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从玻璃化转变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概念出发,阐述了玻璃化转变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两点应用,同时也系统阐述了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影响粉末涂料用润湿促进剂玻璃化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润湿促进剂对粉末涂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厂家生产的润湿促进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差异明显,通过调节润湿促进剂的分子量及共聚硬单体的种类可以调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同时,润湿促进剂自身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添加量对粉末涂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低温保护剂溶液固化性质的DSC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乙二醇、丙三醇、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2,3丁二醇水溶液的水合性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出了这些性质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未冻水含量在低浓度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在中高浓度则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对于玻璃化转变,中低浓度区溶液形成的是部分晶体的玻璃态,紧接着在高浓度区溶液形成完全的玻璃态.部分玻璃化的温度不随浓度变化,而玻璃化的温度随浓度增大而升高.形成反玻璃化的浓度范围比较小,反玻璃化的温度随浓度增大而升高.保护剂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反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明显差异,则反映它们在玻璃化能力方面的强与弱.  相似文献   

4.
冷冻干燥过程中溶液冻结特性的DSC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蔗糖水溶液的冻结特性,分析了溶液浓度和热历史对冻干过程的影响.DSC实验结果表明,过冷度和最大冻结浓缩溶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均与热历史有关;降温时溶液中的水分能否充分结晶受浓度和降温速率的共同影响.降温过程中的结晶热可用来确定溶液降温后的冻结水含量以及最大冻结浓缩溶液中的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等规、间规、无规三种不同聚丙烯(P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来获得不同构型聚丙烯在不同温度下的特征体积,通过对模拟得到的体积-温度(V-T)作图,求得玻璃化转变温度,其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同时分析了聚丙烯主链柔顺性、立构规整度和力场能量项对PP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二面角扭转能和非键能在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出现拐点,这是高分子出现玻璃化转变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6.
水产品是我国居民食品和出口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部分玻璃化温度的测量有助于冷冻和冷藏方案的设计。本文根据国外在水产品部分玻璃化温度测定方面的实验进展情况,分析了转变温度测定中的一些关健技术,重点在样品制备、实验方法和测量结果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0引言 未经干燥的生物高分子的玻璃化转变过程测试对于传统的DSC技术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其玻璃化转变过程经常被水分蒸发过程所遮掩。对于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00℃到0℃之间的生物材料来说,这种令人烦恼的现象更为常见。Hyper DSC技术可以根据两种重叠过程所具有的不同的动力学性质对其进行区分,所以在快速扫描DSC(Hyper DSC)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传统DSC技术所无法进行的分析测试。功率补偿式双炉体DSC仪器具有卓越的性能,例如极短的热平衡时间、高灵敏度与高分辨率等,这些都为Hyper DSC技术的实现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聚氯乙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开发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DSC的方法研究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研究发现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成线性关系 ,并随玻璃化转变温度的降低其力学性能提高。对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后 ,发现有机蒙脱土对聚氯乙烯的热降解引起的力学性能下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大多数工业领域和测量标准中,差热扫描量热仪(DSC)已经广泛用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量。在非晶聚合物材料中,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的热焓变可以用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的概念理解。用DSC测量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强烈地依赖于样品的冷却速率而不是升温速率。  相似文献   

