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借鉴可信计算思想,从可信增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可信增强的访问控制框架,并给出了该框架的具体实施流程。该框架在普通Flask的基础上引入了身份认证和可信监控机制,解决了传统访问控制中存在的"内部威胁"问题,它是在访问控制中引入可信计算的一个尝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保密性与完整性统一安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保密性与完整性统一安全策略,以保密性和完整性作为计算机安全中的两个维度,在不同的维度上支持不同的级别划分标准,在两个方向上综合实施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形式化地阐述了模型如何实现保密性和完整性的综合安全,如何避免通过交互访问操作以及多角色实体的存在造成的泄密与完整性破坏事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强制访问控制的文件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雷  庄毅  潘龙平 《计算机应用》2006,26(12):2941-2944
重点分析了基于信息保密的BLP(Bell-LaPadula)模型和基于信息完整性的Biba模型,基于这两个模型设计了兼顾系统保密性和完整性需求的强制访问控制模型,并结合Windows文件过滤驱动程序开发了一个基于该强制访问控制模型的文件安全监控系统,对其主要模块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该文件安全监控系统可有效地维护文件系统的保密性和完整性,检测并阻断本地与网络的入侵。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访问控制模型在系统的安全实现方面存在的不足,在RABC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信操作环境下基于可信验证的DBMS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满足系统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需求,最大程度实现信息双向流动,同时支持最小特权安全特性,是一个权限分配灵活的访问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5.
可信计算能有效提高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但现有的可信计算技术较难满足该系统实时性和低功耗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VxWorks内核的可信计算解决方案。设计嵌入式实时可信平台模块和可信软件栈,实现基于完整性度量证书的信任链传递结构和轻量级访问控制框架。实验结果证明,可信平台模块相比SW-TPM模块平均命令执行时间节省了65.81%,轻量级访问控制框架对系统内核的性能影响也较小,可满足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可信移动平台的思想,从访问手机设备、访问存储数据和访问无线网络三个方面详细阐明基于可信计算的手机访问控制策略,并给出基于可信计算核心安全硬件TPM在访问控制中应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级安全策略的二维标识模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安全模型是用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如何满足系统的安全要求.经典的安全模型都只能要么满足系统的保密性要求(如BLP模型),要么满足完整性的要求(如Biba模型).该文提出了一个多级安全策略的二维标识模型,在对可信主体必须遵守最小特权原则的前提下,利用保密性标识和可信度标识共同构成主客体的访问标识,并利用两个约束条件,使得既能防止越权泄露信息.又能控制信息的非授权修改,从而同时保证了系统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多级安全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经典BLP模型的部分主体权限过大的问题,基于可信计算技术,将可信的思想和时间特性融入到安全模型的设计,提出了基于时间可信的BLP模型(TTBLP).该模型以BLP模型为基础,引入可信状态和可信范畴的概念,动态调节主体的访问范围,保证了只有符合可信状态安全要求的主体才能访问特定可信范畴中的客体,并给出了TTBLP安全模型的基本设计思想、定义、公理和定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弥补了经典BLP模型的不足,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庄云鹏  陈启安 《计算机应用》2007,27(Z2):113-115
简要介绍可信移动平台的思想,在软件行为方面提出了一个基于可信平台的手机访问控制策略,并给出基于可信计算核心安全硬件可信平台模块在这个策略模型上的应用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0.
BLP模型存在完整性保护缺失、可信主体定义不明确和未考虑平台环境因素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信等级的BLP改进模型TL-BLP。该模型引入主客体和平台的可信等级,并对BLP模型安全特性、主客体的敏感标记和状态转移规则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可信度的动态度量,保证访问操作平台的安全性,通过对BLP模型“下读上写”的限制,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分析结果表明,TL-BLP在保证信息机密性的基础上,能提高系统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实现基于可信度的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布式可信度量的移动代理安全应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讨论了可信计算平台上的移动代理安全方案。利用可信计算平台提供的可信度量策略与信任链机制,构建基于可信度量的移动代理安全体系结构。进一步地,在此类平台所构成的移动代理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建立了移动代理平台间基于可信度量的信任关系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12.
徐宁  杨梦梦  刘文清 《计算机工程》2008,34(12):254-256
对SELinux策略服务器在安全性和脆弱性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基于可信计算提出信任特征的概念,将其引入到SELinux策略服务器的设计中,给出一种基于信任特征的SELinux策略服务器体系结构。通过用户空间安全服务器与策略管理服务器的构建解决脆弱性问题,提供可信实体信任特征,解决安全性问题,有效完善了SELinux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3.
卢小亮  郁滨 《计算机工程》2010,36(4):134-137
针对BLP模型存在“向上写”规则破坏数据完整性、主体分配权限过大及客体安全等级不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用户许可的多级安全策略模型。该模型利用可信度标识对主体写操作进行完整性保护,通过用户许可标识解决BLP模型和可信度标识存在的主体分配权限过大问题,结合系统管理员仲裁机制对修改的客体安全等级进行动态调整。理论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保证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MLS策略侧重于信息机密性保护,却很少考虑完整性,也无法有效实施信道控制策略,在解决不同安全级别信息流动问题时采用的可信主体也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在同一系统中满足多样性的安全需求,给出混合多策略模型——MPVSM模型,有机组合了BLP、Biba、DTE、RBAC等安全模型的属性和功能,消除了MLS模型的缺陷,提高了信道控制能力和权限分配的灵活度,对可信主体的权限也进行了有力的控制和约束。给出MPVSM模型的形式化描述以及在原型可信操作系统Nutos中的实现,并给出了策略配置实例。  相似文献   

15.
可信计算之信任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可信计算近年发展迅速,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计算机系统安全问题的一种方案,不同于传统信息安全解决办法,它以新的思路即主动防御来解决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问题.信任根和信任链是可信计算的根本组成部分.介绍了可信计算及信任链的相关知识,介绍了信任根,可信认证机制.最后详细给出了基于PCI扩展ROM的可信计算之信任链部分链实现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可信PDA计算平台系统结构与安全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DA作为一种手持设备,面临着众多的安全问题.文中利用可信计算思想构造了可信PDA的体系结构与安全机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带数据恢复功能的星型信任结构,其在安全性、效率及可靠性等方面较TCG的链式信任结构都有很大提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总线仲裁等技术构造了可信PDA的体系结构模型.文中还提出并实现了针对可信PDA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安全增强、基于可信PDA平台的可信网络连接(TNC)以及SD卡全卡加密等新的安全技术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可信PDA的原型系统.经过实验验证,这款可信PDA在各方面都达到了可信计算平台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TCM的嵌入式可信终端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各种嵌入式终端的安全需求,借鉴普通安全PC中TPM的应用情况,结合操作系统微内核技术,提出一种嵌入式可信终端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可信根TCM,实现了自启动代码、操作系统到上层应用程序的"自下而上"的可信链传递,适用于嵌入式终端的安全应用.最后,通过设计一个试验系统,重点阐述了可信启动的具体实现步骤,并分析了因此带来的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Ad Hoc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利用可信平台模块传递信任链的方案。该方案以将信任关系从Ad Hoc网络节点扩展至Ad Hoc网络为设计目标,利用信任模型评估每个节点的信任度,在ARAN安全路由协议的基础上,结合信任度对ARAN安全路由协议进行了改进,选出一条可信度最高的路由,对可信链传递方案进行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9.
可信计算平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华 《计算机安全》2009,(7):53-54,62
可信计算平台是能够提供可信计算服务的计算机软硬件实体,它能够提供可信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行为的安全性。详细介绍了可信计算平台的关键部件及其功能,并分析了可信计算技术现今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