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有效识别驾驶员疲劳状态,基于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提出了一种驾驶疲劳状态识别方法.首先,以时间段划分疲劳等级,并采用主、客观测评指标对疲劳等级划分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然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3种频段的平均幅值和5项合成指标,通过核主元分析(kernel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KPCA)构建疲劳识别脑电指标,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构建了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模型.最后,采用30名驾驶员连续驾驶2 h的脑电数据,对该模型方法进行试算.试算结果表明:疲劳状态识别正确率为79.17%~92.03%,平均正确率为84.62%,该方法可用于驾驶疲劳识别.  相似文献   

2.
针对脑电信息在识别疲劳时不能完全反应疲劳状态和传统BP神经网络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GA-BP神经网络的脑电信号与心电信号融合的疲劳识别算法,运用到单兵精神疲劳状态的预测.首先,利用无线数据采集装置进行脑电和心电的数据采集.然后,对生物电数据进行伪迹去除和噪声滤波的数据预处理,利用小波包变换和Pan-Tompkins算法分别对脑电和心电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再将高维特征数据进行PCA降维来加快网络的学习速度.最后,将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改进BP神经网络参数作为其初始权重和阈值进行疲劳预测.疲劳实验对30位受试者的疲劳状态进行了识别预测,结果表明:融合了两种生物电信号的改进GA-BP网络模型的识别正确率为90.8%,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驾驶疲劳状态识别算法中存在疲劳特征维数高、识别效率低下、计算量大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在线字典学习形变模型的疲劳状态识别方法。采用红外疲劳人脸图像中关键变形区域LBP特征构建人脸形变模型;将在线字典学习算法引入到形变模型中,采用过完备基函数矩阵代替训练样本整体对待测样本进行线性表示,利用其组合系数的稀疏性进行人脸疲劳状态识别;采用时间窗结合贝叶斯方法对识别算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识别方法相比,本文所提算法可以降低系统的运算量,提高疲劳状态识别的鲁棒性和准确率,在实际驾驶环境中能够取得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驾驶精神疲劳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对驾驶精神疲劳予以有效识别,基于行为绩效结合心电信号指标构建了一种驾驶精神疲劳识别方法.以驾驶行为绩效为客观测评指标,给出了驾驶精神疲劳状态的分级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心率变异性的6项指标作为疲劳识别特征因子,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驾驶精神疲劳状态分类器.最后结合实例,依据驾驶行为绩效,将疲劳状态划分为2级,采用10名驾驶员连续4 h的驾驶行为绩效(反应时)、心电数据,对模型、方法予以测算.结果表明,10名驾驶员平均正确识别率在71%~80%之间,且其平均正确识别率为73%.BP神经网络模型与心率变异性指标相结合可有效的识别疲劳.  相似文献   

5.
针对疲劳状态变化的波动性特征,基于心率变异性指标构建了一种驾驶疲劳状态识别方法.以驾驶行为绩效为疲劳客观测评指标,给出了适应疲劳波动性特征的驾驶疲劳分级方法.以心率变异性的3项时域指标、5项频域指标为特征因子构建驾驶疲劳识别特征向量,结合支持向量机提出了一种适应小样本的驾驶疲劳状态识别模型.采用10名驾驶员连续4 h的驾驶行为绩效与心电数据,对模型方法予以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10名驾驶员1级、2级疲劳状态的正确识别率介于70%~82%,平均正确识别率为75%.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到一种综合分析方法,提高对脑电信号情感多分类识别的分类精确度,将DEAP数据库中的脑电数据采用经验模态分解的方法分解为多个本征模函数,并对本征模函数按不同的时长窗口进行分片,提取其功率谱密度作为脑电信号特征.将被试对音乐视频的情感评价指数用于生成情感分类标签,按"唤醒度"和"效价"2个维度将评价指数映射到二维情感模型中,分成4类.采用"一对一"的高斯核函数支持向量机对脑电特征进行多分类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高斯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的最高分类准确度达到90.9%(22号被试),平均分类准确度达到68.3%.高斯核函数支持向量机能有效地从脑电信号中识别出不同的情感状态;同时,对于相同刺激,不同的被试产生的情感状态不同;并且,在清醒状态下,脑电信号的高频子波对情感分类有更高的分类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前,疲劳驾驶已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然而对于疲劳驾驶的检测与预防仍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采用疲劳驾驶模拟实验、结合对象辨别实验和对被试面部表情变化分析,探索了脑电信号特征与驾驶疲劳状态间的相关性.