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随着DT时代的到来,我们在享受数据开放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隐私保护也受到了严峻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DT时代开放数据中的隐私风险及原因,并提出通过提高防范意识、利用隐私安全技术、建立健全隐私立法等全方位的保护措施,使个人隐私得到有效保护,以促进DT时代数据资源得到更好的开放与挖掘。  相似文献   

2.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Web2.0技术为基础的博客、微博、社交网络等新兴服务和物联网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产生了类型繁多的数据,而云计算为数据的存储提供了基础平台,这一切造就了大数据时代的正式到来.大数据中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但大数据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迅速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网络上留下了许多数据足迹,这些数据足迹具有累积性和关联性,将多处数据足迹聚集在一起,就可以发现个人的隐私信息.恶意分子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欺诈等行为,给个人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或经济损失,因此大数据的个人隐私问题引起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概念,讨论了个人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和研究问题;然后从数据层、应用层以及数据展示层叙述了个人隐私保护所使用的技术,探讨了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以及行业规范的几个重要方面;最后提出了大数据个人隐私保护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用户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使得用户隐私问题面临巨大挑战。基于此,笔者从数据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出发,阐述了用户隐私泄露问题,针对不同泄露情形提出了相关建议。目的在于保护个人数据隐私的同时,改善当前个人隐私泄露严重的现象,促进大数据时代用户数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世界处于各种数据指数式增长的环境中,大数据日益成为推动各个领域变革的强劲力量。如何在保证大数据发挥经济效益、社会稳定等价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个人隐私安全,已成为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的困难性,并从战略规划、法律法规、技术保障等方面对大数据时代保护隐私安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软件》2017,(12):249-253
大数据是一种新兴的、能够有效地收集和分析大量实时数据的技术。它的体量大、速率快,能广泛容纳多种类的数据信息。大数据在当下时代正在促使一种新商业模式的形成,该商业模式能够提供巨大的经济收益预期、社会福利预期及文化革新预期。这场由大数据带来的风暴正在改变我们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但是同时也在泄露我们大量的隐私信息。本文从大数据的特征出发,剖析了大数据对个人隐私的潜在威胁,并对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挖掘位置大数据中所蕴含的个人信息可以形成各种属性画像,给商业智慧、疫情防控、案件侦办等提供重要的价值参考。但是,位置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因个人隐私泄露所引发的欺诈、侵权等犯罪行为日益严重。文章针对位置大数据的隐私保护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相关的数据加密技术,提出了保护数据隐私的加密方法具体设计,实现了位置标示和定位,利用模糊加密理论设计算法,并对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在大数据时代,网络安全及隐私保护受到了国民的高度关注,如何保障人们的网络安全,保护人们隐私,避免个人及企业因网络安全问题而隐私受到侵害,或者面临经济损失,属于当今时代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后,探究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安全及隐私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有关数据挖掘的个人隐私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在保护隐私的情况下挖掘出有用的信息是近年来数据挖掘的研究趋势之一,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随机化的处理,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本文介绍了隐私保护的发展原因,随机化处理方法及其它关于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的算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据业务爆炸式的增长,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的时代。未来的数据会成为水、电一样的公共社会资源,同时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在大数据时代有效地保护好用户的个人隐私,本文首先对个人隐私数据进行分类,然后提出了个人隐私数据分层标准模型,并对模型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进行了验证。此模型为解决个人隐私保护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并且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伴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不断地发展。在全球范围内网络数据存在着突飞猛进的增长。而在这些大的数据中主要的还是个人的信息。虽然网络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很多的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开始收集和使用用户的信息,从而导致了信息的隐私泄露,甚至威胁到了人们的生活着社会的安定。因此在大数据的环境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作为个人都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下面我们将从目前大数据下个人隐私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一些有效保护个人隐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关注。但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安全事件频发,用户越来越多地关注个人隐私数据的泄露问题,用户数据的安全问题成为阻碍大数据分析的首要问题之一。关于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问题,现有研究更多地关注访问控制、密文检索和结果验证,虽然可以保证用户数据本身的安全性,但是无法挖掘出所保护数据的潜在价值。如何既能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又能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差分隐私保护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数据拥有者使用拉普拉斯机制和指数机制在数据发布的过程中对用户数据进行保护,数据分析者在差分隐私的FP-tree上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其中的安全性假设是:攻击者即使掌握了除攻击目标以外的所有元组数据信息的背景知识,仍旧无法获得攻击目标的信息,因此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所提方法是兼顾安全性、性能和准确性,以牺牲部分精确率为代价,大幅增加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和处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精确性损失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性能优于已有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的深入应用,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更需要日益增长的数据,因此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变得更加迫切。本文介绍人工智能的定义以及特征,探究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现状,分析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在人工智能时代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章宁  钟珊 《计算机应用》2017,37(10):2787-2793
