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宽带门户网站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湖南铁通宽带门户网站身份认证系统的功能需求,从统一认证、认证安全性和通用性等方面提出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方案利用集中用户管理实现统一认证;利用"一次一密",两次认证的方式实现良好的安全性;利用WEBSERVICES架构实现系统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远程教育系统所采用的静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的不足,通过研究基于口令的身份认证系统,设计了基于手机短信平台的一次一用动态口令系统方案。对登录用户进行多因素动态身份认证,以提高远程教育学习系统的安全性,进一步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网络安全与身份认证技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份认证就是证实用户真实身份与其所声称的身份是否相符,以防止非法用户通过身份欺诈访问系统资源的过程。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技术安全性高、使用方便、管理简单、成本便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次性口令就是在登录过程中加入不确定因素,使每次登录传送的认证信息都不相同,以提高登录过程安全性。本文设计了一个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系统,对网络结构工作流程密码算法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基于动态口令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的定义、产生和发展和针对传统的静态身份方式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种种弊端,详细地介绍了动态口令技术;包括动态口令技术的产生,以及动态口令技术的特点,并从基于挑战-应答方式和基于时间戳方式两个方面,结合图表详细地分析了动态口令技术的基本设计思想和认证过程,最后比较和总结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验证了动态口令技术,由于密码只使用一次,所以安全性比较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家庭银行的身份认证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加元  包勇  常本康 《计算机工程》2004,30(19):108-109,130
针对家庭银行系统的特点和安全性要求提出了一套安全解决方案。采用双因素动态口令技术实现对家庭银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符合当前农村信用社的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一次性口令认证增强信息系统安全性。用户利用一次性口令生成器,以当前时间和初始口令作为MD5算法输入计算出动态口令。每次登录输入不同的动态口令,可以克服传统静态口令认证的问题。一次性口令生成器和主机完全隔离,对MD5算法进行必要的优化以烧写到89C51单片机中运行。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Kerberos的认证方案及其局限性,针对Kerberos公钥改进协议在公钥体制下计算量大以及时间戳具有同步缺陷的问题,通过比较系统数据库中存储的票据信息来判断时间新鲜性的改进方法,使系统的安全性与效率达到一个折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二维码的移动终端动态口令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电子商务中的身份认证方案,以二维码为主要认证载体,结合随机数,实现了移动终端的动态认证.该方案安全性高,运算量小,方便快捷,且实现了移动终端和服务器端的相互认证.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类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安全的身份认证系统来实现单点登录(SSO)。通过对不同身份认证技术的分析,研究了集中式认证服务(CAS)机制,分析了CAS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性,并针对CAS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混合动态数据加密算法MDEA。该算法结合了多种数据加密算法,并引入了随机数和时间戳动态因子,增强了身份认证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有效的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方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几种常用的一次性口令认证方案,在质询响应方案基础上,基于单钥体制设计了一种实用有效的一次性口令身份认证方案。该方案克服了通常的质询响应认证方案的弱点,可以用在网络环境下,实现通信双方的相互认证,防止重放攻击和冒充攻击,实现简单,执行效率高。