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对目前电力系统网络设备与主机系统在身份认证过程中采用静态口令存在安全风险因素,介绍了RSA双因素身份认证体系,网络与信息管理员根据管理规范向用户发放单独的认证设备,初次使用设备时设定个人码(PIN码),使用时将用户的个人码与令牌码组合,形成双因素认证,通过统一时间同步服务器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令牌和认证服务器产生具有相同的令牌码,确保合法用户访问网络设备与主机资源。  相似文献   

2.
《信息与电脑》2019,(24):211-212
针对静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的安全缺陷,在动态令牌产生机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双向认证技术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的动态令牌双向认证方案。与传统的双向认证方案相比,该方案实现简单、执行效率高,能够实现网络环境下用户和服务器的双向认证,减少了服务器的开销,能够避免各种攻击,大大提高了用户访问的安全性,能够有效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3.
基于SIM卡的双因素认证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通过对GSM系统安全性的分析,结合双因素认证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GSM手机SIM卡的双因素认证协议,该认证协议使用给SIM卡内植入的种子数与GSM系统时间值进行密码运算,获得消息认证码,使认证服务器可以根据此认证码对用户进行基于SIM卡和种子数的双因素身份认证。该协议的特点在于利用SIM卡和GSM系统的已有资源,通过给SIM植入种子数,使手机实现了双因素认证机制中的时间令牌的功能。最后,对该认证协议的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利用Restful Web服务技术,设计一种身份认证服务。该服务将身份认证发布为Rest服务,供本地用户和远程用户调用,同时采用加密令牌方式将用户认证信息保存客户端的令牌中,应用服务不再使用Session保存认证用户信息,而是通过解密令牌密文获取认证用户信息,既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又使得应用服务器具有良好的动态伸缩性。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一种基于IEEE 802.1X协议和Diameter协议的校园网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通过对EAP-PEAP协议进行扩展,并且采用Diameter的消息路由机制,该系统能够支持域间身份认证和统一认证令牌的发放,从而解决了校园网身份认证中用户漫游和单点登录的问题。对于此身份认证系统易遭受的攻击类型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传统的静态密码方案已不能满足电子商务中的身份认证的要求。描述了动态口令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其软件和硬件实现的利弊,设计了一种基于挑战/应答模式的动态口令认证协议,并在此协议基础上设计实现了基于手机令牌的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系统,论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认证过程、安全性措施和具体的实施步骤,最后进行了系统的安全性分析。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安全性高、适用面广,使用方便,系统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依据HTOP认证架构,结合密钥生成算法、EHMAC算法和动态截短函数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动态口令生成算法EOTP,并利用该算法设计了能够满足身份认证系统基本要求的认证协议.此外,为了解决失步问题,提出基于窗口机制的重同步方案,将其分为窗口内和窗口外两种同步方式.最后,对所提算法和协议的性能及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该算法和协议执行速度快,易于通过令牌或智能卡硬件实现,能够有效抵抗蛮力攻击、口令窃取和截获/重放消息等攻击方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I-office系统是一个基于Internet的协同办公系统。邮件服务是I-office中的一个基础服务,它为用户和I-office中其它子系统提供邮件服务,包括收发邮件、通讯录维护等。通过独立的组织结构子系统实现联系人组的维护,通过I-office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身份认证和身份漫游I。-office邮件服务支持任何遵循IMAP和SMTP协议的邮件服务器,并可以同用户个人办公系统中的邮件系统进行数据同步,协同工作。  相似文献   

9.
张晓敏 《计算机安全》2012,(8):16-18,29
多服务器环境下的身份认证协议实现了用户只需要一次注册即可跟多个服务器实现交互认证,基于二次剩余构造了一个注册中心在线的多服务器环境下身份认证协议。该协议中,注册中心参与实现对用户的认证并协助用户和服务器建立后继通信的会话密钥,并且服务器之间是可以相互区分的。协议能够抵抗字典攻击、口令泄露模仿攻击常见攻击,同时能够实现相互认证,以及前向安全、已知会话密钥安全和无密钥控制等会话密钥的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10.
近日,飞天诚信最新发布动态令牌、USB Key二合一身份认证产品——OTP c400动态令牌,这是一款以智能卡芯片为核心,结合USB Key和动态口令技术的复合身份认证产品,能够同时实现USB Key和动态令牌功能,联机时可使用PKI签名加解密、脱机时可使用动态口令进行身份认证,有效防止身份盗用、冒用以及身份欺诈,为客户提供功能齐全、安全性高的身份认证解决方案。OTPc 400采用无驱型USB接口的智能卡芯片,集成多种强身份验证方法,结合全球卓越的USB与动态口令解决方案,遵循公认的OATH标准算法并提供高度安全的RSA1024位密钥的内置支持,有效降低用户潜在损失风险。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动态身份认证的概念,并在基于手机为载体的系统上用J2ME及ASP.NET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计数器同步的动态身份认证系统。与现有的各种身份认证机制相比,该认证模式可以解决静态身份认证的不足,使侦听与监视难以得手,适用于对身份认证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The passwords for unlocking the mobile devices are relatively simple, easier to be stolen, which causes serious potential security problems.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of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is to establish user behavior models to authenticate users. In this paper, a mobile terminal APP browsing behavioral authentica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which synthesizes multiple factors is designed. This architecture is suitable for users using the mobile terminal APP in the daily life. The architecture includes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ocessing, feature extraction, and sub model training. We can use this architecture for continuous authentication when the user uses APP at the mobile terminal.   相似文献   