针对互联网租车场景中个人隐私保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首先,针对互联网租车中暴露的个人隐私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个人隐私保护解决方案框架;然后,通过参与者简介、数据库设计以及性能分析给出模型的设计和定义,并从授予权限、写入数据、读取数据和撤销权限等方面阐述该模型的框架和实现;最后,通过基于区块链的系统开发表明了该机制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也日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和重点。与匿名隐私保护相比,差分隐私保护作为一种新的隐私保护技术,能抵抗假设攻击和背景知识攻击。差分隐私保护的直方图发布能够直观表示数据的发布信息,针对国内外在静态数据集和动态数据流方向上的数据直方图发布的差分隐私保护研究现状进行介绍,讨论有关静态数据集下直方图存在长区间添加噪声而导致的噪声累积、数据可用性低,以及动态数据流下隐私预算容易耗尽问题的解决方法,对基于直方图的差分隐私保护各相关算法进行对比与分析,最后总结出目前差分隐私保护技术的应用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本地化差分隐私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叶青青  孟小峰  朱敏杰  霍峥 《软件学报》2018,29(7):1981-2005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个人信息的隐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在数据发布和分析的同时保证其中的个人敏感信息不被泄露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心化差分隐私保护技术建立在可信第三方数据收集者的假设基础上,然而该假设在现实中不一定成立.基于此提出的本地化差分隐私作为一种新的隐私保护模型,具有强隐私保护性,不仅可以抵御具有任意背景知识的攻击者,而且能够防止来自不可信第三方的隐私攻击,对敏感信息提供了更全面的保护.介绍了本地化差分隐私的原理与特性,总结和归纳了该技术的当前研究工作,重点阐述了该技术的研究热点:本地化差分隐私下的频数统计、均值统计以及满足本地化差分隐私的扰动机制设计.在对已有技术深入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本地化差分隐私保护技术的未来研究挑战.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挖掘技术被广泛应用,而线性查询作为该技术中最基础和最频繁的操作,其隐私保护在数据分析和数据发布隐私保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交互式线性查询的交互增加了数据的处理量,运用传统的隐私保护模型效率较低。为了解决大数据环境中交互式查询差分隐私保护问题,模型针对大规模数据集中交互式线性查询差分隐私保护的特点,通过数据关联性分析减少冗余信息,采用交替方向乘子法对查询负载矩阵进行分解,利用自适应加噪技术产生差分隐私保护所需要的合理数量的噪声,设计并行处理方法实现该模型的计算。实验将提出的模型与以往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提升隐私保护精度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算法性能,因此模型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移动办公融入人们生活,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保护变得至关重要。然而主流的移动平台Android系统却频频发生各种信息泄露、恶意篡改、系统破坏等恶意行为。为了弥补Android系统在隐私数据保护上存在的不足,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Android安全策略的手机隐私数据安全保护方案,并实现了本地隐私数据及远程隐私数据的保护机制。该系统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安全,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手机环境。  相似文献   

18.
伴随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领域风险管理理论的广泛应用,数据保护影响评估已经成为推动个人数据保护的重要制度。运用文献研究、实证分析的方法,以2016年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数据保护影响评估的规定为样本,深入分析数据保护影响评估的理论背景、兴起与演变、含义、适用范围等内容,以期搭建规范、明确的影响评估制度,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数据保护影响评估内容不限于隐私风险评估,还包括数据安全、数据质量、非歧视等内容;对于容易带来高风险的数据处理行为,应设定数据保护影响评估为强制性义务;评估过程应听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反映其利益需求;加强外部监督并适度公开评估报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如何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完成多维类别数据上的频率分布估计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已有的工作主要是基于中心化差分隐私模型或本地化差分隐私模型完成安全算法的设计.鉴于上述两种模型在隐私保护程度或发布结果可用性方面的弊端,基于新兴的混洗差分隐私模型,设计用户数据收集策略,进而提供高安全、高可用的频率分布估计服务.考虑到多维类别属性的多维特征以及不同属性上取值域大小不等的异构特点,从扰动算法以及洗牌方式等角度出发,设计了基于单洗牌者以及多洗牌者的数据发布方案ARR-SS和SRR-MS.此外,结合上述两种方案的优势,通过填补技术消除属性间异构问题,提出了基于取值域填补的单洗牌者数据发布方案PSRR-SS.从理论上分析了3种策略的隐私保护程度以及误差级别,并利用4个真实数据集验证所提出方案在频率估计问题上的有效性.此外,将所提方案作为带噪数据库生成技术的加噪组件,评估随机梯度下降算法在生成带噪数据上的训练结果的可用性.实验结果展现了所提方案优于当前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parents and the Internet in adolescents' online privacy concerns and information disclosing behaviors. Specifically, instructive and restrictive parental mediation, adolescents' self-disclosure to parents about their Internet experiences, time spent on the Internet, and participation in onlin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were examined as factors that may impact adolescents' concerns about online privacy, willingness to disclose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and actual disclosure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online. A survey conducted in Singapore with 746 adolescents aged 12–18 revealed that instructive parental mediation based on parent-adolescent communication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restrictive parental mediation based on rule-making and controlling in reduc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mong adolescents. Adolescents' self-disclosure to parents about their Internet experiences was found to b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ir privacy concerns but did not foster privacy protection behaviors. While online chatting had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privacy concerns, excess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frequent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networking and online gaming resulted in increased information disclo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