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弄清断裂密集带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作用,选取构造特征典型、油源单一的王府凹陷为例,按断裂密集带平、剖面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将王府凹陷扶杨油层断裂密集带分为4种类型,即地堑-反向断阶组合、地堑-反向-顺向断阶组合、地堑-地垒反向断阶组合和地堑-地垒-顺向断阶组合.通过分析断裂密集带中油气显示情况,探讨断裂密集带对油气运聚的制约作用.结果表明:断裂密集带对油气二次运移具有横向遮挡、侧向输导作用,并制约油气聚集.当断裂密集带走向与地层倾向近平行时,其两侧地垒、反向断阶是油气聚集优势部位;当其走向与地层倾向近垂直时,靠近生烃凹陷一侧的地垒、反向断阶优先捕捉油气,断裂密集带交汇处是油气富集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2.
江汉平原海相含油气系统特征与勘探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江汉平原海相地层油气成藏的特点,利用"历史-成因分类法"结合构造演化将本区含油气系统划分出早期原生型、晚期改造型两大类含油气系统,并对含油气系统的基本地质要素、地质作用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讨论了含油气系统的形成和演化,提出下一步勘探主攻目标为牌洲-珂理及其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收集、整理并总结埃及2013-2017年成功交易的油气区块数据,以及2008-2017年油气剩余可采储量、产量和消费量数据,得出以下3点认识:埃及国内政治变动未影响国际石油公司在埃及的勘探活动,埃及2013-2017年成功交易的招标区块共计35个,陆上区块个数多,海上区块面积偏大;埃及油气剩余可采储量、产量呈整体下降趋势,但是其油气消费量则呈现增长趋势,2015年开始国内消费量大于产量,本国的油气产量已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从埃及现阶段国内政治情况及国内油气的供需关系来看,埃及油气勘探开发仍将保持对外开放的政策,有利于我国石油公司推进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4.
断陷盆地低凸起带具有远离油源,油气富集层系浅的特点,其油气充注机理及运聚模式研究还较薄弱。以济阳坳陷林樊家低凸起带为例,从油气来源入手,分析了油气成藏动力与阻力的关系,探讨了低凸起带油气充注方式和运聚模式。结果表明:林樊家低凸起带原油具有高伽马蜡烷/C30霍烷值、低姥植比的特点,来源于利津洼陷沙四上亚段烃源;在成藏地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藏动力-阻力计算结果,确定了林樊家低凸起带油气主要为“断层双重输导-多层系充注-不整合面分流”的充注方式;根据断层在活动时期和静止时期输导方式及输导能力的差异,结合圈闭发育情况,林樊家低凸起带油气成藏可总结为“断层垂向输导-岩性尖灭控圈”。“断层侧向输导-‘天窗’开启-岩性尖灭控圈”、“断层侧向输导-不整合面遮挡”、“断层侧向输导-岩性尖灭控圈”等4种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5.
莱州湾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莱州湾凹陷烃源岩展布、油气输导系统、优质储层展布等与油气聚集之间的关系,讨论了油气聚集的主要控制因素.分析表明,构造演化控制烃源岩分布,晚期走滑活动主导东部油气成藏,温压系统控制油气纵向运移,同时优质储层控制油气藏富集.结合油气分布主控因素分析,KL10-11复式油气聚集区、东部走滑带是下阶段勘探的主要区域,莱...  相似文献   

