为增塑剂的浆液处理PP多孔膜得到的复合膜具有较高的吸液率;复合膜吸液率也随DB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通过微纳层叠挤出技术制备聚丙烯(PP)多层膜,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微观分子链取向状态探究多层结构对PP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PP单层膜相比,PP多层膜的阻隔性能明显提升,其氧气透过系数和水蒸气透过系数分别下降了23.9%和86.4%。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构建了PP单层膜和多层膜的渗透率模型,通过渗透率模型比较了小分子通过PP单层膜和多层膜的扩散路径。结果发现,与PP单层膜相比,PP多层膜界面处的二维分子链取向使得其内部小分子扩散路径更加曲折,这是PP多层膜具有良好阻隔性能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通过PP单层膜与多层膜力学性能的对比实验分析,验证了渗透率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在相同制膜条件下,采用扩散致相转化法制备了芳香/脂肪族共聚脲多孔膜.通过对孔隙率、力学性能的测试及扫描电镜的微观分析,讨论了凝胶浴体系中溶剂的体积百分数及同类制膜大分子的不同链段结构对膜微观结构和机械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凝固浴中溶剂体积百分含量的增加,多孔膜表面的微孔直径逐渐增大;而相应截面的指状孔有缩小的趋势,直到最终消失而形成完全海绵状孔的截面形态;制膜大分子本身的结构对膜形态结构及性能有重大影响:三种共聚脲多孔膜都具有非对称结构,不同结构的共聚脲制备出的多孔膜各自的表面、截面形态都不相同;多孔膜的机械性能也都各不相同,其中芳香族共聚脲多孔膜具有最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