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有源补偿零磁通电流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电流传感器的测量准确度只有3%~5%,难以满足高精度测量的要求.通过对电流传感器的等值电路及其相量图的研究,得出初级电流到次级电流转换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及其产生原因,并分析了传统误差补偿方法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电子补偿线路各个环节的设计,研制出一种利用有源电子线路跟踪激磁电流并进行补偿的小电流传感器,使其动态地接近"零磁通"状态.经测试可知,补偿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电流传感器的准确度明显提高,符合绝缘设备在线监测对电流传感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零磁通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传统电流传感器存在的固有误差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磁动势方程设计了一种双级结构的电流传感器,以消除励磁误差;由电磁感应定律与磁路定律建立了传感器的仿真模型:采用DSP增益自适应方案,动态调整补偿信号幅值及相位,保证自动补偿励磁电流,使之工作在零磁通状态.测试实验与现场应用证明,设计的零磁通电流传感器准确度可达0.1级.能满足在线监测信号采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原理,提出了一种用超微晶合金做铁芯,增加自适应动态电子电路,实现小电流传感器的"动态零磁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绝缘监测用高精度微电流传感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种用于绝缘在线监测的穿心式高精度微电流传感器。通过电子电路对激磁电流的跟踪和自动补偿,使传感器近似工作在“零磁通”状态。对传感器的性能测试表明,补偿收到了良好效果,角差稳定在±1.5分以内,比差小于千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零磁通型高精度微电流传感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制了一种用于高压电容性设备在线监测的穿心式高精度微电流传感器。它基于电子补偿原理 ,通过对激磁电流的补偿 ,使传感器近似工作在“零磁通”状态。测试表明 :补偿收到了良好效果 ,角差稳定在± 1.5′以内 ,比差 <1‰。  相似文献   

6.
针对Buck变换器在实际使用中,降压电感的铁心磁通存在非零偏置及控制所造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差模零偏置微感抗降压型直流变换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该方法的关键在于使用差模电感自补偿特性实现了铁心磁通的零偏置,通过超前臂互补同步控制、滞后臂过零复合同步控制,实现了差模电感在直流斩波条件下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零磁通原理的高精度小电流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零磁通电流互感器的原理 ,提出了一种用超微晶合金做铁芯 ,增加自适应动态电子电路 ,实现小电流传感器的“动态零磁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高压电力设备安全运行,设计了容性高压电气设备(高压套管、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的在线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其监测电路的设计,包括:零磁通电流传感器、采集控制单元.设计的双级零磁通电流传感器有效提高了监测精度,采用220V电源信号作为同步的技术大幅度增加了固定时间内允许测量的次数,提高了测试效率,该在线监测系统已经在投入使用,运行结果表明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电能计量中弱电流高准确度测量要求,研制了一种新型、高准确度、采用零磁通补偿原理和无源补偿方式的弱电流互感器研制.针对电流小到2.5mA的弱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匝数多,容性泄漏电流影响大,提出控制绕组层间电压、层间电场强度和层间电容、优化设计的容性误差补偿线路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了容性误差.该互感器的原理...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的运行性能,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相电流极性检测方法,用于对死区和开关器件非理想特性引起的逆变器输出电压误差进行补偿.该方法通过检测A、B两相电流差的过零点,对三相电流过零点进行预测;再根据A、B两相电流差过零时A相电流的极性,得到任意时刻的三相电流极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避开了零电流钳位现象,且不受奇次谐波的影响.根据得到的电流极性对死区和IGBT非理想特性引起的电压误差进行补偿,此方法在异步电动机间接转矩控制系统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系统中通过计算误差电压等效时间对三相参考电压占空比进行前馈补偿,文中给出了补偿前后的实验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的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安全防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先 《青海电力》2006,25(3):61-6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各企业建立了内联网,并采用不同方式联入互联网,使内部办公人员通过网络可迅速地获取并交流信息,提供了高效的工作方式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然而,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联结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网络的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致使网络易受黑客、恶意软件和其他不轨行为的攻击,所以网上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章针对目前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网络系统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清洁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现有的能源架构难以满足能源产消的需要,一场能源行业的革新势在必行。能源互联网作为一个学术与工业界看好的下一代能源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受到广泛关注,其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基本特征为未来能源发展勾勒出一个丰富的愿景。然而,现有成熟的信息技术方案从设计思想到工程实施无法全面满足能源互联网的特征需求。区块链作为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技术,具有分布式、平等、安全、可追溯等特性,与能源互联网的设计思想高度契合,有望成为能源互联网落地的关键技术。能源区块链是区块链与能源行业结合的产物,其可以为能源互联网的各个层面提供安全保障和价值支撑。文章通过定位能源互联网中电力交易区块链中的关键技术,综述了现今能源电力交易区块链在共识机制、交易与智能合约设计、安全机制和其他领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与分析,探讨了目前各项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能源区块链的进一步研究与落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系统上介绍1种新兴骨干网络技术MPLS的体系结构,包括其基本概念、功能特性、结构组成及其内在关系。在MPLS体系结构中,标签是关键的技术手段。所有进入MPLS的包都必须加上标签,所有操作都围绕标签展开,对标签的分析、处理和根据标签内容进行包转发是在标签交换路由器LSR上完成的,LSR综合了传统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优点,是MPLS的基本单元,带有标签的包在LSR间传输,所经过的LSR序列组成标签交换路径LSP。LSP建立和控制是MPLS体系结构的重要内容。在建立LSP的过程中,MPLS体系结构支持环路检测,以避免环路的产生而降低网络性能。MPLS体系结构能够利用LSP建立隧道,简化了传输控制,降低了设备复杂度,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4.