6.
渤海湾盆地中、古生代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导致潜山油气藏类型复杂多样,以黄骅坳陷为例,对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成藏差异性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认为盆地构造演化、源储发育特征及其配置关系控制了不同类型潜山油气藏的形成及其成藏特征差异。综合考虑潜山形成机理、圈闭构造特征及源储配置关系,潜山油气藏可划分为断块-地貌型、断块-断鼻型、背斜型和断块-背斜型等4种类型,且以断块-断鼻型最为发育。研究结果表明:4种类型潜山油气藏在油气分布特征、油气来源、油气成藏期次及成藏模式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断块-地貌型油气藏普遍缺失石炭-二叠系,下古生界油气富集程度高,原油δ~(13)C_(饱和烃)小于-27‰、δ~(13)C_(芳烃)小于-27.5‰,天然气δ~(13)C_2大于-26.0‰、仅新近纪—第四纪发生一期充注,油气成藏特征表现为"源储侧接—古近系供烃—晚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断块-断鼻型油气在中、古生界均有分布且混源特征明显,油气成藏特征表现为"源储分离—双源供烃—二期充注—多层系差异富集";背斜型古生界油气富集程度高,原油碳同位素大于-28‰、天然气δ~(13)C_2普遍大于-26.0‰,油气成藏特征表现为"源储叠置—煤系供烃—二期成藏—古生界富集";断块-背斜型则中生界和上古生界富油、下古生界富气,原油碳同位素小于-30‰、仅新近纪—第四纪发生一期充注,天然气δ~(13)C_2普遍大于-26.0‰、存在二期充注,油气成藏特征为"源储叠置—侧接复合—双源供烃—二期成藏—供烃窗口富集"。盆地构造演化的差异从根本上控制了潜山油气藏类型,进而导致烃源岩展布及源储配置关系的差异,多套烃源岩分布控制油气来源与分布差异,烃源岩热演化与生烃的多期次性控制油气成藏期次差异,源储配置控制了油气富集层系,储层发育差异则控制了油气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7.
志留系砂岩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层系之一。也是阿北-顺北区块有望获得油气突破的重要勘探目的层。通过对阿北-顺北地区构造演化、烃源岩、志留系储盖组合、油气运移聚集及保存等成藏条件的研究,认为该区是一个在加里东中期构造运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构造斜坡,长期处于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寒武-奥陶系烃源岩是该区主力烃源岩;志留系红色泥岩与下砂岩段构成的储盖组合,是本区油气勘探有希望获得突破的重要组合;认为本区志留系油气勘探廊以寻找古油藏为主.古构造稳定发育区、非构造圈闭发育带、盖层发育带是油气勘探的优选区域.  相似文献   

8.
应用储集层岩石烃类流体包裹体研究方法,涠西南凹陷W12-1涠洲组油藏和W11-1N、W11-4N流一段油藏进行了重建成藏流体历史的尝试,结合构造的发育史、沉积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等,探讨W12-1涠洲组油藏、W11-1N流一段油藏和W11-4N涠洲组与一段油藏形成过程中油气的运移相态、运移路径、油气来源以及成藏时间。研究结果表明,W12-1涠洲组油藏主要发生三次的油气运移充注,其中中块的油气充注最多,北块次之,南块最少。W11-1N流一段油藏主要有二期的油气充注,早期充注的是比较低熟的油,晚期充注的流体包含大量的气体和少量油。W11-4N油藏共有三期的油气充注,前二期主要充注来自同一源岩的未熟~低成熟的油,第三期的包裹体均一温度比前两期高一个台阶,主要为油气包裹体,经分析研究认为:它应来自不同源岩的高成熟油和少量气体,其运移路径与前二期相同。  相似文献   

