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化批评可谓空前繁荣,它体现出多元的价值取向,但主要侧重于文化价值和社会功利价值,对于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则有所忽视,文学的审美价值甚至因价值取向空间的无限扩大而趋于虚无。文化批评理想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审美性和文化性的统一,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艺术价值和社会功利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经济现实与文化理想的矛盾与冲撞,影响着人们的价值信仰;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文化选择,开创了一条正确的中国文化发展之路,代表着中国人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和价值导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与时俱进,确立全社会价值理想,加速人的现代化进程,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坚持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相结合,在新的历史至高点上,把握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家价值取向及成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关系到企业的生命力。探析我国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及成因,有助于培育企业家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价值观,对培育企业的优良文化,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孔府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典型的官府饮食文化。它历经2500余年,传承70多代而自成体系。它的形成是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在我国占统治地位的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结果,是一种民族精神使然。因而,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取向也非同一般,它是我国古代社会中一定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从海外引进的西方乐器钢琴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从钢琴传入中国到目前为止也就几百年的历史,期间,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及文化发展虽然表现出了明显的借鉴性,但是,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同西方的钢琴音乐文化相比还是表现出来了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钢琴音乐文化倾向。梳理了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轨迹,探讨了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特征及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当代中国文化的建构为立足点,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特征及转型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从一个与经济学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国有企业“是什么”的问题。把国有企业放在我国国情的总体文化背景上,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的单位文化现象和国有企业成员的单位人格特征,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刻性,从根本上说,是文化的改造,是从的改造;国有企业改造的艰难性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混乱的价值认识是保护观念不能得到统一的根本原因。以历史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多维度探讨当代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提出以目前西方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真实性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总体认识为核心,以代表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中国传统和现实社会对遗产价值内涵的发展”为两极,形成当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完整格局。  相似文献   

9.
园林城市文化的文脉营构,其首要一步是给自身的文化进行定位,即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现状的特点来确定文脉的立足点和价值取向.本文从时间、空间和价值定位三个方面对此加以论述.时间定位是指营构文脉时在其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及其相互联系中寻找并确立立足点,建构出具有纵深立体感的文化构架;空间定位是指营构文脉时充分考虑地域性的自然、文化资源,提供一个可资参照的背景,使所营构的文脉既能与环境相协调,又能熔铸出独特的个性;价值定位是指对历史文化资源在人性化、生态化和特色化的价值取向指导下进行选择和重释,使之同当代文化相融.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综合资料和逻辑分析,就中国足球在特殊的文化氛围中所产生的过高期望值与现实落差进行了分析,认为发展中国足球,不应忽视参与主体的民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提出并论述了全球化的理论.近年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融入了全球化的潮流.全球化进程已经在世界上显示了其巨大的影响力.全球化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在以经济全球化为中心的同时,各民族也面临着其他领域的全球化问题,尤其是文化的全球化.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西方中心论和文化相对主义的双重威胁.而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化既要积极地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正视传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又要努力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使我国的文化以及整个社会获得快速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美、日经济发展差异的内在影响因素和我国部分企业成败的实践对比可知,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而方至关重要。通过从“管理职能”和“文化创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价值观念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根本。强力型企业文化虽然对不少企业的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对企业进一步的适应性发展也具有不可低估的阻碍作用;建立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企业文化势在必行。我国企业必须尽快扭转缺乏深层次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轻增强企业员工与群体的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代社会全球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文化冲突愈加频繁,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核心,在融入研究生素养培育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研究生素养培育的途径进行深刻研讨,旨在做好传统文化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如何用浅显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方式在《西方文化概论》教学中让英语专业学生对西方文化发展产生兴趣、喜爱文化学习并进而引发他们主动思考。教师通过运用文化对比教学理论,将中国历史文化和西方历史发展过程相应的内容进行对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主动积极思考的能力并提高他们对西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对异域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对比教学理论适合向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文化课程教学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文化根源孕育出中西方不同的孝文化,且严重影响着它的发展演变。根植于农耕文明的中国孝文化可谓枝繁叶茂而绚丽多彩,它在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促进和谐的良好风尚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而西方孝文化由于重商的文化根源,始终停留和局限家庭层面,内涵外延都没有太大的发展变化。文章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中西孝文化的不同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主要以西方文化的单向输入为主,中国文化基本处于失语状态。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认识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必要性,同时应遵循一定的导入原则,通过教材内容、考核内容的改变及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等途径导入和渗透中国文化,从而建立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社会机制和民族心理是化主体结构的化观。论述了水利对中国化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开拓性、奠基性及熔铸大一统、高稳固社会机制和向心趋同、强烈求衡民族心理的化主体特性的作用,着重论述了黄河水利孕育黄河化,黄河化作为中国传统化的主体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发展史上所起的开创、传播、整合作用,并结合黄河化的当代发展,论述了中华化、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绘画界笔墨之争的焦点问题实质是文化艺术的冲突与融合;性是人类生殖的起源,也是一切文化的起源,从观念层次探讨性文化,直面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并进而提出灰文化--东西方两极文化交融的共生文化体之概念,目的是说明消除文化艺术的差异是不可能的,东西文化或艺术是相互影响的,是动态发展的,外来文化和艺术有可能丰富和发展本土文化和艺术.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乃至不同的民族,对于不同的数字均赋予了不同的联想意义,使普通的数字具有超越语言的灵性,体现出不同的文化类型.中英语数字泛化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的喻义,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反映了中英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因此,对比分析中英数字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英民族的文化心理,避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因文化差异而引起误解和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