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脱除大气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贵剑  李凯  林强  宁平  汤立红  王访  袁琴 《材料导报》2015,29(1):137-142
随着人们对低温等离子体的不断深入了解,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具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治理大气污染也是目前很有吸引力和发展前景的技术.主要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应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进展;分别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在处理含氮氧化物工业废气、含硫工业废气、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方面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并对低温等离子体脱除大气污染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徐洁 《塑料包装》2011,21(3):26-27,18
本文简要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表面处理、表面聚合以及表面接枝三个方面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塑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聚合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聚合物表面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的特点以及在不同聚合物表面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概述了低温等离子体分类、特征及其与生物材料表面作用的机理;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聚合、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对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原理以及它们在生物材料领域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无机粉体表面改性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实现材料表面改性的有效手段.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无机粉体的处理方法、特点及工艺条件.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无机粉体的表面性质、结构及相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表面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性质、特点、表面改性原理,从表面处理、表面聚合、表面接枝三个方面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表面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由受控核聚变研究发展起来的等离子体科学技术,近年已迅速波及和应用到许多不同领域。核聚变能商品化之后,等离子体的应用还被考虑扩展到非电力生产新领域。与高温核聚变堆等离子体(数千万度~1亿度)相对,近年来开拓的以温度低于数万度的低温等离子体应用为主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从应用于高真空获得开始,目前已发展到在当今尖端的半导体制造技术上的应用。从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的两个角度介绍和展望了等离子体及其应用技术的现状。  相似文献   

8.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炭材料改性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基本概念、发生方式及其在炭材料表面改性方面的特点,围绕炭纤维的表面改性讨论了低温等离子体对改怀炭纤维材料的表面性质以及相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展望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介绍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以及特点,论述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包装材料、印刷材料、印刷包装机械以及印刷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近 《材料保护》1999,32(8):20-21
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性质、特点、表面改性原理、从表面处理、表面聚合、表面接枝三个方面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表面改性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体表面淬火技术是一种新型表面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等离子体发生器产生高能等离子体束作用于金属材料表面,使材料表面温度快速升高超过相变温度,再依靠自身快速冷却达到淬火效果。目前在缺少对淬火过程中等离子体束温度的测量方法。本文研究出一种数字图像处理与双色比色法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测量出等离子体束在表面淬火过程中的温度。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可以有效观测到淬火过程中的等离子体束温度与宽度及其变化,为等离子体表面淬火技术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2.
赵桥桥  刘景  陈宝林  段衍鹏  吕辉  赵云鹏 《材料保护》2019,52(5):116-120,124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作为一种涂层制备和表面改性的方法在金属防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不同低温等离子体工艺,包括等离子体热喷涂、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离子渗氮、双辉光离子渗金属、等离子体微弧氧化等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用于国家中型超导托卡马克装置HT-7弹丸注入系统;详细阐述了在HT-7装置首次用于加料实验的氘(D2)丸的成冰工艺、氘丸注入实验以及氘丸注入对等离子体产生的影响;研究了等离子体的密度、温度的分布变化。  相似文献   

14.
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55,自引:2,他引:53  
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已成功地在普通碳钢表面形成高速钢、其中包括时效硬化高速钢、不锈钢以及镍基合金等;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手用锯条和机用锯条,使其齿部形成高速钢,锯条不仅具有高速钢的切削性能,而且柔韧不断;钛合金表面经离子渗钼等工处理后,Ti6Al4V的耐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经离子渗铌等工艺处理后,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抗高温氧化性能明显改善。在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加弧辉光离子渗金属,双辉钎焊技术,双阴极辉光放电超硬薄膜合成技术,以及陶瓷表面金属化和异性材料焊接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低温等离子复合技术淀积Al2O3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锡刚  师勉恭 《功能材料》1999,30(5):473-475
利用真空技术,低能离子束刻蚀技术和射频磁控溅射相结合组成的低温等离子复合技术,在软磁材料表面获得了性能优良且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Al2O3绝缘膜。本文介绍了复合技术成膜装置特点及该Al2O3膜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粉末烧结技术——放电等离子烧结。首先从结构设计上进行了介绍,放电等离子烧结的主要原理是在粉末进行压力烧结的同时施加电流,最终实现材料的致密化。放电等离子烧结的主要优点是烧结温度低、时间短、升温快、材料致密等。最后列举了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在热电材料、硬质材料、功能梯度材料等的应用实例,论述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是一种可以制备高性能材料的烧结技术。  相似文献   

17.
安连彤  孙成琪  高阳 《计量学报》2014,35(5):445-448
为了测量等离子射流的温度和速度,设计了量热探针测量系统,采用补偿式的量热法来测量热等离子体 的比焓得到热等离子体的温度;也可作为水冷皮托管来测量射流的动压头确定射流流速。系统采用Φ0.8 mm探 针实际测量最高温度达8515K。根据等离子喷枪的输入功率和热效率估算出喷枪出口处射流的温度和速度,与探 针的测量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8.
A new technology of polymer-piezoceramic composites with high piezoelectric and electromechanical properties is described. The proposed technology is based o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omposites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electric-discharge plasma and temperature (plasma-assisted thermocrystallization).  相似文献   

19.
非晶合金又称“金属玻璃”,是由于超快速冷却凝固导致无法有序排列结晶,从而得到的一种长程无序结构。这种非晶合金与存在晶界和位错的普通合金相比,具有更加优异的力学及物化性能。由于粉末状或条状非晶合金在尺寸和性能等方面的限制,因而大尺寸、优异力学性能及软磁性能卓越的块体非晶合金的制备受到了大量关注与探究。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以温度低、效率高、时间短及冷却速率快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制备方法。对Fe基、Zr基、Al基及Ti基本身的特点,以及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不同体系块体非晶合金的物理及化学性能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概述了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的原理及在制备块体非晶合金方面的优势;分析了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和制备的块体非晶合金材料存在的问题,以及采用该技术制备块体非晶合金的发展前景。重点介绍了在采用该制备不同体系的块体非晶合金时,如何通过改变放电等离子烧结参数,或通过再加工、本身粉末添加元素等方法获得大尺寸、优异性能的块体非晶合金。  相似文献   

20.
等离子体技术在包装工业中的应用及其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广秋  葛袁静  张跃飞  陈强 《包装工程》2004,25(5):127-129,155
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是一门与多门学科和技术相关的学科和技术,它的许多成果,在包装业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将等离子体技术在国内外包装行业中应用现状、应用前景,现代包装业发展以及对等离子体科学技术提出的新要求.在实验室这方面的工作情况和结果,做比较详细的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