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林霜  黄若涵 《包装工程》2023,44(12):321-327, 331
目的 设计产业价值网模式为设计产业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明确设计产业价值网的内涵、要素和运行特征,为研究和实践设计产业价值挖掘和拓展提供理论参考;探索设计产业价值网的共创机制,为设计驱动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互利共赢提供有效思路。方法 从经济学价值网的视角出发,剖析和总结不同时期设计价值的形成与发展模式,厘清设计产业价值网形成的内外价值网络结构和主体构成要素,并分析各要素在价值网内部参与价值创造的具体任务,总结设计产业价值网的运行特征,进而探索设计产业价值共创机制。结论 设计产业从价值链向价值网演进是智能互联时代的必然趋势,价值共创是设计产业价值网发展的最终目标。群智设计、平台赋能和资源整合的运行特征决定了设计产业价值网群智创新、交互反馈和价值创造的共创机制,调节和保证了内外部价值网络中多要素、多节点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实现多方资源共享和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制造业服务化背景下产品服务系统生命周期与价值创造。方法 以Eco-Technology和Eco-Mind生命周期模型为基础,根据服务化中价值链的延伸和产品服务系统的组成要素划分生命周期,并基于时间轴设计的价值演化5个时期探讨生命周期中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动态变化,以及价值创造过程。结果 将产品服务系统生命周期划分为“技术进步主导”的产品生命周期和“用户需求主导”的服务生命周期,构建了价值演化生命周期模型和价值创造生态系统。结论 服务化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制造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系统要更加注重用户需求主导的服务生命周期。制造企业与用户通过“创造链”“交易链”“维护链”和“再循环链”实现全生命周期价值共创,同时支持企业和关联企业协同参与,能够实现生态系统中多参与者的价值创造,最终实现制造业的服务化。  相似文献   

3.
魏楚凡  刘键  席上琳  黄赛 《包装工程》2023,44(10):40-53, 146
目的 颠覆式创新是企业实现跨越式追赶的重要路径,针对当前识别颠覆式创新机会的不足,基于知识基因与深度学习协同优化,提出设计驱动的颠覆式创新早期识别方法。方法 梳理知识视角下设计驱动的颠覆式创新流程,针对创新模糊前端阶段并基于“产品知识基因”的概念,首先通过大数据文本分析方法洞察用户未来需求,进行产品意义重构;其次对相关领域专利数据进行“主语—行为—宾语”结构与“技术—关系—技术”结构语义分析并建立产品知识库;最后在此基础上类比基因工程思维模式重组技术方案,寻求产品颠覆式创新。结论 以未来空调为设计研究对象,验证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能够帮助企业识别颠覆式创新设计机会,对优化资源配置和规划设计战略具有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和平  刘天一 《包装工程》2022,43(5):249-256
目的 在指出当前智能包装发展误区和提出智能包装价值追求目标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智能包装设计的价值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逻辑判断法和个案分析法获取研究信息,梳理并总结出智能包装设计发展误区,探索智能包装价值追求目标。结果 智能包装设计在价值追求上要明确三大任务:情感价值上,要找准包装定位培育共情体验;环境价值上,要修复潜在裂痕营造共生环境;实践价值上,要抓住更迭机遇推动包装范式升级。同时,应从主客体2个维度构建智能包装设计的价值体系。结论 智能包装设计,应在树立正确价值追求的前提下,以不断满足人们更多更高生活要求的愿景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现智能包装功能与形式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价值哲学语境中的设计本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文涛 《包装工程》2013,34(22):27-29,44
通过对设计价值中“关系态”属性和“实践”特征的分析,阐明了设计作为价值手段的现实作用和客观要求,进而分析了实践“场域”作为设计内在动机形成的前提条件。最终从价值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概念中,提出了设计作为价值目的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可度量评估的创新模型进行构建研究,从而揭示其创新机会。方法 以设计与数据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理念来组织网络消费商业模式的内容要素与创新路径,并以用户为中心创建面向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内容要素的度量框架,在此基础上探索以绩效度量系统(PMS)为原理的基于数据指标体系的创新模型。结果 设计师可以利用设计思维参与并引导商业模式创新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生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内容要素及相关绩效指标,加强企业绩效的基准管理。结论 以用户为中心,重构网络消费商业模式的5个内容要素与创新路径;以价值驱动因素为基础设计和选择内容要素的度量参考项,从而构建度量框架;绩效度量系统(PMS)包括财务和非财务关键绩效指标(KPI),可以支持商业模式创新过程;基于关键绩效指标(KPI)与价值驱动因素的强关联性,通过衡量已有15个价值驱动因素(度量参考项)来设计相应的44个关键绩效指标(KPI),最终生成创新模型。  相似文献   

7.
