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对基于固定IPv6网路的安全通信方案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移动IPv6网络的安全通信扩展方案.通过对固定IPv6网络中的基于亲密伙伴的安全通信方案进行改进,并结合移动IPv6网络中移动节点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动态构建安全通信管理模式的新思想.以移动子网内部移动节点的预测驻留时间为标准来选取子网内部的管理节点.通过在移动网络中构造一个动态管理节点,妥善地解决了原方案在移动IPv6网络中的扩展问题.最后,通过对新方案进行了仿真和分析,证明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现有通过地址跳变对IPv6节点进行防护的技术依赖时间同步或事件同步,利用IPv6的良好移动特性和多转交地址注册机制,提出一种基于虚拟移动的IPv6主动防御方案。通过为IPv6节点分配动态变化的转交地址,使其呈现出在网络内不断移动的特征,降低攻击者对其实施攻击概率的同时,能够保证通信的持续。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表明,方案具有良好的抗攻击能力且较小的系统开销。  相似文献   

3.
基于PMIPv6的域间切换管理方法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代理移动IPv6(PMIPv6)中域间切换时延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MIPv6的域间切换管理方案。新方案通过在PMIPv6域间发送PBU绑定更新消息,使得切换目标PMIPv6域提前知道移动节点(MN)的家乡网络前缀,避免了移动节点参与移动性管理及重新配置转交地址,从而有效减小了切换时延。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全局移动性管理方案移动IPv6和快速移动IPv6相比较,新方案更加适应移动性管理中低时延、低复杂度、易于操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朱小骏  陈茹 《微机发展》2003,13(Z2):86-88
移动IPv6是为了使各种移动设备在下一代IP网络间实现无缝漫游而设计发展的路由协议。尽管在移动IPv4中已经解决了节点移动的问题,但由于IPv4本身的限制,它无法解决各种节点和网络移动组合的路由情况。文章在移动IPv6下,不仅对节点移动,还对网络移动的路由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移动节点在两个子网之间移动时将产生切换,而基本的移动IPv6切换延迟太大,不能满足实时业务的要求,因此IETF提出了移动IPv6快速切换协议.本文对移动IPv6的切换原理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对目前快速移动IPv6和层次移动IPv6切换进行了比较,并提出快速层次移动IPv6的切换方案,减小移动IPv6的切换时延,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6.
移动IPv6是为了使各种移动设备在下一代IP网络间实现无缝漫游而设计发展的路由协议.尽管在移动IPv4中已经解决了节点移动的问题,但由于IPv4本身的限制,它无法解决各种节点和网络移动组合的路由情况.文章在移动IPv6下,不仅对节点移动,还对网络移动的路由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HMIPv6的域间无缝切换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利用移动IPv6协议进行节点的移动性管理过程中,切换问题是影响管理性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需对移动IPv6切换性能进行优化,HMIPv6正是对移动IPv6进行优化的一种协议.但在HMIPv6协议中还存在域间切换问题,在分析了域间切换问题产生的基础之上,给出了主要解决的思路,并提出了基于提前绑定更新选项的HMIPv6域间无缝切换方案--S-EBUO,以优化移动IPv6切换延迟和分组发送延迟,最后利用NS-2网络模拟器仿真实验证明了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代理移动IPv6协议是基于网络移动管理协议,是未来网络重要的移动性协议体系。代理移动IPv6认证授权实现给出了代理移动IPv6认证授权的设计方案,实现对接入网络中的移动节点进行接入认证和服务授权,并对该系统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无证书签密的代理移动IPv6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的代理移动IPv6认证方案存在的系统开销大和不能抵御暴力攻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证书签密的代理移动IPv6认证方案。该方案结合了无证书签密和代理移动IPv6的实际环境,在实现对移动节点认证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无线环境中密钥管理问题。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形式化分析证明,该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是可证明安全的。同时,效率分析表明,该方案不仅减少了节点之间的交互,而且保持了较小的计算量。  相似文献   

