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WAP门户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3GWAP业务的需要,该文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3G手机的商用WAP门户.该门户的实现基于最新的WAP2.0规范,分层结构体系及管道处理机制等技术.  相似文献   

2.
教务信息化管理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教务信息管理向着办公可移动性和实时性方向发展。WAP作为一种成熟、便捷的上网方式,作为对Internet有线网络的重要补充,很多高校建立了基于WAP的教务系统。文章简介WAP2.0技术、框架结构及开发环境的搭建,提出了基于WAP2.0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及实现。系统在现有的WEB服务器上使用ASP+WML、XHTML来构建WAP站点,并访问WEB系统中的SQL Server数据库。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无线应用协议,包括WAP应用模型、WAP体系结构,设计并实现了基于WAP的校园无线信息平台,描述了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开发环境的构建,讨论了实现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手机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以及WAP2.0的技术优势,设计了手机图书馆的功能模块、整体架构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开发了WAP手机图书馆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WAP的移动校园网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WAP技术作了概要的介绍后,文章分析了目前主流的WAP网站系统解决方案,并针对校园WA:P网站系统的需求搭建了软硬件平台,设计了基于WAP的校园网系统结构和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了针对WAP校园网实现过程中的页面、数据库操作、信息提示和汉字编码处理等关键问题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3GWAP业务的需要,该文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3G手机的商用WAP门户.该门户的实现基于最新的WAP2.0规范.分层结构体系及管道处理机制等技术.  相似文献   

7.
支持信息集成的校园信息门户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息集成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新需求,探讨了数字校园中信息集成的含义,并提出了一种支持信息集成的门户的体系结构.提出的校园信息门户对经典型门户体系结构进行了扩展,重点分析了校园信息门户各组成模块的功能和设计,也对校园信息门户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校园信息门户对经典型门户的扩展部分的设计能够很好地符合数字校园信息集成的需求,是一套新颖且可行的校园信息集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的系统工程,本文对数字化校园信息门户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论述了校园信息门户的具体工作方式以及Portlet技术的具体实现。并设计出了信息门户的总体框架、软件实现架构以及内容连接。最后通过信息集成与整合给出了一种高校信息门户实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LDAP与Struts的数字校园门户统一身份申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校园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系统工程,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在数字校园门户统一身份认证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讨论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LDAP、Java Web开发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数字校园统一身份申请系统.该系统结合数字校园门户来进行邮件帐号和国际访问帐号的申请,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可扩充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AAF框架的水资源监测中心无线门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P技术促进了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是未来网络技术的一种发展方向。介绍了WAP的基本原理、开发WAP的无线标志语言WML以及AAF框架,并运用AAF框架与WAP技术相结合,设计开发了水资源监测中心无线门户。  相似文献   

11.
基于WAP的校园无线门户网站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是Internet与移动网络有机结合的技术,为无线数据应用提供了平台.通过详细介绍WAP技术的原理与编程开发模型,根据校园门户网站的新需求,将JSP(Java Server Pages)技术与WAP技术相结合,设计和开发了校园无线门户网站,提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基于WAP的应用系统开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WAP技术促进了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效结合,是未来网络技术的一种发展方向。论文介绍了WAP的基本原理、开发WAP的无线标志语言WML以及AAF框架,并运用WAP技术和AAF框架相结合,设计开发了水资源监测中心无线门户。  相似文献   

13.
WAP核心协议的演进及其优化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P是无线互联网业务开发与应用的业界事实标准。文中比较了WAP2.0与WAPl.x两个版本中核心协议的演进情况,详细分析了WAP2.0中针对冗P协议所作的无线优化设计,并对WAP协议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WAP2.0协议栈新特点及基于GPRS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虞科敏 《现代计算机》2002,(11):48-52,86
无线应用协议2.0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为无线Internet业务带来了新技术和发展的巨大潜力,本文探讨了WAP2.0协议栈的新特点,介绍了GPRS系统以及基于其上的WAP应用。  相似文献   

15.
Much attention is being paid to the services that are accessed via the Internet from mobile phones and PDAs. For such mobile Internet services, the WAP Forum issued the WAP 2.0 standard based on IETF/W3C standards. WAP 2.0 adopted the subset of eXtensible 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XHTML) and Cascading Style Sheets (CSS) standardized by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 as its markup language. The i‐mode service in Japan was launched in February 1999, and has acquired over 40 million users, as of January 2004. The markup language adopted in the i‐mode service is called i‐mode HTML, and was designed around Compact HTML. To ease the migration from i‐mode HTML to the WAP 2.0 markup language, the functional compatibility of the languages should be assured. To this end, we proposed functions unique to i‐mode HTML to the WAP Forum. The WAP Forum accepted all of our proposals. For making the migration more cost‐effective, software tools that support the transformation of i‐mode HTML content to the WAP 2.0 equivalents must be established.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content transformation: software‐based and rule‐based. Since the software‐based approach has some drawbacks such as a lack of extensibility and a lack of accountability, we have taken the rule‐based approach. We focused on eXtensible Stylesheet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XSLT) as the content transformation technique, because XSLT has been standardized by W3C for rule‐base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XML contents. To technically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XSLT for content transformation from i‐mode HTML to the WAP 2.0 markup language, we performed an extensive XSLT transformation experiment using existing i‐mode service content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content transformation using XSLT, overview the content transformation system,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he content transformation experiment.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基于WPKI的安全无线电子政务体系结构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无线电子政务的特殊安全需求,在原有电子政务的PKI体系结构上提出一种扩充的基于WPKI的安全无线电子政务体系结构,并结合WAP 1.x,WAP 2.0版本给出无线电子政务安全缺口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最后讨论实施基于WPKI的安全无线电子政务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