丁俊  丁诗瑶 《包装工程》2020,40(24):286-293
目的 以协同设计的方式调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有利于黔东南传统工艺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通过参与式观察法梳理黔东南传统工艺现代转化的既有路径,结合当前设计发展趋势和当地传统工艺的生存现状提出协同设计的思路。通过研究性访谈、设计实践的方式,反思协同设计介入当地传统工艺现代转化的路径与方法。结论 在既有设计路径下,当地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以商业价值为核心诉求;而协同设计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意见,改变了传统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方式,实现了从产品驱动向问题驱动的转型,并最终实现了多重价值。对于黔东南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化而言,实现协同设计的关键在于实施基础与实施方式两方面。前者包括以共享知识资源库为核心的工作平台和以社会创新矩阵为核心的工具包;后者包括以当地手艺人、潜在用户、设计师为核心的参与人群,以设计院校、当地文化机构和传统工艺工作站为核心的实施主体和以设计思维为核心的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文化生态视角系统分析蒙古族传统服饰在不同地域文化下所产生的符号特征与装饰手法,探索其中所含元素的缘起与地域文化背景,总结整理蒙古族服饰地域分化脉络与设计驱动的文化价值实现路径。方法 首先,通过对蒙古族服饰地域特征的分析,从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收集蒙古族服饰元素符号,梳理不同地域下的蒙古族服饰特点并将其进行分类,同时分析地域环境对蒙古族服饰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探讨地域环境与蒙古族服饰文化价值的关系;其次,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讨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利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最后,从设计学的角度总结蒙古族服饰的地域分化和文化价值的实现路径。结论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了地域、文化、宗教、环境对蒙古族服饰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设计驱动的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转化和价值实现路径,为蒙古族服饰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与价值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丁熊 《包装工程》2023,44(6):25-32
目的 在服务设计与整合创新语境下,讨论如何实现服务价值共创的过程,以及如何评价共创的结果。方法 从顾客融入视角,根据卷入度的不同,将服务共创行为划分为“共同完成任务”的参与式共创、“建立长期关系”的融入式共创以及“获得短暂友谊”的其他类型共创;同时指出服务价值共创行为是多元的、复杂的,可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展开;建议从强度和时间两个维度来评估共创的效果。结论 服务价值共创“类型-维度-效果”研究框架的构建,完善了服务设计中传递阶段的理论基础,为服务设计师通过合理的流程和触点设计降低“服务体验不确定性”提供了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探讨人工智能影响和意义的基础上,梳理当代设计的形式和思维,明确当代设计创新的本质和方式。从人工智能时代设计的呈现面貌、表达方式、思维结构及价值规范等方面来分析设计现状和趋势,指出人工智能在设计创作和接受层面带来的变革,以及在人工智能背景下,设计创新的必要性和伦理观。自包豪斯、乌尔姆确立高度系统设计原则以来,基于系统化原则的现代设计不断地突破和发展,极大地完善了社会功能结构。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当代设计不断加强对社会全链条的支持力度,拓展了设计思维在社会各领域的可实现路径,促进了设计的概念延展、观念创新和产业转型,不仅为当代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且在重塑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1.
