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引导需求侧优化用能管理水平、参与电网高峰负荷削减,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整体提升,本文简述了分布式储能技术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应用建设的背景、意义。从技术应用条件、建设模式上分析了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应用分布式储能技术的可行性。探索基于能量云管理平台的分布式储能系统,提出了系统的层次结构并描述了各层之间的关系。详细设计了系统的物理架构、功能架构,并分析了系统关键技术。本设计方案已应用于广州市通信基站闲散储能示范项目的研发建设,为广州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未来,将对为能效管理与需求响应业务在南网范围内的推广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2.
未来广州需求侧管理措施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广州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未来广州实施需求侧管理需要采取的10项措施,并按照迫切性指数、效益指数、先进性指数对这10项措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排序,给出适合广州未来发展的需求侧管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相关电力需求侧管理理论为指导,深入分析了河北省南部电网的负荷情况及电力供需情况,论证了河北省南部电网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分析论证提出了符合河北省南部电网特点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践方法,并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售电市场放开环境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展望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竞争不充分、供需不平衡"的电力市场现状,让售电侧放开成为新一轮电改的核心,其重点任务是在需求侧充分引入竞争、放开用户选择权和动态整合需求侧资源以实现供需平衡,因此,需求侧管理成为售电市场有序放开的关键。从我国电改逐步放开售电市场的现状着手,揭示了售电市场放开所形成"多买方—多卖方"的市场格局,详细阐述需求侧管理关键技术及实施条件,针对售电侧放开带来的竞争性市场机制和灵活性市场环境,就如何推动和发展需求侧管理进行了展望,并介绍了在国际电力市场上的成功实践案例,立足国情,提出了在售电市场放开环境下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步骤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结合合肥地区电力供需环境,分析目前该地区电力需求侧管理所采取的激励措施。提出了采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解决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启动资金问题的理念。采取尖峰电价和阶梯电价等进一步激励措施,对合肥地区实施需求侧管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电力资源综合管理包括供应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供应侧管理是对电力供应部门的电源结构和生产效率进行改进,增加生产部门的电能供应量;需求侧管理主要通过调整用电的结构、方式和效率,降低终端用户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量。供应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同样重要,应进行综合管理,在增加供应量的同时降低用户的需求量,实现供需平衡。通过实施管理后的供需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在供应侧和需求侧共同管理的作用下,社会效益能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需求侧管理在缓解电力需求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可合理引导电力消费,降低高峰电力需求,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对我国电力供需形势特点、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外有关DSM政策法规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政府应大力倡导需求侧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和支持需求侧管理的实施与推广;广开渠道筹集资金,以保证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建立合理的电价体系,引导用户改变电方式,同时调动发电公司与电网公司移峰填谷的积极性,以更有效合理地使用电力等。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电力供应再次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沈百强 《华东电力》2006,34(1):67-69
介绍了杭州市区的电力供需特点.尤其对当前开展需求侧管理的阻碍因素进行了详尽分析,结合对杭州城区的电力供需分析,提出开展科学长效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电力供需紧张时期引入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使大多数人误以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只是解决"电荒"的临时措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我国的发展。通过对余热源热泵和变频调速项目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从提高能效和增加供电量2个方面说明项目实施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电力公司也可实现增供扩销,提高售电收入,而绿色能源使用的增加与常规能源消耗的减少也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效益,从而证实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当前节能减排大环境下应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能源互联网战略的深入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被赋予了绿色用电、智能用电等新内涵,研究热度持续不减.首先分析了需求侧管理平台的业务需求;其次,从总体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技术架构4个方面设计了平台架构;然后,分析了支撑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方法;最后,对平台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上线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的需求侧管理平台可以有效地缓解区域性电力供需不平衡矛盾,削峰填谷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日益深化,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这项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发展得很不成熟,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电网节能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电网具有分布广泛且分散、发展不平衡、供电半径较长、季节性负荷明显等特点,线损率高于城市电网,节能降损空间巨大,综合应用各类降损技术才能全面解决节能降损问题。从综合节能、优化供电模式、节能型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技术、线损分析与管理、需求侧管理等方面综述了农村电网节能技术。  相似文献   

13.
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负荷错峰管理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洁鸥 《广东电力》2008,21(5):75-77
介绍了广东电网公司广州白云供电局在城市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负荷错峰管理的情况。在管理手段方面,通过制定加强用电侧管理方案有效地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通过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来激励用户自觉错峰;在技术上,建设了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提高了对大客户的负荷监控能力;在拓展电力市场方面,对客户进行消费引导起到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广州白云供电局辖区内的最高电力负荷达1.24GW,全年供电量达6.0TW h,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电力负荷特性分析及其优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岳阳市近几年的电力负荷实测数据为依据,通过分析主要负荷特性指标,得出该市电力负荷特性的现状、形成的原因及可能的发展趋势。以改善当地电力负荷特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技术创新、电价平衡、需求侧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手段优化控制岳阳市电力负荷。其中详细探讨了一种基于长期边际成本原理设计的两部制电价结构体系,给出了这一价格体系设计的具体方法和过程。这些手段在实际应用中被证明能够有效降低负荷峰谷差、平稳电力负荷,提高电力设备利用率及供电的可靠性。优化控制方法对我国其它地区改善用电负荷特性,也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电网大面积停电演习的组织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相继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我国供电企业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迅速建立电网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机制,并开展社会综合应急演习势在必行。为此,广州市政府牵头组织、广州供电局具体筹划了2005年广州市大面积停电事故联合演习。通过演习,政府部门、供电企业、用电单位和普通市民都对停电危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演习也为城市电力应急机制的完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广州供电局通过组织演习和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大大提高了对大面积停电事故处理的应急指挥能力和对外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开拓用电市场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首先对当前电力供需矛盾相对缓和的电力市场新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制约电力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从政策引导、市场经营管理以及提高服务硬件水平三方面提出了开拓用电市场,寻求新的供电增长点的若干措施。此外,还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需求侧管理,列举了应用该方法在深圳和美国所取得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详细分析辽阳供电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和技术水平, 提出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需要解决的诸多举措。同时, 还阐述了电力需求侧管理高级软件,所要实现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其中包括用户DSM方案评估、错峰避峰方案评估与辅助生成、营销收入评估与预测、电网中期规划与优化、信息发布等功能。充分体现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政府、供电公司与用户互动的过程。体现有序供电、用电、充分的信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这将会给供、用电双方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冷热电联供微电网可提高供用电系统灵活多样的能量优化调度调控水平,已成为微电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对冷热电联供微电网系统引入了需求侧管理手段,充分利用需求侧资源发掘了系统的经济性。首先对系统中所采取的需求侧管理技术进行建模,包括对需求侧管理的采用方式以及调用成本。其次以综合优化配置成本为目标函数,计及多种必要的约束条件,建立考虑需求侧管理的冷热电联供微电网优化配置模型。采用混沌粒子群算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优化配置结果表明,离网模式下系统优化配置成本要高于并网模式下的,而考虑需求侧管理技术的系统优化配置成本要小于不考虑需求侧管理手段的。通过对系统引入需求侧管理手段能够降低系统优化配置成本,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