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探索利用EPR谱线对PTCR陶瓷相变及PTC效应的机制研究的可能性,本文对掺Mn的BaTiO3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R)陶瓷在120-450K温度范围内的电子顺磁共振谱进行了研究。得于了Mn^2 离子EPR信号强度、g因子值和超精细耦合常数|A|值的温度分布,发现EPR参数与PTCR陶瓷相变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并给出微观结构上的初步解释。研究表明EPR谱线以及精细结构的分析可以为PTCR陶瓷的相变机制以及上的初步解释。研究表明EPR谱线以及精细结构的分析可以为PTCR陶瓷的相变机制以及PTC效应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Mn离子的价态变化与ZnO压敏陶瓷的 V-I非线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了含Mn和不含Mn的ZnO压敏陶瓷样品,其V-I非线性α系数分别为52.30及10.40,采用电子自旋共振谱(ESR)研究了含Mn的样品中MnO2的作用,结果表明,Mn离子是一种受主杂质,其价态由烧结前的Mn^4+变为烧结后的Mn^2+。Mn离子价态变化发生在烧结过程中950℃这一特定温度,差热分析(DTA)结果也显示,MnO2在951℃存在一相变吸收峰。样品的Mn^2+特征ESR信号愈强,则  相似文献   

3.
根据POLANYI位热理论,对运用某温度下的实验吸附等温线数据来推算其它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的算法进行了探讨。分别利用PR,CCOR,MCSPT等方程根据78.8K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来预测89.96K和72.5K下的吸附等温线,并和实验数据相对比。结果证明MCSPT、CCOR方程比PR方程更适于低温低压下吸附过程计算,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以MCSPT方程最佳。  相似文献   

4.
施受主杂质La,Mn共掺BaTiO3陶瓷PTC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九蓬  张洪喜 《功能材料》1999,30(2):170-17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施主杂质La和受主杂质Mn均相共掺BaTiO3半导体陶瓷。掺杂过程中以La、Mn的硝酸盐水溶液代替醇盐实现相掺杂,改善组分均匀性。讨论了受主杂质Mn的浓度与陶瓷PTC性能的关系,并结合XPS测量结果,对其影响PTC效应的生观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BaTiO3基PTCR陶瓷的复阻抗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复阻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BaTiO基PTCR陶瓷的电性能.通过Cole-Cole图,计算了样品的晶粒、晶界电阻值和弛豫时间常数,同时利用Heywang模型估算了势垒高度.Cole-Cole图分析表明,随着测试温度的提高,Cole-Cole圆将从单半圆向双扭线过渡,表明在居里温度附近,由于热激活出现了不同的缺陷类型.实验结果表明了PTC效应是一种晶界效应,晶粒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呈NTC特性,而晶界电阻却呈明显的PTC特性.Heywang模型作为经典的理论模型,经过不断的完善,至今仍能对陶瓷材料PTC现象的宏观机制做出明确的解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制备出了Sr0.4Pb0.6TiO半导体陶瓷元件,其阻温特性具有独特的NTCR和PTCR复合效应,陶瓷室温电阻率及居里点以下的NTCR效应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适当过量PbO则能降低陶瓷室温电阻率及其NTCR效应.利用XRD、SEM和EDS分别对样品的相结构、形貌及成份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晶界中的Sr,Ti含量相对较高,而Pb含量相对较低,材料的阻温特性明显受其影响.铅挥发造成的阳离子空位是该类半导体陶瓷在居里点下出现NTCR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探讨了Y3+离子掺杂(Sr,Pb)TiO陶瓷的半导化机理和热敏特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4种不同熔融指数的HDPE的正温度效应(PTC)效应,发现它们经辐射交联后具有相似的PTC行为,对此进行了解释,并进一步研究了交联以及填加少量EPDM对改善HDPE的PTC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4种不同熔融指数的HDPE的正温度效应(PTC)效应,发现它们经辐射交联后具有相似的PTC行为,对此进行了解释,并进一步研究了交联以及填加少量EPDM对改善HDPE的PTC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铅钛酸钡纳米晶及其结构相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不同晶粒大小的、掺铅(5mol%)钛酸钡(BPT)纳米晶.用TEM、XRD和DSC研究了BPT样品的晶粒大小、结构及其相变特性.结果表明,纳米晶BPT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由铁电四方相向顺电立方相过度,并且相变变得弥散.其顺电-铁电相变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而消失.另一方面,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其铁电四方-铁电正交相交消失,即抑制了其正交相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Y和YF3掺杂钛酸钡系PTCR材料的结构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烧结气氛下制备了Y和掺杂钛酸钡材料,借助于XRD、SEM、XRF和阻温测试分析仪,研究了烧结气氛对Y和YF3掺杂钛杂钛钡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你舂压气氛可促进Y和YF3掺杂钛酸钡材料的烧结,晶粒长大,而且这二种掺杂钛酸钡材料都是n型半导体,经过氩气氛烧结的Y掺杂钛酸钡材料PTCR效应较弱,而对在氩气氛中烧结的0.3mol%YF3掺杂钛酸钡材料却观察到了较好的PTCR效应,这种效  相似文献   