郑刚强  王志  张梦 《包装工程》2022,43(10):248-256
目的 探究几种典型的设计驱动型品牌的创新范式,为国内不同类型的企业转向设计驱动型品牌提供创新范式参考。方法 借助设计驱动式创新理论确定设计驱动型品牌的特征,并以此为根据判断研究对象设计驱动型品牌,再从创意来源、创意实现过程和创新成果3个方面分析不同的设计创新驱动式创新范式。结论 以鸿翼科技为代表的设计探索式创新,其创意来源于内部团队挖掘痛点,以优化产品和解决市场痛点为创新逻辑,其创意效果根据企业的创新策略而实现,其成果以硬件产品为主。以小米公司为代表的设计开放式创新,其创意来源于线上用户社群和生态链创新团队,且创意过程由研发工程师在线获取反馈信息而实现,最终创新成果主要表现为硬件产品、系统和服务。以苹果公司为代表的设计整合式创新,其创意来源于虚拟社群和技术整合,且创意过程由内部团队根据企业目标而实现,最终创新结果主要有硬件产品、软件、系统、技术和服务。  相似文献   

12.
In the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market,value maximization has become inevitable for enterprises to kee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ith the benefits of clear definition of scope and objectives,timing,issue tracking,and all that,the managing by projec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value realization.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components of value maximization objectives,then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nterprise value realization process and projectization,including the support of projectization to value maximization objectives and combination of value realization process and projectization,thus proposed approaches to realize enterprise value on the basis of projectization,which are taking all the stakeholders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setting value objectives,specifying the enterprise value maximization objective,projecti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objectives,controlling the projects in a closed loop mode and creating a team culture in enterpris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设计驱动的功能创新过程,利用该过程满足用户对不同产品意义的追求,从而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方法 首先,明确设计驱动功能创新的原理、特点以及实现所需的基本过程。其次,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产品意义实现的方式,以及产品用户和应用场景在产品意义发掘中的作用,总结出产品意义发掘的三种模式。根据产品意义发生变化时产品功能变化的相关特点,总结出适用于设计驱动的功能创新技术。最终,形成设计驱动的功能创新过程模型。结论 设计驱动的产品功能创新过程模型可以分阶段地指导设计人员进行功能的创新设计,包括如何提出新的产品意义以及如何对产品功能系统进行调整,为产品功能的创新提供了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之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品牌美学实现品牌价值创新的挖掘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晶  顾雯  刘晓刚 《包装工程》2016,37(14):47-52
目的审美需求成为品牌价值创新的重要空间,为解决当下国内品牌对品牌美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品牌价值创新能力低下等问题。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案例比较分析、专家打分、因子分析等方法,总结了品牌美学的定性研究发展脉络,对品牌美学与品牌价值创造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结果对品牌美学提出了新的理解,找到了品牌美学价值创造的驱动力与品牌美学影响品牌价值创造的一般规律,构建了品牌美学应用理论模型。结论以文化因子和媒介因子作为品牌美学作用的两条途径,能够有效实现品牌美学的构建与价值创造的对接,能够为品牌价值创造提供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潇  周欣越 《包装工程》2022,43(10):183-189
目的 通过分析“新文创”时代下文化IP的消费模式、商业模式、社会价值,为文化企业和设计师提供具有实战指导意义的文化IP体系。方法 以“新文创”为背景,分析国内外文化IP的研究成果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结合文化IP价值演进,以及文化IP开发、运营、传播渠道的发展模式,进行文化IP体系构建研究。结论 通过建立文化IP基因数据库、搭建用户模型库、文化基因符号提取与转化、文化IP孵化路径、打造文化IP全产业链5个维度,逐步构建文化IP体系。以“新文创”为核心的文化IP,将以一种更为严谨、系统的体系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基于“新文创”视角下的文化IP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space model developed by general value engineering/value management model. The authors take the function analysis, function optimization and function realiz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bject as the basic point, to get the final optimization structure by value evalu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project quality and reduce the project cost. The final case shows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odel can save about 18% of the time and considerable cost of the usually planned projec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