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35kV直配供电方式是以35kV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电压由35kV降压为0.4kV,供油井电动机等负荷(额定电压为0.38kV)用电。它解决了油田某些边远地区开发供电问题。与传统的6kV配电方式相比,该供电方式具有建设速度快、投资省等优点外,还具有明显的节电效益。根据计算:35kV直配线路的损耗在同长度、同截面、同功率的条件下仅为6kV配电线路损耗的1/34,且其又少了一级变压器损耗,因此该供电方式自1991年在全国石油系统得到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郝新领 《大众用电》2004,20(6):37-38
中原油田油区配电系统绝大部分采用的是35kV直配供电方式,配电变压器(35/0.4kV)和低压配电装置设在计量站,再由计量站经低压电缆辐射配电至抽油电机等。随着油田的开发,35kV直配线路的负荷不断增大、供电半径不断加大、分支线路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 “35kV直配供电技术”是某油田在1982年根据油田开发的实际需要率先研究应用的一项配电技术。这种供电方式以35kV高压深入负荷中心,电压由35kV变为0.4kV,供油井电动机用电。它解决了油田某些边远地区的小区块开发供电问题(因6kV线路供电半径较小、线损大、电压质量难以保证)。目前,中原油田油区基本上采用这种供电方式。与传统的6kV配电方式相比,它具有建设速度快、投资省等优点外,还具有明显的节电效益。根据计算:35kV直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原油田油区配电系统绝大部分采用的是35kV直配供电方式,配电变压器(35/0.4kV)和低压配电装置设在计量站,再由计量站经低压电缆辐射配电至抽油机电动机。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35kV直配线路的负荷不断增大、长度不断加长、分支线路不断增多,造成线路的结构愈来愈复杂,再加上窃电现象严重,因此线路故障频繁。  相似文献   

5.
正1河南油田电网损耗现状河南油田电网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拥有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及开关站7座,输、配电线路106条,线路总长1243.80km,配电变压器2154台。供电线路覆盖整个油区,油田电网系统总供电能力21.4万kVA,最高供电负荷12万kW,为油田的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了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35 kV线路配电化设计的特点,结合35 kV直配变供电方式以及35 kV配电化变电站建设方案,给出了35 kV线路配电化建设的几种网架结构模式及其适用范围。详细介绍了线路导线截面选择方法以及瓷横担绝缘子与复合横担绝缘子的性能对比,从理论和实例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35 kV线路配电化建设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0 概 述 目前,河南中原油田油区配电系统采用的是35kV直配供电方式,配电变压器(35/0.4kV)和低压配电装置设在计量站内,再由计量站经低压电缆辐射配电至抽油电动机。为提高油区低压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系统的功率损耗,一般在计  相似文献   

8.
张喜云  张超 《电气时代》2001,(5):29-29,32
1.概述 目前中原油田油区配电系统采用的是35kV直配供电方式,配电变压器(35/0.4kV)和低压配电装置设在计量站,再由计量站经低压电缆辐射配电至抽油机电动机。为提高油区低压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系统的功率损耗,一般在计量站变压器的低压侧都安装了自动无功补偿装置,且补偿容量按功率因数进行调节,并利用交流接触器进行分级投切电容。而油区的用电负荷主要是抽油机。根据实际测试及理论分析,抽油机负荷是一种依抽油机的冲程为周期连续变化的周期性负荷,也就是说在  相似文献   

