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贝叶斯算法在垃圾邮件过滤中应用广泛,但在中文垃圾邮件过滤中性能较低。本文通过聚类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后缀数组聚类(SAC)的中文邮件特征项抽取方法,并给出了不同特征项抽取方法下贝叶斯算法的中文垃圾邮件过滤实验数据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中文垃圾邮件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2.
黄国伟  许昱玮 《计算机应用》2013,33(7):1861-1865
针对目前垃圾邮件过滤技术仅依赖单一邮件特征实施邮件分类、对邮件特征变化的适应性较差等局限,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反馈的混合型垃圾邮件过滤方法。以用户社会网络关系为基础,借助用户反馈机制分别实现对基于内容与基于身份标识的邮件分类知识的动态更新;在此基础上采用贝叶斯模型,实现邮件的内容特征与发件人身份标识特征在邮件分类中的有机结合。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过滤方法比较,所提方法在邮件特征动态变化的环境下能够获得更好的邮件分类效果,邮件分类的总体召回率、查准率、精确率均能达到90%以上。所提方法能够在保证邮件分类性能的同时,有效提高邮件分类对邮件特征变化的适应性,是已有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多贝叶斯算法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贝叶斯算法在垃圾邮件过滤中应用广泛。针对算法提高精确率和召回率的矛盾,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贝叶斯算法组合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并给出了不同方法下中、英文垃圾邮件过滤实验数据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法显著提高了垃圾邮件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内容的邮件过滤本质是二值文本分类问题。特征选择在分类之前约简特征空间以减少分类器在计算和存储上的开销,同时过滤部分噪声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是影响邮件过滤准确性和时效性的重要因素。但各特征选择算法在同一评价环境中性能不同,且对分类器和数据集分布特征具有依赖性。结合邮件过滤自身特点,从分类器适应性、数据集依赖性及时间复杂度三个方面评价与分析各特征选择算法在邮件过滤领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优势率和文档频数用于邮件过滤时垃圾邮件识别的准确率较高,运算时间较少。  相似文献   

5.
基于核偏最小二乘分类的垃圾邮件过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邮件是Internet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许多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已经被使用。基于偏最小二乘的方法可以解决垃圾邮件的内容中普遍存在的数据稀疏性、高特征维数和多重相关性问题。但邮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往往不是线性的,该文通过在偏最小二乘方法上引入核函数,去解决这一类的非线性问题。Enron-Spam垃圾数据集实验表明,同PLSR等方法比较,模型表现出了较好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垃圾邮件过滤问题,结合中文自身的特点,把广泛适用于英文文本和邮件分类的朴素贝叶斯过滤方法应用在垃圾邮件网关邮件过滤层;把信息增益修剪方法经过改进作为中文特征选择方法,应用在数据管理层;从而极大提高了垃圾邮件的过滤精度。  相似文献   

