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赵勤  回璇 《包装工程》2021,42(16):323-334
目的 研究赣傩艺术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和造型语言,拓宽赣傩文化内涵及文创产品设计的应用价值.方法 挖掘赣傩面具、舞蹈、傩庙的特色艺术元素,提炼出赣傩艺术元素作为设计元素具有的民族特点,并总结出赣傩艺术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要坚持实用性与审美性、识别性与艺术性、创新性与时代性统一的原则;提取赣傩面具、舞蹈、傩庙的典型元素,通过\"面\"中有意的融合运用、\"舞\"中有情的设计塑造、\"庙\"中有新的传承再现,进行具有赣傩艺术特点的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结论 结合现代的生活理念和设计需求,提升文创产品的设计内涵和文化价值,并为传统文化意蕴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实现路径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实践与分析,使人们更加意识到了赣傩艺术元素传承的意义与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3.
李兵 《绿色包装》2023,(2):73-76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博大深远、优秀独特的传统艺术瑰宝。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朴素的中华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传统美学的表现,对现代包装设计审美有着深刻地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包装设计审美的影响,并研究了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晶 《包装工程》2019,40(4):296-298
目的探究现代家具设计中文化元素的应用策略。方法以家具的发展变化为线索,结合水墨、文字、低碳、仿生等广义文化元素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归纳,进而探索现代家具设计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途径。结论从我国文化与生活本源出发去设计,融合多种文化元素,提出新的设计方法,能够使现代家具设计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价值,在改善人们的室内居住环境的同时,促使人们不自觉地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5.
王伟伟  李焕妮  王微 《包装工程》2019,40(20):210-214
目的 禅宗美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之美,至今仍带给人以人生感悟。其“心性论”、“顿悟说”、“空”等思想也给当代产品设计以指引。方法 以盛唐时期禅意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具体器物及文献书籍的深入分析,从盛唐时期的器物和意境入手,构建盛唐禅意文化因子的提取模型,挖掘可用的设计元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特征语义与用户需求的权重分析,最终通过用户的审美需求分析,将设计元素应用到产品设计中,从而进行创新设计。结论 用现代的手法,将感性的禅意文化植入到理性的产品设计中去,使盛唐禅意文化与现代设计思想有机结合,在继承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中找到契合点,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产品实践。  相似文献   

6.
李崴 《中国包装》2022,(11):49-52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统艺术对现代的包装设计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现代包装设计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经过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洗礼和浸润之后发展成为更具有现代审美意义的设计作品。为使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包装设计达到完美的结合,更好的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本文将通过阐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审美影响,探讨传统艺术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代标志设计中融入民族艺术元素这一发展潮流,通过解读经典现代标志,总结分析现代标志设计中融入民族艺术精髓是现代社会文化艺术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它不但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而且对我国的经济和文化、精神文明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包装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的个性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包装本身的商品性也日益突出,已成为依附于商品生产的特殊产品。社会消费水平与消费观念的转变,也影响着产品的包装出现一定的变化,其构成的元素从种类以及形态上为了能够满足新时代下人们的审美等多种需求,将数字化、时尚化、可持续的使用理念以及包装设计的前瞻性融入到其中,以此来向文化消费方向延伸。  相似文献   

