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陈军  刘安丰 《计算机工程》2006,32(24):90-92
在以服务为中心的下一代互联网络中,Web服务常常会由于节点的动态产生和消失而导致服务的可用性受到影响,如何有效地组织广域网的Web服务从而形成可用的候选服务集合,并在服务可用度不高时有效地进行服务的复制与备份以提高服务的可用性是面向服务网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可扩展、动态自适应的高可用性服务模型——HighServer,该模型按Web服务间的关系聚集成多个服务集合,每个服务集合采用生成树的方式组织,根据服务的可用性需求为每个服务集合确定备份服务的数量,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并给出了该算法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2.
把Web服务与工作流相结合,将Web服务作为工作流中的各项任务,通过Web服务的动态组合技术,建立面向动态工作流的服务组合模型。对Web服务描述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个基于层次结构的服务发现模型,支持Web服务开发与部署的分离,并通过Web服务的动态查找,对符合要求的可用服务器,引入服务评价函数,根据服务器服务份额、价格策略以及信任度等因素对服务器进行综合评定,实现复合服务在运行时的动态部署与绑定。并通过工作流引擎对各项子任务的交互与完成进行相应控制,最终实现Web服务的动态绑定模型的执行框架。  相似文献   

3.
面向动态工作流的Web服务组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Web服务与工作流相结合,将Web服务作为工作流中的各项任务,通过Web服务的动态组合技术,建立面向动态工作流的服务组合模型.对Web服务描述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个基于层次结构的服务发现模型,支持Web服务开发与部署的分离,并通过Web服务的动态查找,对符合要求的可用服务器,引入服务评价函数,根据服务器服务份额、价格策略以及信任度等因素对服务器进行综合评定,实现复合服务在运行时的动态部署与绑定.并通过工作流引擎对各项子任务的交互与完成进行相应控制,最终实现Web服务的动态绑定模型的执行框架.  相似文献   

4.
结合Web服务的特点,将Web服务组合视为Web服务的工作流,根据BPEL过程模型将OWL-S/UDDI协调器应用到Web服务的工作流的构造当中.基于本体论提出了一种OWL-S的动态工作流模型,该模型有机地将Web服务和动态工作流结合在一起,不仅增强了模型的灵活性、适应性,同时也使其具有较强的扩展性.在此基础上以一个申请银行贷款为例表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面向服务的计算环境及服务组合的新特征和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面向业务用户的角度对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进行了探讨,提出一种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具有三层结构的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系统,按照该架构并基于J2EE平台实现了系统.对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应用提供了系统支撑与验证环境。  相似文献   

6.
针对UDDI提供的Web服务资源可用性差的问题,分析了不同SOA角色对Web服务可用性需求,构建了一种可保证服务可用性的服务发现模型。该模型利用轮询算法定期轮流对Web服务进行可用性度量,以判断UDDI的可用率,当可用率降低到预警值时能够立即更改轮询周期,提高对服务可用性的监控。通过对UDDI服务可用性的评估不仅保证了UDDI的可用性,同时也保障了用户发现服务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Web服务通常运行于一个动态和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其底层平台与面向的用户千差万别,这使得Web服务的可用性经常不能得以保证。如何对Web服务可用性进行合理评估并提高服务质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从服务请求者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种基于可用度的Web服务可用性测试模型,通过采集原始指标数据对服务质量进行可用度量化评估,为服务请求者选择更佳的Web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语义描述的Web服务工作流动态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凤  吴乃鑫 《计算机应用》2007,27(11):2725-2727
传统静态工作流很难适应动态的、灵活的现代业务流程。近年来Web服务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工作流中的活动以Web服务形式的实现,而且工作流本身也可以以Web服务的形式被调用,特别是语义Web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实现自动Web服务工作流提供了可能。本文基于本体论提出了一个半结构化工作流本体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Agent技术的Web服务工作流系统。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面向服务的计算环境及服务组合的新特征和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面向业务用户的角度对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进行了探讨,提出一种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设计了具有三层结构的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系统,按照该架构并基于J2EE平台实现了系统,对基于Web服务的动态工作流应用提供了系统支撑与验证环境。  相似文献   

