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益君 《发电设备》2008,22(3):246-247
介绍了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比较了新模具制造和传统模具制造的差异;通过实例,介绍了用UG软件造型及铣加工技术制造汽轮机叶片改型后的锻模,以替代传统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2.
模具制造公差如果选用得不当,会使技术上增加困难和造成经济上的不合理现象,从而使模具制造价格提高或者冲件超差,甚至使冲件报废,因此必须慎重选用模具制造公差。模具制造一般是一次性的单个生产,从这个特点出发,采用保持间隙数值,模具制造公差只注在工作部分的一方(凹模或凸模)而另一方(凸模或凹模)则根据间隙数值的大小来修配。这样就降低了模具制造公差的精度,而给制造带来极大的方  相似文献   

3.
导磁片是相复励发电机系统的重要部件,过去模具凸凹模采用镶拼结构、钳工装配时精度高,制造周期长。我厂从81年以来相复励发电机的产量逐步增加,导磁片的数量也就不断上升,为此上级领导对我们模具的制造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a.简化模具制造工艺,缩短模具制造周期,b.提高模具精度,稳定性(可靠性)和模具寿命。为此,我们根据现有的设备对我厂的传统工艺进行改革,获得较好的成效,现把TY15kw导磁片模具新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制造发电机定子扇形片复式冲模,一般多采用成型磨削。与此相应的模具结构较复杂,加工工艺较繁琐,设计与制造周期较长,模具成本较高。现在我厂制造定子扇形片复式冲模均采用数控线切割机床加工,另外还采用了某些模具制造新技术。为此,在模具结构设计上我们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总而言之,改进之处主要有如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模具工业迅速发展,先进精加工设备不断进入模具制造车间,大大地提高了模具制造水平。同时,也促进模具设计水平的提高。然而,在塑料模设计中,成型尺寸的计算,二十年来没有多大变化,按设计计算的成型尺寸制造的模具不合乎要求,往往要靠修模来保证塑件精度。  相似文献   

6.
1引言电火花加工机床自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诞生以来,走过了漫长而快速的发展道路,技术日益先进,应用越来越广,目前已在中国模具工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每年都有1万多台新的电火花加工机床进入模具制造领域。在模具型面加工中,电火花加工机床虽然受到高速铣削的严峻挑战,但由于其独特性能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电火花加工机床今后仍将在模具工业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并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模具制造基本是用手工工具配以一般通用机床进行的,50年代后期,电加工工艺开始在模具制造中应用。从60年代初开始,两种电火花加工机床(电火花成形机床和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不断发展,促进了模具制造技术的提高和模具工业的发展。随着电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加工在模具加工中所占比例逐步提高,电火花加工机床在模具工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90年代开始,随着高速加工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逐步发展,电加工机床的地位受到了挑战。但直到现在,电加工在模具制造中仍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目前概况目前,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精度已达到2μm,最佳加工表面粗糙度可低于Ra0.3μm,这对诸如IC引线框架模等精密模具的加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  相似文献   

7.
塑料磁体的制造技术是在塑料的制造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塑料制造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具材料、模具技术、充磁技术和下面将要介绍的磁粉  相似文献   

