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李斌 《影像技术》2013,(6):23-24,21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对颈部肿物的诊断意义。方法:本文选取自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颈部肿物患者,对其利用多层螺旋CT扫描后的资料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68例患者中,甲状腺肿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甲状腺癌1例,甲状舌管囊肿10例,鳃裂囊肿8例,慢性淋巴结炎7例,淋巴结核2例,恶性淋巴瘤4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瘤3例,颈部转移癌3例,神经鞘瘤4例,颈部血管瘤5例,唾液腺混合瘤6例,皮下脂肪瘤4例.颈部动脉体瘤3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颈部肿物的诊断具有明显作用,可对患部做出准确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助于查找病灶和观察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于临床诊断和进一步的治疗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T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从本院选取2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均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CT检查资料,总结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CT表现。结果:本组患者中有12例为甲状腺腺瘤,包膜完整,1例出现淋巴结转移,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甲状腺癌10例,其中,乳头状癌6例,滤泡状癌3例,胸内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有5例边界模糊,侵犯附近组织器官;发现4例有砂粒样钙化或斑块样钙化,淋巴结转移4例。结论:在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时,应从包膜是否完整,边界是否模糊,轮廓是否规则,密度是否均匀,淋巴结是否转移等方面进行判断。CT对甲状腺肿瘤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对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诊断中的CT检查进行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MSCT)检查在胃肠道外间质瘤在医学临床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入院治疗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是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患者14例,并对14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的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结果分析内容包括患者病灶发生部位、病灶存在数量、病灶形态和大小、病灶生长方式与患者体内其它器官间的联系以及后期增强状况等。结果:通过对所选14例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患者的CT影像表现进行观察可以发现,14例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病灶呈现圆形的8例、呈现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状的6例;肿瘤呈良性结果的为5例,病灶患处强化均匀,直径在1.4-4.7cm之间、呈潜在恶性结果的为2例,病灶患处直径在3.6-5.2cm之间、呈恶性结果的为7例,病灶患处强化不均匀,直径在5.7-12.9cm之间;14例患者中其病灶发生于肠系膜的有6例、发生于腹部网膜的有4例、发生于腹膜后间隙的有4例。结论:多层螺旋CT(MSCT)在对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进行医学临床检查的过程中,可以将患者的病灶发生部位、形状、大小以及内外部结构进行清晰的展示,在临床医学对胃肠道外间质瘤进行病理判断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多层螺旋CT对37例食管癌患者进行诊断,对肿瘤部位、肿瘤表现、病灶强化特点及远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胸上段、中断、下段等部位的发生比例分别3例(8.11%)、8例(21.62%)、14例(37.83%);食管癌患者食管壁多表现为环状增厚或偏心部位不规则增厚;可见气管、支气管(11例,29.73%)及主动脉侵袭(19例,51.35%);经病理诊断淋巴结阳性者22例,CT诊断淋巴结阳性者14例,淋巴结CT阳性检出率为63.64%。结论:多层螺旋CT扫瞄可对食管癌肿瘤部位、肿瘤表现、病灶强化特点及远处侵袭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做出较好的判断,为食管癌手术治疗方案及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MRI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名宫颈癌患者,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MRI、多层螺旋CT联合MRI进行诊断,并由病理检测结果进行核实,对比不同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120例宫颈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39例,淋巴结转移率为32.50%。多层螺旋CT、MRI和多层螺旋CT联合MRI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检出率分别为22.50%、26.67%和30.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联合MRI诊断宫颈癌淋巴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一致性均显著高于单一使用多层螺旋CT或MRI(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MRI对宫颈癌淋巴转移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一使用多层螺旋CT或MRI。  相似文献   

6.
王健 《影像技术》2012,24(6):13-13,10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的多层CT征象,探讨MS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三期MSCT征象.结果:肿瘤发生于胃13例,十二指肠5例,空肠1例、回肠3例,直肠1例,肿瘤直径3-10mm,小于5mm的病灶7例,多为圆形、类圆形,增强均匀性强化,大于5mm病灶16例,多为不规则分叶状,密度不均,中心可见小片样或大片样低密度区,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低度恶性胃肠间质瘤瘤体体积小,密度均匀,肿瘤坏死囊变少见,病灶边缘光整.恶性度较高的胃肠间质瘤,CT表现为:肿块相对较大,密度不均,肿瘤中央坏死和囊变多见,肿瘤边缘多不规整,可呈分叶状,增强扫描,肿块实性部分动脉期、门脉期明显强化,平衡期强化物减退.结论:MSCT三期检查,能反映肿瘤强化特点,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定位,以观察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关系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胃癌和肿瘤血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4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为胃癌,将上述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胃壁最大厚度、肿块最大切面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溃疡大小与手术病理结果存在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于判断胃癌肿瘤血供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囊性肾癌多排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囊性肾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所有患者均采取多排螺旋CT诊断,分析患者CT扫描表现。结果:20例多排螺旋CT诊断图像均表现为囊性、囊实性肿块,呈规则和不规则形态,径位大小各异,且伴随着囊壁增厚情况,其中7例表现为壁结节,4例表现为囊壁钙化、3例表现为瘤内分割,囊壁分隔和厚度不统一,增强后壁结节、囊壁和囊分隔可见强化,且特征表现为"快进快出"。肿瘤细节和周围组织关系需多平面重建图像才能更清晰、直观的表现。结论:囊性肾癌在CT图像中具有一些典型特征,通过多排螺旋CT扫描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清晰、准确的图像,但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其他囊性病变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与探讨非典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鉴别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胸肺部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扫描,并明确CT诊断及鉴别的临床价值。