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包装世界》2003,(5):35-37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国包装联合会,英文名称为CHINA PACKAGING ASSOCIA TION其缩写为CPA。第二条中国包装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是由国务院批准依法登记成立的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全国性包装行业组织。联合会是由全国包装行业的企、事业单位、社团法人和包装工作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社会团体法人。联合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国际包装组织。第三条联合会的宗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我国  相似文献   

2.
王炳南先生是台湾著名的设计师,今任职于台湾大观视觉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创意总监、台湾中华平面设计协会理事长。其擅长包装策划与包装设计,著有《商业包装设计》、《商品包装》。今发表王先生的设计观“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相信此文对在校学生和从事包装的年青设计师很有启发。  相似文献   

3.
我首先要讲两句话,第一是能够参加今天的论坛,感到非常高兴;第二句话是今天的论坛能取得如此成功,要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和广大包装界的同仁,以及新闻界的积极参加和支持。今天上午几位领导以及八位专家都先后作了非常精彩的讲话和演讲,通过这些演讲不难看出,我们中国现代包装  相似文献   

4.
减振包装设计新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宝丰 《包装工程》1997,18(2):43-46
防震包装设计包括缓包装设计和减振包装设计。目前,缓冲包装设计理论已相当成熟,但减振包装研究不足,不足之处有二:第一,在缓冲设计后,只校核包装系统会不会发生共振,或只是利用隔振原理进行被动隔振设计;第二,利用冲击脆值作为一次超越损坏来进行设计,但实际上很多零件是重复载荷条件下发生损坏的。本文阐述的减振包装设计新理论,将使上述校核性被动设计改进为协调性主动设计,使一次性超越设计改进为多次性疲劳损伤设计  相似文献   

5.
防震包装设计包括缓冲包装设计和减振包装设计。目前,缓冲包装设计理论已相当成熟,但减振包装研究不足。不足之处有二:第一,在缓冲设计后,只校核包装系统会不会发生共振,或只是利用隔振原理进行被动隔振设计;第二,利用冲击脆值作为一次超越损坏来进行设计,但实际上很多零件是在重复载荷条件下发生损坏的。本文阐述的减振包装设计新理论,将使上述校核性被动设计改进为协调性主动设计,使一次性超越设计改进为多次性疲劳损伤设计。  相似文献   

6.
李连杰 《中国包装》1995,15(1):27-28
中国包协情报委员会系中国包协的直属专业委员会,1981年3月建立,初期挂靠在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1986年起改挂于中国包装科技研究所。第一届和第二届北京国际包装学术讨论会、漳州科技情报学术讨论会以及青岛全国首届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及环保讨论会等筹备组织工作,情报委员会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委员会的活动产生一定影响,反映较好。  相似文献   

7.
吴国荣 《中国包装》2003,23(3):46-47
一.深刻理解名牌实质 所谓名牌,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名牌是经济领域中的现象,实质上是知识产权;第二,名牌是一种文化,是超经济领域的一种现象;第三,名牌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它兼有经济、文化以至政治意义。名牌是因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持久的作用而形成的,它又升华为企业的声誉,包含在企业的信誉之中,它被凝聚在商标之中,广泛地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市场。  相似文献   