10.
移动IPv6环境下的QoS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IPv6为IPv6节点提供了在Internet不同子网中使用不变的家乡地址进行漫游通信的能力。相比于传统固定网络,节点的移动为通信的服务质量(QoS)保证提出了新的挑战。介绍了当前的移动IPv6技术和IP网的QoS技术,并针对移动IPv6的特点阐述了其QoS机制,对比各种机制的特点,对其进行网络时延的分析。最后说明了移动IPv6的QoS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越来越多的移动节点接入IPv6网络,目前主要的无线移动环境下的认证技术却难以适合移动IPv6需要。该文提出了一种无线移动IPv6接入认证系统,并详细描述了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功能,最后给出了其在Linux下的实现。测试结果说明系统是高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移动用户在改变接入网时仍能保持与网络的通信,并对移动节点提供安全保护,在已有IPv6路由器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IPSec的移动IPv6功能.文章介绍了安全移动IPv6的设计和实现,对移动IPv6路由器截获、转发数据和用IPSec保护移动IPv6等设计难点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PMIPv6协议是由IETF提出的基于网络的区域移动性管理解决方案,其目的在于实现无需终端参与的、基于网络的IP移动性管理.PMIPv6协议仅定义了移动管理实体如何实现终端在域内移动的过程中通信不中断,但是不提供通信的服务质量保证.针对这个问题对PMIPv6协议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PMIPv6域内基于流的区分服务方案.为在PMIPv6城内实现区分服务,提出了通过基于逻辑隧道的业务流区分方法和业务流与逻辑隧道的绑定方法.通过基于逻辑隧道的业务流区分方法,一对区域移动管理实体之间可以建立多条逻辑隧道,以解决PMIPv6区域移动管理实体之间数据通信共享单一隧道的问题;通过业务流与逻辑隧道的绑定方法,区域移动管理实体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为不同的业务流建立具有不同服务能力和类型的逻辑隧道并将业务流与逻辑隧道绑定,以实现为业务流提供有差别的服务.基于NS2的仿真结果证明:相比PMIPv6,可以根据各种应用对于延迟、丢包、吞吐量等服务质量参数的要求,为不同的业务流提供有差别的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业务对于关键服务质量参数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4.
移动IPV6越区切换管理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移动IPv6为IPv6节点提供了在Internet中使用固定的家乡地址在不同子网中进行漫游通信的能力,然而当节点在网络间越区切换的时候,容易引起通信质量的下降或中断。针对标准移动IPv6和HMIPv6(层次化移动IPv6管理模型)对节点切换管理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越区切换管理模型方案,通过非固定的移动锚节点(MAP,Mobility Anchor Point)管理域,以及动态的MAP切换时机的选择,来达到降低切换行为的发生频率、保持切换发生时通信的连续性、使MAP负载均衡等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IPv6网络互连过程中基于身份认证的域内用户与基于无证书认证的域内用户之间进行跨域认证和密钥协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基于证书签密的认证方案,设计了一种IPv6网络跨域认证协议并对其安全性和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安全性方面,该协议具有完美向前保密和双向实体认证等安全属性,满足了认证的安全需求;在效率方面,与同类协议相比,该协议无须进行公钥加/解密运算,也不受同步环境的限制,只需五条消息就能实现跨域认证,计算开销和通信开销都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移动IPv6网络基于身份签名的快速认证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田野  张玉军  刘莹  李忠诚 《软件学报》2006,17(9):1980-1988
接入认证对移动IPv6网络的部署和应用至关重要,在切换过程中加入认证过程会影响移动IPv6网络的切换性能.当前,对移动IP网络中接入认证的研究大多没有考虑对切换性能的影响.另外,目前许多双向认证机制都是基于证书的方式来实现,无线移动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无线移动网络.一种适用于移动IPv6网络的基于身份签名的快速双向认证方法被提了出来.该方法使用NAI(network access identifier)作为公钥,简化了无线移动环境中的密钥管理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基于PKI(private key  相似文献   

17.
在代理移动IPv6(PMIPv6)中实现网络移动性(NEMO)能为用户提供在NEMO网络和普通PMIPv6网络之间的无缝切换,但通信数据经过本地移动锚点的锚定却产生了大量的网络开销。为提高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的NEMO网络服务质量,提出代理移动IPv6中的分布式NEMO网络实现方案,即分散部署本地移动锚点的数据层功能,由中央移动数据库对控制层功能进行集中管理。分析结果表明,在短途公交车系统中,该方案网络费用更少,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