提取脑电信号的δ波、θ波、α波、β波四种脑电节律的能量值作为疲劳驾驶的特征值,采用δ波能量值与θ波能量值之和与β波能量值的比值作为疲劳指数.结果显示,疲劳指数与被试疲劳程度呈正相关,验证了利用脑电信号检测疲劳程度的合理性与客观性,为疲劳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有监督学习容易造成未标记样本的浪费和手动特征提取容易导致信息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层堆叠网络(DSN)的半监督特征学习方法,无监督特征学习的过程由多个受限玻尔兹曼机(RBM)的并行训练完成,将训练得到的参数用于DSN的输入权值初始化,再采用批量模式的梯度下降法进行监督微调。将所提方法用于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充分利用未标记样本中的隐含信息,有效提取脑电信号特征,识别结果优于共同空间模式(CSP)和深度信念网络(DBN)等算法,该方法可用于提高BCI系统中脑电信号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驾驶疲劳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驾驶疲劳检测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同时也将产生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该文通过心电信号计算驾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心率和脑电信号,经过功率谱估计后,计算得到功率谱频段比值,作为疲劳检测的指标。模拟驾驶实验中,对驾驶前后两个阶段的19位被试者的生理指标作统计显著性检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心电和脑电指标可以有效地对驾驶的疲劳和清醒状态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脑电信号对紧急制动行为的分类识别和预测,是开发以人为中心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关键问题。为实现对驾驶过程中紧急制动和正常驾驶行为的分类识别,提出了基于PLV的特征表示方法来构建功能性脑网络,结合对网络特征参数的统计分析,确定显著性差异的特征参数,以及通过对数欧式距离提取脑电信号空域特征,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完成对紧急制动和正常驾驶行为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针对17名被试的紧急制动和正常驾驶的分类准确率均高于84%,最高准确率达到95.7%;对功能性脑网络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驾驶行为过程中,脑区间的交互都涉及全脑区,且在紧急制动过程中,脑区间的交互主要出现在额-中央-颞叶区,这与紧急制动下大脑更专注于判断决策相符。研究结果对理解驾驶过程中,尤其是紧急制动过程中驾驶员对应脑区间的依赖关系,以及开发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驾驶过程中提前识别紧急制动意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实现任务少、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的共空间模式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短期记忆网络进行脑电信号解码,采用独立成分分析的方法将运动想象信号进行盲源分离,采用小波包分解方法将每个通道脑电信号按频率分为8组.计算每组信号的功率值,采用递归特性消除方法去除对分类不重要的10个...  相似文献   

12.
采用驾驶模拟舱对30名被试进行动态驾驶模拟试验,分析心电信号和脑电信号随驾驶时间的变化规律,验证心电信号和脑电信号作为驾驶疲劳评价指标的有效性.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发现心电信号与脑电信号相关关系显著,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脑电信号与心电信号之间的关系,确定驾驶疲劳评价的综合指标,可以排除干扰因素,减小数据的波动性,提高驾驶疲劳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改善传统脑电信号分类不够准确且分类难度较大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方差和深度学习的模型对脑电信号进行分类。针对脑电信号图像识别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方差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结合深度学习的一种典型方法——深度信念网络对提取数据进行训练,构建分类器,实现对脑电信号更高效的分类。实验证明,相比于SVM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等分类算法,该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分类。  相似文献   

14.
