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腊元 《计算机学报》1992,15(8):620-625
本文研讨局部网络的运输协议及其形式描述技术.文中论述了局部网络建立运输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讨论了局部网络体系结构中的运输层、运输服务和运输协议的设计,给出了该运输协议的一种基于有限状态自动机(FSA)的形式描述,并通过可达树对该协议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正>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从单机进入网络化时代。为了使各种不同的信息处理系统之间能方便灵活地互连通信,必须制定广泛遵循的网络协议标准,这是一项全球性的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持下已经取得了令人瞩间的成就。从1978年提出OSI开放系统互连七层参考模型至今,经过多年细致的研究,每一层协议都有了相对稳定和较为成熟的标准。目前,OSI的工作已得到了各国有关部门和各大集团的支持和接纳,其协议的实施应用也是大势所趋。MAP/TOP协议的制定和用户协会的成立,有力地加速了OSI协议的应用进程。比较而言,面向通信处理的OSI低层(运输层及以下三层)协议的研究制定已取得了较为完善的结果,公布了相应的国际标准IS文本,  相似文献   

3.
传输控制协议(TCP)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别介绍了位于运输层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的概念,解释了连接的过程及流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Internat的商业化,大量的企业内部网与Internat连接,如何为企业外部用户提供安全经济的接入方式成为一个技术问题.虚拟专用网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虚拟专用网(VPN)即通过隧道技术构建了企业局域网与外界用户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接入方式.本文着重分析了L2TP第二层隧道协议实现原理,和利用IPSec第三层隧道协议增强L2TP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差错恢复是运输层协议差错控制及其它相关协议机制和控制策略的重要内容,对运输协议的功能和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运输层协议差错恢复的模型建立和分析工作就相当关键。本文先简单介绍传统和新型运输层协议在差错恢复方面的功能差异,定义性能分析和比较度量,再着重建立后退重发和选择重发差错恢复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分析上述控制策略的性能差异,及对高速网络和新型应用的适应程度。  相似文献   

6.
在超宽带系统的MAC层中,可以根据其特点进行设计选择,这是MAC层设计时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方面要看现存的MAC协议是否适用于超宽带系统,另一方面要根据超宽带的特性要求在MAC层中加入新的技术,通过适当调整来灵活控制。本文主要对超宽带的原理、实现方式进行了介绍,对现有的MAC层协议进行了适用于UWB系统特点的改进,对改进的协议进行了仿真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种可信可控的网络体系及协议结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互联网体系架构正面临着严峻的安全和管理挑战,迫切需要具备可信性和可控性特征的新架构.已有的网络体系结构要么是基于边缘论和面向非连接的设计思想,导致分组传输路径不可控,要么是重新设计现有网络的体系架构,代价巨大.文中提出了一种可信可控的网络体系结构,其特征是在现有网络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可信可控4层逻辑结构,从而实现网络组元及用户行为的可预期、可管理,它包括决策层、观测层、资源层和可信接口层4个层次;在明确新网络体系结构中网络控制对象为逻辑流的前提下,给出了一种包含感知与监测、理解与检测、判断与决策和控制及可达4个功能环节的闭环自反馈控制方法,确保网络系统可自诊断、自恢复地回归稳定态.同时指出具备跨层交互能力的可信接口层是新体系实现可信可控的关键,继而给出了位于该层的可信可控协议模型,并定义了确保协议执行可预期的协议基本功能;指出了逻辑流中信任流是协议的主要控制对象,并基于新体系结构下网络控制方法,通过融合信任管理和不可否认服务的方式给出了协议可信的控制方法.为验证协议模型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协议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协议基本要素和协议两阶段执行过程.最后,给出了新体系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所具备的优势,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多主体系统中,按照协议进行的交互具有显著的优点。文章首先提出一种交互协议表示方法,从协议描述和决策规则两方面来表示交互协议;然后改进主体的结构,提出一种知识层、会话控制层和通信层的三层结构,在原有主体结构中增加交互协议解释器。这种方法使得主体可以灵活地选择交互协议,同时将会话控制从知识层中分离出来,不仅使得交互更加可靠,而且减轻了主体推理的负担,简化了知识层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嵌入式网络协议栈框架。其中,系统抽象层用于提高协议栈的可移植性;连接层用于实现协议栈的多连接管理及其访问控制管理;通信接口层改进了目前嵌入式协议栈与网络应用程序的交互方式;而Socket Lib用于兼容BSD socket API,使网络应用程序可以直接应用于该嵌入式协议栈框架中。  相似文献   

