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中,转子的位置信号对于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以往转子位置信号是通过位置传感器检测得到的,然而传感器检测有受环境影响较大等缺点。目前,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使用反电势过零点检测转子位置的无传感器BLDCM系统,讨论了其换相策略、PWM调制控制方式、起动控制方案,并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了克服有传感器成本高、精度低、不易安装等不足,提出了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实现电机无位置传感运行的控制策略。在介绍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BPMSM)悬浮原理的基础上,得到电机状态方程,并建立了EKF位置估计离散算法。设计了BPMSM无位置传感控制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系统仿真模型,并对转子位置辨识精度、电机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EKF的转子位置辨识精度较高,能够实现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稳定悬浮运行。  相似文献   

3.
一种改进的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检测技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讨论了传统反电势法无位置传感器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无位置传感器。与传统无位置传感器相比,改进后的无位置传感器具有换相角计算简单,无需滤波电路,可全范围运行等优点。制作了改进后无位置传感器和传统无位置传感器两台样机,通过实验证明了改进后的无位置传感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机械位置传感器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成本和体积,甚至在某些场合根本无法安装,因此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无机械传感器转子位置检测成为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文献中所介绍的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控制技术中十种位置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并针对起动方法,控制芯片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作了现状分析和展望,这些技术的发展可使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位置检测器是无换向器电机工作的关键部件,是逆变桥晶闸管触发同步信号的依据,本文对无位置检测器的无换向器电机进行了研究,不仅消除了机械位置检测器,且不需安装同轴测速机构,便于普通同步机无换向器电机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变角变磁控制策略更使该系统性能优越,易于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6.
无刷直流电动机无传感器转子位置估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是无刷电机的发展方向。无传感器位置检测方法主要有反电势法,定子三次谐波法和电感法等。一般来讲,反电势法与定子三次谐波法比较成熟,但是电机静止或者低速时,位置检测困难。该文叙述了电机起动或者低速时的转子位置估计方法,即定子电感法和速度无关位置函数法。它为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位置检测,尤其对电机起动以及低速时转子位置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取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转子准确位置信号,采用反电势法来估算电机转子位置。针对电机起动时反电势比较小,难以通过反电势法来检测转子位置的情况,提出预定位法和变频升压相结合的电机软起动方法,设计了一套完善的速度、电流的双闭环控制无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详细讨论了在去掉位置传感器的情况下无刷直流电机如何换相以及速度的提取问题,并且进行了相应的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实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调速性能及位置检测信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无刷励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刷励磁同步电机应用于飞机变频交流电源起动控制时,需要安装位置传感器带来了系统结构复杂、可靠性降低并且该传感器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无刷励磁同步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控制技术。通过向主电机注入旋转高频电压信号,判定转子位置信息,结合反电势极性判定法对位置角进行校正。起动阶段根据旋转高频电压信号产生的高频电流响应中的位置信息,解析转子位置信号,结合矢量控制策略起动无刷励磁同步电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位置估计精度,能够满足无刷励磁同步电机起动控制系统的要求,实现电机顺利平稳起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无位置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并且引入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速度无关位置函数法来检测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位置。这种方法能在转子转速近似为零到高速旋转时对转子位置进行检测,并能精确地给出换向时刻。  相似文献   

10.
永磁型无轴承电机的无传感器运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3,他引:11  
在分析高频信号激励下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永磁型无轴承电机无传感器运行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空间凸极跟踪的转子位置估算自检测方法,讨论了利用高频信号注入、外差法空间凸极信号提取及转子位置跟踪观测器设计等位置检测原理和实现技术,并应用这种位置检测方法建立了永磁型无轴承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的矢量控制系统。仿真研究表明,上述空间凸极跟踪方法能在内插式永磁型无轴承电机全速范围内准确地观测出转子的位置,能在高、低速和大负载扰动下实现无传感器方式的稳定悬浮运行。  相似文献   

