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空调蓄冷及气体水合蓄冷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开华  舒碧芬 《制冷》1995,(4):15-21
本文论述了蓄冷空调对电力主财峰,平衡电网和节能的意义,比较分析各种蓄冷方式的技术经济性,着重介绍了气体水合蓄冷技术的研究结果及其蓄冷空调系统的方案设计与经济性评估方法,论证了气体水合蓄冷空调的技术可行性,并指出了发展蓄冷空调技术应采取的电力负载管理策略及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技术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新型"暖冰"蓄冷技术及其蓄冷空调应用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论报告新近研究出的新型无环害混合气体水合物(暖冰)相变蓄冷材料及其相配套的“内置式换热/外置反应促晶”蓄冷空调技术。所研制开发的“内置换热/外置促晶式”暖冰蓄冷装置能直接与现有的冷水机组相结合,实现稳定高效的蓄冷密度和储、释冷效率,满足了实际蓄冷空调工程应用的要求。中同时分析了暖冰蓄冷空调的应用策略和运行模式,探讨了该蓄冷装置及其系统的经济性,证实了在实际应用中该新型蓄冷技术比较常规冰蓄冷空  相似文献   

3.
蓄冷设备及蓄冷系统的评价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彤 《制冷学报》1996,(4):15-21
本文从各种蓄冷设备的特性、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使用寿命及其经济性等几方面,阐述评价蓄冷设备和蓄冷系统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蓄冷空调小型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蓄冷空调国内外研究现状,从技术角度阐述了小型化的可行性和所存在问题,并就小型蓄冷空调在我国的发展提出建议。认为随着蓄冷介质、系统优化控制、换热设备等方面技术的不断提高,小型蓄冷空调的开发应用已成为可能,并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固体吸附蓄冷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会军  朱冬生 《制冷》2001,20(3):16-19
介绍了目前空调工程中常用的蓄冷技术及其各自特点,提出了固体吸附蓄冷技术,拟把固体吸附蓄冷应用于空调工程领域。  相似文献   

6.
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黄艳  章学来 《包装工程》2015,36(15):23-29
目的 研究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进展, 提出仍需解决的问题。方法 综述了蓄冷技术应用于蓄冷板冷藏车、 蓄冷型保温运输箱、 控温包装、 低温仓储冷库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同时对食品冷链用蓄冷剂的相变温度、 相变潜热、 用量等相关参数及其与微胶囊等技术的复合研究进行了论述。结果 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的各环节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和节能潜力。结论 蓄冷材料本身、 蓄冷板冷藏车、 蓄冷式多温共配技术等是今后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中应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研究了蓄冷系统的蓄冷及释冷特性。以水和硼砂水溶液作蓄冷介质的蓄冷系统为对象,分别讨论了蓄冷槽温度变化、系统COP变化以及载冷剂温度变化等一系列参数。通过实验分析得到:一定质量分数的硼砂溶液较水更有利于蓄冷系统的蓄冷和释冷。  相似文献   

8.
相变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运输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概述相变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运输中的研究进展,为冷链运输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方法 综述相变蓄冷技术在蓄冷式冷藏车、蓄冷保温箱及其他冷链运输设备中的应用,主要对其相变蓄冷材料、蓄冷技术与保温材料的结合、运输过程内部温度分布的影响因素及其新型的运输方式进行论述。结果 相变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的各种运输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较大的发展空间。结论 相变蓄冷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在冷链运输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变蓄冷材料、保温材料以及运输过程中温度稳定分布的研究及多温共配技术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蓄冷保温冷藏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国和 《制冷》1998,(2):53-56
本文详细阐述了影响蓄冷保温冷藏车性能的一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与机械制冷冷藏车比较,指出在冷藏温度要求较低或恒定的短程冷藏运输中,蓄冷保温冷藏车是一种适宜的运输工具,值得予以重视推广。  相似文献   

