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刘辉  张雪波  李如意  苑晶 《控制与决策》2024,39(6):1787-1800
激光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算法在位姿估计和构建环境地图时依赖环境结构特征信息,在结构特征缺乏的场景下,此类算法的位姿估计精度与鲁棒性将下降甚至运行失败.对此,结合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不受环境约束、相机依赖视觉纹理的特点,提出一种双目视觉辅助的激光惯导SLAM算法,以解决纯激光SLAM算法在环境结构特征缺乏时的退化问题.即采用双目视觉惯导里程计算法为激光扫描匹配模块提供视觉先验位姿,并进一步兼顾视觉约束与激光结构特征约束进行联合位姿估计.此外,提出一种互补滤波算法与因子图优化求解的组合策略,完成激光里程计参考系与惯性参考系对准,并基于因子图将激光位姿与IMU数据融合以约束IMU偏置,在视觉里程计失效的情况下为激光扫描匹配提供候补的相对位姿预测.为进一步提高全局轨迹估计精度,提出基于迭代最近点匹配算法(iterative closest point,ICP)与基于图像特征匹配算法融合的混合闭环检测策略,利用6自由度位姿图优化方法显著降低里程计漂移误差并构建环境地图.最后,将所提出方法在公开与自制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并与主流开源的SLAM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可以在结构特征缺乏环境下稳定运行,并且相较于对比算法具有更高的位姿估计精度和算法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机器人》2015,(5)
从提高移动机器人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visual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VSLAM)过程中的自主定位精度和实时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快速视觉里程计和大回环局部优化模型的改进VSLAM算法.首先,在对特征点进行不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color GICP(color supported generalized iterative closest point)误差函数进行改进,采用帧到模型(frame-to-model)方式实现对数据集和模型集的快速配准,并结合卡尔曼滤波和加权方法实现对模型集的更新,提高位姿估计精度;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模型到模型(model-tomodel)配准的大回环局部优化模型,并结合g2o图优化方法对位姿估计累积误差进行快速局部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自主定位精度和效率.数据集离线对比实验和实际场景在线实验均表明,本文方法不但有效提高了移动机器人VSLAM过程中的自主定位和建图精度,而且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方正  赵世博  李昊来 《机器人》2019,41(2):185-196,241
为了克服移动机器人在视觉退化场景下的位姿估计问题,通过将稠密的深度流与稀疏几何特征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实时、鲁棒和低漂移的深度视觉SLAM(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该算法主要由3个优化层组成,基于深度流的视觉里程计层、基于ICP(迭代最近点)的位姿优化层和基于位姿图的优化层.基于深度流的视觉里程计层通过建立深度变化约束方程实现相机帧间快速的6自由度位姿估计;基于ICP的位姿优化层通过构建局部地图来消除局部漂移;基于位姿图的优化层从深度信息中提取、匹配稀疏几何特征,从而建立闭环约束并通过位姿图来实现全局位姿优化.对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分别在TUM数据集和实际场景中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前端算法的性能优于当前深度视觉主流算法,后端算法可以较为鲁棒地建立闭环约束并消除前端位姿估计所产生的全局漂移.  相似文献   

4.
胡丹丹  于沛然  岳凤发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6):1800-1803,1808
在室内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的实际应用中,对称单一结构环境易造成激光SLAM错误建图,低质量光照或低纹理环境易造成视觉SLAM失效.针对上述室内退化环境,提出一种将激光、视觉、惯性测量单元(IMU)进行紧耦合的LVI-SLAM方法.在该方法前端,设计视觉评价环节对视觉信息置信度进行自适应调整;在该方法后端,进行位姿图优化以及多传感器回环抑制累积误差.视觉评价实验、单走廊实验以及大场景建图实验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鲁棒性和精确性.在面积为1050 m2的复杂室内环境下,采用该方法建图误差为0.9%.  相似文献   

5.
李月华  朱世强  于亦奇 《机器人》2019,41(1):95-103
针对工业场景对自动导引车(AGV)高定位精度的要求,提出一种改进的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VSLAM)算法.在算法前端,双目相机采集立体图像,通过双目匹配算法得到亚像素级的匹配点对,计算出这些特征点在相机坐标系中的3D信息.然后利用RansacPnP算法根据3D-2D匹配点对计算位姿变换,并以它为初值进一步最小化重投影误差,实现局部优化.基于匹配点对描述子的汉明距离提出一种不确定性模型,该模型为局部优化中的约束条件提供信息矩阵,提高定位精度.在算法的后端,通过竖直向上拍摄的单目相机检测可靠的人工信标闭环信息,进行全局位姿优化,并针对AGV的运动模型和工作场景,提出一种基于全局平面约束的优化方法,降低SLAM系统的误差.实验通过KITTI离线数据集对比了该算法前端双目里程计与ORB-SLAM2及libviso2算法里程计的定位精度,并在工厂环境中对整个算法进行实地测试来判断其实际精度和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定位误差在10 cm以内,定位频率达20 Hz,能够满足工业现场要求.  相似文献   

