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无线Mesh网络的结构特点,以及入侵检测系统在解决其安全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网络中的监测节点对入侵检测系统检测的准确性、实时性、开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社会网络思想的入侵检测系统监测节点选择方法,并构建出一种分布式协作的入侵检测检测系统。本文提出的监测节点选择方法综合考虑了节点全局中心性和节点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提出的分布式协作结构能有效降低冗余的检测开销,同时保证检测的实时性和监测信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玄加林  才书训 《微机发展》2006,16(1):213-216
网络数据传输的随机性导致传统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各监测点数据处理的不平衡,进而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甚至产生检测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对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问题的分析,将负载平衡的思想引入其中并与分布式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提高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并根据该设计思想实现了一个系统原型。仿真测试表明改进后的设计在丢包率和系统整体性能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网络数据传输的随机性导致传统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各监测点数据处理的不平衡,进而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甚至产生检测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对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问题的分析,将负载平衡的思想引入其中并与分布式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提高入侵检测系统性能的系统结构设计方案。并根据该设计思想实现了一个系统原型。仿真测试表明改进后的设计在丢包率和系统整体性能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先讨论了入侵和入侵检测,分析了传统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阐述了移动Agent技术。然后根据传统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它通过将多个监控节点组织成层次结构来协同实现分布式入侵检测,解决了当前入侵检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单点失效和处理能力瓶颈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智能主体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基于多种智能主体的分布式结构,在进行入侵检测时,采用按需装配的方式,通过对入侵攻击特征信息中的关联信息进行处理,降低了入侵检测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系统的入侵检测能力。通过对该系统的仿真,入侵攻击检测准确率达到96%,结果表明其性能要好于其他的入侵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6.
面向入侵容忍的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最前沿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是确保系统在威胁性的环境下提供预定服务的重要技术.容侵系统服务于复杂网络环境中,入侵往往在多个终端并发发生,传统入侵检测算法无法有效分析分布式入侵特征并且未对入侵后的系统恢复提供线索,不再适用.该文在研究分布式入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机器学习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分布式贝叶斯结构学习的入侵检测方法—DBSL方法.该方法特别适合于检测分布式入侵.文中对DBSL方法实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传统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的局限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的DIDS模型,给出了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和检测原理。该模型可有效的提高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安全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在网络上存在自适应差、缺乏扩展性、数据过载等问题,而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技术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自动地从训练数据中提取出入侵检测的知识和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入侵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分析了几种入侵检测技术的数据挖掘方法.  相似文献   

9.
面向入侵容忍的入侵检测是网络安全最前沿的研究热点之一,它是确保系统在威胁性的环境下提供预定服务的重要技术.容侵系统服务于复杂网络环境中,入侵往往在多个终端并发发生,传统入侵检测算法无法有效分析分布式入侵特征并且未对入侵后的系统恢复提供线索,不再适用.该文在研究分布式入侵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机器学习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分布式贝叶斯结构学习的入侵检测方法—DBSL方法.该方法特别适合于检测分布式入侵.文中对DBSL方法实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是目前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分析了现有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基于CSCW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采用CSCW概念重新构造系统的检测组件,通过协同机制和安全通信,实现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各个检测组件之间的数据共享、知识共享和负载均衡,解决了分布式系统检测组件之间缺乏有效协作和信息共享的问题,避免了关键节点的处理瓶颈,提高了系统的协同检测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入侵防御技术成为互联网安全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针对现有电子对抗系统存在的网络后台安全逻辑欠缺,导致系统安全度降低、外端数据监测机制断裂的问题,提出电子对抗系统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优化研究方法。采用网络电子数据动态交互流特征定向技术、数据溢出监测算法与数据完整度监测机制三大模组对现有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从问题产生根源对电子对抗系统网络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实验测试表明,提出电子对抗系统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优化研究方法具有入侵源监测响应速度快、准确度高、扩展性强、应用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入侵检测系统误报率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概率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入侵检测系统误报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证基于危险理论的入侵检测系统在保证检测率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入侵检测系统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技术的各自优势,认为实现防火墙的数据过滤与入侵检测的实时监控间的有效互补是非常重要的。提出了网络安全事件的基本分类方法,定义出入侵检测系统提供给防火墙的信息格式,采用向入侵检测系统和防火墙中嵌入相关模块的方法,实现了入侵检测系统对攻击行为的自动响应,从而实现了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间的协同工作。这样无论是来自内网还是外网的攻击,都可以被联动平台识别并自动响应。  相似文献   

14.
杨静  郭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40(12):164-165,173
该文论述了实时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现有的缺陷,并通过对系统审计数据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时序分析的入侵检测方法。将该算法运用于入侵检测的时序分析中,可以较好地解决高速宽带下网络实时扫描检测的瓶颈问题,提高了实时网络入侵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李兵 《微机发展》2008,18(3):173-176
基于对等模型(Peer-to-Peer)的应用,提出一种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PeerIDS。该系统在设计上注重可靠性,且没有诸如单点失效一类的问题。入侵检测工作在由多台运行PeerIDS系统的连网计算机构成的对等网中随具体环境而自动进行迁移,以实现公平高效的分布式处理。同时,应用对等模型带来的可扩展性,使得该系统的性能可以通过简单地在网络中增加运行PeerIDS的计算机数目来不断提高,很好地适应了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状况。在完成初始设置后,PeerIDS系统的运行几乎不需要任何使用者的干预,体现了很好的自治性。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入侵检测系统与防火墙技术的各自优势,认为实现防火墙的数据过滤与入侵检测的实时监控间的有效互补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分析联动系统的理论知识,提出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间的安全联动模型,实现两者之间的协同工作。这样无论是来自内网还是外网的攻击,都可以识别并自动响应。  相似文献   

17.
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改进的FP-Gmwth的关联分析算法和基于分箱统计的FCM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所开发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可以稳定地工作在以太网络环境下,能够及时发现入侵行为,有效地解决了数据挖掘速度问题,增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能力,具备了良好的网络入侵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8.
工业控制系统与物理环境联系紧密,受到攻击会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后果,工业控制系统入侵检测可以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工业控制系统中将入侵检测作为一个异常检测问题,本文围绕PU learning (Positive-unlabeled learning,PU学习)进行工业控制系统入侵检测进行研究。首先针对工业控制系统中数据维度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特征重要度计算方法,通过正例数据集和无标签数据集的分布差异度量特征重要度,用于PU学习的特征选择;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OCSVM (One-Class SVM)的类先验估计算法,该算法可以稳定且准确的估计出类先验概率,为PU学习提供必要的先验知识;最后采用了三个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在仅有一类标签数据的条件下,通过PU学习发现待检测数据中的异常样本,并与一些现有的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PU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据挖掘算法的入侵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小辉 《计算机工程》2010,36(17):72-73,76
K-Means 和 DBSCAN算法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对数据挖掘结果的影响较大。针对上述问题,利用信息熵改进初始聚类中心选择方法,提高数据挖掘效率。将改进的K-Means算法与DBSCAN算法结合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对一个通用检测记录集进行异常检测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