10.
蓄冷空调的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蓄冷空调经济性研究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一实例的经济性分析,得到了蓄冷率、蓄冷策略、电价结构及蓄冷空调的种类对蓄冷空调经济性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1.
闫霆  王文欢  王如竹 《材料导报》2018,32(23):4107-4115
化学吸附储热技术具有储热密度高、长时间储热几乎无热损失且可以实现冷热的复合储存等优点,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和中低温余热/废热的回收利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无机盐与水蒸气的水合反应和金属氯化物等与氨气的络合反应两类化学吸附储热方式进行了系统综述,归纳和总结了化学吸附储热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最新进展。对化学吸附储热材料进行了概括,并且对典型的化学反应器以及吸附储热装置进行了回顾。基于研究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化学吸附储热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了该技术未来需要克服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以沸石13X和CaCl2组成的复合吸附储能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赵肃清  朱冬生 《材料导报》2005,19(8):109-110,113
提出一种以沸石13X为骨架支撑CaCl2组成复合吸附剂用于储能.介绍了这类复合吸附储能材料的实验配制方法,将沸石13X与5个不同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复合得到复合吸附剂,分析了其吸附储能的原理.用静态重量法测定了其平衡吸附量和吸附速度曲线,实验结果表明,最大平衡吸附量为0.553g/g,蓄热量为1408.7KJ/kg.复合吸附剂较纯的吸附剂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吸附式制冷系统应用于中小型渔船冷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原理,对吸附式制冷系统应用于中小型渔船冷藏库鱼体冷却保鲜的方案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吸附式制冷系统在中小型渔船冷藏库中的应用是可行的,且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4.
高容量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氢能是一种理想的二次能源.氢能开发和利用需要解决氢的制取、储存和利用3个问题,而氢的规模储运是现阶段氢能应用的瓶颈.氢的储存方法有高压气态储存、低温液态储存和固态储存等3种.固态储氢材料储氢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将氢气储存于固态材料中,其能量密度高且安全性好,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氖气储存方式.由轻元素构成的轻质高容量储氢材料,如硼氢化物、铝氢化物、氨摹氢化物等,理论储氢容量均达到5%(质量分数)以上,这为固态储氢材料与技术的突破带来了希望.新型储氢材料未来研究的重点将集中于高储氢容量、近室温操作、可控吸/放氢、长寿命的轻金属基氢化物材料与体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方法,研究了外加电场对单层AlN薄片储氢性能的影响。通过几何优化得到AlN薄片最稳定的吸氢位置为N原子顶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外加电场强度的增加,H2分子在AlN薄片上的吸附能逐渐增大,N—H键长越来越小,H—H键长越来越大。态密度分析表明,加上外电场之后,H-1s轨道与N-2p轨道杂化导致N与H间的交互作用增强。说明电场极化使AlN薄片与H2分子结合得更加紧密,大大提高了AlN薄片的储氢稳定性。而一旦撤销外加电场,H2分子又能恢复到在AlN薄片上的物理吸附状态,使得吸放氢可逆。研究还发现在电场作用下,可同时在AlN薄片的上下表面各吸附一层H2分子,储氢容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储氢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纳米金属有机框架材料,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P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压力-组成-温度测试仪(PCI)等分析和表征手段,获得了该材料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能等信息.该材料对不同吸附质(如水0.19 g/g和苯0.41 g/g),表现出不同的吸附能力,并具有双亲功能.在77 K,1.5 MPa条件,其储氢量为3.2%(质量分数,下同),包含微孔内填充的高压氢气时为3.4%,包含中孔、微孔内填充的高压氢气时为3.9%.  相似文献   

17.
Hydrogen adsorption and storage using solid‐state materials is an area of much current research interest, and one of the major stumbling blocks in realizing the hydrogen economy. However, no material yet researched comes close to reaching the DOE 2015 targets of 9 wt% and 80 kg m?3 at this time. To increase the physisorption capacities of these materials, the heats of adsorption must be increased to ~20 kJ mol?1. This can be accomplished by optimizing the material structure, creating more active species on the surface, or improving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urface with hydrogen. The main focus of this progress report are recent advances in physisorption materials exhibiting higher heats of adsorption and better hydrogen adsorp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based on exploiting the Kubas model for hydrogen binding: (η2‐H2)–metal interaction. Both computational approaches and synthetic achievements will be discussed. Materials exploiting the Kubas interaction represent a median on the continuum between metal hydrides and physisorption materials, and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s researchers learn more about their applications to hydrogen storag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8.
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水分离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章学来  卢家才 《制冷》2000,19(3):1-4
本文介绍了水进入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后的危害机理,并基于分子筛的吸附机理研制了直接接触式冰蓄冷系统的水分离装置,试验证明该装置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性能贮存可靠性评估及贮存寿命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贮存可靠性与条件贮存可靠性的基础上,针对一次性产品的性能贮存可靠性试验的特点,提出了性能贮存可靠性评估及贮存寿命预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算例说明了本文提出的评估和预测思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同时也分析了这种贮存可靠性评估和寿命预测方法对于一次性产品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