7.
目前的图像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大都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垃圾图像数据集作为训练集,与中国国内图像垃圾邮件的图像特点不一致,图像数据缺乏实时更新,且分类器单一,过滤效果难以保证。针对该问题,在建立国内垃圾邮件图像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提取图像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再经K-NN分类算法优选出HSV颜色直方图特征对不同分类器进行训练、测试和性能比较,提出将基于粗糙集的K-NN算法、Naive Bayes算法和SVM算法构成的3种基分类器相结合,并基于串行迭代提升的方法形成集成学习的强分类器。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国内图像垃圾邮件的有效过滤,使图像垃圾邮件过滤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同时得到提升,分别为97.3%和96.1%,误判率降低到了2.7%。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垃圾邮件过滤问题中采用单一特征选择方法不能够有效提取训练集中全部重要特征或提取结果存在特征冗余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种特征选择方法融合的垃圾邮件过滤模型SF_FSF(Spam filtering based on feature selection fusion)。SF_FSF方法通过引入信息融合的概念,将特征选择看成一个决策问题,采用基于平均投票法的信息融合模型进行特征选择结果的融合,以提取垃圾邮件数据集中的重要特征,获得优秀的过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SF_FSF方法比基于单一特征选择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得到了更好的过滤结果。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中文垃圾邮件过滤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在线过滤模式高性能中文垃圾邮件过滤器,能够较好地识别不断变化的垃圾邮件。以逻辑回归模型为基础,该文提出了字节级n元文法提取邮件特征,并采用TONE(Train On or Near Error)方法训练过滤器。在多个大规模中文垃圾邮件过滤公开评测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过滤器的性能在TREC 06C数据上优于当年评测的最好成绩,在SEWM 07立即反馈上1-ROCA值达到了0.000 0%,并明显优于SEWM 08评测在线过滤任务中的所有其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SMO算法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陈盛雄 《福建电脑》2007,(3):131-132
垃圾邮件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困扰.基于SMO算法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将统计方法应用到垃圾邮件的判定上,是进行垃圾邮件处理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基于SMO算法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模型,并对中文分词、特征选择、SMO算法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SMO算法的引入势必会使系统在高效过滤垃圾邮件的同时,提高处理数据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微博客作为一种新的用户信息传播载体,在网络舆情发起和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用户有意(上传广告)、无意(转发)操作所带来的大量噪音微博和相似微博,对网络舆情分析和用户浏览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检测这些噪音微博和相似微博,对微博数据进行提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统计数据分析了噪音微博和相似微博的特点,提出一种面向微博文本流的噪音判别和内容相似性双重检测的过滤方法:通过URL链接、字符率、高频词等特征判别,过滤噪音微博;通过分段过滤和索引过滤的双重内容过滤,检测和剔除相似微博。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微博数据进行提纯,高效准确地过滤掉相似微博和噪音微博。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用于垃圾文本流过滤的在线文本分类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条件概率集成方法。采用语汇序列表示文本,使用索引结构存储分类知识,设计实现了分类模型的在线训练算法和在线分类算法。抽取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的多种文本特征,分别在TREC07P电子邮件语料和真实中文手机短信语料上进行了垃圾信息过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获得很好的垃圾信息过滤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青松  魏如玉 《计算机科学》2016,43(4):256-259, 269
朴素贝叶斯算法在垃圾邮件过滤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算法中,特征提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过去针对中文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都以词作为文本的特征项单位进行提取,面对大规模的邮件训练样本,这种算法的时间效率会成为邮件过滤技术中的一个瓶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短语的贝叶斯中文垃圾邮件过滤方法,在特征项提取阶段结合文本分类领域提出的新的短语分析方法,按照基本名词短语、基本动词短语、基本语义分析规则,以短语为单位进行提取。通过分别以词和短语为单位进行垃圾邮件过滤的对比测试实验证实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Earlier works on detecting spam e-mails usually compare the contents of e-mails against specific keywords, which are not robust as the spammers frequently change the terms used in e-mails. We hav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a novel featuring method for spam filtering. Instead of classifying e-mails according to keyword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spamming behaviors and extracts the representative ones as features for describ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mails. An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which builds classification model by considering the behavior-based features revealed from e-mails’ headers and syslogs. Since spamming behaviors are infrequently changed, compared with the change frequency of keywords used in spams, behavior-based features are more robust with respect to the change of time; so that the behavior-based filtering mechanism outperform keyword-based filter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our methods are more useful in distinguishing spam e-mails than that of keyword-based comparison.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粗糙集的加权朴素贝叶斯邮件过滤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邮件过滤中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选择有效的邮件特征集,二是设计较好的邮件过滤算法。在对邮件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邮件头及邮件内容的主要形象特征给出了一种新的邮件特征集提取方法。用粗糙集的信息观点度量了各属性的重要性,并以此为权重进行加权朴素贝叶斯垃圾邮件过滤,有效地解决了朴素贝叶斯分类中的条件依赖性问题。通过在中英文邮件集上的测试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邮件过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语义理解的垃圾邮件过滤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统计和基于规则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将语义理解的研究和垃圾邮件过滤算法的研究结合起来,构建一个通过语义理解对垃圾邮件进行过滤的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的分词算法,提高了分词的效率、准确率和识别未登录词的能力。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可知,基于语义理解的过滤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邮件过滤中遇到的词的“拆解”的问题、分词后所遇到的未登录词的问题,为垃圾邮件过滤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李新洁  张新有 《微机发展》2011,(10):19-22,27
对反垃圾邮件行为识别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话层的垃圾邮件识别方法,在分析发送过程中的邮件行为特征基础上,提取出能够区分垃圾邮件和正常邮件的行为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建立行为特征识别模型,找出垃圾邮件行为规律。该方法在邮件正文发送之前对垃圾邮件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地节省带宽。采用真实的邮件数据集合分别使用行为识别技术与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进行实验,验证该技术具有较好的邮件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垃圾短信过滤技术的进步,垃圾短信的特征也在发生变化,其中利用同音词伪装的垃圾短信,就能轻松逃避很多过滤系统的拦截。针对这个问题,利用同音词伪装其拼音不变的特点,提出了以拼音串作为提取垃圾短信特征的关键字,从短信中提取出普通向量和伪装向量,并分别作为输入量,进行相互独立的贝叶斯过滤的方法,最后综合两次过滤的结果,判断是否为垃圾短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利用同音字伪装的垃圾短信。  相似文献   

19.
Highly discriminative statistical features for email classification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This paper reports on email classification and filtering, more specifically on spam versus ham and phishing versus spam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content features. We test the validity of several novel statistical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s. The methods rely on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in order to retain the most informative and discriminative features. We successfully test our methods under two schemas. The first one is a classic classification scenario using a 10-fold cross-validation technique for several corpora, including four ground truth standard corpora: Ling-Spam, SpamAssassin, PU1, and a subset of the TREC 2007 spam corpus, and one proprietary corpus. In the second schema, we test the anticipatory properties of our extracted features and classification models with two proprietary datasets, formed by phishing and spam emails sorted by date, and with the public TREC 2007 spam corpus. The contributions of our work are an exhaustive comparison of several feature selection and extraction methods in the frame of email classification on different benchmarking corpora, and the evidence that especially the technique of biased discriminant analysis offers better discriminative featur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gives stabl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notwithstanding the amount of features chosen, and robustly retains their discriminative value over time and data setups. These findings are especially useful in a commercial setting, where short profile rules are built based on a limited number of features for filtering emai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