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是富集遥感海量数据的最有价值的技术手段。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改进的自组织映射网络的遥感影像融合模型。选择浙江绍兴为典型研究区,以Landsat TM(10m)与SPOT-4 Pan(10m)融合数据为例,进行了融合实验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基于改进的自组织映射网络模型进行融合,分类融合结果较好,较基于基本自组织映射网络的影像融合分类精度提高约8%。  相似文献   

2.
土地覆盖信息是估算地-气间的生物物理过程和能量交换的关键参数,也是区域和全球尺度气候和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所需要的重要参量。如何高效地利用遥感数据提取土地覆盖信息是当前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不但充分利用了遥感数据的光谱信息,同时也利用了影像的纹理结构信息和更多的地物分布信息关系,在遥感分类中具有较大的潜力。研究基于2010年多时相的环境卫星数据、TM数据以及DEM数据,并结合地表采集的4000多个样点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广东省土地覆盖进行分类。经采样验证,广东省土地覆盖平均精度为85%,分类结果精度远高于常规的分类算法,说明结合陆表信息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比常规的分类算法更具有优势,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土地覆盖分类。  相似文献   

3.
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理论、技术和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日趋成为国际上遥感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处理和充分利用多源遥感海量数据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包括融合原理、融合的主要方法、遥感影像融合应用、融合评价指标,最后指出了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阿姆河三角洲作为典型干旱区,干旱胁迫和次生的盐胁迫决定了本地区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给遥感地表覆盖制图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土地利用/覆盖(LULC)遥感图像分类任务中,数量大、质量高、成本低的样本和速度快、性能稳定的分类器是高效实现高精度分类的关键。在一些偏远地区开展土地利用/地表覆盖遥感图像分类依然面临着标记样本空间上稀疏、时间上不连续甚至是缺失,人工收集成本高等问题。为此,结合最优树集成和样本迁移的思想,构建了一种高效的地表覆盖自动更新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变化检测在历史产品上的同期影像上进行样本标签的标记,并将过去的地表覆盖类型标签转移到同源目标影像上,使用最优树集成(Ensemble of optimum trees, OTE)完成地表覆盖自动分类。根据阿姆河三角洲地区地表覆盖分类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取有效的地表覆盖标签,并能较高精度发实现土地利用/地表覆盖的自动分类更新。  相似文献   

5.
SVM在多源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过程中,可采用以下两种途径来提高分类精度:一是通过增加有利于分类的数据源,引入地理辅助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来进行多源信息融合;二是选择更好的分类方法,例如支持向量机(SVM)学习方法,由于该方法克服了最大似然法和神经网络的弱点,非常适合高维、复杂的小样本多源数据的分类。为了提高多源遥感图像分类的精度,还研究了支持向量机在遥感图像分类中模型的选择,包括多类模型和核函数的选择。分类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比传统的分类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尤其是基于径向基核函数和一对一多类方法的支持向量机模型更适合多源遥感图像分类,因此,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源土地利用/覆盖分类能大大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6.
面向GF-2遥感影像的U-Net城市绿地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高分2号卫星(GF-2)是首颗民用高空间分辨率光学卫星,具有亚米级高空间分辨率与宽覆盖结合的显著特点,为城市绿地信息提取等多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本文利用GF-2卫星多光谱遥感影像,将一种改进的U-Net卷积神经网络首次应用于城市绿地分类,提出一种面向高分遥感影像的城市绿地自动分类提取技术。方法 先针对小样本训练集容易产生的过拟合问题对U-Net网络进行改进,添加批标准化(batch normalization,BN)和dropout层获得U-Net+模型;再采用随机裁剪和随机数据增强的方式扩充数据集,使得在充分利用影像信息的同时保证样本随机性,增强模型稳定性。结果 将U-Net+模型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s,NNs)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3种传统分类方法以及U-Net、SegNet和DeepLabv3+这3种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模型进行分类结果精度对比。改进后的U-Net+模型能有效防止过拟合,模型总体分类精度比改进前提高了1.06%。基于改进的U-Net+模型的城市绿地总体分类精度为92.73%,平均F1分数为91.85%。各分类方法按照总体分类精度从大到小依次为U-Net+(92.73%)、U-Net (91.67%)、SegNet (88.98%)、DeepLabv3+(87.41%)、SVM (81.32%)、NNs (79.92%)和MLE (77.21%)。深度学习城市绿地分类方法能充分挖掘数据的光谱、纹理及潜在特征信息,有效降低分类过程中产生的"椒盐噪声",具有较好的样本容错能力,比传统遥感分类方法更适用于城市绿地信息提取。结论 改进后的U-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提升高分遥感影像城市绿地自动分类提取精度,为城市绿地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智能解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包含丰富的空间和光谱信息,但由于信号的高维特性、信息冗余、多种不确定性和地表覆盖的同物异谱及同谱异物现象,导致高光谱数据结构呈高度非线性。3D-CNN(3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能够利用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立方体的特性,实现光谱和空间信息融合,提取影像分类中重要的有判别力的特征。为此,提出了基于双卷积池化结构的3D-CNN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方法。