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计算安全的隐写理论很早就被提出,但一直不能用于主流的以多媒体数据为载体的隐写术。原因在于计算安全隐写的前提是可以获得载体的精确分布或可以按照载体分布精确采样,而自然采集的图像、音/视频无法满足这个前提条件。近几年,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多媒体生成技术逐渐成熟且在互联网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生成媒体成为合理的隐写载体,隐写者可以用正常的生成媒体掩盖秘密通信,即在媒体生成过程中隐写信息,并与正常的生成媒体不可区分。一些生成模型学到的分布是可知或可控的,这将为计算安全隐写推向实用提供契机。以当前广泛应用的合成语音模型为例,设计并实现了计算安全的对称密钥隐写算法,即在音频生成过程中,根据样本点的条件概率,按算术编码的译码过程将消息解压缩到合成音频中,消息接收方拥有相同的生成模型,通过复现音频合成过程完成消息提取。在该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公钥隐写算法,为实现包括隐蔽密钥交换在内的全流程隐蔽通信提供了算法支撑,在保证隐写内容安全的同时,还可以实现隐写行为安全。理论分析显示,所提隐写算法的安全性由嵌入消息的随机性决定,隐写分析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当前技术下攻击者无法区分合成的载体音频与载密音频。  相似文献   

2.
音频隐写术是将秘密信息(如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隐藏到载体音频中,不仅能够保证秘密信息本身的安全,而且能保证秘密信息传输的安全,已成为信息隐藏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音频隐写分析技术能够在充分挖掘隐写深度特征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隐写检测,导致隐写术的安全性降低,为隐写术带来了新的挑战.不过,生成对抗...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隐写术和反隐写术,说明了隐写术的原理及隐写术在文本、图像、音频中的应用。从隐写系统的绝对安全性、检测隐写消息的低效性和隐写算法的复杂多变性等方面阐明了反隐写所面临的挑战。最后指出反隐写术只能证明隐写信息的存在性而不能破译隐写信息的不足;同时简要阐明了反隐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视频隐写是以视频为载体的隐写技术,根据嵌入时载体视频是否经过压缩编码将视频隐写分为基于原始视频的隐写和基于压缩视频的隐写两个大类。该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基于压缩视频的隐写算法,给出了一般原理模型,对AC系数、DC系数和运动矢量等编码单元上隐写算法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了提高隐藏率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5.
隐写术的目的是将秘密消息嵌入到多媒体数据中进行隐蔽传输。为了提高安全性,嵌入过程希望对载体做尽量少的修改并避免对敏感区的修改。这个数据嵌入问题可以用隐写码来解决。文章按照发送方拥有的边信息情况,将隐写编码问题分为三种模型:基本模型,湿纸模型和湿度级模型。对各种模型的下编码方法作了介绍,并以灰度图像上的±1隐写为例说明了隐写码可以大幅度提高隐写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当今最流行的传播媒介之一,数字视频被普遍视为一种理想的隐蔽通信载体,视频隐写和视频隐写分析技术也因此吸引了信息隐藏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视频隐写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视频隐写分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对当前视频隐写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概括,重点阐述了关于压缩域视频隐写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类型的嵌入域,分别归纳了相应隐写分析技术的原理,并对其中的经典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此外,还对未来视频隐写分析领域可能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信息隐藏和检测技术在当代信息社会中日趋重要,并且得到广泛应用.JPEG是目前最流行的图像文件格式标准之一.概述了隐写和隐写分析的原理,介绍了JPEG图像格式,重点分析JPEG图像的几种典型的隐写术和隐写分析算法,比较了几种隐写术和隐写分析算法的优缺点,并指出了隐写术和隐写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数字音频作为网络空间中广泛应用的媒体,是承载秘密信息的良好载体,常被用来构建实时性强、复杂度低、不可感知性好的隐蔽通信。音频隐写作为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和数据保密通信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对音频隐写方法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性梳理。首先,介绍了音频隐写的基本内容,对问题描述、常用数据格式、工具和评价指标等进行总结。其次,按照嵌入域的不同,将传统音频隐写方法分为时域方法、变换域方法和压缩域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根据隐写载体的不同,将基于深度学习的隐写方法划分为嵌入载体式、生成载体式和无载体式音频隐写,并对这3种音频隐写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指出了当前音频隐写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隐写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隐写术领域已经成为了信息安全的焦点.因为每个Web站点都依赖多媒体,如音频、视频和图像.隐写术这项技术可以将秘密信息嵌入到数字媒介中而不损坏它的载体的质量.第三方既觉察不到秘密信息的存在,也不知道存在秘密信息.因此密钥、数字签名和私密信息都可以在开放的环境(如Internet,或者内联网)中安全的传送.主要介绍隐写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各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隐写是一种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为载体的隐蔽通信技术。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网络隐写的研究重点由原来的注重隐写可实施性向尽量提高隐写隐蔽性转变,基于多链路到达序列编码的隐写即在此背景下提出,目前尚无有效的检测算法。基于此,分析了基于多链路到达序列编码的隐写方法,然后通过对正常多链路数据流的建模分析,提出了基于条件熵的隐写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观测窗口达到1 200个数据包时对该隐写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音视频通信应用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AAC(Advanced Audio Coding),作为目前互联网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音频压缩编码标准之一,拥有优秀的压缩效果和出色的音频质量,使得越来越多的音视频作品利用AAC进行编码传输,这也为信息隐藏提供了新的、更多、更好的隐写空间.本文分别...  相似文献   

12.