13.
陈楠  俞定国  谭成翔 《计算机科学》2011,38(7):93-95,99
对传统IKE协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协议在不降低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了移动用户远程安全接入,以便其获得内网信息;扩展了IKE的认证方式,使其具有更高的协商效率和更强的可控性;实现了相应的移动VPN接入系统,该系统既支持动态内网IP分配,又支持扩展用户身份认证,从而在接入服务器端可以方便地进行基于内网IP的访问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4.
在现有移动通信终端和服务器安全认证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椭圆曲线密码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端到端认证协议。该协议既提供了安全双向认证和密钥协商功能,又极大地适应了移动终端的计算能力,降低了安全系统的复杂性,为端到端加密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动态口令技术是通过计算器得到随时变化的、不可预知的、一次性有效口令的技术。基于移动Java的动态身份认证系统,采用手机作为动态口令计算器,通过改进的动态口令认证协议,提供了高效、安全、方便的身份认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移动互联网络安全性的匿名需求,论文在基于身份的公钥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双向匿名认证协议,该协议提出移动互联网络通信中的匿名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方案,实现了通信双方的相互认证,并使移动网络向移动用户提供匿名服务,保护用户身份信息,分析表明协议具有很强的匿名性,而且高效可行,满足移动互联网络匿名性的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7.
无线网络下可信移动节点接入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娜  常桂然  王兴伟 《计算机应用》2011,31(11):2950-2953
将基于属性且无可信第三方的平台验证协议以及基于身份的加密协议应用到无线网络环境下节点接入认证模型中,提出一个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可信移动节点接入认证方案。与现有的认证方案相比,基于可信平台的移动节点接入认证方案主要有以下特点:1)在验证移动节点用户身份的同时也验证了移动节点的平台身份;2)不仅提供了移动节点和网络代理间的双向认证,还提供了移动节点间的双向认证。分析表明,改进后的方案满足接入节点身份的匿名性。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 our daily lives, securing the sensitive data stored upon them makes authentication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Current authentication approaches do not re-authenticate in order to re-validate the user’s identity after accessing a mobile phone. Accordingly, there is a security benefit if authentication can be applied continually and transparently (i.e., without obstructing the user’s activities) to authenticate legitimate users, which is maintained beyond the point of entry. To this end, this paper suggests a novel transparent us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by applying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on each service within a single application in a secure and usable manner based on the risk level. A study involving data collected from 76 users over a one-month period using 12 mobile applications was undertaken to examine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pproach achieved desirable outcomes for applying a transparent authentication system at an intra-process level, with an average of 6% intrusive authentication requests. Interestingly, when the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levels of usage (high, medium and low), the average intrusive authentication request was 3% which indicates a clear enhancement and suggests that the system would add a further level of security without imposing significant inconvenience upon the user.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escribes a context-based dynamic messaging system. It uses schedule information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message addressee. According to the addressee's communication context (schedule, location, and available media), the system selects the most suitable telephone number or e-mail address, and redirects each incoming message dynamically. It also writes the schedule and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users into an HTML file which users can share on the WWW. It will work as mobile groupware for mobile workers. Evaluating the system during a two-month experiment in Tokyo, we found that our system produced smooth communication and a greater feeling of teamwork.  相似文献   

20.
动态口令系统Radius接口的简单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亮  戴英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41(32):142-144,202
在网络安全领域,认证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如今,动态口令认证已逐渐成为主流的认证趋势,然而各动态口令厂商都有自己的认证接口,这就加大了动态口令与原有系统的集成难度。该文介绍了国际通用的RADIUS认证协议,并针对动态口令系统的特点,实现了该协议的简单化版Radius服务器,成功地解决了动态口令与原有系统的结合问题。简化的Radius服务器克服了一般Radius服务器对动态口令系统针对性不强的缺点,运行起来更加稳定和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