10.
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网络所提供的带宽达到几百Mbps~Gbps数量级。一些应用,象多媒体通信,就能利用网络的高吞吐量。但是,目前的通信协议并不能适应高速传输的环境。运输层和其它较高层协议的处理,已成为通信系统的性能瓶颈。本文首先回顾近十年来通信环境所发生的一些变化,并分析其对运输层协议的影响;第二部分分析标准协议并行实现时的一些关键技术;最后介绍了一个运输层系统模型,该模型采用并行机制,向上提供高性能的运输层服务。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MAP协议中网络层的无连接传输方式服务协议和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安全体系结构,在网络层用一个安全子层来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并给出了该安全子层的协议处理功能和协议数据单元的格式。介绍了该子层传输和接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DeviceNet是美国罗克韦尔公司提出的一种基于CAN技术的通信网络,其协议开放、结构简单、通讯可靠以及成本低廉是设备层现场总线的最佳选择;对DeviceNet基于连接通讯的特点和实现过程进行了论述;开发了基于DeviceNet的智能从节点,主机部分采用P89C61X2单片机,选择SJA1000作为CAN控制器,82C250作为报文收发器,建立了设备通讯测试平台;实践表明,该智能节点能实现DeviceNet规范.  相似文献   

13.
随着Internat的商业化,大量的企业内部网与Internat连接,如何为企业外部用户提供安全经济的接入方式成为一个技术问题。虚拟专用网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虚拟专用网(VPN)即通过隧道技术构建了企业局域网与外界用户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接入方式。本文着重分析了L2TP第二层隧道协议实现原理,和利用IPSec第三层隧道协议增强L2TP安全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技术与办公协议(TOP)规范的制定背景、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并对TOP网络体系结构作了简要描述,目的是帮助TOP设计者设计出满足办公环境的多厂家产品通信网络,也为网络用户理解和使用TOP网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存储的主要连接协议还是F C(光纤通道)协议,而ISCSI技术出现后,也使存储部署多了一份选择。那么,当我们面对FC和ISCSI技术时,应该如何选择呢?ISCSI协议与FC协议,哪个协议的性能更好?因为ISCSI协议是在TCP/IP协议之上运行SCSI协议,所以其底层的协议层都是利用现有以太网的。在硬件上兼容现在的网卡、网线、以太网交换机等设备。目前以太网的主流速度是千兆,而目前FC的主流速度为2Gb;所以在速度上还无法超过FC协议。但由于ISCSI协议借鉴了SCSI协议适合大数据量传输的优势,所以在千兆以太网上的性能表现还不错。我们已…  相似文献   

16.
基于Modbus—RTU通讯协议的组态王与TOP9500通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组态王6.5与TOP9500通讯的问题。由于组态王自身支持基于Modbus-RTU通讯协议的TOP9500智能电力测量仪通讯,使通讯方法变得简单,并以浙江某电厂的现地控制单元公共站为例,给出了工程实际应用中碰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内核监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防止非法外联技术的比较和分析,针对当前非法外联技术的弱点,设计了一个防止非法连接的系统.该系统通过认证和策略来确保通信对象的可信性,通过基于SNMP协议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来确保及时发现连接到内网的未安装客户端的主机,通过网络设备控制和内核监控技术来保证网络设备的可靠性,最终达到防止非法连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Struts和Hibernate的J2EE架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J2EE平台的Struts框架技术已成为开发Web应用的主流技术,而Struts框架在模型部分的实现并不理想,采用JDBC来连接数据库存在复杂编程、层间高耦合和难以维护等问题,提出了Struts和Hibernate框架整合.应hi ORM技术Hibernate到Struts中来代替直接应用JDBC连接数据库,真正实现了层间的松散耦合,能极大的提高开发效率,使系统具有更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10G以太网的技术特点、协议层结构及帧格式,并概述了UTOPIA接口.为了实现10G以太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之间的连接,采用UTOPIA leve14协议并介绍了实现10G以太网UTOPIA接口的设计方案与实现,给出了功能模块图.为降低芯片功耗,采用并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陈军 《福建电脑》2005,(3):20-21,23
MPLS是下一代宽带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它在无连接的IP网络中引入面向连接的机制,提供IP QoS保证;同时在第二层和第三层支持“多协议”。网络处理器兼顾了ASIC的高性能和RISC芯片的可编程灵活性,能较好满足数据通信高速发展的要求。IXP2400是Intel公司推出的第二代网络处理器。它采用了高性能的并行体系结构来实现包的线速转发。本文介绍了基于IXP2400的MPLS转发实现的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