脑电信号是大脑受到自发或诱发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变化的脑电活动,利用结合了多样本融合思想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在不同受试者的多样本数据上对诱发脑电信号中的P300信号进行了分类识别。首先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SVM算法训练分类模型,最后通过融合多个样本的预测结果对测试数据的P300信号进行识别。结果表明,相比单样本SVM算法该方法对检测数据有较高的分类准确率,能够成为P300脑电信号预测的较好方法,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了去除在脑电信号采集过程中受到的干扰,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脑电信号伪迹检测与去除的方法。该方法通过CNN模型对脑电信号电压幅值计算后的特征进行提取,完成Softmax分类器对脑电信号的检测分类。采用EEMD算法将含噪脑电信号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式函数IMF分量,通过Hilbert特征法提取出噪声占主导的高频IMF分量,再由FastICA的方法将剩余信号分离,达到眼电伪迹的去除。实验表明,CNN方法检测准确率高达80%以上,CNN与EEMD的结合提高了脑电信号伪迹去除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复杂环境下传统彩色图像对危险驾驶行为无法正确识别的难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疲劳预警检测方法。首先通过深度相机获取驾驶员的红外图像与深度图像,对获取的红外图像使用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特征算子检测定位人脸区域;在人脸区域使用随机森林和全局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训练出模型,并检测定位人脸的68个特征点,进而确定眼睛和嘴巴的闭合状态。为了增强疲劳检测的准确性,判断驾驶员佩戴眼镜情况,采用改进的疲劳检测算法判定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同时采用图像处理方法对眼部状态与嘴部状态进行疲劳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有效识别白天和夜间眼睛与嘴部的疲劳状态,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多类运动想象(MI)脑电信号的识别方法须进行繁琐的预处理以及特征提取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MI信号自动分类方法.在样本表示方面,提出将多通道脑电(EEG)信号转化为一维序列信号处理,在增加样本数量的同时又能够忽略与通道位置相关的空间信息的影响;根据输入信号的特点,采用多层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学习不同运动想象状态时脑电信号中的时频信息,自动完成特征提取和分类工作. 将所提出的方法在公共数据集上与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完成对实际采集数据集的分类. 利用所提方法在不需要先验知识的条件下,对脑电信号进行端到端的学习. 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更高的多分类准确率以及降低个体差异对分类的影响. 所提出的方法有利于促进基于MI 的脑机接口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情绪识别技术已经成功地将情绪变化与脑电信号联系起来,并在适当的刺激下从脑电信号中进行识别和分类.因为声音以及表情等信号具有一定的伪装性,而脑电信号(EEG)和情绪的变化密切相关,通过对EEG信号的分析可以更精确的反映人的情感变化.对EEG信号的研究集中于通过时域和频域的角度提取出特征信号,采用基于熵(entropy)的可分性判断进行特征选择,分别使用SVM和HMM-SVM模型两种分类方法进行情绪分类,然后对分类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利用HMM-SVM模型基于频域特征的分类结果最好,平均准确率为83.93%.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变电站设备的红外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问题,提出了基于不变矩的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算法.基于统计学中矩函数的概念,提出了用于表征图像全局特征的图像矩函数,并以二维几何矩为基础,提出了用于图像识别的6个矩不变量参数.通过对中心矩计算方法进行改进,消除了图像变换过程中的计算误差,实现了图像不变矩参数的准确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的综合识别率可达94%,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波包和ICA的ERD/ERS脑电信号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脑机接口研究中,针对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采用了一种优化的基于小波包的ICA(独立成分分析)法,用于提取大脑在想象动作时产生事件相关去同步/同步(Event Related Desynchronization or Event Related Synchronization ERD/ERS)信号。利用小波包对脑电信号进行分解去除不同脑电信号之间的统计相关性,抽取包含ERD/ERS现象的特征频带,对每个特征频带分别进行ICA分解,获取与ERD/ERS现象相关的μ节律和β节律。最后引入ERD/ERS系数作为量化指标进行想象动作的识别。分类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显著增强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ERD/ERS特征信息,对比与独立使用某一种方法,两种方法结合更能有效的提取脑电信号特征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