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文章论述了菏泽电厂2×300 MW机组锅炉汽温控制系统优化调试过程,包括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系统调试与控制组态修改,参数整定,并对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难点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2台300 MW锅炉再热汽温低、屏式过热器壁温报警和过热器减温水量大的问题,分析了产生原因,提出了墙式辐射再热器改造方案,并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改造后的实际运行数据表明,过热器壁温和减温水量得到改善,提高了再热器汽温。为同类型锅炉技术改造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火电机组汽温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定律出发建立了600MW超临界机组汽温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其中包括单相受热管(过热器和再热器)模型、水冷壁两段简化模型和烟气侧传热模型。此模型繁简适度,便于应用,除了全面地反映了600MW超临界机组过热汽温和再热汽温的动态特性,还可以用于研究锅炉动态过程中工质压力和流量的变化规律。在建模的基础上,对600MW超临界机组在100%负荷下的汽温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和理论分析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1 000 MW二次再热机组塔式锅炉一级、三级过热器以及两级高温再热器金属壁温大范围超限问题,结合现场运行数据与模拟热力计算结果,提出了多项过热器与再热器的优化改造措施。具体改造措施为:通过将二级过热器外圈2根管子切除,减少了过热器受热面积;将低压高温再热器和高压高温再热器两侧管屏加装节流短管,增加了中部管屏冷却介质流量;针对部分超温严重的管子,通过截短高压高温再热器部分管段,以及在低压高温再热器中实施隔热喷涂,大大减少了两者的吸热量,降低了管子壁温。综合改造调整后,锅炉升降负荷过程基本消除了过热器超温现象,满负荷下各级过热汽温与两级再热汽温接近设计值,金属壁温无报警,大大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1 175t/h锅炉因过热器受热面不足造成过热汽温偏低,燃烧器向上摆动时造成炉膛出口烟气残余旋转增大,烟气流量、烟温和汽温偏差增大,再热器金属温度过高,并加大了再热器减温水量,提出屏式过热器向下加长1m和低温过热器加一圈立式管等措施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6.
某600 MW机组W火焰锅炉75%以下负荷时存在再热汽温较设计值(541 ℃)偏低问题,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本文通过锅炉热力计算并结合炉内温度CFD分析,对再热汽温偏低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00 MW负荷下通过常规的运行调整方式无法提升再热汽温;锅炉低负荷下再热汽温偏低是高温对流受热面积分配相对不合理所致。对此,提出了增加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面积,减少高温过热器面积等方案,其中增加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受热面虽能够提高再热汽温达到设计值,但烟道布置空间受限,工程上无法实施,而减少高温过热器受热面积2 792 m2,能够在50%负荷下提升再热汽温到设计值,且可以控制再热器减温水量在0 t/h。虽然锅炉效率下降影响发电煤耗升高,但整体对煤耗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7.
摆动式燃烧器调节再热汽温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和设计数据分析摆动燃烧器对再热汽温和过热汽温的调节特性,了解和掌握摆动燃烧器的调温特性,使之达到预期效果,对锅炉安全稳定运行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600MW超临界机组汽温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某600 MW超临界直流锅炉机组,设计了机组的主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策略。主汽温采用二级喷水减温控制,同时设计了双回路和串级控制策略;再热汽温主要采用烟气挡板调节,辅助采用喷水减温控制。运行实践表明,机组运行稳定,主汽温和再热汽温控制策略有效。  相似文献   

9.
1913t/h超临界压力锅炉再热汽温低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科 《发电设备》2010,24(4):265-267,291
针对某电厂1 913 t/h超临界压力锅炉再热汽温长期偏低的问题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初步找出了影响再热汽温的因素,指出低温再热器吸热不足是导致整个再热器汽温偏低的主要原因,并进行了燃烧器摆角及锅炉吹灰对再热汽温影响的试验,给出了调整再热汽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电厂3号炉运行煤种偏离设计煤质、设计炉膛沾污系数相对偏大造成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温、主汽温、再热汽温不能达到设计值等问题,进行了锅炉试验测定和问题原因分析,制定了最终的改造方案。实践证明,通过调整对流受热面面积,将过热器末段间连接交叉布置改为平行布置,能够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烟温、主汽温和再热汽温,降低过热器热偏差,提高锅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