9.
孙语萌 《上海包装》2024,(4):154-157
聚焦于陶瓷产品设计在长白山地域文化元素影响下的创新与发展。深入分析了长白山冬季的自然装饰元素,将功能性、专业工程和美学精加工融为一体,成功设计出独具特色的陶瓷产品。通过挖掘长白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探索陶瓷纹理和材料的创新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元素为陶瓷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拓宽了其市场前景。研究成果为陶瓷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所谓“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内涵,研究者大多认为其肇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工业大生产的背景之下出现的一股思潮。这股思潮在十九世纪后半叶被称为“新工艺美术运动”,代表人物是艺术家威廉·莫里斯和理论家约翰·拉斯金,他们提出“美与技术的统一”的命题,认为工业大生产所带来的产品缺乏审美趣味和人的情感,主张艺术家应该积极从事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1.
徐从意 《包装工程》2021,42(18):416-422
目的 为了更好地研究\"野兽派\"艺术风格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分析\"野兽派\"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以及\"野兽派\"艺术风格与家具设计的结合,在研究\"野兽派\"艺术的色彩表现、线条和构图以及情感表达等艺术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家具设计的\"野兽派\"艺术风格要素和\"野兽派\"艺术风格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案例.结论 \"野兽派\"家具狂烈张扬的用色使家具设计拥有属于自己的品格特征,摆脱了传统的用色桎梏;天真原始的选材拓展了现代家具选材的视野;霸气狂野的造型突破了传统家具的塑造,更具有个性表现力;热烈质朴的情感表达使人们在使用家具的过程中具有情感的丰富联想和审美快感的延续.\"野兽派\"家具设计具有一种\"原野化\"的内在和谐感,在现代家具设计中令人耳目一新,促进了更多的艺术风格应用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为现代家具设计打开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庆功 《包装工程》2018,39(14):210-214
目的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产品造型设计的研究,解决我国目前在产品设计上存在的发展瓶颈,进而提高产品的品牌价值和技术水平与文化内涵。方法对产品的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的造型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从产品的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实用功用与时尚审美的关系、技术与艺术意识的设计应用等层面进行分析、比较,寻求产品造型设计中两者的平衡关系,进而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结论产品设计的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应根据产品的功用目的与产品定位进行全方位地设计思考,在实用需求与审美需求、个性表现与风格表现等方面达到设计的平衡,进而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技术内涵与时尚审美的多元化需求,以促进我国工业产品设计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剪纸艺术在现代各个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挖掘现代设计与剪纸艺术相融合的设计要素。通过查阅非遗保护相关的文献及专利,搜集研究现有的各个设计领域所包含的剪纸艺术相关设计与文献,并且以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从现代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设计、融合多媒体技术四个角度的对剪纸艺术的运用进行逐个案例分析,进一步明确简直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对剪纸艺术元素进行整理、归纳、运用,理出和现代美学的共同点。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立在当今仍具有现代设计中的美学构成要素,这是现代设计与剪纸艺术的“共通”处。保护非遗应从设计研究与应用角度深挖,遵循设计美学等专业基础理论并付诸实践,让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更加充分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马宏儒  郑林禄 《包装工程》2021,42(24):321-326, 332
目的 畲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依靠本民族的服饰纹样、日常用品的图形符号、民俗民歌等方式来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很多畲族元素符号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探究畲族元素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既是对畲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与新时代接轨,促进现代文创产业的发展。方法 通过对具有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梳理,运用元素重构、图案再生等现代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对具有畲族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内部解读和重组,并将其应用到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结论 通过对畲族元素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深入挖掘和梳理,借助相关美学理论和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将畲族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提出畲族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策略与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5.
轻美学的情感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郑德宏  蔡克忠 《包装工程》2012,33(24):57-60
以台湾轻盈工艺特展为启示,结合情感设计理念,解析了“轻美学”情感的3 层体验,论述了如何由感受记忆连接到心理预期,由旧连接到新,由传统跨越到现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轻美学”情感设计的思路和步骤,并以实际应用于教学及设计创作为例。  相似文献   

16.
赵勤  李萩敏 《包装工程》2019,40(12):222-228
目的 通过对海昏侯国器物里的艺术元素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启示。方法 通过具体的设计实践案例,分析海昏侯国器物里的艺术元素与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价值意义,并从色彩的运用美、线条的韵律美、图案的装饰美、造型的科技美4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洞悉西汉的艺术风格和精神气质,并得出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新的灵感。结论 海昏侯国器物艺术元素是西汉时期生产生活、审美观念和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突出展现了当时社会独特的造物思想,蕴含着西汉浓厚的审美特点和精神内涵。进行深入地挖掘研究再运用,充分彰显我国历史、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将海昏侯国器物里的艺术元素运用于当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实践,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启示,也是当代艺术设计创造力量的源泉。  相似文献   

17.
张扬 《包装工程》2020,41(14):325-331
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酒器\"公道杯\"设计的研究,挖掘传统造物智慧和文化内涵,进行创新设计实践,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方法收集文物素材和文献史料,研究古代公道杯的功能与结构设计,以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精神理念,并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需求,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创新产品设计实践。结论基于对古代酒器公道杯的物质层功能设计和精神层内涵设计的深入研究,结合现代设计理论,对传统器物进行创新设计应用,不仅可以触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可以为现代工业产品设计提供文化支撑。创新设计对于复兴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其它传统器物的现代创新转化提供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当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和实现路径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用的发展特征、发展方向、发展轨迹等。方法以文化为视角,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文化特征、设计要素、技术支持三个角度入手,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并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当前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与路径,并对具有特色的成果进行介绍和论述。结论文化创意产品是国家\"文化自信\"实现路径中的必然产物,文化创意产品的繁荣是国家文化多样性繁荣的体现,因此只有不断启迪思维,由表及里地进行理论性的构架,同时结合高科技等前沿技术,深刻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特色,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努力打造良好的创意实现路径,才是未来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方向与趋势。  相似文献   

19.
汪哲皞  吴佳芳 《包装工程》2021,42(22):352-358
目的 通过对近代中国商标的设计手法、形态特征及文化表达进行分析,探究民间美术字在近代中国商标设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深刻影响.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阐明民间美术字的基本造型手法与文化特征,并从多个方面探究其与近代中国商标设计间的关联性与传承性.结论 民间美术字因其创作目的、造型手法,以及对文化经济活动的高度参与性,使其在近代中国商标设计出现之初,便从审美趣味、设计思维、造型手法等方面对这一时期的商标设计产生了重要作用与深刻影响.在传统与现代交融、激荡的社会环境中,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近代中国商标设计作品,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与传统文化和民间审美紧密结合的形式语言与设计风格,开创了利用汉字设计商标的新方法与新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