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进行精确的软件性能分析,需要在代码中插入测量和控制代码,并根据具体运行状态动态的检查多个不同的参数。但是,用静态类型的程序语言,如C语言等书写的代码,一经编译和链接,其处理逻辑即不可更改。因此,在无法获取源代码或者重新编译和重新启动代价较高的应用中,对软件进行动态性能分析非常困难。本文将介绍一种在软件运行时刻动态插入监控点的动态指令编译技术对软件进行监控,从而在上述情况下达到对软件的监控目的。这种方法是基于Dynlnst API和PAPI技术的。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在去掉了对源代码的依赖的情况下,仍然与在源代码级插入监控点的方法具有同等的采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基于硬件性能计数器方法的软件监控技术的应用范围,达到了较好的性能分析效果。  相似文献   

2.
有效地分析软件应用系统的执行性能对于系统的运行稳定和性能改善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一些高性能计算,如大气预测、天体运动、海量数据处理、科学数值计算等。这些应用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并发线程,在并发处理过程中,两个并发的线程(线程)之间的同步在常规的性能分析中常常被忽略,从而造成最终结果的很大偏差,同时无法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特性。本文引入一种并发线程的动态性能分析方法PERC—PAPI,以此来采集和分析具有同步并发线程特征系统的性能数据,从而获得更为精确的动态性能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重现系统运行时各个进程/线程的运行状态、相互间的交互状况以及对CPU和磁盘的资源占用情况,首先以事件跟踪的方式采集正在运行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内核数据并加以解析,再输入到可视化工具输出图形界面。通过可视化工具来定位影响程序性能的瓶颈,分析引起性能问题的原因,确定优化的方向,以实现软件开发预期的性能指标。最后展示了一个软件性能优化的实例。  相似文献   

4.
动态网页的实现机制中,对用户的响应需要内部多个服务器的协作,延长了响应时间.通过对动态网页实现中某些步骤顺序的调整,可以在用户请求之前得到响应数据,当有用户请求的时候,服务器只需把已经生成的静态页面返回给用户即可,响应速度可得到较大的提高.根据软件性能工程理论,对此方法作了性能评价,然后对使用此方法的系统做了对比性的性能测试,根据对测试所得数据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此方法在实际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冰箱换热器性能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构成和软件功能的实现。基于LabVIEW平台编写的软件完成了对数据采集系统的控制,数据的存储、分析计算和显示。同时,程序接收用户的指令,将指令传送至PLC对系统运行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控制和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用户界面友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LTT(Linux Trace Toolkit)是Linux内核性能分析工具,由探测内核、数据收集模块、数据提交守护进程、数据表示和分析软件4部分组成,它主要对内核事件进行跟踪,提供精确详细的跟踪信息重构特定时间段内系统行为,使得用户正确了解系统动态,并为后期数据处理提供特色图形化显示和分析工具。经过测试,运行LTT开销低廉,能够有效帮助用户识别性能瓶颈。  相似文献   

7.
为了全面分析Linux系统性能,预测系统潜在的瓶颈问题,首先使用Linux内核动态探测工具SystemTap来采集系统运行时的内核数据,将数据解析后借助Windows平台的可视化工具将解析结果以图形界面的方式输出。通过分析输出结果,可以定位引起系统性能问题的位置和原因,以此对系统做进一步的优化,以达到用户可接受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当前系统域网络规模日益庞大,如何监控系统域网络复杂的流量行为、发现性能瓶颈以及可能的网络故障点,为系统域网络性能优化提供有效支持的需求已经日益迫切。首先提出了一种系统域网络的性能管理体系结构SNPMA,SNPMA采用了松耦合的分层结构,通过各层之间的协同实现性能管理的自动化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网络性能评估模型NPEM,解决大规模网络中对现有网络设备性能状况无法正确评估、对网络运行状态无法进行有效预测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自适应并发策略性能监控方法STM,能动态调整采集数据的策略,较好地提高了采集数据的效率。在"天河二号"真实的网络环境下,对网络设备的性能进行分级评估和分析,验证了网络性能评估和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9.
状态反馈预测控制的结构性能及应用实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状态反馈预测控制系统的结构与控制性能,基于状态空间模型,使用实 测状态变量反馈,状态反馈预测控制系统是状态变量动态反馈结构.对比动态矩阵控制(DM C)、广义预测控制(GPC)和内模控制(IMC)算法,由于使用可测状态变量动态反馈结构 ,提高了控制系统抑制不可测干扰能力,改善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预测模型可适用于较大 的操作范围.预测控制系统稳定时,对阶跃型给定值及干扰静态无偏差.给出了催化裂化装 置稳定吸收系统,稳定汽油饱和蒸汽压先进控制的应用实例,先进控制系统的设计功能全部 在DCS层实现,现场运行实测数据对比表明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通信网性能测量技术能够通过采集有限的网络性能数据反映网络运行状态的主要特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周期抽样的通信网性能测量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网络运行状态的变化特征自适应地调整抽样周期,并根据抽样结果重建网络运行状态。经实验验证,采用该方法的测量结果可以描述网络运行状态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文章的目的是实现对长时间高可靠性运行软件进行自动运行监控,并及时地识别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未知异常。基于内置于CPU中的硬件性能计数器(CPUHardwarePerformanceCounter,CHPC)所采集的性能数据,应用朴素贝叶斯模型(NaiveBayesian),提出了一个用于识别软件运行过程中未知异常的应用模型和参数学习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软件异常识别系统“SoftDiagnose”。数值实验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基于CHPC的朴素贝叶斯方法能够利用很少的数据识别不明原因的资源抢占、函数暂停、病毒感染等软件异常,在实验环境下识别率高达99%。  相似文献   

