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力系统负荷是具有典型周期性和随机性特点的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为了降低负荷序列的非线性,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结合经验模态分解EMD和支持向量机SVM的改进短期负荷预测法。运用EMD将负荷序列分解成若干不同频率的平稳分量,突出原负荷局部特征,并采取极值延拓法减弱端点效应,同时利用PSO寻优,选择合适的参数对各分量构造不同的EMD-PSVM预测模型,将各分量预测结果重构后得到最终预测值。通过算例分析,与EMD-SVM及BP神经网络预测法比较,验证了改进EMD-PSVM模型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2.
传统局域均值分解(LMD)对极值点采用了滑动平均值处理得到局域均值函数和局域包络函数,易造成分解的分量过平滑而影响精度。为了减小过平滑影响,采用Akima插值法代替滑动平均值法处理局域函数来改进LMD算法,针对电力系统负荷序列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利用改进LMD算法进行序列分解得到若干分量,再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预测各个分量的趋势,叠加各分量趋势得到负荷序列总趋势。GRNN神经网络较传统神经网络训练速度快、精度高,能很好地预测非线性序列。算例分析表明,改进LMD结合GRNN的方法较经验模态分解(EMD)结合GRNN的方法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负荷结构及影响因素的日渐复杂,成为提高负荷预测精度的重要瓶颈。由于局域波分解所得到的分量代表了构成负荷的基本成分,而这些成分又对应受不同因素影响的负荷信息,同时近似熵能够很好地量化负荷特征,因此提出了基于局域波与近似熵的负荷分析方法。对负荷序列进行局域波分解,得到若干个能反映负荷组成的分量及余量。将各分量进行希尔波特变换,得到时频谱和功率谱,从而分析出各分量对总体负荷的波动贡献。将近似熵作为各分量及余量的特征参数研究各分量的物理含义。采用实时气象因素对各负荷分量每天不同时段进行分析,以分析气象因素对负荷的影响。实例研究说明,该方法可以很好地进行负荷构成及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负荷预测中,对历史负荷数据进行预处理是十分必要的。电力负荷预处理应该充分考虑负荷曲线的非平稳性和非线性。经验模态分解能较好地平稳化处理信号,但是仍存在端点效应,因此提出改进的负荷预处理方案,先通过分解波形和评价指标对比分析了5种端点处理算法的优缺点,接着使用基于四中点估计法的EMD分解负荷信号,并引入相关系数法,按照合理阈值去除虚假分量并合并相关分量。最后针对某电网实际一周的电力负荷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短期电力负荷精准预测问题,提出了基于EIEMD-IMDE-XGBoost模型的预测新方法。针对传统的经验模态分析方法存在的模态混叠及端点效应等问题,提出集合干扰重构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对电力负荷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可将原始数据分解为多个平稳分量。为避免传统多尺度散布熵算法计算不稳定的问题,提出改进多尺度散布熵算法用于刻画电力负荷监测数据的内在特征。结合各有效平稳分量的散布熵值构造特征向量,并输入到参数优化的XGBoost模型中实现负荷预测。实际案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对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负荷是具有典型周期性和随机性特点的非线性、非平稳时间序列的负荷系统。为了降低负荷序列的非线性,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集总经验模态分解法(EEMD)和基于改进人工神经网络(GABP)的短期负荷预测法。运用EEMD将负荷序列分解成若干不同频率的平稳分量,突出原负荷数据局部特征,解决了经验模态分解法(EMD)中分类模糊问题,同时利用GABP网络进行预测,解决了BP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参数对各分量构造不同的EEMD-GABP预测模型,引入气象因子对各分量分别预测,重构后得到最终预测值。算例表明,基于EMD-GABP预测模型的负荷量预测精度高于差分整合移动自回归移动(ARIMA)模型、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等传统模型,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力负荷序列非线性、随机性等特点引起的电力负荷预测精度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密度层次聚类算法(DC-HC)与长短时记忆(LSTM)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首先,采用FFT计算出所有原始电力负荷序列对应的期望频率,并以之作为负荷聚类的特征量。然后采用DC-HC算法对负荷进行聚类,将原始数据分拆成具有特征属性的数据分量组;运用LSTM模型对各分量组进行负荷预测,再将各分量组预测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最终负荷预测值;最后,采用爱尔兰实际电力负荷数据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负荷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电力负荷预测精度,需考虑区域内不同地区多维气象信息对电力负荷影响的差异性。在空间维度上,提出多维气象信息时空融合的方法,利用Copula理论将多座气象站的风速、降雨量、温度、日照强度等气象信息与电力负荷进行非线性耦合分析并实现时空融合。在时间维度上,采用海洋捕食者算法(MPA)实现变分模态分解(VMD)核心参数的自动寻优,并采用加权排列熵构造MPA-VMD适应度函数,实现负荷序列的自适应分解。通过将时间维度各分量与空间维度各气象信息进行融合构造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模型与海洋捕食者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MPA-LSSVM)模型的输入集,得到各分量预测结果,根据评价指标选择各分量对应的预测模型,重构得到整体预测结果。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模型优于传统预测模型,有效提高了电力负荷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小波分解模糊灰色聚类和BP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基于小波分解、模糊灰色聚类和BP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小波分解将负荷序列分解成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找出负荷各频率分量的规律;通过模糊灰色关联聚类方法选取待预测日的负荷相似日;针对不同频段负荷的规律采用相对应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负荷预测,获得不同频段的待预测日负荷各分量,将各分量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负荷预测值.采用所提方法对某地区2010年实际负荷进行预测,并与已有的负荷预测方法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传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常以电力负荷自身的历史序列特征外推预测未来负荷,或者用确定性相关关系来模拟少数几种电力负荷关联因素的影响,导致对负荷变化规律的把握存在缺陷.信息领域中的互信息理论用于分析两个随机变量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其中包含了线性和非线性关联关系,用以描述电力负荷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为进一步的预测工作提供依据.应用互信息理论,建立了电力负荷预测的互信息网络模型,根据各影响因素与电力负荷间的互信息对其量化、比较和逐层筛选,在得到各经济社会指标与负荷之间的关联程度的基础上,对未来负荷进行预测.