关于“十三五”配电网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配电网直接面向电力用户,是保障电力“落得下、用得上”的关键环节,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面对“十三五”期间配电网发展“高质量、智能化”的需求,在梳理总结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发展、高供电可靠性要求、分布式能源与多元化负荷接入、外部建设环境变化等角度阐述了配电网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未来配电网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并从规划建设角度提出了应对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跻身未来的电力线通信:(一)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几年来,与电信网及有线电视网相比,电力线通信(PLC)网以其资源广阔、与家庭结合紧密等优势日益引起人们注视,并得到快速发展。文中追溯了PLC的80多年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总结了各阶段的主要技术特征、代表产品及应用范围,其中重点分析和介绍了当前PLC在欧洲和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而通过对PLC信道的恶劣条件和传输技术状况的描述,结合具体典型芯片的分析比较,指出了技术难度及发展迟缓的原因。文中还给出了PLC—HLAN,PLC—VPN,PLC—AN的应用和构建设想,指出了PLC发展过程中应当重点研究的问题:宽带传输、网络互联、专用固件设计、保密安全设施、面向家庭通信语言,以及技术体制和法制化等,强调了PLC广泛应用的现实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物联网与能源网的深度融合,能源互联网与社会(人)、环境、经济和交通能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与此同时,物联网集成了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等计算架构模型、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使得数据建模和分析更加智能、高效和可靠。因此,在物联网的背景下,讨论具有自感知能力的能源生态系统的条件已相对成熟。文中依托物联网,构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首先,依据心理学中自感知的概念,探讨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其次,阐述了物联网在构建自感知能源互联网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重点从数据驱动角度,构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信息交互模型和信息处理模型。最后,总结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关键问题,从不同角度给出了自感知能源互联网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的清洁能源占比高、电源与负荷逆向分布,在可再生能源消纳、市场放开程度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其改革路径与经验对其他省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以云南最新的电网运行与市场建设情况为背景,总结云南省的改革历程与实践经验。首先,介绍云南电力市场概况,以交易品种、市场主体变化为主线,梳理云南电力市场发展历程;然后,介绍云南交易模式及机制,分析包括激励机制、多能协同在内的云南市场化交易的创新机制设计;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未来云南完善中长期交易机制、推进现货市场、探索零售市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赋能能源与交通传统行业.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三网融合发展,将有力推动能源转型和交通强国的建设,实现绿色、智慧、可持续发展.文中对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融合发展的优势与需求进行了系统梳理与分析,明确了三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归纳了三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融合发展的现有技术支撑,总结了三网融合发展在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领域的初步尝试,论述了三网融合发展的途径及可行性;分析了三网融合发展形态,提出了三网融合系统架构,归纳了三网融合系统的主要特征;从三网融合系统架构的物理层、感知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面,归纳总结了构建三网融合系统的关键技术;最后,探讨了三网融合分析的关键理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移动变电站箱体接地的可靠性、连续性,保证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进行地线监测,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电缆地线断线监测保护装置的研制方案。通过对可能发生的单相接地、断路和短路故障进行比较分析后得出三种故障信号之间、三种故障信号与正常信号之间都有着比较明显的特征,依此建立可靠的判据。实际运行中装置能可靠地检测出单相接地、断路和短路三种故障并进行正确的出口动作。因此,装置中应用的故障判据原理是有效和实用的,能很好地保障系统的可靠接地。  相似文献   

20.
直流电网模型和仿真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直流电网具有接入灵活、控制灵活、经济性好等优势,受到了工程和学术界的关注,而传统的电力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直流电网的研究和应用的需要。文中介绍了直流电网建模仿真的最新发展,总结了适用于直流电网的设备模型和仿真方法,提出了建模和仿真技术的挑战。在建模技术方面,总结了AC/DC换流器模型、DC/DC换流器模型、直流开关模型、直流负载模型和直流电网的系统控制模型和实现方法。在仿真技术方面,阐述了直流电网潮流算法的实施方案和挑战;总结了直流电网电磁暂态算法在精确性和效率上的挑战,提出了解决方案;阐述了高效的并行算法和多速率混合仿真的挑战和实现方法;展望了物理仿真技术和数模混合仿真在直流电网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