方法 双卷积池化结构包括两个卷积层、两个BN(batch normalization)层和一个池化层,既考虑到高光谱遥感影像标签数据缺乏的问题,也考虑到高光谱影像高维特性和模型深度之间的平衡问题,模型充分利用空谱联合提供的语义信息,有利于提取小样本和高维特性的高光谱影像特征。基于双卷积池化结构的3D-CNN网络将没有经过特征处理的3D遥感影像作为输入数据,产生的深度学习分类器模型以端到端的方式训练,不需要做复杂的预处理,此外模型使用了BN和Dropout等正则化策略以避免过拟合现象。结果 实验对比了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SAE(stack autoencoder)以及目前主流的CNN方法,该模型在Indian Pines和Pavia University数据集上最高分别取得了99.65%和99.82%的总体分类精度,有效提高了高光谱遥感影像地物分类精度。结论 讨论了双卷积池化结构的数目、正则化策略、高光谱首层卷积的光谱采样步长、卷积核大小、相邻像素块大小和学习率等6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本文提出的双卷积池化结构可以根据数据集特点进行组合复用,与其他深度学习模型相比,需要更少的参数,计算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沿海丘陵地区土地覆盖及其动态变化的多源遥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沿海丘陵地区土地覆盖的特殊性,以TM 与SPOT 融合影像在厦门市的应用为例,确定该类可操作的通用土地覆盖分类体系和各覆盖类型,及其动态变化的多源遥感识别方法。重点分析建立“土地覆盖类型波谱特征曲线库”的方法,使土地覆盖类型的遥感识别方法具有通用性,同时也为实际应用中的遥感影像分类识别提供一种比较有系统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利用概率主题模型的遥感影像半监督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覆盖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中心,而土地覆盖信息主要是通过遥感影像分类来获取,因此影像分类是遥感影像分析的最基本问题之一。在参考基于概率主题模型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半监督学习最典型的生成模型方法引出了基于概率主题模型的半监督分类(SS-LDA)算法。借鉴SS-LDA模型在文本识别应用的流程,构建了基于SS-LDA算法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的基本流程。通过实验证明,相对于传统的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算法,SS-LDA算法能够获取较高精度的影像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0.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特征提取用于地表覆盖分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地表覆盖监测是生态环境变化研究、土地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球资源监测、全球变化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中等分辨率遥感影像地表覆盖分类的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 近年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图像语义分割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相比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具有更强的特征学习和特征表达能力。基于其优越的特性,本文进行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的探索性研究。以GF-1的16 m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影像为实验数据,利用预训练好的AlexNet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特征提取,以SVM为分类器进行分类。分析了AlexNet不同层的特征以及用于提取特征的邻域窗口尺寸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的单纯基于光谱特征和基于光谱+纹理特征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在用AlexNet模型提取特征进行地表覆盖分类时,Fc6全连接层是最有效的特征提取层,最佳的特征提取窗口尺寸为9×9像素,同时利用深度特征得到的总体分类精度要高于其他两种方法。结论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提取更精细更准确的地表覆盖特征,得到更高的地表覆盖分类精度,为地表覆盖分类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出现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中针对传统计算机分类方法的改进:(1)从基于统计的分类向基于非线性并行处理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基于模糊理论为分类、基于知识的分类以硬支撑向量机等分类技术发展;(2)分类从单一利用光谱信息到利用光谱、纹理、时相、角度等多砷信息;(3)从基于像元的逐点分类到基于图斑的分类;(4)从硬分类到亚像元分类;(5)从单源遥感影像分类到利用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的分类;(6)从单分类器向复合分类器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面向对象的黑河下游河岸林植被覆盖信息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植被覆盖是描述区域生态系统的基础数据,也是全球及区域陆面过程、生态与水文众多模型中所需的重要地表参数。对于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以Landsat 30m分辨率为主的遥感影像难以真实提取下游绿洲河岸林植被覆盖信息,而高分辨率影像目标地物轮廓清晰、空间细节信息丰富,有利于干旱背景下景观破碎、异质性强的植被覆盖信息分类。基于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QuickBird影像,通过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提取耕地、胡杨、柽柳、草地和裸地等主要植被覆盖类型,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4.71%和0.7986。结果表明: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高分辨率影像进行植被覆盖信息分类,分类结果较好,能够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土地覆盖遥感影像是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资源,真实、准确和实时的土地覆盖类型信息对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至关重要。随着大数据时代遥感影像数量快速增长,已有算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无法满足土地覆盖情况分类需求。为进一步提升土地覆盖分类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最优尺度分割与特征融合的方法。