将本模型应用于实际电力系统预测,得到了令人满意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挖掘混沌系统的演化信息,提升预测精度,减少训练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信息挖掘广域学习系统多核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算法。为了有效地捕捉电力负荷的非线性信息,引入了一种改进的漏积分器动态储层,不仅可以获取系统当前状态的信息,而且可以学习历史信息,进一步通过非线性随机映射充分挖掘非线性信息。提出了一种多核LS-SVM预测模型,有效综合了各个核函数的优点。通过两个电力负荷预测案例将文中方法与传统的反向传播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预测误差对比,预测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混沌时间序列预测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适用于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短期负荷序列的非线性以提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阶段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PSO-SVR)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第1阶段采用VMD优化和预处理原始负荷序列,分解获得多个较为平稳的模态分量。第2阶段利用相空间重构优化重组各序列分量,并针对各分量分别建立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预测模型。第3阶段将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用于优化SVR模型内部参数,便于更好地进行训练和预测。最后累加所有序列的预测值,实现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取得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刘海涛  孙晓  张潮  顾思  孙放 《电测与仪表》2021,58(10):43-48
随着需求侧用户终端的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短期负荷数据具有非平稳性的特点,单一的负荷预测模型和常规的组合预测模型忽略负荷数据的时序性特点,难以达到满意的预测准确度.针对此种情况,文章提出一种基于HHT和改进shapley值模型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通过HHT变换对非平稳负荷进行重构得到随机、周期、趋势分量;通过改进shapley值模型确定组合预测各个预测方法的权重分配,并分别应用于随机、周期、趋势分量的预测,将得到的各个预测分量进行叠加得到最终预测值.算例采用单一预测模型、未改进的Shapley组合预测模型和改进后Shapley值的组合预测模型三种方案对非平稳负荷进行短期预测,从模型精确度和稳定性两个角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文章提出的预测方法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短期负荷序列的非线性以提升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多阶段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和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PSO-SVR)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第1阶段采用VMD优化和预处理原始负荷序列,分解获得多个较为平稳的模态分量。第2阶段利用相空间重构优化重组各序列分量,并针对各分量分别建立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预测模型。第3阶段将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用于优化SVR模型内部参数,便于更好地进行训练和预测。最后累加所有序列的预测值,实现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取得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在电网安全运行和制定合理调度计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电力负荷时间序列预测的准确度,提出了一种由完整自适应噪声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 CEEMDAN)和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 based on attention mechanism, LSTM-Attention)相结合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完整自适应噪声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有效地将负荷时间序列分解成多个层次规律平稳的本征模态分量,并通过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极大值,结合镜像延拓方法抑制边界效应,提高分解精度,同时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自适应地提取电力负荷数据输入特征并分配权重进行预测,最后各预测模态分量叠加重构后获得最终预测结果。通过不同实际电力负荷季节数据分别进行实验,并与其他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结果分析进行比较,验证了该预测方法在电力负荷预测精度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频域分量预测法对短期负荷预测精度的影响,利用频域分解算法分解原始负荷数据,将数据分解为4个部分:日周期、周周期、低频和高频分量。其中,日周期、周周期分量用Elman神经网络预测;低频分量采用随机森林预测;高频分量则使用Mallat算法二次分解,分别得到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选取低频部分做训练样本与Elman神经网络结合预测高频分量;将各个频域分量结果重组,实现电力负荷的高精度预测。以某地市实际负荷数据为例进行仿真,将该方法与Elman神经网络法、随机森林法及频域分量预测法的预测结果对比,验证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精度,减少预测值和真实值的离散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的预测模型。该方法通过对用电负荷进行小波分解和重构得到与原始数据长度相同的分量,对低频分量建立LSSVM预测模型并利用PSO算法找出最优参数,对高频分量建立LSTM预测模型,将各分量预测结果组合实现最终的负荷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优于传统LSSVM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和WD-LSSVM模型,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成分与粒子群算法的LS-SVM短期负荷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对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s,LS-SVM)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问题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该方法已成功应用在负荷预测领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对历史数据进行主成分提取,消除输入的训练数据本身存在着大量的噪声和冗余,从处理后的数据提取LSSVM的训练样本,并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以LSSVM中的参数作为粒子进行优化,进而提高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到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与经典的SVM和BP神经网络相比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