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油田改革的进程,油田开发管理逐步完善,日益科学。但系统的看,油田开发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投资规划方面的问题。本文概述了油田开发中的投资构成,提出了油田开发投资规划的问题所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油田虽然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大,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低渗透油田的丰富石油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论述了敖南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如何有效的开发治理低渗透油田。  相似文献   

3.
近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油田企业也在飞速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定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严格,其中低渗透油田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重点论述了低渗透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有效开发低渗透油田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控制其对环境的影响,就要在技术开发中融入环境检测管理,并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管理机制加以完善,从而保证油田开发与环境的适应性吗,促进油田开发效率的提高。本文以胜利油田的环境监测管理为例,通过对其Internet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论述,分析了不同数据库模式在油田环境监测管理的作用,为油田开发中Internet息技术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油田的开发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油田中油藏将进一步显示出比较特殊的开发地质特征。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地质特征以及开发对策,能够加深对于油田中油藏能够不断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进行科学性的油田开发。本文首先分析油田的地质特征,然后对于油田的地质特征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以实现最有效、科学的油田开发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日益趋强。油田能源作为我国的重要资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油供需关系不仅影响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石油资源对外依赖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随着我国石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预计十年后我国的石油资源将供不应求。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石油资源供求关系相当紧张。因此,如何在保障安全开发环境的前提下,对我国油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高效率的开发已成为我国目前油田工作部门的首要任务。本文主要从我国目前油田开发的现况出发,通过对我国油田开发安全管理的认识与了解,进一步提出一系列合理有效油田资源开发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油田开采中,油田污水处理是石油开发企业技术管理的首要问题。油田污水处理工作关系到油田区域土壤、水环境的保护、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随着我国石油开发、开采研究的不断深入,油田水处理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油田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展望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渗透率小于50×10-3μm2的非稠油低渗透油藏中的未动用储量占未动用储量总数的50%以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低渗透油田的丰富石油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响低渗透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针对低渗油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为提高低渗油田的开发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海上油田高效开发技术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渤海湾相继发现40多亿t地质储量的原油,但这些原油多为稠油和重油,难以开发,在陆上油田开发经验不能用于海上,又无国际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基于海上稠油开发历程及现状,深入分析了海上稠油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有针对性地集成、创新了适合于海上稠油开采的先进技术,逐步建立完善了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思路和技术体系.该技术有效降低了油田开发成本,并成功地开发了被国际石油公司称为"21世纪挑战"的海上最大稠油油田.成功研发了开发海上边际油田的"三一模式"和"蜜蜂模式",应用于渤海边际油田开发实践,并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海上油田开发的优快钻完井技术.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渤海油田产量进一步增长和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经过长期技术探索与矿场实践,大胆提出了海上稠油高效开发新模式,即模糊一、二、三次采油界限,通过技术创新和创新技术集成,使油田在投产初期迅速达到高峰产量并高速开采,始终保持旺盛生产能力;采取多枝导流、控制适度出砂、早期注水、注水即注聚、注水注聚相结合等技术;通过以聚合物驱为主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多枝导流技术、电潜螺杆泵举升技术和地面除砂工艺等技术体系,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出更多的原油,达到最大采收率.基于高效开发新模式思想,成功开发了迄今为止世界海上最稠的渤海南堡35-2油田,并已在多个油田进行应用.这一创新的认识与实践,不仅为我国海上油田开发探索出一条新路,也为世界海上油田,特别是稠油油田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已开发40多年,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油田开发面临着含水高、采油速度高、储采失衡严重、套损速度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是油田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采油工程面临的最大挑战。在简要介绍了油田在特高含水期采油工程的总体技术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了采油工程技术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1概论1.1科研投资规模及作用石油产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产业,需要依靠资金的巨额投入,通过勘探、开发、建设的生产过程,获取油气资源的有效产出。勘探开发研究院肩负着辽河油田勘探和开发领域的基础研究、科技攻关、为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的重任。科技研发在油田公司勘探增储、开发增产、管理创效等方面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油田新增储量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使用好这些资金,使它在油田勘探开发中发挥更大的效益,如何创新投资管理,就成了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盐碱地开发是当前胜利油田地区开发建设的重点、难点工程。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地研究开发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不断总结开发管理的相关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盐碱地开发的工程实践。本文结合孤东油田十万亩盐碱地开发工程背景,详细描述了油田盐碱地开发中公路绿化部分的旅工项目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精细采油管理是油田开发的重要环节,是采油厂的核心工作内容,提升系统保证能力是实现油田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009年我们率先在传统管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和创新,着力构建了系统最佳运行状态管理模式。2010年我们继续研究和推进该项目,力求“做精做细、做实做专、实现系统最佳状态运行生产管理的目标”。目前该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保障工程系统正常生产的有效载体,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行力,保证了油田开发。  相似文献   

14.
特高含水期油田开采程度、开发状况、开发规律较前一阶段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对特高含水期油田的开发各方面以及影响因素做了大量的调研,能够认识到特高含水期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对提高油区特高含水油田开发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油田开发进人中后期,地面集输系统的内外腐蚀越来越严重,管道穿孔、油罐破裂事故不断发生,成为制约油田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油田开发各个时期、不同区块、不同生产介质的腐蚀特点,不断研究,开发和应用防腐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  相似文献   

16.
白宁 《中国科技博览》2009,(35):288-289
本文通过对试井资料在孤东油田的应用实例分析,探讨了在油田开发后期,综合含水上升,剩余油分布零散、隐蔽,地层参数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形势下,试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方向,指出了应用试井手段解决油田开发措施酸化、压裂、区块方案、三次采油方案编制等方面的作用,为油田开发方案、措施的调整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岩 《硅谷》2011,(16):93-93
单井日产量是油气田开发的重要指标,是油田开发水平的综合体现。通过对近年兴采油区单井日产量进行分析,利用勘探开发一体化、水平井规模应用、老油田综合治理等重大举措,有效降低油田产量递减速度,稳定提高单井产量,为油田减低原油生产成本,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欢西油田经过30余年的开发,目前稠油油藏进入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油井多数高轮次、低油汽比生产,产量逐年递减。新井是弥补产量递减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稠油老区调整挖潜余地越来越小,效果也逐渐变差。为确保欢西油田可持续发展,提高稠油老区难采储量动用程度是目前油田开发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消耗大国,石油作为重要的战略能源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原油主要产自服役20年以上的老油田,新的优质油田越来越难发现,能源形势严峻。在加强勘探、寻找新资源的同时,提高老油田的采收率,加强对老油田的挖潜利用,保证老油田稳产、增产,是满足我国石油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这必将带来油田开发史上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20.
石油是世界上的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同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变化,在我国大地上的各大油田无论是在勘探、地面、油层的开发工程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和成绩,在油田的发展中,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快速发腱和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生产生活等对石油需求量不断增长,传统的油田开发工程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了,所以不断的探究油田开发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是现代化油田开发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