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 毫秒
1.
张小萍  钟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3):3136-3137,3159
文献[1]提出了一个无中央机构的电子投票协议,这种签名适合用在选举人在电子选举时找不到可信中心对选票进行认证的时候.但是,给出的一种攻击证明该协议是不安全的,不诚实的投票人可以控制整个选举的结果而不被其他人所察觉.针对上述缺点设计一个改进的新方案,主要引入一个不同底相同离散对数的知识证明来保证投票者给出正确的私钥.并对新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新方案的执行效率和还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需中央机构的电子投票协议——Su-协议,分析指出投票者在给出其解密选票结果的参数时,协议无法确保投票人给出的参数是正确的,攻击者可以在投票的第5步给出经过设计的参数从而可以左右系统的计票结果。据此给出针对Su-协议的3种可行的攻击:公平性攻击,选票篡改攻击和秘密性攻击。  相似文献   

3.
Kiayias和Yung首次提出了自计票电子投票方案,使得小规模电子选举不需要任何可信第三方参与,选举的行为公开可验证,有力地保证了选举的秘密性,Groth在此基础上做了改进,使得方案更简洁、高效;然而Groth方案仍只用于双候选人选举,且不允许两个选民同时投票.简要介绍并分析了Groth方案,针对上述两点不足给出改进建议,使新方案更高效且用于多候选人选举.  相似文献   

4.
安全且实用的电子投票协议是信息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引入了盲签名、投票编号、申诉标识等工具,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收据的电子投票方案,该方案进一步完善了FOO投票协议,可保证选票的匿名性、可验证性和无收据性,并且允许投票者中途弃权。该方案不仅保持了原方案的各种优点,而且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因此,与其他类似方案相比较,该方案具有更好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现有的电子投票系统仍然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有待解决.采用盲签名和投票编号等技术,提出一个基于RSA的电子投票方案,并对其核心部分进行实现.该方案简化投票过程,解决"选票碰撞"和"签证人欺诈"等安全性问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冯泽涛 《福建电脑》2007,(6):139-139,141
针对当前电子投票方案存在的缺陷,本文采用投票人身份的多重验证和盲签名等技术,提出了一个实用的电子投票方案.该方案可保证投票过程的安全性,并可有效解决选票碰撞和签证人欺诈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个具有可行性的基于盲签名的投票方案.该方案使用了AES数据加密算法和RSA数字等名体制,具有和上述多数方案相同的安全性,它的优点在于,改进了的选票安全体制使得整个方案的通信复杂度大大降低,因而在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实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IT技术的发展,以及传统的投票方式暴露出了一些缺点,电子投票将逐渐取代传统投票。不同的文献对电子投票协议的设计要求不同,而且不全面。本文综合不同文献,给出了比较全面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电子投票方案存在的缺陷,该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匿名电子投票方案。该方案采用盲签名和多重验证验证ochmous等技术,可有效地解决选票碰撞和签证人欺诈等问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最后对该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PKI、盲签名、秘密共享等技术,该文提出了一种安全实用的电子投票协议,它满足电子投票协议的核心要求-民主性、准确性、秘密性、可证实性、简单性,并很好地解决FOO、Sensus等协议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三种基本零知识证明类型的实现方案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现已发表的离散对数、破译RSA的能力和持有某个文件这三种基本的零知识证明方案进行了研讨,指出了其不足和错误之处。同时,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椭圆曲线密码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椭圆曲线密码的数学基础是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ECDLP)。除了一些极特殊的椭圆曲线,求解ECDLP的算法都为安全指数时间,其中目前最好的算法是并行Pollard‘s rho算法,文章给出了用该算法求解ECDLP的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3.
Lee-Chang及派生类群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Lee和Chang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非交互的群签名方案。Tseng-Jan;李、张、刘、杨;敖、陈、自分别给出了改进方案。该文指出Lee—Chang方案及所有派生类方案都不具备防伪造性。它们都可以用类似的伪造签名方法,产生一个不可跟踪的群签名。  相似文献   

14.
基于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短信息加密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短信息业务向移动支付、移动证券交易等金融领域的扩展,对短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在ElGamal体制公开密钥加密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短信息系统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比较适用于短消息系统的加密方案,并给出了实验和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5.
适于建立密码体制的椭圆曲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龙军  赵霖  沈钧毅 《计算机工程》2000,26(8):20-21,70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是一种基于代数曲线的公开钥密码体制,使用椭圆曲线为公钥密码体制的基础是由于定义在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上的点集合可构成阿贝尔群,由此可定义其上的离散对数,即椭圆离散对数。  相似文献   

16.
谢琪 《计算机工程》2004,30(23):96-97
2000年,Chen-Zhu提出了一种优于已有方案的群签名方案。该文认为该方案是全局可伪局可伪造的,群管理员可以对任何消息假冒任何成员生成有效的群签名。  相似文献   

17.
邵祖华提出了一个同时基于离散对数问题(DLP)和因子分解问题(FP)两个数学难题的数字签名方案[1](Shao Signature Scheme),但是该方案的安全性仅仅依赖于因子分解问题[2],任俊伟和林东岱对其进行了改进[3].指出改进的数字签名方案的一个错误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证明当离散对数可解时改进方案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手机支付数字签名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基于离散对数和因子分解安全机制的前提下,采用混合加密体制和可证实数字签名的理论,针对手机支付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安全的手机支付系统,并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椭圆曲线公钥密码体制(ECC)具有最高的位安全强度,将是对现有公钥密码体制的替代。该文描述了代数几何与ECC的数学基础及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困难性,讨论了ECC在电子商务中的安全应用。利用仿射坐标与射影坐标的映射关系,设计了一种二进制扩域上ECC快速算法,使得ECC在电子商务中实际安全应用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