9.
南堡凹陷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砂侧向分流输导是目前南堡凹陷油气勘探中的"瓶颈"问题,为了系统查明油源断裂向两侧储层侧向输导油气的条件及能力,利用274口探评井数据及三维地震资料确定了储层连通性界限及有利断-砂配置类型,指出南堡凹陷优势的断-砂侧向输导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1)垂向输导通道为成藏期活动开启的油源断裂;2)上覆存在高品质封盖层;3)断-砂配置类型为反向正断层(上盘)或顺向正断层(下盘);4)储层砂地比值大于20%,即具有较好物性和储层连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指数(T),并应用其对南堡凹陷中浅层16口井83个断-砂配置侧向运移输导油气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断-砂配置侧向分流输导油气能力评价指数大于2时有利于油气从断裂向储层侧向分流运移.应用NP1-5井进行验证,吻合程度较高,表明该方法用于评价断-砂配置侧向输导油气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渤海海域东营组斜坡扇油气运移的认识,以辽中凹陷中洼西斜坡旅大X区斜坡扇为例,从油气运移路径分析出发,采用油气运聚物理模拟手段,开展油气运移模式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与应用,建立了东营组斜坡扇"汇聚脊—断层—扇体"运移模式,认为深层汇聚、垂向中转、侧向分流等三大关键油气运移阶段共同控制了高丰度油气藏的形成,在"脊-断...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江陵凹陷复兴场地区地质结构特征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揭示出该区地质结构特征、储层物性变化与油气运移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油气聚集过程和分布规律,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利用MDI油气地质综合预测软件对圈闭的含油气信息进行了预测,指出油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临南洼陷岩性油藏的成藏动力,评价砂体的含油性,通过对测井资料和典型油藏解剖,从等效排烃压力、围岩剩余压力及成藏指数、砂体充满度等方面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表明,砂岩透镜体油藏因其被烃源岩包围且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成藏动力最大,成藏条件最好,砂体充满度最高;砂体上倾尖灭油藏具有优质资源储配置及有利的输导体系,成藏动力大,砂体充满度较高;构造-岩性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变化较大,造成成藏动力及含油性变化大,砂体充满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开发精细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海27块为边底水能量充足的稠油油藏,在精细油藏描述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测井解释结果、沉积相研究成果,结合实际生产情况,优选建模方法建立新海27块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数据和有关测试资料,开展历史拟合,量化剩余油分布研究,并进行水平井生产参数优化研究。研究成果应用于该块二次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煤基块弹性能及其与地质控制因素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储层弹性能是联系成藏动力学条件与煤层气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煤基块弹性能是储层能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煤层气成藏的关键.本文通过煤基块弹性能物理模拟实验,对影响煤基块弹性能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与地质控制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煤基块弹性能受控于煤体自身的岩石力学性质,与地质历史时期的煤储层埋藏深度、煤级演化程度密切相关.煤基块弹性能随着煤储层埋深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煤级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从几何学的观点出发,针对纯油藏和具有气顶的油气藏,采用单储系数、横截面面积与油层横向分布长度三者乘积的方式改进采用单储系数、含油面积与油层厚度三者乘积方式的传统容积法,提出相应的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地质储量计算新公式,并根据油气藏的特点提出水平井钻遇油气藏厚度的预测公式。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地质储量计算目前主要采用容积法,这类方法不仅计算繁琐,而且不确定因素较多;改进后的新方法计算简单方便,理论性更强,存在的不确定因素显著减少。采用新方法在高青油田高424块高424-1井区进行了实践应用。实践表明:改进的新方法适用于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的地质储量计算及预测水平井钻遇油气藏厚度。  相似文献   

16.
塔中奥陶系储层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研究基于化学-质量原理的碳酸盐岩快速定量分析仪,并成功应用于塔中奥陶系。该设备具有方法先进、分析速度快、精度高、数据定量化和安全性高等优势;能够在2~3min内,快速准确地确定云质、灰质和酸不溶物的含量;建立的该区域碳酸盐岩岩性识别、地质卡层和储层预测的模型,使得录井剖面符合率、地质卡层的准确率和储层的发现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沟油田地质特征和开发动态现状,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地震、分析化验、试油、试采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利用ANN、IESX、Gridstar、Voxelgeo等软件,将基础地质研究、沉积微相研究、储层预测、地质建模等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适合于新沟油田开发后期精细构造研究、地质建模及调整挖潜措施技术系列。根据精细构造、沉积微相、储层预测以及地质模型研究成果,提出了新沟油田调整措施及方案。  相似文献   

18.
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克拉2气田异常高压的主要特征是:异常高压储层的顶部存在下第三系巨厚的盐岩、膏泥岩盖层,封闭性能良好;含气面积大,储量高;断层对气藏的形成和保存起关键作用。本研究区异常高压形成的主控因素是构造抬升和水平构造挤压应力。喜山晚期构造运动导致地层大幅抬升,遭受剥蚀而垂向、侧向上良好的封闭性使得孔隙流体压力得以保存;侧向挤压应力又加剧了异常高压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测井多井储层评价技术在广华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井多井储层评价技术以测井、岩心分析、测试及地质等资料为基础。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测井资料标准化、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建立储层物性测井解释模型等,利用该项技术能有效评价储层及分布区域,为油田勘探开发、增储上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川西地区低渗透气藏分层压裂技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难动用储量在油气资源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且大都表现出储层层系多、间距小及物件条件差等特点.因此,分层压裂工艺成为此类油气藏投产、增产的主要方法.但目前分层压裂存在改造风险性高、难度大、增产效果不明显等难题.结合川西苏码头构造的气藏工程地质实际,分析码浅17-1井和码浅1井在分层压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低渗透气藏分层改造关键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