10.
食品的低温断裂及其对保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部分玻璃化保存是食品的最佳保存方法,低温断裂是食品实现部分玻璃化的速冻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低温断裂的机理及其对低温部分玻璃化保存食品质量的影响,探讨了在速冻过程中预防食品低温断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芳胺固化双酚S环氧树脂动态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分子材料动态力学谱仪研究了芳香二胺固化双酚S环氧树脂(BPSER)的固化过程,讨论了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及固化剂的摩尔比等因素对固化物玻璃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理论固化剂用量条件下采用变温固化过程有利于反应的控制,并可以有效提高固化产物的玻璃化温度,文中进一步研究了利用双酚S环氧树脂对双酚A环氧树脂(BPAER)/芳胺体系的改性作用,表明BPSER与BPAER/芳胺固化体系能在较宽的比例范围内很好地相容,并能显著提高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动态力学谱和~(13)C NMR方法分别测定了丙烯酸-1,1,5-三氢全氟戊酯与丙烯酸共聚物为基础的离聚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s和~(13)C自旋-自旋驰豫时间t_2,用描述高分子主链链段运动的VJGM模型计算了所测样品的链段运动活性。结果表明,离聚体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离聚体大分子链运动活性密切相关,大分子的微观链段运动越困难,玻璃化转变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13.
牛岩  张晨晨  王旭东  张蕾 《材料导报》2017,31(Z2):484-488, 494
为进一步探究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与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相关性,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足尺环道(RIOHTrack)为依托,采用动态力学分析仪在弯拉受力模式下用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温度扫描试验,通过函数拟合确定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进而比较不同定义方式下材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的变化趋势,探究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相态转变温度的相关性。最后通过与低温弯曲小梁试验的实验结果的相关性和灰关联度分析,讨论利用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对于同一种材料,不同的玻璃态转变温度定义下获得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2)在相同级配和相同试验条件下,沥青是影响沥青混合料玻璃态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3)在弯拉受力模式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与材料的低温性能相关性良好,但通过灰关联度分析发现采用沥青混合料的玻璃态转变温度评价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4.
共聚交联改性有机玻璃的研制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由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模型浇铸共聚,制备了一种交联型透明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组成对表面硬度,透光率,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密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比适当时可制得性能优良的新型改性有机玻璃,既提高了表面硬度,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又保持了良好的透光性能。  相似文献   

15.
玻璃化转变是动力学的非平衡过程,玻璃化转变量温度是和过程有关的参数。测量了在降温速率分别为5℃/min和10℃/min,升温速率为10℃/min条件下,葡萄糖、蔗糖、甘露醇、海藻糖浓度为5%(W/V)的脂质体悬浮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降温速率为5℃min、升温为10℃/min条件下,测量了葡萄糖、蔗糖、甘露醇、海藻糖浓度为15%(W/V)的脂质体的T’g;并分析了不同降温速率和不同保护剂浓度对脂质体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SnO—BaO—P2O5三元系统玻璃为研究对象,利用差示量热扫描分析仪、热膨胀仪、拉曼光谱仪,分析了玻璃的结构以及玻璃转变温度和热膨胀系数与玻璃组成的关系.获得了该体系玻璃的形成区域,测得该系统的玻璃转变温度为260~360℃和热膨胀系数为12~14×10^-6℃.研究发现,当P2O5=45mol%不变时,玻璃转变温度随着Sn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BaO=10mol%不变时,玻璃转变温度随着SnO含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研究表明,该体系玻璃可以作为低温环保封接玻璃潜在的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17.
讨论以聚乙二醇为亲水软段 ,聚己二酸乙二酯为疏水软段的嵌段型 APU(BAPU)的结构表征及其透湿性能。用调制温度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方法研究了 BAPU的玻璃化转变 ,发现具有混合软段 BAPU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容增量均介于纯亲水和纯疏水性软段 BAPU的相应值之间 ,透湿性能测定证明 ,BAPU的透湿系数随其亲水性及交联密度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has been used to probe the dynamics of the glass transition in As22S78 chalcogenide glass. Non-isothermal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at different heating rates (5–35 K min−1).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of this kinetic glass transition phenomenon wa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xation process occurring in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range.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glass transition was determined from the heating rate dependence of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he fragility index m of the glass was estimated from the measurements of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relaxation process, which characterizes the glass transition. Different kinetic methods as well as isoconversional methods were used. Isoconversional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s that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glass transition process is varying with the degree of transformation (and hence with temperature) from the glassy to the supercooled phase.  相似文献   

19.
An optical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monitor the glass transition of the polymer by taking advantage of reflection spectrum change of the thermally tunable inverse opal photonic crystal. The thermally tunable photonic bands of the polymer inverse opal photonic crystal were traceable to the segmental motion of macromolecules, and the segmental motion was temperature dependent. By observing the reflection spectrum change of the polystyrene inverse opal photonic crystal during thermal treatment,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polystyrene was gotten. Both changes of the posi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 reflection peak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glass transition process of the polystyrene inverse opal photonic crystal. The optical change of inverse opal photonic crystal was so large that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could even be estimated by naked eyes.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derived from this method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values measur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