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根据Kerberos协议基本原理和可信计算的特点,提出把TPM(可信平台模块)加入到Kerberos认证系统中,在用户请求认证的过程中对终端平台的完整性进行测量,并分析此平台的可信性,从而确保加入该Kerberos域的终端平台安全可靠.通过在Kerberos认证中心加入TPM增强Kerberos认证协议所信赖的可信第三方的安全性.这样,确保整个Kerberos认证系统安全可靠,并通过Kerberos的跨域认证实现基于Kerberos认证的可信网络.  相似文献   

2.
TPM的两个主要密码授权协议的安全性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皖  谭明  陈兴蜀 《计算机科学》2008,35(3):271-273
可信计算的主要功能是由可信平台模块(TPM)完成的.对象无关授权协议(0IAP)、特定对象授权协议(OSAP)是TPM在可信计算平台中运行的基础,确保这些协议的安全运行是极为重要的.本文对这两个授权协议进行了逻辑描述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针对协议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终端数据可信迁移方案以解决数据无防护地流入/流出终端所带来的安全问题。根据“全程BLP规则”对待流入/流出的数据进行安全检查,只允许符合安全策略的数据迁移,由TPM负责将其加密/解密。介绍实现框架并分析其安全性。该方案可以保证迁移数据的机密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的完整性度量技术无法支持可信平台模块(TPM)2.0规范的问题,对Linux内核完整性度量架构(IMA)进行改进,设计基于TPM 2.0的内核完整性度量框架,同时基于TPM 2.0芯片实现支持TPM 2.0规范的Linux可信内核。测试结果表明,IM A 2.0可以基于TPM 2.0对系统关键文件进行完整性检测,同时抵御对内核文件的篡改攻击。  相似文献   

5.
在保持TPM高匿名度的前提下,针对可信计算(TC)的直接匿名验证(DAA)协议中使用可变名字基时检测克隆可信平台模块(TPM)存在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DAA证书颁发者的检测方案,该方案不仅可以保证平台验证过程中的完全匿名性,而且在必要时可以揭露一个平台的真实身份,便于部署到可信任第三方(TTP)可依赖的系统中。通过仿真、性能分析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高检测率、低漏警率等特性。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当前可信体系结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TPM芯片的移动终端接入可信网络体系结构,给出其工作流程,并对此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TPM的移动终端接入可信网络体系结构能够完成三元对等认证,将移动终端的可信扩展到了网络的可信,为可信移动网络的下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强系统核心文件检测的安全机制,提出了可信计算平台对系统保障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分析了Vista操作系统可信计算模块的结构和组织关系的基础,并给出了典型可信计算平台的总体结构。对该体系中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其中重点以可信计算平台模块(TPM)为对象,详细阐述了可信计算平台模块(TPM)的内部结构和对系统安全性的支持。通过对可信计算内部安全属性的分析,验证了可信计算平台的安全性保障,表明了一套完整、可靠的信任传递机制,是实现这一安全特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将可信计算技术更有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结合链式与星型信任结构,提出了一种带数据恢复功能的混合式信任结构,可降低链式结构的信任损失,减轻星型结构中可信平台模块(TPM)的计算负担.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现了一种嵌入式可信平台,以内置可信度量核心根(CRTM)的嵌入式TPM作为信任根,并在其内部设计了双端口内存作为与嵌入式处理器间的通信接口.该平台在启动过程中通过CRTM验证启动程序及操作系统的完整性,利用操作系统动态拦截和验证应用程序的完整性,并在发现完整性度量值被修改时启动数据恢复功能,从而有效保证了嵌入式系统软件组件的完整性和可信启动.  相似文献   

9.
可信计算技术可以有效地保证用户计算环境不会被恶意破坏。本文运用完整性度量和可信传递的可信计算技术核心思想,分析讨论了从硬件到应用的可信传递的主要层次结构,给出了基于固定硬件可信模块、基于移动硬件可信模块和基于操作系统内核可信的三种可信计算环境安全增强方案。从实际情况出发,详细介绍了在应用层次实施可信机制和安全增强的模型与方法,该方法能够兼容用户现有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在不影响用户业务的前提下有效地增强计算环境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云计算影响了互联网上世界上任何地方远程服务器处理、数据存储和共享的方式。这种共享多种分布式资源方式,使得安全问题更加复杂化。本文分析了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服务,通过整合可信计算环境来建立云计算系统。可信计算平台模式可以提高云计算的安全性。可信计算模式重要的安全服务包括加密,认证,完整性和保密性等都可以用在云计算系统中。  相似文献   

11.
网格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模式,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强和运行成本低的特点。近年来,有关网格计算系统的安全性设计越发受到关注,但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在处理复杂的、动态的网格计算系统时,在访问控制、权限授予等环节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分析了网格计算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其次研究并借鉴了现有颇具代表性的网络安全架构,最后我们从网格安全设计和实现的角度,对网格计算系统提出一种新的安全体系结构模型,并深入讨论了网格计算系统中各实体间交互时所采取的相应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由于网格计算是互联网上的一组新技术,随着网格计算在各领域的不断应用,网格计算的安全技术的研究也倍受重视,本文对网格计算的几种重要的安全技术方案,从工作机理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根据网格计算技术和计算机安全技术的最新研究,提出了网格计算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陈军 《办公自动化》2006,(11):18-21
由于网格计算是互联网上的一组新技术,随着网格计算在各领域的不断应用,网格计算的安全技术的研究也倍受重视,本文对网格计算的几种重要的安全技术方案,从工作机理上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根据网格计算技术和计算机安全技术的最新研究,提出了网格计算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云计算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在云端使用计算和存储资源,然而各种安全问题接踵而来.云计算和可信计算技术的融合研究将成为云安全领域的重要趋势,通过设计安全协议来保障整个云计算环境的安全性和可生存性.主要针对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可信接入安全协议及其形式化证明,进行了归类综述和对比分析,最后指出可信云平台所面临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可信计算的研究现状和研究重点,展望了可信计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网格技术及其在校园网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校园网也应逐渐完善,但是由于高校各部门、学院信息系统的异构和信息系统的漏洞,使得校园信息化进程缓慢.本文针对校园网资源分散和安全问题,提出了将网格技术应用于校园网,网格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极大地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从而实现了资源的高度共享,并通过网格认证和授权,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解决了校园网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网格安全技术的讨论   总被引:13,自引:29,他引:13  
贾月琴  张宁  宋晓虹 《微计算机信息》2005,21(3):199-200,178
在分析网格环境安全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现有的主要安全技术并从功能角度着重分析了GSI的安全实现.最后结合现状给出了网格安全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PKI技术在网格安全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面向服务的网格环境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网格对PK1技术的需求,比较了网格CA与基于传统组织机构的CA之间的差别,研究了信任状存取的安全性,最后给出了一个网格CA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9.
云计算的安全问题是制约和影响云计算发展及应用的关键问题.从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云计算安全的发展现状和几种典型的云安全体系架构,结合3种云服务模式分析得出云计算安全目标,针对这些安全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思路,并且重点探讨了基于可信计算的云计算安全.  相似文献   

20.
在处理复杂巨系统问题时,本文利用对特定问题的求解策略,以网格技术作为支撑,有效地综合集成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资源,不仅能够对数据库、方法库等高层资源进行集成,而且可以将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资源,甚至硬件设备和人都进行有效的集成,提供一个协作的、高效的、开放的网格巨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