首先针对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利用局部方差计算出分割的最优尺度,并以尺度为基准优化过分割、欠分割影像;然后以分割后的影像为基准,采用局部二值模式算子(LBP)及神经网络提取土地影像的纹理特征和光谱初级特征;最后将影像的两种特征有机融合,并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SVM),构建了土地遥感影像分类模型(OSF-SVM模型)。分割仿真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文中的尺度分割技术在RR、RI及ARI指标上具有所提高,平局提升了10.83%;分类仿真结果表明,较传统SVM模型相比,OSF-SVM模型在R、P以及F1指标上分别平均提高了4.1%、3.9%和4%。因此,通过最优尺度分割和特征融合构建的OSF-SVM遥感影像土地覆盖分类模型,提高了影像分割及分类的精确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遥感影像数据集的图像在形状、纹理和颜色上存在较大差别,以及因拍摄高度和角度不同存在的尺度差异导致遥感场景分类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利用主动旋转聚合来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并通过双向门控提高底层特征与顶层特征互补性的特征融合补偿卷积神经网络(FAC-CNN)。该网络利用图像金字塔为原始图像生成不同尺度图像后将其输入到分支网络中来提取多尺度特征,并提出主动旋转聚合的方式来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使融合后的特征具有方向信息,从而提高模型对不同尺度输入以及不同旋转输入的泛化能力,实现模型分类精度的提升。FAC-CNN比基于VGGNet的注意循环卷积网络(ARCNet-VGGNet)和门控双向网络(GBNet)在西北工业大学遥感场景图像分类数据集(NWPU-RESISC)上准确率分别提升了2.05个百分点与2.69个百分点,在航空影像数据集(AID)上准确率分别提升了3.24个百分点与0.86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FAC-CNN能有效解决遥感影像数据集存在的问题,提高遥感场景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结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与在线高分遥感影像的分类方法,用于GlobeLand30地表覆盖产品的质量优化。首先,通过对多源地表覆盖产品的一致性分析,构建深度学习训练所需的高分辨率遥感大样本(224万样本量);其次,基于该大规模样本集训练适用于GlobeLand30优化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GoogleNet Inception V3);最后,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在线高分影像进行分类,用以优化GlobeLand30产品的不可靠区域。经独立测试样本集验证,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分类总体精度为87.7%,Kappa系数为0.86,相比原始GlobeLand30的精度(总体精度75.1%、Kappa系数0.71)有了明显提升。在4个试验区的GlobeLand 30产品优化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优化GlobeLand30产品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遥感测绘水体提取方法在多源异构遥感数据的信息融合与深层特征提取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多源异构遥感数据水体提取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遥感数据输入的网络模型结构解决多源异构遥感数据的多尺度特征融合问题;随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网络的高维卷积单元,对异构遥感数据进行深层特征提取,同时,构建了基于哨兵一号和哨兵二号卫星的全球水体大规模多源异构遥感数据库。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以人工遥感影像标注的水体区域分布真值为精度评价基准,所提出的多尺度特征融合算法的水体提取结果,准确率达到了90.12%,相比现有深度学习领域主流的U-Net图像分割模型方法,准确率提高了3.73%以上,有效提升了多源异构遥感数据的大范围水体提取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源数据的土地盐碱化遥感快速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干旱区土地盐碱化环境的地表景观特征和遥感信息特征,基于SPOT、ASTER多平台多波段遥感数据和DEM、土壤样品分析数据等多源数据,采用光谱角度制图(SAM)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对实验区土地盐碱化程度进行了分级制图。该方法对常规数据的依赖性较小,适于西部干旱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快速监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光谱角分类器遥感影像的自动分类和精度分析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遥感影像是地球表面一定区域景观和覆盖的客观记录和形象显示。选择黑河弱水流域作为自动分类的典型研究区,利用该区域的Landsat 7ETM+遥感影像结合地面实况调查数据,寻找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自动分类的训练样本,运用光谱角分类方法对ETM+图像进行自动分类。通过分类图像与地面真实样本数据对比分析,获得适用于荒漠地表遥感影像自动分类的可行性方法,并且进一步讨论了混淆矩阵计算的分类误差,研究了以Kappa分析为基础的精度评价。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传感器性能的提高,现代遥感技术提供了各种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多源、多尺度遥感影像数据成为遥感应用技术的一个挑战。本文系统阐述了遥感影像融合的理论和方法,详细分析了像素级、特征级、决策级遥感影像融合的方法和优缺点,深入探讨了Gram-Schmidt和SFIM两种高保真的融合方法,给出了融合结果的评价体系,结果表明SFIM融合方法是最优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多源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可以将不同来源数据包含的优势信息重构为新的信息载体,进而为解 决实际问题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与TM,CBERS-1等影像数据相比,ASTER多光谱影像在短波红外波段具有更强的优势,因此将其与SPOT5全色波段进行融合可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更多的细微信息。本文选取主成分分析变换(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 A)、比值变换(Brovey)、格兰姆-施密特变换(Gram-Schmidt,GS)和小波变换4种融合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CA变换和GS变换适用于这两种影像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