9.
叶启明 《大众用电》2014,(11):29-30
<正>配网线路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的基本前提和保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配网线路的负荷不断增大,配网的继电保护面临新的挑战。1配电网络的现状配电网络一般是指中低压(35kV及以下)的送电网络,配电网络主要由35kV、20kV和10kV系统组成,其中10kV线路为骨干,加上开闭所、开关站、电缆分支箱、配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偏远地区的供电现状、特点及需求;提出了满足偏远地区典型供电需求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35 kV配电化变电站、35 kV配电化线路、35 kV直配台区、单三相混合供电,分布式电源等;在应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4种偏远地区典型供电模式,并介绍了其构成体系、分类及适用范围等。偏远地区典型供电模式在农网中的应用,将提高农村电网的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促进农网规范、有序、安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0 kV及以下供电的居民用户供电电压质量,受变电站10 kV母线电压、10 kV线路供电拓扑结构、线路型号、供电距离、无功补偿及各配变负荷等综合影响。在空间和时间上呈现出随机变化的特征,尤其在10 kV母线电压、网络结构与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各配变负荷的随机波动,直接导致配线潮流、配变电压出现随机性的波动。本文结合电压合格率的定义,通过对实际配电网中各配变负荷进行长时间的统计分析,得出配变负荷的随机波动模型。采用考虑随机波动相关性的概率潮流,对线路上所有配变的出口电压幅值进行概率计算,从而可以对10 kV线路的供电电压合格率进行整体分析。研究算例表明采用概率潮流计算,可对供电电压合格率进行较全面的分析评价,为合理控制母线电压,提高供电电压合格率提供理论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线路传输容量、供电电压质量、供电半径及传输距离、线路功率损耗4个方面对中压配电电压序列10 kV,20 kV,35 kV进行了技术特性分析,得出结论:中压配电网采用较高的电压等级,可以提高线路输送功率、降低电压损耗、增大供电半径、减少线路走廊。  相似文献   

13.
中原油田电网始建于1978年,是随着油田的滚动开发逐步建设起来的。经过30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了一个以110kV变电站为供电枢纽,以35kV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的输配电网络。目前,油田已建成110kV变电站7座,主变总容量为372MVA;建成的110kV输电线路13条,总长度为210.589km;建成35kV变电站27座,总容量为321.6MVA;  相似文献   

14.
对行车滑触线采用3 kV供电在宝钢新疆八一炼钢厂的应用作了介绍。一般行车采用3 kV或380 V供电,3 kV供电线路负荷电流比380 V供电线路负荷电流小很多,可减小供电电缆截面积和滑触线截面积,同时减少供电电缆的数量,供电线路损耗也相应减少,节省了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5.
《电世界》2005,46(7):43-43
上海中心城区负荷密度不断提升,现有35kV/10kV/380V配电方式降压层次多,在高负荷密度的城区可引入35kV直降380V的配电方式。《上海电器技术》(2005-1)载文对35kV/380V与现有配电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35kV直降380V主要有以下特点:适应负荷发展,简化电网结构;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减少电缆入地工作量。当负荷密度高于30000kW/km^2时,  相似文献   

16.
为缩短10 kV配网线路信息检索时间,提出了基于线路物理属性的直接法分段方案,将10 kV配网线路分成若干线路段,对每一线路段的保护配置、线路型号及载流量、用户情况、供电容量、供电区域、同杆线路和操作注意事项等信息分别进行搜集、整理,建立了市区10 kV配网线路信息数据库,并通过设置链接的方式将该数据库中的信息嵌入至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现了鼠标单击即可弹出线路信息图形框的功能。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大幅缩短配网线路信息检索时间,提高调度、运维等工作的效率,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压配电网采用20kV电压等级供电,能够较好地解决10kV配电电压较低而导致的输送容量小、供电半径短、线路通道拥挤、线路损耗大等问题。由于目前20kV中压配电电压等级在我国范围内处于试点推广阶段,220kV(含20kV)变电站主变规模选择缺乏相关规划设计依据。为此,通过建立网络规模、网络损耗及综合费用估算三个计算模型,对2种电压等级序列,2种线路架设方式及10种负荷密度情况下网络进行了计算研究,得出了不同情况下推荐220kV(含20kV)变电站的合理主变规模。  相似文献   

18.
何庆 《电气时代》2006,(12):78-79
10kV配电网采用柱上无功补偿方式,根据负荷变化自动调整补偿容量,有效地提高配电网功率因数,减少线路电能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供电能力。  相似文献   

19.
20kV等级电压在提高中压配电网的容量,降低线路上的电压损失,增大配电网的供电半径,降低线损等方面比10kV等级电压具有较大优势;同时在建设费用。电价体系,配变损耗。空间资源占用等方面比35kV等级电压具有较大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介绍了“农村电网35kV变电所建设模式优化试点工程”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情况,提出“35kV变电所单线单变、10kV线路环网”的供电新模式,该模式提出35kV变电所采用一路高压进线,所内简化设计,单线单变,T接于线路上,合理确定多个电源点的思想,并通过10kV线路环网模式,提高10kV线路供电可靠性,降低电网损耗,解决了传统供电模式在变电所的占用地面积、资金的投入、设备的日常维护、对用户的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