8.
包装防伪理论初探之四:防伪包装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栏目自今年开辟后,第一期刊发了吴龙奇先生的《防伪包装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一文,引起了读者良好反响。因此,我们又约请作者撰写了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第二、三期上,更使读者密切关注。据此,我们计划让作者继续撰文,形成系列,并从这一期起编上序列(之四,前三期未编),每期刊发,到年底为止。在这同时,希望其他作者、读者就这一方面积极来稿、来信,我们决定扩大本栏目版面,多发稿件。来稿除继续探讨包装防伪的理论外,还可以广泛介绍包装防伪新技术、新材料、新措施,以及国内外与防伪包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未来啤酒包装的发展趋势:——从玻璃瓶到聚酯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竟 《中国包装》2008,28(3):65-68
我国年产啤酒近3000万千升,人均年消费啤酒超过了20升,是世界第一啤酒消费大国。长期以来,啤酒的包装一直是以玻璃瓶为主,近年来又出现了易拉罐、塑料(聚酯)瓶包装。其中玻璃瓶包装占全部啤酒包装的90%以上,每年需要啤酒瓶大约为400亿只,其中新瓶占到20%左右,其余的是回收瓶。易拉罐包装的用量居啤酒包装总量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水泥包装改进,如果从传统纸袋包装为主,作为水泥包装发展的第一阶段,则从1984年开始的10年,应该看作是以多种新型包装袋为主的水泥包装改进,为第二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水泥包装改进面临着袋型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袋型需要进一步优化的第三阶段。这是因为,我国商品包装改进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下水泥包装如何和国际接轨,向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1.
自然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介入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李娟  吴磊 《包装工程》2012,33(24):14-16,20
将自然元素划分为自然“无形”元素和自然“有形”元素2 个部分,并分别阐述了它们与包装技术和包装视觉的关系,探讨了自然“有形”元素中二维元素与三维元素在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具体方法。旨在通过对自然元素与包装设计关联的论证,启示设计师合理应用自然元素,使自然元素为包装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12.
易昌惠 《中国包装》1993,13(1):56-57
在中国物品编码分中心主任会议上,确定了“两个两手抓”的工作方针。第一个“两手抓”是既要抓条码系统成员的发展,又要抓条码自动扫描商店的试点和建设。第二个“两手抓”是既要抓条码设备和软件的开发生产的协调、组织,又要抓条码技术的标准化和质量监督。发展系统成员是推动条码自动扫描商店建设的基础,条码自动扫描商店的建设是发展系统成员的动力。条码技术设备和软件是推行条码技术的物质手段,标准化和质量监督是条  相似文献   

13.
我们知道,正泰和德力西是中国低压电器制造行业的巨头.这两家温州企业在国内的行业排名分别是第一和第二.  相似文献   

14.
杨松 《包装工程》1990,11(1):33-35
从塑料薄膜的透气性与果蔬的呼吸强度间的关系出发,推导了自然气调包装各设计要素的关系式。应用这些关系式可以对自然气调包装进行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上海包装》2001,(1):35-36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及其有关规章和《中国包装产品质量认证管理委员会章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中国包装产品质量认证中心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 )必须经中国包装产品质量认证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批准设立 ,工作站应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开展工作 ,坚持贯彻中心“向市证实合格包装产品 ;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质量方针和有关规定。第三条 工作站应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中心的监督 ,不得从事与工作站无关的业务。第二章 工作站的设立第四条 设立条件1.必须具有独立法律…  相似文献   

16.
颜汝明 《包装工程》1989,10(2):30-33
笔者认为,改变我军包装落后面貌,提高军用包装质量,首先是提高对军用包装重要性的认识;第二要加强军用包装标准的制订工作;第三要充分利用国内包装行业的成果;第四要借鉴美军包装工作的经验。军用包装是确保武器装备高可靠、长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包装已由商品的附属地位逐步演变成为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商品的第一质量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了商品的第二质量既商品的包装设计。包装的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着顾客的购买欲,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商品的品质,严重的话甚至会影响到国家的声誉。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包装业起步晚,需要理顺的环节多;需要修正的观念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大,这是中国包装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湖南包装》2005,(1):46-46
配合政府及社会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日本百货业协会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新包装方法,并制定了两套百货业包装方案。第一套包装标准,内容规定包装必须能正确显示产品的价值,并在运送过程中能给产品以妥善保护。第二套包括各种新颖的包裹方法。其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19.
康开 《上海包装》1990,(3):14-16
中外合资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重点彩管生产企业,总投资达5亿元。该公司从日本东芝公司引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第一条生产流水线年产18″彩管100万只,第二条流水线计划年产21″FS彩管100万只。由于彩色显像管是价高易碎的产品,所以彩管包装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日本东芝公司特为“上永牌”彩管提供了包装设计标准及原型包装设计样品。然而,由于单件彩管包装所选用的缓冲  相似文献   

20.
公远 《现代包装》2000,(2):19-20
为适应政府及社会对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的需求,日本百货业协会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新包装方法,并制定了两套百货业包装方案。第一套包装标准,规定包装必须能正确显示产品价值,并在运送过程中能给产品以妥善保护。第二套包括各种新颖的包装及包裹方法。其主要内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