11.
YF3掺杂钛酸钡半导体材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不同气氛下制备了YF3掺杂钛酸钡材料,并对其电阻的正温度系数特性进行了研究。借助于XRD、SEM、XRF、阻温特性测试仪和阻抗分析仪,研究了不同处理气氛对YF3掺杂肽到钡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和在氩气中烧结的YF3掺杂钛酸钡材料都是N型半导体,其中Y取代A位,F取代O位,并对在氢气氛中烧结的YF3掺杂钛酸钡材料还观察到了不同的PTCR效应。这种PTCR效应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存在新的取代机制--O位取代的半导化机制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PTCR陶瓷材料的超低温烧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研究了BN对PTCR陶瓷材料低温烧结的作用.对La掺杂BaTiOPTCR陶瓷,在1100℃的低温下烧结可以得到室温电阻率为150Ω·cm、升阻比为4.9个数量级的样品.对居里温度为360℃的高居里点(Ba0.4Pb0.6)TiO PTCR陶瓷材料,选用 Nb为半导化剂,BN和AST为助烧剂时,可以在1000℃左右的超低温下烧成.同时,对BN助烧剂的液相烧结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BaTiO3 系PTCR半导体陶瓷的烧结机理 ,建立了综合作用机制下的烧结初期的动力学方程 ,并对烧结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得到了BaTiO3 系陶瓷晶粒生长与原料粉体粒径及温度关系的直观图形  相似文献   

14.
通常在BaTiO3中固溶PbTiO3来提高BaTiO3系PTCR的居里温度,但是铅的毒性和挥发性限制了BaTiO3系PTCR的应用,因此需要研制出高居里点的无铅PTCR陶瓷。随着BNT、BKT含量增加,BaTiO3系PT-CR的居里点升高,但同时室温电阻快速增大。若在提高居里点的同时抑制室温电阻率的增大,就能制备出有实用价值的无铅高居里点的PTC材料。综述了BNT、BKT的含量对居里温度的影响及其机理,通过加入还原剂或在还原气氛下烧结并制定合理的烧结制度可以得到低室温电阻率和性能较好的PTC材料。  相似文献   

15.
钛酸钡基半导化陶瓷中的PTCR效应通常与材料中的施受主掺杂密切相关.在高温下B2O3具有较高的蒸汽压,通过B2O3蒸汽掺杂的研究表明,含主族元素B的氧化物蒸汽掺杂,钛酸钡基半导化陶瓷样品的升阻比同样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室温电阻率也有所增加.B2O3蒸汽掺杂BaTiO3基材料的PTCR效应的提升可能得益于硼填隙和钡缺位相关的复合缺陷在晶界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BaTiO3基PTCR陶瓷中Bi2O3蒸汽掺杂和Mn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TiO3基陶瓷材料的PTCR效应与施受主掺杂密切相关。通过BaTiO3、Sb2O3等蒸汽掺杂,材料的PTCR效应可以得到提高。然而,蒸汽掺杂之后,PTCR效应提高的幅度在含受主Mn的材料中比纯施主掺杂的材料中要大得多。这与BaTiO3蒸汽掺杂和Mn协同作用密切相关。这种协同作用可能进一步形成三阶Mn或中性钡缺位相关的更为稳定的复合缺陷,从而增大了电子捕获中心的浓度,使材料PTCR效应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B2O3蒸汽掺杂的中低温烧结Y-BaTiO3及其PTCR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B2O3蒸汽掺杂,Y-BaTiO3陶瓷的烧结温度大幅度降低.B2O3蒸汽掺杂后的样品,室温电阻率下降,升阻比提高.通过对氧化硼蒸汽掺杂样品的XRD分析研究表明,硼间隙可以在钛酸钡晶格中存在,硼间隙和/或相关缺陷络合物可以形成电子捕获中心,从而提高PTCR效应.  相似文献   

18.
钛酸钡陶瓷晶界结构、偏析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世玺  刘韩星 《功能材料》2000,31(3):233-236
本文根据国内外近年来BaTiO3陶瓷界结构及晶界偏析的研究成果,总结了BaTiO3陶瓷中存在的晶界偏析现象,分析了产生晶界偏析的主要因素,以及晶界偏析对BaTiO3陶瓷电性能的影响,指出了BaTiO3陶瓷晶界结构与晶界偏析研究中还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The influence was studied of grain boundary layer modifiers on the impedance spectra of semiconducting BaTiO3 ceramics processed in various atmospheres. Ceramic samples of undoped BaTiO3 annealed in an N2+H2 atmosphere showed a single semicircle in the Cole–Cole plot when ohmic Ni electrodes were used. Impedance spectra of donor-doped specimens sintered in air showed overlapping semicircles which may indicate relaxational processes within the grains, e.g. electron trapping and detrapping at the deep traps. This is strongly supported by the minima shown by the grain resistance (Rg) around the Curie point (Tc), whereas the behaviour of the grain boundary resistance (Rgb) with temperature is similar to the d.c. resistance, i.e. a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 (PTCR).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EP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harge trapping is caused by the redistribution of electrons at native and extrinsic acceptor states during phase transitions. Thus, the neutral barium vacancies (VXBa) present in the tetragonal and orthorhombic phases change into singly ionized barium vacancies (V′Ba) in the cubic and rhombohedral phases. From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sistivity changes and the charge redistribution at the trap states, it is envisaged that the PTCR effect is related to charge trapping at the acceptor states having higher concentration in the regions of the grain boundary layer. The impedance spectral data support this conclusion.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