可与应用系统集成,用于应用系统本身的身份认证,以增强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微电扫描成像测井仪国内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CAN总线提高仪器测速的设计方法;该设计采用DSP芯片ADSP-21992作为主控制器,利用其内置的CAN通信模块,实现了CAN总线替代原有数据遥传总线;通过两次实地的测井试验,证明采用CAN总线的微电扫描成像测井仪在特殊环境和要求下实现了快速扫描测井模式,将原仪器的测量速度提高一倍,能够稳定地完成整个测井过程,数据经分析对比真实可信,这为傲电扫描成像测井仪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测井缆长的误差建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测井电缆缆长测量精度,给光纤陀螺连续测斜仪提供高精度缆长信息,对基于光电编码器的缆长测量方法进行了详细误差分析并建立了缆长拉伸误差数学模型。构建了基于FPGA@虚拟仪器的缆长测量系统并应用拉伸误差模型进行拉伸误差的软件补偿.实现了测井缆长的高精度测量。最后刺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经误差补偿后缆长测量相对误差低于0.3‰,满足测斜仪对缆长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HART协议的油田测井数据远程通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油田测井数据的采集以及远距离传输问题,系统采用了HART协议的软硬件原理,并基于HART协议没计实现了油田测井数据的远程通信系统,硬件电路的优化设计和远程通信功能都已实现,最后简单介绍了该系统的软件设计,该系统体积小,功能强,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交叉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仪在井下信号采集的同时,采用无损压缩提升单位时间内上传数据量,是目前主流的仪器上传带宽增加方式。针对传统压缩方法压缩率较低,导致仪器在单位深度地层工作时长过长的问题,从信号稀疏表示的角度出发,对采集的多路声波波列采用预先构建的稀疏变换矩阵进行稀疏变换,将求解的稀疏表示系数和其重构信号与原始信号的误差进行压缩编码上传;地面系统通过相同的稀疏变换矩阵进行信号重构,实现解码;其中,稀疏变换矩阵采用K-SVD算法进行预训练,提升稀疏变换系数的稀疏度与重构信号精度,进一步降低上传的压缩编码长度。在HB油田3口井实际测井资料的实验中,本方法与目前主流的测井数据压缩方法相比,压缩率平均提升约17.3%;在4口井的阵列声波实际测井作业的应用测试中,作业效率平均提升约20.2%。结果表明,数据压缩传输算法极大地提升了阵列声波测井时效,在保证数据采集质量的同时,实现了阵列声波仪器的高速测量。  相似文献   

15.
详细分析了Windows NT操作系统使用的NTFS文件系统的基本结构,深入剖析了其主控文件表MFT、MFT记录、文件结构和目录结构等基本数据的结构。针对NTFS的卷结构,目录与文件结构、日志文件系统、故障时数据恢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NTFS使用日志文件系统实现系统的数据故障恢复功能,对数据恢复过程及过程中日志文件系统的使用给出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分布式并行测井曲线仿真系统的开发过程,详细描述了它的分析与设计,论述了数据并行化、人机交互等技术在分布式并行系统中的实现,最后给出了相应的实例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即时通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即时通讯系统是通过网络实现在线交流的工具软件。系统基于Client/Server架构,用Java语言和SQL 2000作为开发工具,采用Socket编程和多线程技术设计并实现。系统能够完成用户注册、用户登录、消息通信、好友管理、在线聊天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深部矿产资源有效探测和精准评价、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勘查效率、克服随钻测井时高温环境带来的影响、实现国产造岩元素中子伽马测井仪实用化,设计了脉冲中子伽马测井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探测器、光电倍增管、前置放大电路、模拟转换器(AD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通信电路组成。考虑到高温运行环境,能谱采集电路采用的芯片为低功耗、耐高温类型,以确保电路在高温状态下正常运行。软件算法采用尖顶成形算法,从而提高采集电路的能谱计数率。经过多次高温试验并更改电路设计,系统在155℃的环境温度下能够正常工作,数据采集速度达到100 MS/s,实现了预期目标。该研究对国内随钻中子伽马测井仪器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USB通信具有更方便、灵活、高效等特点,逐渐代替传统的RS-232、RS-485等通信方式,可用来解决测井过程数据传输量大的难题;主控芯片为LPC214x处理器的地面面板系统可与电脑以USB通信方式通信,在上位机中用C#、C++等语言进行编程,分别调用动态库EasyUSB214x,实现了计算机与LPC214x处理器USB方式通信,并阐述了编程过程的实现方法及其关键技术;通过测试后发现,利用C++调用动态库进行USB通信的程序运行时较为稳定;测井软件主体功能程序利用C#开发,C++开发USB通信程序,C#与C++组合开发的编程方法解决了测井数据高速传输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AOP和Web服务的多层分布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把面向方面编程的思想引入到Web服务中,将其横切关注点(日志、事务、权限认证等)实现为方面服务,在系统执行时用编织器在SOAP消息层编织Web服务和方面服务来构建最终系统,并结合面向服务软件体系结构和J2EE的多层架构提出一个基于方面服务和Web服务的软件架构。给出一个应用该软件架构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