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伺服系统二次型最优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补偿的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利用模糊神经网络的实时学习能力,能够及时补偿被控对象建模不准确、参数摄动和外界干扰等非线性因素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增强控制系统的自适应能力,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鲁棒性能.仿真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一具有转速环和位移环的脉宽调制(PWM)放大器伺服系统为例,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的频域解法确定最佳状态反馈阵K,通过对转速内环的计算得出标准的一阶优化模型,避免了选择权矩阵 Q和求解非线性 Riccati 方程。本文利用 Popov 超稳定理论设计的转速内环模型参考自适应伺服系统,具有对负载转动惯量、负载扰动力矩和系统增益自适应的高性能,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用逆推法设计二次型最优系统,用经典法设计负载观测器.该系统用于龙门铇主拖动系统后,性能显著改善,平稳的低速特性表明,该系统还适用于磨床. 相似文献
5.
刘伯春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86,(2)
本文利用二次型最优频域解计算得出伺服系统校正装置的最佳参数。它与经典控理论所用的频率法和根轨迹法有原则的区别,是现代控制理论的最优控制设计方法之一。它与二次型性能指标最优控制的传统算法相比较,避免了求解非线性Riccati方程和选择权矩阵Q的困难,为二次型性能指标最优控制在工程上应用提供了一种容易解法。本文用实验结果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6.
正定二次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值的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多实际应用中,人们常用正定二次规划方法对正定二次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值进行逼近估计.为简化计算和加快计算速度,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算法,利用线性规划代替二次规划.先用最优控制方法构造一个线性规划,使其最优值与给定二次规划相差一个容易确定的常数.由于线性规划具有形式简单和算法成熟等特点,本文的方法就简化了正定二次最优控制问题的最优值的估计,并加快了计算速度.文中给出一个例子说明这一计算过程,并讨论了计算速度.同时,本文的最后部分,利用参数规划,给出了一个供实际应用的具体算法. 相似文献
7.
讨论含有二次多项式项的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通过将最优化性能指标展开为状态分量的高阶泰勒级数形式,并运用比对系数的方法将含有高阶张量的微分方程转化为常见矩阵微分方程组的形式进行求解,得到优化问题的近似解。最后通过仿真算例与灵敏度算法的结果比对,指出高阶泰勒级数展开算法在速度上优于灵敏度算法。 相似文献
8.
9.
二级倒立摆的二次型最优控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倒立摆系统以其自身的不稳定性而难以控制,也因此成为自动控制实验中验证控制策略优劣的极好的实验装置。针对二级倒立摆系统的平衡控制问题,对其进行数学建模,应用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二次型最优控制对于典型非线性自不稳定系统有着很好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的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采用拉格朗日方法推导单级旋转倒立摆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在平衡点附近进行线性化处理,分析了系统的性能.分别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策略LQR及LQY方法对旋转倒立摆系统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并借助Matlab平台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实验分析表明这两种控制方案可行,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首先 ,十分感谢孙增圻与胡包刚教授组织的“模糊控制与模糊系统”专刊 (见《自动化学报》第 2 7卷第四期 ) .专刊中的许多高水平的文章 ,加深了近年来自己“还没有年轻过 ,就已经老了”的感觉 .但最引起我兴趣的 ,还是王立新博士的文章《模糊系统 :挑战与机遇并存——十年研究之感悟》[1 ] (以下简称《感悟》) .记得第一次与立新见面 ,是 1992年在图森的 IEEE CDC(决策与控制 )会议上 .那时 ,我在亚利桑那大学教书 ,立新也已去伯克利作博士后 .或许是因为我的导师 Saridis和立新的导师 Mendel是好朋友 ,大家很快就开诚布公地谈了许多对… 相似文献
12.
大工业过程计算机在线稳态优化控制是在不增加生产设备条件下,通过对控制器设定值的在线优化来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其数值一般可达总效益的1~3%以上,如果原来的操作点离最优点甚远,则还不止此值.从应用的角度看,国际上已有一批商品化的稳态优化软件,并有一批工程... 相似文献
13.
14.
状态变量过滤器被应用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中.从状态变量过滤器中取得其输出的高阶微分算子,将它和自适应动态辅偿器结合,从而得到稳定的自适应控制器.文中并对提出的控制方案作了进一步的简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