马宾  韩作伟  徐健  王春鹏  李健  王玉立 《软件学报》2023,34(7):3385-3407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信息隐藏技术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提高现有隐写方法的安全性迫在眉睫.为提高图像的信息隐藏能力,提出一种基于U-Net结构的生成式多重对抗隐写算法.所提算法通过生成对抗网络与隐写分析器优化网络、隐写分析对抗网络间的多重对抗训练,构建生成式多重对抗隐写网络模型,生成适合信息隐写的载体图像,提高隐写图像抗隐写分析能力;同时,针对现有生成对抗网络只能生成随机图像,且图像质量不高的问题,设计基于U-Net结构的生成式网络模型,将参考图像的细节信息传递到生成载体图像中,可控地生成高质量目标载体图像,增强信息隐藏能力;其次,采用图像判别损失、均方误差(MSE)损失和隐写分析损失动态加权组合作为网络迭代优化总损失,保障生成式多重对抗隐写网络快速稳定收敛.实验表明,基于U-Net结构的生成式多重对抗隐写算法生成的载体图像PSNR最高可达到48.60 dB,隐写分析器对生成载体图像及其隐写图像的判别率为50.02%,所提算法能够生成适合信息嵌入的高质量载体图像,保障隐写网络快速稳定收敛,提高了图像隐写安全性,可以有效抵御当前优秀的隐写分析算法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隐蔽通信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现有基于多媒体数据流构建隐蔽信道的方法,未考虑网络传输时波动产生的数据包丢失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跨数据模态信息检索技术的对网络异常具有鲁棒性的隐蔽通信方法,同时可以满足高隐蔽性和高安全性的要求。方法 提出了一个名为RoCC(robust covert communication)的通用隐蔽通信框架,它基于跨模态信息检索和可证明安全的隐写技术。所提方法将直接通信和间接通信两种形式相结合。直接通信通过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网络通话服务进行,传递实时生成的音频流数据,接收方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将其还原为文本;而间接通信则借助公共网络数据库进行载密数据的传输,接收方通过文本语义相似度匹配的方式来还原完整语义的载密文本数据,这有助于解决网络数据包丢失和语音识别误差导致的文本语义丢失的问题。结果 经实验测试,本文方法在协议上具有更好的通用性,相对Saenger方法在丢包率抵抗能力方面提高了5%,所用隐写算法满足可证安全性。同时,RoCC的数据传输率有73~136 bps(bit per second),能够满足实时通信需要。结论 RoCC隐蔽通信框架综合可证明安全隐写、生成式机器学习方法和跨模态检索方法的优势,与现有的方法比较,具有更加隐蔽和安全的优势,并且是当前对数据传输丢包异常最鲁棒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NFT(non-fungible token)图像为元宇宙中进行创作、交易、分享和收藏的数字艺术作品。不同于自然图像,NFT 图像的内容为用户自主定义,在数据空间分布较广,这为秘密信息的隐藏提供了极大便利,因此借助NFT图像进行隐蔽通信成为图像隐写的一个新分支。提出了一种NFT图像的隐写方法。对一幅给定的 NFT 图像,对高频与边缘轮廓部分进行增强,以丰富图像中有利于掩盖隐写修改痕迹的细节部分,从而使增强后的图像更适合隐写,将其作为载体。根据增强前后图像像素的差异确定载体图像各像素加1或减1的倾向修改方向,并根据此差异调整载体各像素的修改代价以满足确定的倾向修改方向,进一步提升隐写抗检测性。利用主流隐写编码框架在载体图像中进行信息嵌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应用于NFT 图像时的抗检测性优于现有的数字图像隐写方案,对于 HILL、MiPOD、DFEI 隐写方案,所提方法可分别将隐写分析错误率(PE值)平均提升8.7%、9.2% 、6.2%(所有嵌入率与隐写分析特征情况平均值)。所提方法适用于NFT图像,为除自然图像与生成图像以外的第3类载体(即NFT图像)提供了针对性的隐写方法。待 NFT 图像数量较为可观后,可充分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拟合与学习能力,设计深度学习的 NFT图像隐写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图像隐写是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早期隐写方法通过修改载体图像获得含密图像,导致图像统计特性发生变化,因此难以抵抗基于高维统计特征分析的检测.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写方法,使像素修改更隐蔽、隐写过程更智能.为了更好地研究图像隐写技术,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写方法进行综述.