结果:104例患者中共诊断3例淋巴瘤、4例结核、2例转移瘤以及83例非典型胸部结节,其中有12例患者漏诊或者误诊,非典型胸部结节的CT影像学诊断正确率为87.7%(83/95)。结论:在非典型胸部结节病临床诊断中应用CT影像学检查能够更清楚观察病变,对于疾病病变位置、诊断与鉴别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及手术治疗的应用标准。方法:选取由临床或X线检查考虑为急性肠梗阻患者共46例,完善多层螺旋CT检查,通过回顾性分析,整理并分析急性肠梗阻常见病因及典型的CT图像,通过与术中所见、病理结果等比较,评估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结果:46例患者的CT诊断与术中所见、病理检查等基本符合,包括结、直肠恶性肿瘤12例,小肠扭转12例,腹内疝4例,腹外疝3例,肠套叠2例,粪石梗阻2例,肠结核2例,小肠破裂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3例及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伴穿孔1例。结论:相对于临床诊断或X线等检查,多层螺旋CT对肠内、外病变、梗阻平面(移行带)及梗阻部位等诊断更精准、清晰,对肠道肿瘤、肠腔异物、肠绞榨及肠穿孔等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因此,对临床或X线检查等提示有急性肠梗阻表现的患者,建议进一步完善CT检查,必要时行增强CT检查,尽快明确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T扫描技术在结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0月间我院行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7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肠癌的CT表现。结果:37例患者结肠壁均出现不同程度增厚,15例发病部位为升结肠,9例横结肠,7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病灶未见周围组织侵犯,26例病灶浆膜层毛糙,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不清、密度增高,22例淋巴结转移,8例肝转移,1例肺转移。结论:螺旋CT检查扫描速度快、图像清晰,对于结肠癌的术前诊断及治疗评估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进行多层螺旋CT扫面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影像学能准确反映出患者肺部栓塞。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诊断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部螺旋CT在诊断肺癌肺内转移中的影像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确诊为肺癌肺内转移患者肺部螺旋CT扫描的影像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血行转移23例,淋巴道转移8例,支气管播散5例,混合性转移9例.结论:肺癌肺内转移在肺部螺旋CT扫描下可有不同的影像表现,且能准确判断其转移途径,可为临床诊治肺癌肺内转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近几年44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样病变,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42例,单发结节34例,其中甲状腺腺瘤28例;甲状腺癌6例。多发结节8例,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癌3例;甲状腺炎1例。64层螺旋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符合率约81.8%。结论:掌握各种甲状腺结节样病变的64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对甲状腺结节样病变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64层CT扫描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处理技术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10月-2012年8月收住我院35例通过手术及相应的临床检验确诊为肠梗阻具有胆石性的患者的相关医学资料,并且均经过多层螺旋CT的平扫检查和增强检查,通过如MPR、CPR、STS-MIP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并通过比较分析手术治疗的结果和医学影像资料的表现。结果:经过螺旋CT检查均显示出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后,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其结果清楚的显示出结石所在位置、出现的数量、大小、梗阻点的位置及周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经手术证实,结果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以及对图像后处理在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位置及性质中表现出重要地位及价值,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全面的医学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在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选取的38例肺小结节患者(参照组)与37例早期肺癌患者(实验组)为研究对象,皆开展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与病理检查结果及两组多层螺旋CT图像特点。结果:多层螺旋CT、肺小结节、肺癌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相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实验组多层螺旋CT图像特点与参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小结节与早期肺癌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实践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上腹部实质脏器损伤的价值。方法:于本院收治的上腹部实质脏器损伤患者中选出80例,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收集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等。结果: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符合率100.0%,其中29例肝脏损伤,18例肾脏损伤,28例脾脏损伤,5例复合脏器损伤。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在上腹部实质脏器损伤中应用诊断价值确切,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信息,便于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多层螺旋CT在肾盂旁囊肿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肾盂旁囊肿患者20例,所有患者在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前实施B超检查,观察临床诊断检查效果。结果:运用B超检查,误诊为肾积水11例(55.00%),漏诊4例(20.00%),误诊、漏诊率比较高,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肾盂旁囊肿诊断检查正确率为100%,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肾盂旁囊肿的效果显著。结论:在肾盂旁囊肿患者临床诊断中运用多层螺旋CT诊断检查,患者的诊断检出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16层螺旋CT应用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CT资料进行研究。观察患者脑出血发病位置和相应的CT表现。结果:47例患者基底节出血,CT表现为类圆或肾形高密度影,患者血肿周围可见环形低密度水肿带。6例患者表现为丘脑部出血,CT主要表现为椭圆形或圆形高密度影。27例患者脑叶部出血,3例患者小脑部位出血,主要CT表现为不规则或圆形;1例脑干出血。结论:16层螺旋CT应用于老年急性脑出血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其预测价值明显高于常规平扫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螺旋CT对肿瘤性与非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肿瘤性肠梗阻患者、40例非肿瘤性肠梗阻患者,均通过螺旋CT实行诊断,观察肿瘤性和非肿瘤性肠梗阻的CT征象。结果:多层CT对术前实行诊断,肿瘤性肠梗阻和非肿瘤性肠梗阻的共同征象为:肠管扩张和肠腔内气液平面、移行带形成等。两者间存在较大的移行带性质差异。肿瘤性肠梗阻移行带位置,存在软组织肿块,同时在肠腔内/肠腔外,增强检查显著提升,腹腔/相关脏器均会产生转移的征象。非肿瘤性肠梗阻移行带位置存在组织肿块,且能够观察到粘连带和粪石、腹外疝等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肿瘤肠梗阻、非肿瘤肠梗阻实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