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油酸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有机表面修饰, 将修饰后的纳米粉体超声分散到变压器油中制备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变压器油, 研究了表面修饰对纳米二氧化钛在变压器油中分散性的影响. 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热分析(TG)对纳米二氧化钛的形貌、结构和表面修饰状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油酸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以双齿桥连配位方式键合, 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形成了良好的修饰层。随着修饰剂的增加, 尽管油酸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配位方式没有发生改变, 但化学包覆量明显增加, 表面油酸分子的排列也更为紧密, 从而使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在变压器油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当钛盐与油酸摩尔比为1:24时, 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可以稳定分散在变压器油中, 室温静置30 d后仍保持澄清透明。  相似文献   

2.
硬脂酸对纳米TiO2有机表面修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利用硬脂酸对纳米TiO2进行有机表面修饰的新方法,主要包括纳米TiO2水分散液的制备和把纳米TiO2粒子由水分散液中转移到溶有硬脂酸的甲苯溶液中两个过程.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分析(TG-DTA)、透射电镜(TEM)、粒度分布、紫外-可见光谱和分散性实验等对所得的样品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纳米氧化锌的表面修饰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磊  江红  王滨  魏佳  朱红 《无机材料学报》2007,22(2):219-222
采用改进的直接沉淀法制备了Φ10nm氧化锌. 分别用油酸(OA),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Span-60), 月桂酸钠(SL)三种表面活性剂修饰纳米氧化锌颗粒. 宏观沉降实验分析了修饰后的纳米氧化锌在液体石蜡中的稳定性, 发现油酸修饰的纳米氧化锌能在液体石蜡有机相中长时间分散而不沉淀, 具有优异的修饰效果, 而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和月桂酸钠则无法长期稳定存在于有机相中; 微观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油酸与纳米氧化锌以共价键和氢键两种形式结合, 在无机纳米颗粒表面形成单分子膜; 而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和月桂酸钠的修饰则不牢固.  相似文献   

4.
纳米碳酸钙表面原位聚合包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超重力场制备了纳米碳酸钙,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超声波分散,然后进行原位乳液聚合,采用分步聚合的方式,在纳米碳酸钙表面包覆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制得了纳米碳酸钙表面原位聚合包覆产物.采用TEM、DSC、TGA和表面电子能谱(ESCA)对纳米碳酸钙表面原位聚合包覆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碳酸钙粒子粒径在20nm左右,通过原位乳液聚合包覆后,粒径在40~80nm,包覆后的纳米碳酸钙复合粒子表面几乎不含Ca元素,表明纳米碳酸钙被良好包覆,并形成了以纳米碳酸钙为核、PBA为中间层、MMA和EA,St共聚物为壳的三层结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粒子.  相似文献   

5.
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修饰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冬枝  谢长生 《材料导报》2003,17(Z1):89-91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修饰的两种主要方法:无机和有机表面包覆,以及进行修饰后的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湿化学法制备表面包覆BaTiO3纳米复合微粒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湿化学法合成了表面包覆硬脂酸的钛酸钡纳米复合微粒。通过FT-IR和XPS可以确认有机修饰层的极性基团通过化学键与无机内核结合;虽然BaTiO3结晶形为无定型,但通过Raman和XRD依然可以确定四方相结构,TEM结果显示纳米微粒的尺寸在10-20nm左右。由于有机修饰层的在影响了BaTiO3的成核机理和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择优取向。提出了硬脂酸表面有机修饰BaTiO3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并给出其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7.
在低温条件(80℃)下,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利用胶溶–回流法在氧化铝粉体表面制备了纳米TiO2颗粒.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光电子能谱仪、BET等检测手段对复合颗粒的表面形貌、包覆层相组成、比表面积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颗粒在微粉表面形成纳米薄膜修饰层,包覆层主要为锐钛矿型相,表面纳米化修饰后氧化铝粉体表面的粗糙度显著增加,比表面积较包覆前提高了30倍以上.将经表面纳米化修饰后的微粉应用于以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为基体的耐磨涂层中,其磨损失重仅为包覆前复合耐磨涂层的55%,耐磨性显著提高,并初步讨论了复合耐磨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8.
无定形纳米ZrO2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粒径为57nm的无定形纳米ZrO2粒子.用硅烷偶联剂KH560、KH570、A151、钛酸酯、硬脂酸等表面活性剂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修饰后对改性效果进行激光粒度,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实验证明:A151改性效果较好,改性后无机纳米粒子表面的羟基和有机集团发生化学键结合,无机纳米粒子表面性质由亲水憎油向亲油憎水转变.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对二氧化钛表面二氧化硅包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单流匀速滴定法在二氧化钛颗粒表面均匀包覆一层二氧化硅,系统地研究热处理温度对这层硅包覆层的形貌和相组成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手段对包硅二氧化钛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50℃热处理形成连续致密的硅二氧化硅覆层;500℃热处理3 h后形成岛状二氧化硅膜;700℃热处理后形成不连续的硅二氧化硅覆层,并有脱落的倾向;当温度升到1 000℃时,硅二氧化硅覆层会脱落,二氧化钛的粒径增大,大约在1 000℃,二氧化硅包覆层结晶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流碳弧法制备平均粒径为25 nm的碳包覆铜纳米粉,应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分析手段对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物相、形貌等进行表征。采用超声波分散法对所制备的碳包覆铜纳米粉和市售的纳米铜粉进行分散,并通过分光光度法和沉降实验对两者的分散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铜纳米颗粒具有很高的表面自由能,容易被氧化,在水性液相介质中分散时容易产生氢氧化铜絮状沉淀。碳包覆铜纳米颗粒表面有碳层的保护,且密度小、表面吸附性能好,分散性能明显优于铜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1.
By controlling the hydrolysis of titanium butoxide, followed with or without an ethanol washing process, the preparation of nanoscale titania powder was studied in detai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owders produced by the direct precipitation (without an ethanol wash) and ethanol wash processes were studied by X-ray diffrac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BET, thermogravimetry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echniques. By comparison, it was found that both the direct precipitation and ethanol wash methods can obtain slightly agglomerated nanoscale titania powders of less than 15 nm, but the ethanol wash can further reduce the agglomeration. The particle sizes of titania powders can be modified while still retaining the anatas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硬脂酸对W型六角晶系铁氧体粉体的表面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脂酸对W型六角晶系铁氧体粉体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剂用量、改性时间和改性温度等因素对铁氧体粉体表面改性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及润湿性实验对改性前后的铁氧体粉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硬脂酸质量分数为1.5%,改性时间为30 min,改性温度为80℃的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性能优良,活化指数达95.2%;铁氧体粉体经硬脂酸改性后,硬脂酸在铁氧体粉体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改性后的铁氧体粉体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疏水,复合体系黏度降低,从而改善加工流动性以及提高铁氧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及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3.
硬脂酸对三氧化二铬疏水性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硬脂酸对三氧化二铬颗粒进行表面改性,探讨改性条件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活化指数、接触角、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等测定对改性效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铬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硬脂酸质量分数为2%,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40 min;硬脂酸在三氧化二铬表面发生吸附键合,形成新的化学键,但未破坏三氧化二铬的晶体结构;改性后,三氧化二铬与水的接触角达145°,其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疏水。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硬脂酸对碳酸钡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和改性时间等因素对碳酸钡表面改性的影响。采用粒度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润湿性实验对改性前后的碳酸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硬脂酸用量为1.5%(质量分数),改性温度为80℃,改性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产品性能优良,活化指数达99.2%。碳酸钡经硬脂酸改性后,粒度由4.56μm减小至4.19μm;硬脂酸在碳酸钡表面发生吸附键合,形成新的化学键;改性后的碳酸钡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疏水。  相似文献   