11.
基于GOOSE通信技术的微电网故障定位及隔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电网的运行及故障特性与传统电网区别明显,给微电网保护带来了挑战,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面向对象变电站事件(GOOSE)的微电网故障快速准确定位及隔离技术。将微电网区域化,以任一节点为中心,利用GOOSE通信传递相邻设备的方向过流信息完成微电网的故障定位,并通过GOOSE跳闸信号的传递实现故障隔离。文中从微电网运行特性、故障特性及故障定位隔离、工程实现以及工程验证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此技术能够解决微电网多电源、多结构、多种运行方式(合环、开环、并网、孤岛等)、网络拓扑变化情况下的故障快速准确定位及隔离。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多个工程项目,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树木隐患和外部隐患是威胁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以往管理流程不规范、信息数据不准确的状况,建设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设置隐患信息、标准文本数据库,应用人员权限、审核确认、查询统计、综合分析、导入导出等功能模块,实现外部隐患的分级、统一管理,有效规范记录格式,动态汇总整理数据,规范处置流程,监督现场工作,及时确定管控措施和处理重点,实现对输电线路走廊情况的动态掌握,全面提升管控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各类水库大坝9.8万余座,为保障我国防洪、供水、粮食、能源和生态等的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础。但由于受筑坝当时国力国情以及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本世纪初,约有40%的水库大坝为病险工程,此外还有不少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和劣化问题,严重威胁到水库大坝的安全服役。为了全面改善我国水库大坝安全状况,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且随着大量工程步入高龄阶段,水库大坝的补强修复和除险加固将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以重力坝工程为对象,在对重力坝病险除控典型工程措施阐述的基础上,从渗流安全分析与病险除控效能评估、开裂安全分析与病险除控效能评估、稳定性分析与增稳措施实施效能评估、服役可靠度分析与除险加固影响评估等方面,论述重力坝病险除控典型工程措施、实施效能评估的研究现状。建议今后应加强多种除控措施的联合使用、渗流病险除控效能的确定与不确定组合方法、裂缝抑制与承载力提升机理、重力坝系统增稳后的能量变化规律、重力坝服役可靠度分析与除险加固综合贡献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建立和完善重力坝典型工程措施及实施效能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4.
配电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网及其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技术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集控站自动化模式及综合防误操作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集控站出现的背景、自身特点、职能及功能要求,对当前国内集控站自动化模式及其微机监控系统设计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简述了集控站综合防误操作系统应具备综合防误监控系统、集控站运行管理系统、智能操作票及预演培训系统、值班员操作培训系统、电压无功的自动控制、保护操作及管理、远程图象监控和保安报警等主要功能,介绍一种集控站微机综合防误操作系统方案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的电动机智能控制保护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的电动机智能控制保护系统,详细论述了系统的特点、硬件设计和主要的软件流程等。该系统由监测控制中心、通信模块、分析处理模块、信号调理及输出控制模块组成,并具有电机控制和保护、计量、通信功能、实现了对电动机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已投入实际运行,实践验证其性能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其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能源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所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而我国目前的能源价格风险预警主要针对单个价格,对能源比价预警的研究很少。首先基于时差相关分析法、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及协整关系检验法,建立了原油、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电力这五种能源的价格风险指标体系;其次从能源价格比价结构的角度,通过计算能源比价的变异系数及波动系数遴选了做预警的时间序列;然后基于CGE模型及能源比价的风险分布得出了能源比价的合理范围,并划分了相应的警度区间,提出了能源比价预警响应机制;最后分析了2012年我国能源比价的警度,得出汽油与原油比价、居民天然气与原油比价、工业用电与原油比价、居民用电与原油比价、天然气与煤比价、电与煤比价不合理情况严重;同时,柴油与原油比价存在较大的风险,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8.
调控一体化模式在供电企业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变电站数量激增,部分站点距离较远,电网面临设备运行维护效率难以提高的问题.乌兰察布电业局改变传统集控站管理模式,建设“调控一体化”技术平台,该系统包括SCADA、智能分析和智能决策、远动和保护数据采集三大模块,实现远动、保护数据的采集,调度、监控、电网的智能分析与辅助决策等功能,将变电站监控职能转移到调度,同步配置电网设备监控人员,成立运维操作队,分区域管理,提高运维操作效率.该管理模式的推广,将大量变电站监控人员人力资源成本解放出来,提高了人员管理效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变电运行人员供需不足的矛盾,缩短了电网设备运维操作时间,保证了电网运行稳定性和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Ageing of solid insulating materials and systems, according to IEC and IEEE standards, is the occurrence of irreversible deleterious changes that critically affect performance and shorten useful life. What causes ageing is not an easy question to answer, nor is it a function of an isolated event or applied stress. Years of experience have shown that the degree and rate of ageing of insulation depend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the nature and duration of applied/induced stress(es), and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treatment during manufacturing and subsequent use in equipment. Stresses that affect the integrity, reli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components, such as switchgears, transformers, and cables, include electrical, thermal, mechanical, radiation and/or environmental ones. These stresses applied sequentially or simultaneously lead to ageing and deterioration, but the rates of ageing are different and are not easily explainable  相似文献   

20.
Services: A System's Perspectiv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ien  J.M. 《Systems Journal, IEEE》2008,2(1):146-157
A system's perspective of services is contained herein. Analogous to manufacturing, services can and should also be viewed from a system's perspective. While the interdependences, similarities, and complementarities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are significant, there ar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goods and services, including the shift in focus from mass production to mass customization (whereby a service is produced and delivered in response to a customer's stated or imputed needs). In general, a service system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a combination or recombination of three essential components-people (characterized by behaviors, attitudes, values, etc.), processes (characterized by collaboration, customization, etc.), and products (characterized by software, hardware, infrastructures, etc.). Furthermore, inasmuch as a service system is an integrated system, it is, in essence, a system-of-systems (SoS) which objectives are to enhance its efficiency (leading to greater interdependency), effectiveness (leading to greater usefulness), and adaptiveness (leading to greater responsiveness). The integrative methods include a component's design, interface, and interdependency; a decision's strategic, tactical, and operational orientation; and an organization's data, modeling, and cybernetic consideration. A number of insights are also provided, including an alternative SoS view of services;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of systems (especially service systems), with all the attendant life-cycle design, human interface, and system integration issues; the increasing need for real-time, adaptive decision making within such an SoS; and the fact that modern systems are also becoming increasingly more human-centered, if not human-focused-thus, products and services are becoming more complex and more personalized or customi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