10.
面向Web服务工作流系统的访问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春雷  崔学荣 《微型电脑应用》2012,28(1):43-45,48,68,69
提出了一种面向Web服务工作流系统的访问控制模型(WSWF-RBAC)。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基础上引入系统资源的概念,把Web服务对象、属性和其它功能模块当做资源统一管理。引XT资源访问模式的概念,在约束条件下通过与资源的运算生成系统权限,从而实现了对权限的精细管理和动态调整能力。通过扩展web服务访问的角色集和用户集,并引入角色扮演对象,实现了工作流系统中Web服务与其它模块访问控制的一致性。将该模型应用于库房供应链系统中,运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增强Web服务工作流系统授权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Internet/Intranet应用的普及和Web技术的发展,为Web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而基于Web的工作流管理服务为异地办公及跨企业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采用Web技术已成为新一代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主要特征。本文研究开发的工作流管理系统原型将Web技术与XML相结合,给出了基于XML的过程定义语言与工作流执行机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层chord的web服务工作流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集中式的服务发布、服务发现存在的问题以及服务工作流只能在流程定义阶段静态绑定服务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基于服务分类的三层chord来组织web服务的方法和逻辑工作流与资源层交互的模型。首先介绍了web服务分类模型,然后对结构化p2p资源层进行建模,并提出了逻辑工作流的定义方谣,最后设计了流程匹配、服务发现、服务选择和服务绑定四个功能模块来实现逻辑工作流到可执行工作流的映射。  相似文献   

13.
Web服务工作流中基于信任关系的QoS调度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不确定或恶意欺骗的服务节点对服务工作流调度的影响常常是致命的,因此仪从性能QoS角度研究工作流调度存在片面性.针对当前工作流调度中存在信任机制与调度机制分离的缺陷,提出了基于信任关系的工作流QoS调度方法,通过建立信任调度模型,利用D-S理论进行信任度计算,同时阐述了工作流路径级信任关系的慨念及其传递、合并的计算方法,并将信任关系作为Qos调度的重要指标来综合考虑.该方法在保证工作流性能QoS要求的同时兼顾信任Qos的要求,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传统的基于性能QOS的调度而言,不仅具有更优的Qos性能,而且显著提高了调度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动态工作流互操作是工作流互操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工作流互操作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以Web服务为服务接口、以语义网技术为服务发现机制的可以跨越Internet的动态工作流互操作模型。  相似文献   

15.
随着Web服务技术的发展,Web服务已经成为集成电信网、移动网、互联网上分布和异构应用的通用技术。基于流程的Web服务组合语言未考虑业务规则的分离,不支持流程中不确定的动态部分的抽象和封装,因此该文提出了将规则系统应用到工作流中的业务开发系统模型,从而为服务提供商进行电信新业务开发和生成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Web Service的工作流技术的实现以及在手机售后服务中的应用。基于Web Service的工作流技术可以增强手机售后服务业 务各环节的协作能力,使业务运作更加顺畅,高效率的业务处理有助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竞争能力。基于Web Service的工作流技术可 以作为企业应用集成(EAI)的手段,快速解决信息孤岛、IT应用系统相对独立的问题。迅速填补信息鸿沟,实现手机售后服务数据的快速 流转。  相似文献   

17.
单个Web服务无法满足企业的应用需求,对多个Web服务进行组合的研究尤为必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工作流模板的服务组合模型,旨在通过定义和发布静态的Web服务,搭建基于工作流的Web 服务业务流程组合模型,实现在 工作流流程中调用静态的服务组合。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服务的工作流系统应用集成方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大昕  姚从磊  曹瀚 《计算机工程》2004,30(23):159-161
分析析了工作流系统应用集成问题,利用Web服务技术提出一种解决方案,该方案中应用以Web服务形式提供给工作流系统集成,同时给出基于此方案开发的工作流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分析了该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