6.
龚赵慧  张霄力  彭侠夫  李鑫 《机器人》2020,42(5):595-605
针对半直接单目视觉里程计缺乏尺度信息并且在快速运动中鲁棒性较差的缺点,设计了一种融合惯性测量信息的半直接单目视觉里程计,通过IMU(惯性测量单元)信息弥补视觉里程计的缺陷,有效提高跟踪精度与系统鲁棒性.本文联合惯性测量信息与视觉信息进行初始化,较准确地恢复了环境尺度信息.为提高运动跟踪的鲁棒性,提出一种IMU加权的运动先验模型.通过预积分获取IMU的状态估计,根据IMU先验误差调整权重系数,使用IMU先验信息的加权值为前端提供精确的初值.后端构建了紧耦合的图优化模型,融合惯性、视觉以及3维地图点信息进行联合优化,同时在滑动窗口中使用强共视关系作为约束,在消除局部累积误差的同时提高优化效率与优化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先验模型优于匀速运动模型与IMU先验模型,单帧先验误差小于1 cm.后端优化方法改进后,计算效率提高为原来的1.52倍,同时轨迹精度与优化稳定性也得到提高.在EuRoC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定位效果优于OKVIS算法,轨迹均方根误差减小为原视觉里程计的1/3.  相似文献   

7.
谷晓琳  杨敏  张燚  刘科 《机器人》2020,42(1):39-48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半直接视觉里程计的RGB-D 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创建)算法,同时利用直接法和传统特征点法的优势,结合鲁棒的后端优化和闭环检测,有效提高了算法在复杂环境中的定位和建图精度.在定位阶段,采用直接法估计相机的初始位姿,然后通过特征点匹配和最小化重投影误差进一步优化位姿,通过筛选地图点并优化位姿输出策略,使算法能够处理稀疏纹理、光照变化、移动物体等难题.算法具有全局重定位的能力.在后端优化阶段,提出了一种新的关键帧选取策略,同时保留直接法选取的局部关键帧和特征点法选取的全局关键帧,并行地维护2种关键帧,分别在滑动窗口和特征地图中对它们进行优化.算法通过对全局关键帧进行闭环检测和优化,提高SLAM的全局一致性.基于标准数据集和真实场景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性能在许多实际场景中优于主流的RGB-D SLAM算法,对纹理稀疏和有移动物体干扰的环境的鲁棒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针对室外大范围场景移动机器人建图中,激光雷达里程计位姿计算不准确导致SLAM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算法精度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信息融合的SLAM语义词袋优化算法MSW-SLAM(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 SLAM based on semantic word bags)。采用视觉惯性系统引入激光雷达原始观测数据,并通过滑动窗口实现了IMU (inertia measurement unit)量测、视觉特征和激光点云特征的多源数据联合非线性优化;最后算法利用视觉与激光雷达的语义词袋互补特性进行闭环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多传感器融合SLAM系统的全局定位和建图精度。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的紧耦合双目视觉惯性里程计和激光雷达里程计定位,MSW-SLAM算法能够有效探测轨迹中的闭环信息,并实现高精度的全局位姿图优化,闭环检测后的点云地图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全局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卫星信号受阻,无预设基础设施(定位基站、地标等)环境下多机器人间的相对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个超宽带(ultra-wideband, UWB)融合里程计的多机器人相对定位方法。该方法利用滑动窗口截取历史时刻的多组机器人间测距信息与里程计预测的机器人位姿,构建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实现机器人间的相对位姿估计;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估计里程计协方差,并将其以加权的方式运用于非线性优化,抑制滑动窗口内里程计累积误差对定位结果的影响;最后,利用图优化算法融合里程计与非线性优化获得的相对位姿作进一步优化,抑制UWB测量误差影响,以获得稳定的相对定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6 m×12 m的真实测试环境中,所提方法能够获得0.32 m的相对位置精度和4.16°的相对角度精度,相比于现有多机器人相对定位方案,该方法具有高精度、低成本、部署简单以及定位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室内空间由于低照明、缺少GPS定位辅助和场景特征较少等原因难以利用有限传感器进行高精度三维建图。针对此问题,对FAST-LIO算法进行改进,引入了Lider-IMU参数初始化系统和后端回环检测优化算法,以增加大场景下的建图鲁棒性。采用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和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轨迹误差精度均有提升。还设计了机器人在东南大学的建筑内部环境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够实现自主移动建图并安全返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