12.
由于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参数等方面的原因,数据库的性能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都会下降。对数据库系统性能进行优化,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文章从SQL语句、CPU调整、磁盘I/O、内存分配和系统网络几个方面出发,对Oracle数据库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性能优化策略,从而为保障Oracle数据库系统高效地运行,提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云数据中心虚拟机的动态整合需要跟踪服务器的运行状态,而服务器的运行状态会受到数据中心负载变化的影响,现有的CPU使用率预测方法大都只关注当前服务器的CPU利用率变化。提出了一个基于Kalman滤波的CPU使用率预测模型,建立了基于所有服务器CPU使用率变化系数的数据中心负载变化模型,详细描述了基于Kalman滤波的CPU使用率预测方法,讨论了云数据中心的能耗和性能评价指标。最后,为了验证基于Kalman滤波的CPU使用率预测算法的有效性,在CloudSim仿真系统和PlanetLab的五个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Kalman滤波能够较好地反映服务器CPU使用率的变化趋势,有效地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并保持较好的计算性能。  相似文献   

14.
性能验证及评估是通用处理器设计实现过程中最重要且必须实施的关键步骤之一.高效的通用处理器原型系统性能评估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处理器设计人员在处理器设计阶段尽早地定位性能设计缺陷,而且还可以在设计流片前验证处理器能否达到性能设计预期.然而,对处理器原型系统进行完整的性能测试需要运行较长的时间,这样巨大的时间开销导致设计人员无法及时进行性能设计分析,进而导致处理器原型系统的性能评估成为整个项目的瓶颈.提出了一种快速精确的通用处理器原型系统性能评估方法Proto-Perf.Proto-Perf性能评估方法使用动态程序分析方法和基本块聚合技术抽取测试程序的特征程序片段进行测试,显著地缩短了性能测试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完整运行SPEC CPU2006 REF数据规模测试程序获得的性能数据,使用Proto-Perf测试得到的性能数据的绝对误差平均达到1.53%,其中最高达到7.86%.并且,对于实验中的每个程序,使用Proto-Perf方法进行测试的时间都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15.
Several data replication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provide high data availability for database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trade-offs among the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various workloads and different operating modes have not been studied before.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three high availability data replication strategies, chained declustering, mirrored disks, and interleaved declustering, in a shared nothing database machine environment. In particular, we have examined (1) the relative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strategies when no failures have occurred, (2) the effect of load imbalance caused by a disk or processor failure on system throughput and response time, and (3) the tradeoff between the benefit of intra query parallelism and the overhead of activating and scheduling extra operator process.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rom a simulation study indicate that, in the normal mode of operation, chained declustering and interleaved declustering perform comparably. Both perform better than mirrored disks if an application is I/O bound, but slightly worse than mirrored disks if the application is CPU bound. In the event of a disk failure, because chained declustering is able to balance the workload among all remaining operational disks while the other two cannot, it provides noticeably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interleaved declustering and much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mirrored disks.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Linux内核协议栈已不能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系统对网络传输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现有很多研究是将原来在内核态实现的协议和接口移到用户态去实现,但针对内核态优化的研究比较少。在研究分析Linux内核态文件发送接口sendfile( )处理流程和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内核态文件发送优化方法,采用自动负载均衡的定长内存池管理、CPU亲和性等技术,对内核态文件发送接口进行优化改造。解决了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内存碎片、内存耗尽及CPU抖动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数据传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并发、高吞吐场景下,采用本文优化方法后,系统运行更稳定,内核态CPU占有率下降50%。  相似文献   

17.
对ARM平台电机矢量控制模型进行了分析及性能评估,弥补了当前伺服控制系统中该评估工作的空白.分析了电机矢量控制模型和能实现该模型ARM平台的软硬件环境,给ARM平台电机矢量控制分析及性能评估奠定了基础.使用了一种利用建立空闲任务计算CPU负载率的方法,并用此方法进行了以CPU负载率为性能指标的评估实验,对不同条件下矢量控制策略的适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对ARM平台下矢量控制策略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阐述实际电力自动化装置开发过程中如何提升嵌入式系统CPU运行效率,进行软件效率优化。虽然现代超标量体系结构的CPU标称性能很强大,但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才能发挥其真正性能。在实践中,根据超标量体系结构CPU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软件优化和代码重构,优化前后性能有大幅度的提升。这说明CPU体系结构特定的软件优化对发挥系统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嵌入式处理器越来越多地采用SIMD并行架构来提升其媒体处理能力,该文提出基于该架构的优化流程,采用算法和处理器架构紧密结合的优化原则,利用现有编译器来降低汇编编程工作量,对算法关键部分采用手工编程来确保优化效率。该流程被应用在基于XScale平台的MP3解码优化中,短时间内将解码效率提高60%,接近IPP库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human performance factors in air traffic control (ATC) affect each other through their mutual interactions. The paper extends the conceptual SHEL model of ergonomics to describe the ATC system as human performance interfaces in which the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interact with other human performance factors including other controllers, software, hardware, environment, and organisation. New research hypothes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performance interfaces of the system are developed and test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air traffic controller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The research result suggests that organisation influences play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than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r peer influences on how the controllers interact with the software, hardware, and environment of the ATC system. There are mutual influences between the controller-software, controller-hardware, controller-environment, and controller-organisation interfaces of the ATC system,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ontroller-controller interfac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practical insights in managing human performance interfaces of the ATC system in the face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change, particularly in understanding its possible consequences in relation to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 performance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