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稀土钴永磁应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在稀土钴永磁体投入实际应用以前,人们在各种场合中主要应用铝镍钴和钡、锶铁氧体。铝镍钴的剩磁虽高,但矫顽力低;铁氧体的矫顽力虽高,但剩磁低。这两种材料从原则上不利于电子器件的小型化。稀土钴永磁的乘4磁和矫顽力都很高,永磁体不仅可以面积小,而且可以做得很薄。稀土钴永磁体不仅性能高,而且稳定  相似文献   

2.
永磁式微电机中广泛采用的永磁材料有铝镍钴系列、硬磁铁氧体系列、稀土钴系列和稀土钕铁硼系列等多种。永磁材料又叫硬磁材料,其主要特征是剩磁感应和矫顽力高。按生产工艺的不同,又有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的区别。对各向异性材料,其磁性最好的方向也是容易磁化的方向,这个方向上的磁性比同一种类的各向同性材料有明显提高。1 材料种类及性能特点1.1 铝镍钴系列铝镍钴系列包括铸造和粉末冶金加工2种。图1为铸造铝镍钴永磁材料的去磁曲线。图1 铸造铝镍钴永磁材料去磁曲线铝镍钴永磁材料的剩磁较大,最大磁能积在永磁材料中处于…  相似文献   

3.
二.磁路分析 1.磁路分析的基础现有有代表性的永磁材料是铝镍钴和铁氧体永磁两种,但最近稀土钴永磁的大量生产体制已走向完备,这种永磁材料在各种机器中应用引人注目。和前两者相比,使用量虽然还较少,但它具有前两种材料不具备的优良磁性能,利用这种性能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大。作为实用的永磁材料,可以说是接近于铝镍钴、铁氧体的第三种永磁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永磁材料生产中,目前产量最大和应用最广的是铸造铝镍钴合金和铁氧体永磁,以及近几年出现的高磁能稀土钴永磁,其共同的缺点是只能磨削,不能进行其它机械加工,因此它们在应用上就受到了一定限制很难满足小型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前生产和应用比较广泛的铝镍钴系和铁氧体系永磁材料以及新型的稀土钴系和新型的可加工铁铬钴系永磁合金已有不少专文介绍。本文想就其它一些目前属非主流的特种永磁材料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6.
前言世界上第一台电机就是永磁电机,所以利用永磁体所产生的磁场来制造电机有很悠久的历史,由于当时永磁材料的磁性能低,制成的电机非常笨重,即被电励磁电机所取代。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具有较高剩磁的铝镍钴和具有较高矫顽力的铁氧体永磁材料相继先后出现,永磁电机又获得生机,在微特电机领域里占有重要位置,但铝镍钴永磁易去磁、矫顽力较低;铁氧体永磁的剩磁较低,使  相似文献   

7.
目前,生产和应用最广的永磁材料是铝镍钴系永磁合金(主要指铸造的而言)和铁氧体永磁体。但是,它们共同的缺点是机械加工性能不好,即铝镍钴系合金既硬又脆,铁氧体永磁体很脆,机械强度很差。就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稀土钴永磁合金,虽然以高矫顽力和高磁能著称,但也是一种加工性能很不好的材料。相对而言,又有一些机械加工性能比较好的可变形永磁合金。它们可根据需要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元件,比如,可压延成板材或片材,可锻拉成棒材或丝材。这样,对应用就提供了方便。现在,就可变形永磁合金中有代表性的几种发展类型梗概介绍如下: (1)铜镍铁系永磁合金  相似文献   

8.
稀土钴永磁是六十年代后期才出现的一种新型永磁材料,它的出现被誉为永磁材料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稀土钴永磁材料的磁性能要比其他永磁材料(主要是铝镍钴和铁氧体两大类)优异得多。它的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都很高,退磁曲线与回复线基本重合,用在电磁器件中允许先充磁后装配,多次拆装也不会退磁,它的温度系数较小,热稳定性好。因此,当这种永磁材料出现以后,很快被用于许多领域中。如在原子能,化工及真空机械等方面用的无接触稀土钴磁力传动器,电子工业用的高能电子偏转磁场及其他电子器件,在石油工业中,用新型磁力打捞器来打捞深井下的碎裂零件。除此之  相似文献   

9.
在设计和制造永磁电机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之一是需要决定在各种不同的应用情况下,究竟选用哪一种永磁材料最为适宜的问题。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研究与发展中心对此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各种不同永磁材料对永磁同步电机的尺寸、重量、效率和永磁材料用量的影响。并在第五届稀土钴永磁及其应用国际会议上发表了专题论文。论文给出了对十种不同永磁材料进行比较的结果。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了下列结论:应用铝镍钴永磁(或者以高剩磁感应B_r和低矫顽力H_c为特征——H_c<0.4B_r——的永磁材料)来制造能量转换用的同步电机,实际上是不适宜的;应用高磁能积的永磁材料(磁能积>14兆高奥)来制造工业用或商业用的永磁电机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点;稀土钴永磁电机的总材料费用并没有超出铁氧体永磁电机的两倍,而  相似文献   