8.
1引言1.1模具制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模具作为重要的工艺装备,在消费品、电器电子、汽车、飞机制造等工业部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工业产品零件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及塑料零件的90%将由模具完成。目前中国模具市场需求已达500亿元的规模,我国模具制造市场潜力巨大。根据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模具的年总产值达到30亿美元,进口超过10亿美元,出口超过1亿美元。精密模具精度要求在2~3μm,大型模具需要满足8000kN合模力注塑机的要求,小型模具需满足直径1mm塑料管的要求。目前,采用高速切削生产模具已经成为模具制造的大趋势,在国外一些模具生产厂家,高速机床大面积取代电火花机床,高速切削生产模具已经逐渐成为模具制造的大趋势,采用高速切削替代电火花生产模具,可以明显提高效率、提高模具精度、增加使用寿命。1.2高速加工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1.2.1高速切削的优点(1)刀具的高转速和机床的高进给以及高加速度,大大提高了金属切除率。(2)高速切削减小切削力。(3)高速切削热大部分由切屑带走,工件发热少。(4)高速切削减少振动,提高加工质量。1.2.2高速加工应用于模具加工的效益(1)快速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在岭澳二期1150MW核电机组线圈模具制造中的应用。简要介绍了该机组定子线圈的参数和特殊线圈工艺要求。重点介绍了该机组定子线圈模具的结构特点、传统制造工艺与数控加工工艺方法的区别。指出定子线圈模具数控加工技术在汽轮发电机定子线圈模具的制造中已广泛应用,对产品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带散热筋封闭式电机端盖型模的分体加工制造工艺,以及普通机床在模具制造上的拓展应用.同时,分析了它在确保端盖模具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对提高模具加工精度,提高加工效率,缩短加工时间,降低制造成本上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求和优秀评价中,控制环境排放的各种技术措施和方法以及取得的环境绩效成为关注重点。电力工程设计产品质量评价中应体现七个质量特性,即: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时间性,现在应再增加一个环保性,以适应现行的设计产品的质量特性的优秀评价。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如何在设计产品中应用一直是议论的热点。笔者认为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过程控制中,能够将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满足产品的质量特性的要求,使相关方满意。  相似文献   

12.
杨万青 《防爆电机》2011,46(1):52-55
在保证质量的常规措施上,着眼干提高产品质量,侧重剖析对质量影响较大的隐患性因素.这些隐患性因素潜伏在产品中,不易被察觉,且伴随产品终生.其中设计环节尤为重要,既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又直接、间接地对加工工艺、制造质量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强调设计要"精心".而制造,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仍然是加工中不易被发现,且对质量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UG软件相关模块在低压电器中的应用及在UG平台上的建模、分析和加工功能。阐述了产品方案设计、零件设计、模具制造的方法和技巧,产品设计中如何利用UG软件提高产品质量、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从产品的结构设计、铝杆选用、模具设计、产品制造等方面进行论述,重点介绍采用铝杆挤制铝护套的结构设计、产品制造过程中关键技术的控制,确保产品满足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压电机的电磁设计、机械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进一步优化电机产品性能,并着重以管理、人员素质、技术部门效能及企业的装备、制造等构成企业内涵入手,阐明了设计上的改进和制造中的关键环节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返修率等方面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杨万青 《防爆电机》2011,46(5):42-51
在保证质量的常规措施上,着眼于提高产品质量,侧重剖析对质量影响较大的隐患性因素.这些隐患性因素潜伏在产品中,不易被察觉,且伴随产品终生.其中设计环节尤为重要,既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又直接、间接地对加工工艺、制造质量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强调设计要“精心”.而制造,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同样存在加工中不易被发现,且对质量影...  相似文献   

17.
陈睿 《日用电器》2012,(5):13-15
将六西格玛设计(DFSS)应用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一套严谨的产品设计程序和高效的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使产品的固有质量得到大大提高,并能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产品的售后维修率,为企业节约了新产品的开发费用和投入到市场的售后维修费用,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变电站自动化产品和测试技术、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变电站自动化产品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法。文中详细介绍测试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设计原理。系统可以完成变电站自动化产品的自动测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还具有条码标识、信息管理等功能,便于生产质量管理。文章最后介绍一种典型装置的测试操作流程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对电力电容器局部放电的理解与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电力电容器产品的局部放电特性可以较客观的反映产品设计、工艺水平、制造质量。所以加深对局部放电特性的理解,采取提高局部放电起始和熄灭电压的措施,使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更趋于合理、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柔性直流换流阀的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研究其工业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320 kV柔性直流换流阀子模块、阀模块、阀塔的设计方案,从功能、结构、造型、人机、装配、成本、涂装等方面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法。采用技术和设计并行的设计流程,基于功能和人机工程学的“减法”设计方法对±500 kV换流阀进行工业设计创新,通过分析与实验验证,设计方案应用于工程样机。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出的工业设计方案,可以从知识角度保证设计方案具有更优的质量;同时将工业设计融入高新技术研发过程,对产品设计创新和新技术产业化具有重要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