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推进创新型地税机关建设,对推动地税事业发展进步,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步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充分分析推进创新型地税机关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推进创新型地税机关面临的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突出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创新行为的重点;要结合本职工作实际,深化实践,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扎实推进创新型地税机关建设。  相似文献   

2.
实施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造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因此,需要明确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之关系,在基础教育实施和管理过程中找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及模式。  相似文献   

3.
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包装学科竞赛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策略,分别从组建创新型学科竞赛团队、建立“赛—课融合”创新模式、建立“赛—研融合”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彭晓丹 《上海包装》2023,(10):199-2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竞争的愈发加剧,高校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创新教育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人才需求已由原来的技艺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过程中,突出创新教育理念是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概述了创新教育下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指出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基于创新教育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策略,旨在更好地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成效。  相似文献   

5.
创新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教育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发掘个人才能,培养受教育者的的独立个性和主动性,让受教育者学会思考和善于思考。英语恰恰又是一门生动活泼的个性化学科,在国际化越来越突出的今天,积极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有扎实基础、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英语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随着每年国际设计论坛、设计教育论坛、世界设计发展(北京)高峰论坛、中国国际创意设计研讨会的召开以及世界上设计水平先进的国家和中国设计家、企业家、大学教师等共同交流盛会的举办,大学设计教育在社会的发展中持续发展,增进了专业和产业之间的互动。中国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能力培养有待国家和社会重视。设计在社会生活、科学技术、工业生产、环保节能、经济价值转化、艺术教育等领域内涵得到延伸与发展;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要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成败的关键在于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同时开创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满足社会进步的各种艺术设计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是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而素质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教育,在创新教育中,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既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又要重视易被人们忽视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该文试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为切入点,探讨一下非智力因素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毛义忠 《硅谷》2009,(10):139-139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在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初中物理学科的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  相似文献   

9.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整合物理、数学、工程技术、生物医学科技与临床应用的跨领域工程科学,培养能够适应生物医学工程发展需要、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对生物医学产业发展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研究型、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不仅符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特点,对于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以东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为例,通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探索,找出优化的研究生培养规律和教育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揭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方法,从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杨守红 《硅谷》2010,(2):194-194
<正>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善于独立思考,具有较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为开阔的知识视野,勇于探索创新,实事求是,有较强的综合的多方面的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主张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要  相似文献   

11.
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当前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作了分析,并给出了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做好英语阅读教学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就失去了追寻真知的可能。创新是对实践的推进,没有创新我们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时代的引擎。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历史的要求,时代的号召。然而看看我们的实在教育又怎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呢?  相似文献   

13.
在"新文科"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创新人才的关键。智能时代设计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策划基本特性的呈现,表示着新世纪以来设计专业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向,同时也对其基本目标、工作内涵、人才素质及其结构等提出新的规范性要求。文章通过对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上所做的有益探索与实践的总结反思,提出从管理模式、利用学校与社会资源、培养方式以及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构建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我国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以家具与室内设计工程专业为例,将实践教育作为平台,探究实践教育影响科研创新的关键因素及不同类型的科研创新项目在实践教育中的作用,并对其进行阐述。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研究生实践教育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培养体系,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对完善高校研究生教育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迎梅 《硅谷》2010,(6):147-147
今年"两会"中,许多专家都谈到教育和足球改革问题,有识人士已经看到,当前的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略显滞后,特别是教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深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就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的见解,和同仁共商榷。  相似文献   

16.
课外体育活动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兴趣性、自主性等特点。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以及审美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智慧和个性品质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从素质教育的特点再度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使学生在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的教育。创新教育追求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或者说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应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本文仅就其应重点解决或注意的几个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强化语文素质教育,并突出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虽然当前的中国社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较快的发展,但在语文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和不足。本研究通过对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内容进行阐述,通过调查了解到现在的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强化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则有赖于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和形成支创新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20.
路鹏  翟轩艺 《包装工程》2022,(S1):387-390+407
目的 优化设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提升其学术能力,对其自身发展及获得理论研究成果起重要作用。方法 从对设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概念界定及现状出发,以设计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构成为基础,结合OBE教育理念从培养与提升的角度切入研究。结果 提出学术能力的构成,结合地方教改经验,从学生、导师、学校三方提出提升我国设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方案。结论 构建学生学术能力冰山模型,反映当前设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现状;构建的能力培养四层次模型,丰富学术能力培养方针、指导教育模式改革实践;地方教改实例提供方案和实际经验,为交叉学科创新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思考;提升学生能力以达高校为社会输入高质量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