10.
在铝镍钴永磁合金测试中(其实是在所有永磁材料测试中),必然要涉及到磁化场的选取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说法不大一致。例如,有的说,最大磁化场要取为材料矫顽力的5倍;有的说,要取为5—7倍;也有的主张要取为5—10倍。特别在材料矫顽力较大时,这个问题就显得严重了。比如,对矫顽力为2000奥斯特左右的铝镍钴合金,按照上面的说法其磁化场就要选取10000~20000奥斯特。更不用说稀土钴永磁合金了。为了探明  相似文献   

11.
目前,盒式录音机、电唱机、自动摄影机、自动记录和控制、家用及玩具等范围内,已广泛采用永磁直流微电机,在这些普及型电机中,一般都用铁氧体永磁材料。这类永磁材料的主要特点是矫顽力高,适用于动态磁路;各向同性材料如Y10T,及高矫顽力的各向异性材料如Y15H、Y20H等,退磁曲线较直,动态小磁滞回线与退磁曲线基本重合,而高能积的各向异性材料,只要工作点选得足够高,也可达到基本重合,因此,铁氧体永磁可制成扁平状(如薄壁圆筒形或瓦形等),且可用于较大的反磁场状态;同时,铁氧体永磁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其价格是铝镍钴磁钢  相似文献   

12.
永磁材料种类很多,其应用也很广,几乎在各个领域中都用到它,目前铁氧体永磁的产量是最大的。1965年以来,钡铁氧体在杨声器上得到应用,出现了杨声器磁体由铝镍钻向铁氧体的转换;进入70年代后,矫顽力,磁能积方面大大优于钡铁氧体的  相似文献   

13.
国外动态     
《微电机》1990,(3)
永磁材料最大磁能积进展状况60年代前,永磁材料主要是铁氧体和铝镍钴,铁氧体的最大磁能积仅有8~32kJ/m~3,铝镍钴可达40~80kJ/m~3;60年代后期,钐钴稀土类永磁材料的最大磁能积超过铝镍钴的2倍;70年代,钐钴Sm_2Co17最大磁能积可达240kJ/m~3,使机电产品向小型化迈进了一大步,但钐世界储藏量较少,钴是战略物质,发展这种材料受到限制;80年代出现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在永磁电机中,弧形永磁体用得最为普遍。通常,弧形永磁体采用高矫顽力的各向异性永磁材料如铁氧体和稀土钴材料,这可使弧形永磁体做得比较薄,有利于制造体积小出力高的永磁电机。  相似文献   

1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永磁(硬磁)材料磁性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铝镍钴永磁、铁氧体永磁铁铬钴永磁、稀土永磁及其它永磁材料。 2 引用标准 GB2900.4-86电工名词术语电工合金 3 术语 3.1 退磁曲线饱和磁滞回线的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部分,这部分由剩磁Br(Br=Jr)和矫顽力H_(CB)或内禀矫顽力H_(CJ)限定(见图1)。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稀土钴永磁的剩磁B_r虽不如铝镍钴高,但矫顽力H_c大得多,因而稀土钴永磁电机具有尺寸小、效率高、出力大、不失磁、漏磁小等优点。从198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YZD-800航空稀土钴永磁直流电动机的研制,其额定输出功率为400瓦,转速6000转/分,短时输出800瓦至1000瓦。二、结构特点1.旋转磁极结构在永磁体体积和电动机尺寸相同的情况下,旋转磁极结构(如图1、图2)比旋转电枢结构(如图3、图4)的输出力矩增加约16%。主要原因是绕组嵌在较大直径的定子上可允许绕组所占的面积  相似文献   

17.
永磁材料在演变。从1880年到1920年先后出现的第一代永磁材料(碳钢、钨钢、钴钢等)现在基本上已经绝迹。本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铝镍和铝镍钴永磁合金(以下有时简称永磁合金或Alni、AlniCo合金)的全盛时期。在这个时期,Alnico合金磁性能最好,产量产值最高。可是到了1970年左右,稀土钴永磁(以下有时简称RCo永磁)的磁能积(BH)max达到了20MGOe,以后又达到37~38MGOe。这样RCo永磁性能方面就把Alnico永磁远远地抛在后边;也正是在1970年世界永磁铁氧体的总产量超过了永磁合金、Alnico永磁总的趋势是大大下降了。例如日本,1980年Aini、Alnico  相似文献   

18.
在中继通信,卫星通讯以及电子对抗设备中广泛使用不同功率行波管作为微波信号放大,提高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对于国防、通讯都有很大意义。自从铁氧体、铝镍钴、稀土钴磁性材料相继出现后,差不多中小功率行波管均用周期性永磁聚焦系统代替线包聚焦,不仅重量轻、体积小并节省电力消耗,特别适用于空间、飞行体中使用。图1为周期性永磁聚焦结构,电子束在行波管壳中慢波线中通过,按一定的周期脉动。目前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60年代末,铁氧体永磁和铝镍钴永磁的需求量各占一半。70年代问世的第一、第二代稀土永磁,磁能积已达20~30MGOe,84年的产值超过了铝镍钴,因含昂贵的钴元素,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多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扼要介绍了铝镍钴永磁、稀土钴永磁在永磁发电机上的应用,及其钕铁硼永磁用来研制大功率永磁发电机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