首先根据图像隐写过程,从3个方面分析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写方法:1)从生成对抗网络和对抗样本2个角度介绍载体图像获取方法;2)分析基于深度学习的隐写失真设计方法;3)阐述基于编码解码网络的含密图像生成方法.然后,分析和总结了无载体图像隐写方法的优缺点,该类方法无需载体图像即可实现图像隐写,因此在对抗统计分析方面存在天然优势.最后,在深入分析与总结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隐写与无载体图像隐写2类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图像隐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由于空域图像下采样过程中提供的量化误差边信息能够有效提升隐写安全性,为了得到下采样之前的高分辨率图像,提出一种基于超分辨率网络的空域图像边信息估计隐写方法。方法 受原始下采样边信息隐写方法的启发,使用超分辨率网络生成被称为预载体的高分辨率图像。同时利用现有的空域图像对称失真算法得到每个像素点的修改失真,然后以浮点型精度对预载体下采样,得到和载体同分辨率的图像形式,利用对应像素点间的差值指导像素点的修改方向,实现基于初始失真的非对称失真调整。首先以峰值信噪比和极性估计准确率为指标对比了多种超分辨率网络以及基于传统插值方法的上采样性能,并通过调整初始失真分别进行隐写和隐写分析实验,选择使安全性提升最大的残差通道注意力机制网络及其对应调整系数作为本文的下采样边信息估计隐写方法。结果 使用隐写领域中常用的3个数据库、两种传统初始失真函数以及两类隐写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在跨数据集的隐写安全性上,相比传统隐写方法,在对抗基于手工特征和基于深度学习的隐写分析时,本文方法的安全性均有显著提升,如在测试集载体图像上,嵌入率为0.5 bit/像素时,安全性分别提升6.67%和6.9%;在训练集载体图像上,本文方法的安全性在比传统方法有很大提升的基础上,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能够高于原始边信息隐写方法的安全性,如在对抗基于手工特征的隐写分析器且嵌入率为0.1 bit/像素时,安全性提升1.08%;在对抗基于深度学习的隐写分析器且嵌入率为0.5 bit/像素时,安全性提升0.6%。结论 实验表明,使用超分辨率网络作为下采样边信息估计的工具,并利用估计边信息调整嵌入修改的初始失真,能够有效提升传统隐写方法的安全性,并接近甚至在部分情况下超越了原始边信息隐写的安全性。除此之外,本文方法与原始边信息隐写方法具有不同的修改模式,而且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Steganography and steganalysis are the prominent research fields in information hiding paradigm. Steganography is the science of invisible communication while steganalysis is the detection of steganography. Steganography means “covered writing” that hides the existence of the message itself. Digital steganography provides potential for private and secure communication that has become the necessity of most of the applications in today’s world. Various multimedia carriers such as audio, text, video, image can act as cover media to carry secret information. In this paper, we have focused only on image steganography.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review of fundamental concepts, evaluation measures and security aspects of steganography system, various spatial and transform domain embedding schemes. In addition, image quality metrics that can be used for evaluation of stego images and cover selection measures that provide additional security to embedding scheme are also highlighted. Current research trends and directions to improve on existing method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