15.
采用酯化反应法,以水为溶剂,采用硬脂酸对纳米ZnO的表面进行改性,对改性效果进行测试表征。其最佳工艺条件为:硬脂酸质量分数为6%,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90 min。结果表明,改性后的ZnO粒子呈纳米级的分散,亲油化度值达到72.31%,吸水率达到3.04%;经表面改性的纳米ZnO表现了很好的亲油疏水性;改性后的纳米ZnO表面引入了硬脂酸的官能团,使其表面羟基的数目明显减少,其改性机理为纳米ZnO表面羟基与硬脂酸分子中的羧基发生了类似醇和酸的酯化反应。  相似文献   

16.
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对一氯乙酸的脱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零价铁对氯代有机物还原脱氯的性能,采用还原沉淀法制备了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以及BET-N2比表面积法对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中Fe主要以α-Fe0形式存在.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的直径约为30~50nm,比表面积约51m2/g.纳米钯/铁双金属颗粒对一氯乙酸还原脱氯的脱氯率是还原铁粉和纳米铁粉对一氯乙酸还原脱氯的脱氯率的7.9倍和1.7倍.  相似文献   

17.
以醋酸锌、氢氧化钠、硬脂酸为原料,采用机械化学法,一步制备出具有表面亲油性能的氧化锌粉体。借助XRD、FTIR、TEM、纳米粒度测试等方法对粉体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硬脂酸对氧化锌粉体表面改性的机理。结果表明,硬脂酸中的羧基与氧化锌颗粒表面的羟基发生了酯化反应,并在表面形成有机膜,氧化锌粉末由亲水性转化为亲油性。当球磨时间为50 min、硬脂酸加入量为氧化锌质量的4.5%时,可以得到平均粒度为90 nm的亲油性氧化锌粉体。  相似文献   

18.
Using conical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Ts), we have prepared Pt/CNT and Pt/TiO2/CNT nanocomposites with an average platinum particle size of 3–5 nm, Pt/Ti molar ratio on the surface in the range 3.5–4, and C/Pt = 21–22. Titania was deposited onto the CNTs through titanium tetrachloride (TiCl4) hydrolysis. Platinum particles were produced by reducing chloroplatinic acid (H2PtCl6) with sodium borohydride (NaBH4) in the presence of CNTs.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composites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electron mic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and thermogravimetry. The materials have been tested as catalysts for hydrogen oxidation and oxygen reduct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odification of Pt/CNT with titania enhance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material.  相似文献   

19.
采用真空浸渗法,成功地将硬脂酸填充到碳纳米管(CNTs)空管内,得到CNTs/硬脂酸纳米相变胶囊材料。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硬脂酸填充CNTs后,熔点下降了2.85℃,硬脂酸在CNTs内的体积填充度为31.9%。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深入研究硬脂酸在CNTs受限空间内的热性质。结果表明,在CNTs的纳米受限空间作用下,硬脂酸分子在CNTs内呈有序的环状分布,与CNTs的管壁距离保存在0.37nm。与纯硬脂酸相比,CNTs/硬脂酸的熔点降低,自扩散系数增加,导热系数比空CNTs下降32%~41%,为纯硬脂酸的117~159倍。  相似文献   

20.
表面疏水纳米碳酸钙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引玉 《包装学报》2010,2(2):21-24
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MPTES)、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3种硅烷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具有表面疏水性能的纳米碳酸钙。采用红外光谱仪器与接触角测定仪对玫性前后的纳米碳酸钙进行了表征与比较,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能成功连接到纳米碳酸钙表面;3种硅烷改性剂中,KH570改性后的接触角最大,改性效果最好;表面疏水改性有助于提高纳米碳酸钙在亲油相和在有机相中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